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7)
2023(8026)
2022(6784)
2021(6519)
2020(5363)
2019(12590)
2018(12165)
2017(22985)
2016(11774)
2015(13574)
2014(13562)
2013(13611)
2012(12177)
2011(11159)
2010(10922)
2009(10338)
2008(10017)
2007(8545)
2006(7540)
2005(6872)
作者
(33654)
(28393)
(28226)
(27150)
(17815)
(13564)
(12820)
(11337)
(10870)
(9829)
(9774)
(9535)
(8992)
(8931)
(8835)
(8833)
(8484)
(8195)
(8107)
(8047)
(7086)
(6797)
(6728)
(6378)
(6357)
(6346)
(6145)
(5956)
(5677)
(5630)
学科
(54414)
经济(54373)
管理(36570)
(35978)
(29517)
企业(29517)
方法(25979)
数学(22772)
数学方法(22568)
中国(18101)
(14174)
(13561)
贸易(13550)
(13330)
(11836)
业经(11559)
(9808)
(9584)
农业(9534)
环境(8711)
(8610)
银行(8602)
(8520)
(8313)
地方(8119)
(7845)
金融(7845)
(7668)
技术(7655)
(7532)
机构
大学(178446)
学院(176119)
(82871)
经济(81677)
管理(70821)
研究(62879)
理学(61345)
理学院(60717)
管理学(59942)
管理学院(59627)
中国(49721)
(38408)
科学(36149)
(35031)
(30528)
财经(28881)
研究所(28106)
中心(27828)
经济学(27037)
(26698)
(24798)
北京(24722)
经济学院(24382)
业大(23504)
(23049)
(23011)
财经大学(21815)
(21656)
师范(21458)
农业(19437)
基金
项目(121444)
科学(98041)
基金(92456)
研究(88051)
(81092)
国家(80524)
科学基金(69621)
社会(59833)
社会科(57070)
社会科学(57057)
基金项目(48070)
自然(43935)
(43086)
自然科(42996)
自然科学(42984)
自然科学基金(42232)
教育(39580)
资助(38352)
(37872)
编号(32633)
(28610)
重点(27550)
国家社会(26591)
(25878)
成果(25753)
中国(25442)
(25261)
教育部(24974)
人文(23795)
创新(23724)
期刊
(85415)
经济(85415)
研究(52680)
中国(32378)
管理(27655)
科学(25716)
(25630)
学报(25116)
(21566)
大学(19869)
学学(18676)
技术(15854)
经济研究(15477)
农业(15473)
(14639)
金融(14639)
财经(14619)
教育(13692)
(12829)
业经(12668)
(12056)
问题(11520)
国际(10546)
世界(10541)
(10046)
技术经济(9983)
统计(9059)
资源(9036)
(8356)
商业(7870)
共检索到256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鸣镝  郑鑫  叶明海  翟庆华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已从传统的产品竞争转向品牌和渠道的竞争,从动态角度来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国各汽车品牌营销渠道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把"经销商数量"和"销售量"作为渠道竞争力系统的两个关键状态变量,通过引入"期望达到竞争对手程度"和"目标销售量"两个联系变量,把各品牌渠道竞争力的子系统整合成渠道竞争力的大系统,构建了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动态预测模型。同时选取了两家典型汽车制造商作为样本,运用这一模型对未来5年内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判,并识别和分析了影响经销商数量和销量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鑫  吴泗宗  
本文结合中国汽车市场“三年井喷一夜雪崩”的整体环境和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普遍缺乏的现状,运用竞争力理论对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基于渠道竞争力7种能力的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集成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国内5家汽车厂家的营销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星  钱吉胜  
根据中国入世协定,在经历了五年的过渡期后,中国正在各行业领域实现全面开放,关税如期降低,进口许可证逐步取消,国外企业纷至沓来,汽车产业亦是如此。在兑现承诺的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发展。本文从中国汽车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勇军  
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详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的评价指标,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现状原因从产业保护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资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市场规模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实证剖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保林  
论文界定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从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开发能力4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王春艳  
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该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本文利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文章采用贸易竞争指数来分析了1989年~2008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同时以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研究发现:需求条件和生产要素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比较明显,而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不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光亚  振佳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其在制定产业国际化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康灿华  杨灵灵  
在FDI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汽车产业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6.0进行协整回归、格兰杰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运用钻石模型研究了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汽车产业FDI流入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以及促进路径。结果说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与FDI流入、研发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并稳定的均衡关系,汽车产业FDI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挤入效应高于挤出效应,促进效应高于替代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秀惠  
在前人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当前的引资状况,选择汽车产业为代表,通过构建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外资通过何种途径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从总体上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孟秀惠  刘珊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评定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然后选择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指标,构建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研究FDI进入后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芳  赵彦云  
愈来愈多的汽车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投资生产,可以说中国是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发展的世界舞台。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水平及发展态势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借鉴国内外竞争力前沿研究,联系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7大要素和48项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了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统计学原理;分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主要企业经济类型,展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系统分析,核心思想是把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作为国际型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标杆,与其他主要企业类型进行竞争力的系统分析,找出各类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并分析未来的竞争与发展态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桑铁柱  
如何提升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使中国汽车业能直面国际竞争?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为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集群对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从集群理论出发,分析了中国汽车业的现状,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同时对中国汽车业能否发展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最后得出中国汽车业应该走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之路,并提出了加快汽车行业重组、放松要素市场管制等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季红  张馨月  
本文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为对象,综合运用VSS指数和TCI指数进行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的汽车产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有助于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运用计量回归分析证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加深促进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没能促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价值链地位迅速提高,主要因为相关科技投入及配套设施不充分,这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会霞  耿德传  
鉴于绿色创新竞争力系统的复杂性,通过构建创新投入、创新资源、生态环境和创新产出4个子系统的绿色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绿色创新竞争力系统仿真模型。以长三角沪苏浙皖四省(市)为研究区域,动态仿真研究四省(市)的绿色创新竞争力演变趋势,分析比较关键变量,明确四省(市)绿色创新竞争力的差异与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各变量的变化趋势均有利于绿色创新竞争力的提升,整体指标状况优良,绿色创新效益显著。江苏省的绿色创新竞争力综合水平最高,浙江省的绿色创新竞争力综合水平与上海市基本相近,安徽省处于最低位置。四省(市)在绿色创新竞争力的不同维度分别占据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