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1)
2023(14589)
2022(12622)
2021(12159)
2020(10291)
2019(23847)
2018(23470)
2017(44590)
2016(24683)
2015(27691)
2014(27575)
2013(27398)
2012(25382)
2011(22938)
2010(22722)
2009(20622)
2008(20158)
2007(17294)
2006(14814)
2005(13189)
作者
(72919)
(60801)
(60330)
(57662)
(38890)
(29322)
(27522)
(24005)
(22987)
(21712)
(20643)
(20581)
(19493)
(19435)
(19162)
(18827)
(18140)
(18006)
(17335)
(17289)
(15306)
(14994)
(14658)
(13633)
(13596)
(13567)
(13399)
(13292)
(12411)
(12212)
学科
(97280)
经济(97178)
管理(65932)
(62718)
(51689)
企业(51689)
方法(48411)
数学(42789)
数学方法(42160)
中国(27461)
(24197)
(24132)
(22953)
业经(19642)
(19277)
贸易(19265)
(18807)
地方(17223)
(16957)
农业(16068)
理论(15710)
(15305)
环境(14949)
技术(14760)
(14701)
银行(14652)
(14531)
财务(14460)
财务管理(14435)
(14004)
机构
大学(350672)
学院(346255)
(138145)
经济(135307)
管理(133599)
研究(124269)
理学(116622)
理学院(115219)
管理学(112790)
管理学院(112179)
中国(91059)
科学(80797)
(75550)
(64711)
(63371)
(60516)
研究所(59837)
业大(56166)
中心(54602)
农业(50244)
财经(49406)
(48151)
北京(48132)
(45539)
(45205)
(45094)
师范(44994)
经济学(42033)
(39059)
经济学院(37871)
基金
项目(244954)
科学(191783)
基金(179169)
研究(172103)
(159685)
国家(158460)
科学基金(134033)
社会(107131)
社会科(101495)
社会科学(101470)
基金项目(94231)
(93935)
自然(90307)
自然科(88292)
自然科学(88270)
自然科学基金(86661)
(80803)
教育(79101)
资助(75676)
编号(67388)
重点(55472)
成果(55149)
(54213)
(51596)
(50534)
科研(47982)
课题(47491)
创新(47269)
计划(46383)
教育部(45657)
期刊
(142513)
经济(142513)
研究(99686)
中国(64769)
学报(64446)
科学(57139)
(56769)
管理(48327)
大学(47197)
学学(44610)
(44110)
农业(39934)
教育(37308)
技术(28628)
(26994)
金融(26994)
经济研究(24146)
财经(23758)
(21820)
业经(21286)
(20297)
问题(18605)
图书(18001)
科技(17523)
(17148)
业大(16964)
技术经济(16542)
统计(16323)
(15985)
理论(15794)
共检索到499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李健雄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中国沙棘优良单株MK-88-01、HF-88-05为母本,俄罗斯栽培种阿列依及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子代优良雄株为父本,开展了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2个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发现:杂种子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百果质量、果实产量等最重要的几项经济指标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选育出3个优良杂种单株,其树高均显著高于父本,2年生枝棘刺数均为3个,与母本中国沙棘相比,棘刺数大量减少。优良杂种单株百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分别达26.33 29.33 g、2.00 2.50 kg,比母本中国沙棘分别提高31.34%46.30%、66.67%108.33%。杂交子代具有单株生长量越大,其果实与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庆哲  续九如  吴晓成  温秀凤  
该文对辽宁阜新地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7个初选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地、无性系、年份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无性系间的差异均极显著;试验地除对果序结果数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他性状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除果序最多结果数年份间无差异外,其他性状年份间差异均极显著;两两交互作用对大部分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单株果实产量年份、无性系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年份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差异均不显著.根据试验地、无性系、年份的SNK多重比较结果,得出果实各性状变异规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气象因子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对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果实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学斌  
[目的 ]为揭示山西省中国沙棘天然种群优树表型变异规律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为沙棘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品种创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山西省中国沙棘天然种群分布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1个中国沙棘天然种群110个优良单株的10个表型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种群优树间的表型变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表型性状间及其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种群优树分类。[结果 ]中国沙棘10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种群优树间呈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国  黄铨  罗红梅  
以中国沙棘为父本,俄罗斯大果沙棘丘依斯克和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两个栽培种为母本,开展了杂交选育研究,共择出5个优良单株,其中从中国沙棘与丘依斯克的杂交子代中选出3个优良单株(C1,C2,C3),从中国沙棘与乌兰格木的杂交子代中选出2个单株(C13,C16)。5个优良杂种单株树高、地径、冠幅均显著高于母本乌兰格木和丘依斯克,但与父本中国沙棘接近。杂种2年生枝棘刺数为2~3个,界于父母本之间,与中国沙棘相比,棘刺数减少85%以上。优良杂种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1.98~29.98g,明显小于母本,比中国沙棘提高9.6%~48.4%。研究还表明:沙棘果实百果质量与纵径、长宽比呈极显著相关,与横径有一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铨  佟金权  
在中国沙棘天然分布区内,自西至东选择青海省大通县东峡林区到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等5个有代表性的地方,用样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沙棘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及其组配情况,比较了各种群的异同;统计了各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的基本参数;揭示出各性状在群体内可自由组配的现象。认为5个种群可划分为两个地理群,地理群内相对一致,地理群间差异较大。种群变异表现为性状出现频率的递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儒  刁松锋  韩卫娟  王军  李华威  孙鹏  傅建敏  索玉静  
为探索甜柿重要性状及果实表型的遗传变异规律,以170个‘富有’ב赤柿’杂交F_1代单株为材料,通过性状调查与测定,分析性别、果实甜涩类型及表型多样性,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表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各单株之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杂交F_1子代群体中,雌株、雄株与雌雄同株的分离比例接近4∶1∶2.5,完全涩柿(PCA)、不完全涩柿(PVA)与不完全甜柿(PVNA)的分离比例约为4∶1∶2.7;2)148个单株的果实样本中,5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36%~34.64%,其中单果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果实表型多样性较高;3)果实形状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为1.746,遗传多样性最丰富;4)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中亲优势值<0,杂种优势在F_1代群体中呈现下降趋势。综上,甜柿杂交F_1代雌雄性别类型和甜涩类型较丰富,果实表型的多样性较高,本研究为甜柿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铨  佟金权  杨培林  吕志农  
1989年秋季,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分布于山西省关帝山寨则沟地区的中国沙棘的树型、发枝力、棘刺、果色、果形、果实重量等性状的变异,探讨了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各主要性状的组配情况、分布形式和种群表型结构特征。指明关帝山的中国沙棘,是以主干型桔黄色、近圆果形植株为主体的多态型种群系统。百果重值较大,产果量较丰,可作为生态经济型造林用种的候选采种基地之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罗云  何彩云  罗红梅  张建国  段爱国  曾艳飞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7个亚种和26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聚类方法分析了这些个体的聚类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和云南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高加索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caucasica最低。系统发育树将所有个体聚为2个大支: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与亚洲的蒙古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聚为1支,少量个体位于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之间。贝叶斯聚类分析将所有个体划分为3组或7组:分3组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为一组,蒙古沙棘和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为一组,溪生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fluviatilis,高加索沙棘和海滨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rhamnoides为一组;分7组时,除海滨沙棘由溪生沙棘组和高加索沙棘组共同构成外,其他亚种和大果沙棘品种各自为一组,并发现少量组间混合基因型。表明沙棘种下亚种间分化明显,亚洲和欧洲分布的沙棘亚种间的分化尤为明显;大果沙棘品种大部分源于蒙古沙棘亚种,个别品种可能为蒙古沙棘和欧洲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后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汉章  朱长进  徐永昶  高成德  李鸿启  曹满  刘英  徐爱文  王忠  
本文对4个试验点的5年生沙棘种源试验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表明,沙棘不同种源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果实生化成分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产地的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中纬度、高海拔的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中西部种源,其早期营养生长表现出明显优势。地处高纬度、低海拔的内蒙、河北、山西等省(区)的华北种源,果实较大,成熟较早,总糖含量较高,但V_c、总酸含量较低。这为生产上种源选择、引种、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铨  佟金权  李峰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 sinensis Rousi)是个遗传结构十分复杂的种群。树型、棘刺、果色、果形、果实大小、种子大小等,均有幅度很大的变异,尚未从种群表型结构角度系统研究。为了探明中国沙棘种质资源状况,了解各种性状变异的幅度和性质,以及性状变异之间的关系,1988年秋,对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中国沙棘天然林,从表型上对其种群结构作了系统调查和分析,为探索中国沙棘的种群分化和演进,为在生产上对中国沙棘进行遗传调控和育种提供资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天翼  徐悦  王罗云  张建国  曾艳飞  
[目的 ]探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的遗传分化,明确二者分布区的地理边界,并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情况。[方法 ]利用1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32个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种群进行遗传变异检测,结合形态学和地理分布,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鉴定种群分组情况,计算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开展分子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近交系数(FIS))。[结果 ]中国沙棘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云南沙棘,中国沙棘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低于云南沙棘。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遗传变异所占比例中国沙棘(25.5%)低于云南沙棘(36.7%),表明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中国沙棘分化程度低、遗传变异更多的来源于种群内不同个体间。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中国沙棘个体主要聚为一大支,而云南沙棘存在多个差异较大的分支,中国沙棘和四川地区的云南沙棘关系很近。遗传结构分析将所有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个体分为2组,2亚种间邻近种群存在杂交,尤其是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松潘种群。[结论 ]中国沙棘相较于云南沙棘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低的种群间分化;推测2亚种的分布边界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原县、松潘县地区一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新  赵忠  陈金泉  刘恩田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为沙棘林分的衰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不同林龄(8,13,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0~10cm)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动力学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沙棘人工林林龄的相关性。【结果】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在短期内(培养24~60h)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高于13和8年生沙棘林表层土,说明13和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中微生物生长的启动速度较慢,生长停滞期较长。随着林龄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孙广树  何彩云  
辽阜1号是基于蒙古沙棘亚种中优良引进品种‘楚伊’实生子代选优,经无性系区域化测定而选育出的沙棘良种,无刺或少刺,百果质量60 g以上,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2~4 kg,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可达6 000 kg·hm-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何彩云  罗红梅  李健雄  
‘白丘杂’是蒙古沙棘优良品种‘楚伊’实生子代优良无性系‘白丘’(母本)与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优良单株(父本)杂交选育的沙棘良种,无刺或少刺,盛果期平均单株果实产量4~7 kg,单位面积产量可达8 000 kg·hm-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单金友  
‘黑棘6号’是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从蒙古引进品种‘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中优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乌兰沙林’为育种材料,在黑龙江绥棱通过实生选种法选育出单一无性系,再经全国区域化试验评价选出。‘黑棘6号’少刺或无刺;百果质量可达60 g以上,盛果期果实平均产量达6 000 kg·h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