- 年份
- 2024(6145)
- 2023(9328)
- 2022(8030)
- 2021(7603)
- 2020(6348)
- 2019(14231)
- 2018(13932)
- 2017(25168)
- 2016(13579)
- 2015(15381)
- 2014(14522)
- 2013(14350)
- 2012(13230)
- 2011(12371)
- 2010(12101)
- 2009(11591)
- 2008(10873)
- 2007(9376)
- 2006(8284)
- 2005(7607)
- 学科
- 济(51377)
- 经济(51318)
- 管理(33278)
- 业(28738)
- 方法(22319)
- 企(22206)
- 企业(22206)
- 数学(19785)
- 数学方法(19554)
- 中国(18067)
- 学(15162)
- 农(14362)
- 贸(13642)
- 贸易(13632)
- 易(13404)
- 财(11258)
- 制(10330)
- 业经(10169)
- 环境(9767)
- 农业(9222)
- 银(8947)
- 银行(8899)
- 行(8658)
- 融(8523)
- 金融(8522)
- 和(7792)
- 关系(7643)
- 发(7575)
- 地方(7276)
- 划(7176)
- 机构
- 大学(194678)
- 学院(192821)
- 研究(80041)
- 济(79837)
- 经济(78387)
- 管理(63851)
- 中国(60792)
- 理学(54462)
- 理学院(53718)
- 科学(52617)
- 管理学(52450)
- 管理学院(52140)
- 京(44435)
- 所(43431)
- 农(42198)
- 研究所(40211)
- 中心(34223)
- 财(34086)
- 农业(33989)
- 业大(33619)
- 院(29212)
- 北京(28873)
- 江(27393)
- 财经(27380)
- 科学院(26462)
- 经济学(25882)
- 经(25287)
- 范(24885)
- 师范(24460)
- 经济学院(23170)
- 基金
- 项目(135090)
- 科学(104210)
- 基金(99147)
- 家(92445)
- 国家(91845)
- 研究(90201)
- 科学基金(74671)
- 社会(56538)
- 社会科(53546)
- 社会科学(53534)
- 自然(50988)
- 基金项目(50954)
- 自然科(49734)
- 自然科学(49710)
- 省(49328)
- 自然科学基金(48827)
- 划(44797)
- 资助(42082)
- 教育(40693)
- 编号(33612)
- 重点(32539)
- 部(29875)
- 发(29675)
- 计划(27849)
- 创(27564)
- 成果(26972)
- 中国(26926)
- 科研(26854)
- 创新(26088)
- 国家社会(24876)
共检索到292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瑞香 杨劼 高丽
在野外不同生境和田间不同干旱条件下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inensis)和俄罗斯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的SOD,CAT和MDA进行研究后发现,野外沟底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坡上土壤水分含量,因此,沟底中国沙棘叶片的SOD,CAT活性高于坡上,MDA含量则为坡上植株高于沟底植株。田间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沙棘叶片中的SOD活性在胁迫初期显著降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降低,沙棘叶片SOD活性表现为中国沙棘雄株>俄罗斯沙棘雌株>俄罗斯沙棘雄株>中国沙棘雌株;CAT活性在胁迫初期有所升高,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种间的差异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斌 李根前 李周岐 李秀寨 韦宇 倪金碧
木本克隆植物中国沙棘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来适应土壤水分有效性或土壤水分异质性,这种调节最终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结构特征。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棘种群数量和结构等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中国沙棘克隆种群生物量及个体生长量增大,种群发育进程和个体大小分化加速,而克隆子株密度以及种群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可形成合理的等级结构,其不同高度级的个体数量分布符合直线模型。据此,木本植物克隆可塑性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种群数和结构改变的假设得以验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贝贝 曾诚 高海银 刘春红 李根前 代光辉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含水量是决定中国沙棘种群演替方向的主导因子。为探讨中国沙棘人工林持久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规律及其克隆繁殖调节机制,采用不同土壤含水率梯度的样地数据,分析克隆繁殖能力与种群特征关系。结果表明:子株数量、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和分枝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子株数量与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分枝强度呈正相关,种群增长率和稳定性随着子株数量的减少而下降。可以表明:土壤水分的减少,使中国沙棘的克隆繁殖和克隆扩散能力减弱,人工林的持久性也相应地下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方社 李怀恩 杨联安 毕慈芬
为了研究植物柔性坝对沟道土壤水分在立面区域分布格局的影响,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典型砒砂岩地区东一支沟小流域开展沙棘植物柔性坝野外水保试验。根据2005年8月监测的土壤水分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沙棘植物柔性坝沟道不同空间立面二维区域不同方向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条件下,左边坡立面和右边坡立面土壤水分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变异在90%以上,沟槽立面由空间结构性引起的变异较弱;在各向异性条件下,左边坡立面土壤水分分布属几何异向性特征,沟槽和右边坡立面土壤水分分布属几何异向性和带状异向性的复合特征,3种立面在各个方向上的变异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沙棘植物柔性坝的存在改变了结构性因素与随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舒乔生 谢立亚
近年来,辽宁建平县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呈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通过标准样地法调查沙棘的死亡程度,测定与对比不同沙棘死亡率下林地的根系密度和土壤抗冲性,研究沙棘林退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0~30 cm范围内,直径d<0.05);随着深度增大,抗冲性也逐步降低,沙棘的死亡率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亦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主要是由根系密度的相应变化引起的;经曲线拟合,土壤抗冲性与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堃 张秀荣 都桂芳
俄罗斯沙棘的花粉属小型花粉,赤道面观形状近圆球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三孔沟,未形成合沟。花粉外壁具明显的疣状突起,与原生种中国沙棘相比为进化性状,从而进一步证实其形成较晚。
关键词:
沙棘,花粉,俄罗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月玲 张广军 康冰
为探索俄罗斯大果沙棘组织培养的最佳途径 ,采用不同培养基 ,对俄罗斯大果沙棘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适宜俄罗斯大果沙棘组织培养的最佳途径为诱导休眠芽或幼茎产生不定芽获得无性系植株 ,并形成完整植株 .俄斯大果沙棘组织培养的适宜外植体为 2月末至 3月下旬的休眠枝 ,不同品种间的离体培养和再生能力有明显差异 .
关键词:
沙棘 外植体 离体快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研究了母株年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浓度对俄罗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因素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均影响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满兴 马文全 张霞 马卓 白二磊 南国卫
[目的]探究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后不同林龄中国沙棘林可溶性氮组分累积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规律,为深入研究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的退耕效果评价和土壤氮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志丹县金丁镇不同恢复年限(5、15、20 a)中国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采集0~10、10~20、20~3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土壤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中国沙棘人工林均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对于土壤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SON)而言,20 a与5 a中国沙棘人工林间差异显著,荒草地与5 a中国沙棘林间无显著差异;土壤铵态氮在不同恢复年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土壤硝态氮和SON变化趋势一致,均为20a中国沙棘林>1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5 a中国沙棘林,且均呈表聚现象。土壤铵态氮含量大小关系为15a中国沙棘林>20 a中国沙棘林>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表层的铵态氮平均含量最低。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在不同土层间均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或秋季最低;铵态氮表现为夏季或秋季最高,冬季最低;SON则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SON、硝态氮和铵态氮占可溶性总氮比例分别为80.3%、10.2%和9.5%。不同年限中国沙棘林SON占可溶性总氮比例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硝态氮和铵态氮大部分为夏秋季高于春冬季。[结论]在陕北黄土丘陵区,营造中国沙棘人工林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可溶性氮组分,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氮素累积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
中国沙棘林 可溶性氮 季节 土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日 刘娟娟 陈道国 董礼隆 何彩云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生长的影响,通过模拟土壤自然干旱和复水过程,研究不同程度土壤干旱下中国沙棘H.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品种‘丰宁’‘Fengning’和蒙古沙棘H.rhamnoides subsp.mongolia品种‘向阳’‘Xiangyang’2个品种叶片水势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蒙古沙棘‘向阳’在控水第22天(19.40%)左右出现叶片干缩,而中国沙棘‘丰宁’在第33天(11.66%)左右出现,说明‘丰宁’的抗旱性要高于‘向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章义 尹伟伦 梁华军 于京民 张庆
近些年来,沙棘木蠹蛾大面积成灾,作者调查发现,沟底、水库边及河滩沙棘林有极强的抗灾能力.为进一步探索研究这种现象及其机理,从2001年起,作者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及辽宁省建平县的虫灾区,进行了为期6年的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沙棘抗沙棘木蠹蛾的主导因素不是土壤肥力,而是土壤水分;水肥充足,使沙棘光合作用增强,蛋白质、贮藏营养物质增加,糖等有机化合物减少,碳氮比值下降,Na+、K+含量比率失调,树体体温下降;河滩沙棘林的抗虫机理,是由土壤含水量诱发的一系列抗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沙棘 沙棘木蠹蛾 抗虫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天翼 徐悦 王罗云 张建国 曾艳飞
[目的 ]探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的遗传分化,明确二者分布区的地理边界,并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情况。[方法 ]利用1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32个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种群进行遗传变异检测,结合形态学和地理分布,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鉴定种群分组情况,计算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开展分子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近交系数(FIS))。[结果 ]中国沙棘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云南沙棘,中国沙棘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低于云南沙棘。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遗传变异所占比例中国沙棘(25.5%)低于云南沙棘(36.7%),表明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中国沙棘分化程度低、遗传变异更多的来源于种群内不同个体间。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中国沙棘个体主要聚为一大支,而云南沙棘存在多个差异较大的分支,中国沙棘和四川地区的云南沙棘关系很近。遗传结构分析将所有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个体分为2组,2亚种间邻近种群存在杂交,尤其是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松潘种群。[结论 ]中国沙棘相较于云南沙棘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低的种群间分化;推测2亚种的分布边界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县、松潘县地区一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巍 李根前 李甜江 代光辉 李孙玲 肖智勇 高海银 刘丹一
为探讨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动态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灌水试验模拟不同水分梯度下的中国沙棘生长情况,以其动态生长量数据为基础材料,基于多形曲线方法并以灌水强度代替此法中的地位指数,构建中国沙棘苗高(新梢)和地径的多形灌水强度年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强度处理间,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s模型3参数皆体现出一定程度差异,参数K和参数b存在极显著差异(Sig.≤0.01),参数a存在显著差异(0.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吉科 张小民 张国伟
研究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subsp.sinenstsrousi)表皮毛,旨在澄清当前名称上的混乱,进一步探讨不同表皮毛的形态定义、类群间的演化关系,为沙棘属的分类、生态和系统演化提供依据。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中国沙棘有两类六群表皮毛:一类为螺状表皮毛,包括螺状星毛、螺状星盾毛和螺状盾毛;另一类为非螺状表皮毛,包括星毛、星盾毛和盾毛。在系统发育中,星毛经星盾毛演化为盾毛;非螺状表皮毛衍生为螺状表皮毛。故星毛、螺状星毛为祖征型;星盾毛、螺状星盾毛为演生型;盾毛、螺状眉毛为进化型。表皮毛在个体发育中,星毛、螺状星毛发生最早,星盾毛、螺状星盾毛次之,眉毛、螺...
关键词:
中国沙棘,表皮毛,形态,类群,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刚 孙楠 李凯荣
为了探讨油菜素内酯对林木抗旱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控水条件下用蘸根和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和紫穗槐苗木的水分状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8%)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清水处理);0.2~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水分饱和亏较对照显著降低。在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2%~13%)和重度干旱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在适宜水分(土壤含水量17%~18...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沙棘 紫穗槐 水分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