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3)
2023(6712)
2022(5649)
2021(5560)
2020(4807)
2019(11174)
2018(10830)
2017(20999)
2016(11523)
2015(13308)
2014(12851)
2013(13194)
2012(12564)
2011(11466)
2010(11685)
2009(11015)
2008(11223)
2007(10066)
2006(9200)
2005(8856)
作者
(32455)
(27263)
(27077)
(26275)
(17651)
(13002)
(12466)
(10512)
(10411)
(9733)
(9474)
(9248)
(9060)
(8829)
(8629)
(8487)
(8039)
(8001)
(7972)
(7716)
(6927)
(6674)
(6509)
(6183)
(6164)
(6143)
(6045)
(5920)
(5516)
(5455)
学科
(50973)
经济(50911)
管理(36102)
(36054)
(30771)
企业(30771)
方法(23716)
数学(21640)
数学方法(21528)
(18711)
中国(16847)
(13513)
财务(13499)
财务管理(13478)
(13352)
企业财务(13044)
(12418)
贸易(12408)
(12235)
(11312)
(10259)
银行(10252)
(9817)
(9213)
金融(9212)
业经(9015)
(8962)
(7987)
体制(7671)
关系(7576)
机构
大学(170080)
学院(165297)
(79220)
经济(77870)
管理(62687)
研究(61989)
理学(52773)
中国(52325)
理学院(52231)
管理学(51691)
管理学院(51381)
(39016)
(37414)
科学(32855)
(31750)
财经(30623)
研究所(28336)
(28082)
中心(27638)
经济学(25668)
北京(24997)
(24469)
(24173)
经济学院(23139)
财经大学(23026)
(21904)
业大(19907)
(19882)
师范(19718)
(19364)
基金
项目(101357)
科学(80625)
基金(77161)
研究(74487)
(67388)
国家(66862)
科学基金(56926)
社会(49799)
社会科(47465)
社会科学(47454)
基金项目(39442)
自然(35764)
自然科(34994)
自然科学(34984)
自然科学基金(34429)
教育(34421)
(34076)
资助(33493)
(30955)
编号(28421)
(25491)
成果(24579)
中国(22939)
重点(22889)
教育部(22233)
国家社会(21898)
(21043)
人文(20579)
(20492)
(20182)
期刊
(86929)
经济(86929)
研究(56318)
中国(35965)
(32453)
管理(25223)
学报(23527)
科学(22741)
(21834)
金融(21834)
(21141)
大学(17959)
学学(16548)
财经(16428)
教育(15447)
经济研究(15097)
农业(14360)
(14175)
(13926)
国际(13562)
技术(12530)
问题(11997)
世界(11516)
业经(10552)
(9326)
会计(9151)
技术经济(8459)
图书(8370)
财会(8097)
统计(7401)
共检索到26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陶冉  金润圭  高展  
本文以汽车行业为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环境责任对跨国公司利润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责任水平对公司利润率水平作用明显,作用的方向可能是正向,也可能是逆向;作用的时间跨度可能是即期,也可能是滞后一期或滞后两期;作用的程度各公司表现不一。这种作用是很多行业跨国公司的普遍现象,原因在于环境责任的技术性、成本化,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全球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江永  王新华  
对于像汽车行业这样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跨国公司而言,把差异性产品作为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研究对象比把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利润函数。理论分析结论是跨国公司的高端产品往往选择出口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而中低端产品则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用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数据进行的经验检验支持了本文理论分析结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立勋  程小佩  
文章采用边界生产函数测度2000~2017年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从产能供给、需求、供求效果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确定产能利用预警等级及数值区间,并对其映射求权重,进而编制汽车行业产能利用预警综合指数与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协同预警产能利用状态。研究结果显示:产能利用预警综合指数与产能利用率对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状态的预警存在一定滞后差异,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科学判定汽车行业产能预警状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定玉  张治觉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提高了汽车行业集中度的进入壁垒。另外,根据汽车行业集中度与汽车进口数量及汽车企业数变化之间存在不显著的低等程度负相关关系表明,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很不充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誉清辉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价格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越来越被众多厂商和经销商所重视。但是目前中国汽车行业中的价格策略与国际市场相比还不够成熟。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并对中国汽车市场在降价过程中所出现问题加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赵一平  朱庆华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下文简称EPR)有助于解决废旧产品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绩效。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探讨汽车行业EPR的实施模式。本文首先构建了EPR的实施绩效及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并对生产者行为策略、系统实践改进及绩效改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以我国汽车行业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并修正,提出我国EPR的实施绩效及运行机理实证模型;最后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静芳  张赟  
长期粗放型的经济运行方式,使得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过快、人民健康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汽车行业作为新一代的新兴产业,必须以前车为鉴。针对汽车行业,社会和学术界提出了构建闭环供应链的必要性,但在现实的汽车行业闭环供应链却并没有向国外一样迅速发展。中国汽车闭环供应链行业的生存环境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本文从企业、政府(国家)和消费者的角度探索如何促进汽车闭环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万伦来  鹿立林  刘子农  
本文利用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年报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汽车产业2006—2008年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虽然部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但是汽车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纯技术效率的下降致使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总体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②在技术效率前沿面运行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只占全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一半左右,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水平的差异化加剧;③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多数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利润大幅下降,达到技术效率前沿面(即纯技术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彪  
技术创新是企业专利战略的源动力,没有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专利战略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产生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反之,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又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是由若干相对应的环节构成的一个体系,整个系统构成一个价值链。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导入专利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专利信息,了解国际国内和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的水平、态势、优势和差距,对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布局决策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宏亮  
通过准时化物流的考虑方法以及在日本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两种重要的物流方式:巡回混载取货方式和中继地物流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准时制生产物流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三大物流运作模式的运用和操作的特点;为中国企业运用准时化物流提供了借鉴,并总结了中国企业发展准时制物流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茵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速度放慢,降价竞争日趋激烈,汽车库存迅速增加,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即将面临一次大规模、意义深远的兼并重组。这对于每个中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谁能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谁就可能因此改变其在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世界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本文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及其原因,剖析了跨国公司是如何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及中国外资政策的放开,增强其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德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