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2)
2023(7378)
2022(6123)
2021(5918)
2020(4913)
2019(11246)
2018(10873)
2017(20356)
2016(10965)
2015(12407)
2014(12064)
2013(12148)
2012(11621)
2011(10768)
2010(10440)
2009(9601)
2008(9479)
2007(8191)
2006(7118)
2005(6676)
作者
(34359)
(28872)
(28710)
(27294)
(18493)
(14175)
(12844)
(11282)
(11049)
(10265)
(10217)
(9614)
(9522)
(9505)
(9446)
(9007)
(8664)
(8368)
(8315)
(8137)
(7286)
(7251)
(7115)
(6618)
(6599)
(6455)
(6392)
(6150)
(6036)
(5991)
学科
(46850)
经济(46793)
管理(26223)
(25465)
方法(21769)
数学(19756)
数学方法(19582)
(19288)
企业(19288)
中国(16081)
(12009)
(11513)
贸易(11507)
(11349)
(11287)
(10991)
(9465)
(8316)
银行(8286)
业经(8168)
(8064)
(8055)
金融(8054)
农业(7328)
(6662)
环境(6613)
关系(6439)
(6410)
技术(6284)
地方(6191)
机构
大学(164697)
学院(159262)
(73208)
经济(72091)
研究(68622)
管理(54198)
中国(51513)
理学(46641)
理学院(45999)
管理学(45174)
管理学院(44890)
科学(42740)
(36879)
(36663)
(34191)
研究所(34160)
(31972)
中心(28632)
农业(27624)
业大(26125)
财经(25859)
经济学(24867)
(24799)
(24078)
北京(23875)
经济学院(22350)
科学院(21928)
(21691)
(20069)
财经大学(19846)
基金
项目(111331)
科学(87318)
基金(84804)
(78768)
国家(78269)
研究(74070)
科学基金(64077)
社会(49260)
社会科(46832)
社会科学(46819)
基金项目(43327)
自然(42794)
自然科(41872)
自然科学(41853)
自然科学基金(41198)
(38786)
资助(36285)
(35609)
教育(33141)
重点(26416)
(26348)
编号(25109)
(24060)
中国(23587)
(22679)
国家社会(22650)
计划(22164)
科研(22153)
教育部(21906)
创新(21519)
期刊
(74917)
经济(74917)
研究(50255)
学报(34777)
中国(33362)
(30423)
科学(30388)
大学(25165)
学学(24008)
(23441)
农业(21069)
管理(21031)
(15244)
金融(15244)
经济研究(14319)
财经(13984)
教育(13132)
(12873)
(12247)
(11283)
世界(10820)
问题(10734)
技术(10522)
国际(10440)
业大(8950)
业经(8734)
(8622)
农业大学(7323)
科技(7288)
技术经济(7260)
共检索到242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天翼  徐悦  王罗云  张建国  曾艳飞  
[目的 ]探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的遗传分化,明确二者分布区的地理边界,并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情况。[方法 ]利用1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32个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种群进行遗传变异检测,结合形态学和地理分布,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鉴定种群分组情况,计算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开展分子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近交系数(FIS))。[结果 ]中国沙棘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云南沙棘,中国沙棘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低于云南沙棘。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遗传变异所占比例中国沙棘(25.5%)低于云南沙棘(36.7%),表明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中国沙棘分化程度低、遗传变异更多的来源于种群内不同个体间。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中国沙棘个体主要聚为一大支,而云南沙棘存在多个差异较大的分支,中国沙棘和四川地区的云南沙棘关系很近。遗传结构分析将所有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个体分为2组,2亚种间邻近种群存在杂交,尤其是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松潘种群。[结论 ]中国沙棘相较于云南沙棘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低的种群间分化;推测2亚种的分布边界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县、松潘县地区一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罗云  何彩云  罗红梅  张建国  段爱国  曾艳飞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7个亚种和26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聚类方法分析了这些个体的聚类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和云南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高加索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caucasica最低。系统发育树将所有个体聚为2个大支: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与亚洲的蒙古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聚为1支,少量个体位于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之间。贝叶斯聚类分析将所有个体划分为3组或7组:分3组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为一组,蒙古沙棘和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为一组,溪生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fluviatilis,高加索沙棘和海滨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rhamnoides为一组;分7组时,除海滨沙棘由溪生沙棘组和高加索沙棘组共同构成外,其他亚种和大果沙棘品种各自为一组,并发现少量组间混合基因型。表明沙棘种下亚种间分化明显,亚洲和欧洲分布的沙棘亚种间的分化尤为明显;大果沙棘品种大部分源于蒙古沙棘亚种,个别品种可能为蒙古沙棘和欧洲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后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新  赵忠  陈金泉  刘恩田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为沙棘林分的衰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不同林龄(8,13,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0~10cm)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动力学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沙棘人工林林龄的相关性。【结果】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在短期内(培养24~60h)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高于13和8年生沙棘林表层土,说明13和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中微生物生长的启动速度较慢,生长停滞期较长。随着林龄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宝嘉  杜娟  高素红  刘军侠  
采用微卫星技术对入侵中国的5个美国白蛾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300个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5个美国白蛾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98.36%;多态位点百分率的大小顺序为:沧州种群、烟台种群、秦皇岛种群、丹东种群、石家庄种群;美国白蛾整个群体的遗传分化:34.38%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65.62%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386~0.3224。用UPGMA法对Nei's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种群的分化程度与分化时间和入侵来源密切相关。影响美国白蛾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是经度、平原比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铁娟  李伟琼  张淑艳  孟翔飞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也称盐蒿,是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的多年生半灌木,为中旱生沙生植物。可生长于流动沙丘的背风坡、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干旱坡地,在半流动、半固定沙地优势作用明显(李进,1991;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蕊  周志春  金国庆  骆文坚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省区15个南方红豆杉代表性种源,研究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种源遗传分化等。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0.4192,多态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变化在80.00%~93.33%、0.3393~0.3873、0.4926~0.5615。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受其产地经度和纬度非线性共同影响,偏南和偏西地区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偏东和偏北地区种源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因试验的南方红豆杉种源其原产地种群皆是较大的古树群,且片断化的时间较短,加上其特有的繁育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因刚  周志春  范辉华  洪长胜  金国庆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11 Manglietia yuyuanensis provenances from main distribution area were analyzed using ISSR molecular markers.A total of 108 amplified loci were detected by 9 primers,of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loci was 86.11%.A high degree of genetic diver...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李健雄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中国沙棘优良单株MK-88-01、HF-88-05为母本,俄罗斯栽培种阿列依及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子代优良雄株为父本,开展了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2个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发现:杂种子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百果质量、果实产量等最重要的几项经济指标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选育出3个优良杂种单株,其树高均显著高于父本,2年生枝棘刺数均为3个,与母本中国沙棘相比,棘刺数大量减少。优良杂种单株百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分别达26.33 29.33 g、2.00 2.50 kg,比母本中国沙棘分别提高31.34%46.30%、66.67%108.33%。杂交子代具有单株生长量越大,其果实与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声熙  崔凯  周敏  何承忠  杨文云  李昆  
以云南省境内金沙江、元江、红河和怒江流域自然分布的构树为试材,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构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获得786条清晰可辩的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3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0.4%,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出90.3个多态位点。分布于4条水系流域的构树居群间,金沙江流域构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45 5,而元江流域构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2 9。4个构树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38 6,表明构树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距离为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少瑜  吴丽圆  李江文  项伟  周云  
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检测了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雌配子体的 5种等位酶 ,并以 10个基因位点编码的 5个酶系统 ,分析了滇西北 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是 0 77;群体的平均杂合性观察值是 0 30 2 ;预期值为 0 332 0 ;每个基因位点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是 2 0 5 ;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是 1 46 6。对 10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测定表明 ,种群间的分化占 14 6 6 % ,总的基因多样性约 85 %产生于种群内。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 0 11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应华  钱林东  凌军  刘丽仙  霍金龙  祁宏  苗永旺  
中甸牦牛是产于滇西北高原的地方品种,为了从分子水平阐明其种质特性,以对其有效保护提供遗传学依据,本研究利用分布在黄牛15条染色体上的15个微卫星标记对中甸牦牛45个样品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分析。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到6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8243~4.4800,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4.1333±0.833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3.3645±0.7474个,群体平均表观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及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9599±0.0973、0.6852±0.0879和0.6311±0.1057。结果表明,中甸牦牛群体遗传变异丰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洁  熊智  张成刚  
分别在云南省来凤山、高黎贡山、鸡足山、苍山和无量山,采集58个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叶样品,提取总DNA,对它们进行RAPD-PCR分析。3个随机引物共扫描到DNA位点85个,其中多态性位点64个,样品内的多态性为75.30%;用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分析,建立尼泊尔桤木分子聚类树状图,以相似系数0.68为标准分为6类;用POPGENE软件分析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云南尼泊尔桤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鸡足山尼泊尔桤木居群多样性指数最高,无量山居群中,分布在南坡的尼泊尔桤木多样性指数高于分布于北坡的样品。尼泊尔桤木的分布及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寇淑君  霍阿红  付国庆  纪军建  王瑶  左振兴  刘敏轩  陆平  
【目的】利用荧光SSR研究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为糜子品种改良、种质创新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表型差异较大的6份糜子材料对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糜子SSR引物,对筛选出的引物5′末端进行6-FAM、HEX、ROX和TAMRA荧光标记,利用基因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以此来分析131份糜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从202对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2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能同时适用于传统变性PAGE胶电泳和荧光SSR标记-全自动分析检测技术。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8个主要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5.8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72—0.8132,平均0.6284;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34—0.8150,平均0.587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427—1.7681,平均1.2062。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64—0.7251,平均0.3121,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4843—0.9265,平均0.7465。其中,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显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材料聚为一类,个体间聚类,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和农家种聚类结果一致,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在多个组群中都有出现。通过绘制K与△K的关系图,K=4时,△K最大,据此将131份糜子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代表北方春糜子区;类群Ⅱ主要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Ⅲ主要是北方春糜子区,群组Ⅳ主要是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各群体中大部分品种亲缘关系单一,少数品种含有其他组群的遗传成分。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糜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来源相关。【结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主要以农家种为遗传背景选育而来,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在育种过程中引种资源广泛,与其他生态区存在基因交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玲  吉挺  陈国宏  
利用21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腾冲、无量山、迪庆、武定、泸水、西双版纳6个云南东方蜜蜂Apis cerana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东方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各群体间遗传分化。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4(AP313)至18(AT003)。除迪庆群体外,其余群体均显示较高水平的期望杂合度,其中,武定群体最高,为0.696;迪庆群体最低,为0.367。各东方蜜蜂群体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平均分化系数Fst为0.264。云南6个东方蜜蜂群体的遗传分化显著,除迪庆群体外,其余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分析遗传分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业东  决肯·阿尼瓦什  帕娜尔·依都拉  李齐发  谢庄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巴什拜羊4个品系(红毛、白毛、黑毛和瘦肉型新品系)189个个体进行检测,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在巴什拜羊10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11个;4个群体10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91 4,平均杂合度为0.814 9,说明巴什拜羊4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绵羊群体的总近交系数为-0.178 2,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211 2,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23 7,说明4个绵羊群体间2.3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而97.63%的遗传变异是由各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引起的;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