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8)
2023(12784)
2022(10388)
2021(9689)
2020(8115)
2019(18391)
2018(18116)
2017(34670)
2016(18563)
2015(20990)
2014(20901)
2013(21062)
2012(19376)
2011(17375)
2010(17547)
2009(17049)
2008(17386)
2007(15984)
2006(14245)
2005(13445)
作者
(52854)
(44214)
(44038)
(42150)
(28391)
(20857)
(19939)
(17003)
(16903)
(15876)
(15316)
(14904)
(14591)
(14182)
(13956)
(13433)
(13083)
(12903)
(12712)
(12348)
(11125)
(10686)
(10631)
(10069)
(10062)
(9944)
(9820)
(9616)
(8761)
(8658)
学科
(88470)
经济(88324)
(84911)
(77361)
企业(77361)
管理(75066)
方法(37572)
(31011)
数学(29203)
数学方法(29044)
业经(28415)
(27351)
中国(24245)
(23102)
(22215)
财务(22187)
财务管理(22158)
企业财务(20886)
农业(18671)
(18161)
贸易(18144)
(17726)
技术(17319)
(16823)
(15960)
(15904)
(15416)
(15100)
银行(15090)
体制(14688)
机构
学院(279487)
大学(277691)
(132865)
经济(130694)
管理(112983)
理学(95841)
研究(95471)
理学院(94959)
管理学(93946)
管理学院(93404)
中国(80416)
(64823)
(58903)
财经(50498)
科学(49935)
(47230)
(45956)
中心(43021)
(42376)
(42227)
研究所(41642)
经济学(41626)
北京(38137)
财经大学(37402)
经济学院(37353)
业大(34694)
(34247)
商学(32969)
农业(32760)
商学院(32665)
基金
项目(172502)
科学(139659)
基金(130690)
研究(130067)
(111769)
国家(110848)
科学基金(97354)
社会(87931)
社会科(83598)
社会科学(83581)
基金项目(67716)
(63542)
自然(60223)
自然科(58895)
自然科学(58881)
自然科学基金(57967)
教育(57793)
资助(54008)
(53161)
编号(49807)
(40784)
成果(40620)
(38709)
(38677)
重点(38377)
国家社会(37922)
(37441)
(36714)
教育部(35899)
创新(35399)
期刊
(154414)
经济(154414)
研究(91111)
中国(57899)
(54862)
管理(49436)
(40018)
科学(36673)
学报(33676)
(32795)
金融(32795)
大学(27647)
农业(27239)
财经(27056)
学学(26202)
经济研究(25093)
技术(24682)
业经(24396)
(23397)
教育(21070)
问题(19967)
(18608)
(17597)
世界(17470)
国际(17092)
技术经济(16941)
现代(14241)
财会(14202)
会计(13216)
统计(13140)
共检索到442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明珍  
本文研究发现大型合资企业强市场势力的福利成本很大,而民族企业弱市场势力的福利成本很小,且产业福利成本呈增加态势,合资品牌的强势地位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势力的形成与构建。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业亟待调整优化产业政策,大力培育自主汽车品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降低其福利成本。关键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培育本土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彦  胡德宝  
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对汽车产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非常重要。本文依据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从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市场势力与生产率的测度方法,并对汽车产业的市场势力及福利损失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汽车产业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不同区域及不同规模企业的市场势力大小不同,垄断势力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增的态势,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表现为由于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因素导致的区域性行政垄断。通过对汽车产业的生产率考察发现,产业内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误置问题。由市场势力导致的福利损失较大,占到了汽车产业销售额的5. 3%。因此,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应注重与反垄断政策的协调,在适度发挥规模经济的同时,重点放在破除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反竞争领域,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生产率,减少产业内福利损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继东  杨蕙馨  
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处于缓慢提高中,市场绩效有所提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制造业符合X效率结构假说,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利润影响显著,中国汽车企业市场势力尚未形成。为保证研发资金的充裕,应继续发挥X效率并利用规模效率,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中国汽车制造业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在研发、国际化等方面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  向鹏飞  黄亚琪  
本文利用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际考察了FDI技术溢出的水平联动效应和垂直联系效应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势力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并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行了比较估计。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对汽车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细分的四种溢出程度为市场竞争效应>下游行业后向联系效应>示范模仿效应>上游行业前向联系效应;企业的所有权属性对其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光亚  振佳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其在制定产业国际化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光亚  振佳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背景,阐述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化中的地位及国际化现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理论框架分析我国未来汽车市场的增长情况,最终运用战略聚类模型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成长战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顾丽英  
1999~2004年我国汽车制造业经历了酝酿、高速发展、回落的全过程,是产业竞争力格局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提出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对该时期主要产区间竞争力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演变规律,也是判断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格局的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晓霞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新的挑战。文章在分析汽车制造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基础上,提出在新竞争环境下汽车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章还通过企业访谈和调研,对汽车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仙德   李卫江   李敏  
汽车制造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带动中国兴起“造车热”,重塑中国汽车制造业空间格局。论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库,采用区位商指标比较2013年和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新能源和传统汽车制造业选址特点,评估中国城市汽车、电子、电气三大产业共同集聚情况;使用负二项回归方法研究影响中国汽车制造业区位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整体上趋向产业历史基础较好的城市集聚,产业布局具备延续和变化双重特征。(2)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选址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并存,一方面,传统汽车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仍具有潜力;另一方面,深圳等传统汽车制造业薄弱的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3)在2021年,中国只有上海市、合肥市、苏州市等11个城市实现汽车、电子、电气三大制造业共同集聚,重庆市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并未在电子和电气制造业领域取得专业化优势。(4)制造业多样化指数、制造业知识复杂性、常住人口数量、汽车制造业区位商有助于汽车制造业企业集聚。传统汽车制造业选址趋向外资工业企业集聚的城市,偏离电子制造业企业集聚的城市。电子和电气制造业区位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国产业区位论,并为汽车制造业企业选址和政府产业布局规划提供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勇  杨晓娟  
传统的国际经济学在理论构架层面对工序国际分工缺乏关注,与产品内分工在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重要性程度存在明显反差。当我们需要对一个国家贸易结构、贸易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间视角明显不足以解释现代贸易的新型分工特点,只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正楚  王姣  吴敬静  刘大能  
通过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国主要产能地区的产能分布和产量分布,以及汽车制造业细分行业(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在全国的产值比重图,来刻画当今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区域产业分布和产业布局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重庆、湖北、山东、河北、广东、吉林、上海、湖南、浙江,北京、四川等省市,中国汽车工业发达地区集聚明显,主要集聚在吉林、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并逐渐形成了以这些汽车工业发达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不同行业区域集聚差异明显,整车制造业产业集聚性较高的地区是吉林、广东、湖北、重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受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智团  
文章运用相对值法、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绩效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指出区域间产业发展的战略应从传统的"红海战略"转向超越产业竞争的"蓝海战略",因地制宜,将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绩效的改善和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怡爽  赵果庆  
中国制造业对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文献所证实,但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汽车制造业对FDI产业的空间依赖性。本文依据统计数据把中国汽车制造业分为内资汽车制造业和FDI汽车制造业,并以2003~2008年数据分别检验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估计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相邻效应、集聚效应和FDI汽车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制造业对FDI汽车制造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FDI汽车制造业对内资汽车制造业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以资产为载体的技术溢出更突出。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仍处地区竞争态势,还需因势利导,制定分类政策,促进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理门  
从制约中国汽车制造业看板管理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即对物流看板知识及技术的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入手,建立模型并实证研究中国汽车制造业物流看板管理技术应用效果问题,提出汽车制造企业潜在吸收物流看板管理技术能力是影响物流看板管理技术应用项目失败的重要因素,现实吸收物流看板管理技术能力在潜在吸收能力和物流看板管理技术应用效果之间具有核心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小蒂  贾钰哲  
本文从技术、市场两个维度及其协同互动建立一个"三角形"的分析框架来探索以要素配置优化为特征的企业家创新在市场势力构建中的作用机理与途径,并运用汽车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知识产权获取与市场(尤其是中间品市场)的渠道控制能力提升是构建市场势力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家创新通过诸要素在多种新组合中的试错可实现经营绩效的显著提升与市场份额的有效扩大,从而超越单纯的技术创新。企业家在整合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时可驾驭宏观经济周期,在经济低谷时期积极进行技术寻求型与市场拓展型的并购,提升研发成果的时效性;对高附加值中间品的核心技术环节加大研发投入,选择与自身资源禀赋及市场需求偏好相匹配的先进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