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7)
2023(13962)
2022(12040)
2021(11250)
2020(9282)
2019(21748)
2018(21360)
2017(40315)
2016(21986)
2015(25354)
2014(25553)
2013(25540)
2012(24466)
2011(22506)
2010(22934)
2009(21094)
2008(21325)
2007(19503)
2006(17314)
2005(16101)
作者
(65393)
(54667)
(54214)
(51924)
(35035)
(26338)
(24915)
(21229)
(20740)
(19791)
(18801)
(18233)
(17597)
(17581)
(17315)
(16939)
(16367)
(16174)
(15907)
(15727)
(13874)
(13425)
(13249)
(12464)
(12401)
(12347)
(12338)
(12302)
(11126)
(11072)
学科
(101916)
经济(101821)
管理(58693)
(58346)
(45294)
企业(45294)
方法(39825)
数学(34571)
数学方法(34276)
中国(32917)
(28764)
地方(25427)
(24483)
贸易(24466)
(23820)
(23247)
业经(21747)
(19441)
农业(19195)
(18913)
(17541)
银行(17509)
(16932)
(16604)
金融(16602)
(15199)
(14937)
环境(14779)
(14350)
理论(14153)
机构
学院(323380)
大学(322450)
(141988)
经济(139060)
研究(119441)
管理(117713)
理学(98816)
理学院(97583)
管理学(96079)
管理学院(95437)
中国(93076)
(70917)
科学(70088)
(64725)
(61997)
研究所(55594)
(54893)
中心(53938)
(51636)
财经(50203)
北京(46141)
(45431)
经济学(44549)
(44411)
业大(44247)
师范(43986)
农业(42822)
(42650)
(41062)
经济学院(40176)
基金
项目(200588)
科学(156694)
研究(150294)
基金(143490)
(124438)
国家(123360)
科学基金(103991)
社会(94880)
社会科(89962)
社会科学(89938)
(77562)
基金项目(74392)
教育(69209)
(65559)
自然(64057)
自然科(62537)
自然科学(62519)
编号(61822)
自然科学基金(61413)
资助(60238)
成果(51727)
(48681)
重点(45797)
(45337)
课题(44127)
(41334)
发展(39734)
国家社会(39443)
(39086)
教育部(38765)
期刊
(166830)
经济(166830)
研究(104164)
中国(73353)
(51443)
(50161)
学报(47987)
管理(45357)
科学(45066)
教育(40011)
大学(36189)
农业(34839)
(34549)
金融(34549)
学学(33418)
技术(29837)
经济研究(27409)
业经(27093)
财经(25322)
问题(22424)
(21977)
(21687)
(19894)
国际(19342)
世界(17811)
图书(17506)
技术经济(17051)
商业(15383)
统计(15081)
(15042)
共检索到517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万学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出口保持了年均36.16%连续高增长。整车出口从2001年的2.6万辆增长到2012年的105.6万辆,突破了百万辆大关,展现出中国汽车出口的巨大潜力。然而,中国作为年产1927.18万辆的汽车生产大国,出口量仅占生产总量的5.48%,与发达国家占比普遍超过50%显得微不足道。特别是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大,出口产品低端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作为汽车及相关领域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以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代表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升级方向的战略制高点。本文对智能汽车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对中国发展智能汽车的战略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阐释,并对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本文重点强调了发展智能汽车是不亚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战略机遇,同时又是一项涉及广泛、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跨行业、跨领域进行多方协作。国家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发展智能汽车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和有效引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晓群  杨岚  
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工业,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汽车产业既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波及作用,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汽车工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江永  王新华  
本文对藤田昌久等的模型进行了扩展,在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内对异质产品的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05~2009年中国对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出口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汽车的异质特征、目标市场的经济规模、目标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距离都对中国汽车的出口规模产生了影响;产品异质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出口的汽车平均价格越高出口规模越小。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汽车品质等级的提高,出口规模与空间距离之间呈倒U型的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良  
近些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纯电动乘用车在欧盟和亚洲国家大受欢迎。随着多个国家陆续提出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时间表,并推出一系列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临更加严重的技术壁垒、贸易摩擦及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问题。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着核心技术不强、缺乏自主品牌、车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营销与售后为切入点加强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重视汽车质量规避日益严峻的贸易壁垒、加强多元化市场开拓降低市场风险等措施,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江永  王新华  
在引力模型分析框架下,结合消费者对异质车型的需求特征,本文研究中国向不同贸易伙伴国出口汽车规模差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通过改变居民购买力影响从中国进口的汽车规模,还通过需求偏好的调整影响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总体而言,随着贸易伙伴国人均GDP的增长,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动规律。对贸易伙伴国的市场定位也影响到中国汽车出口规模的差异,中国对不同贸易伙伴国的汽车出口规模与出口汽车的平均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忠  
汽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它走进历史舞台虽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国际贸易却仅有五十多年。后危机时代的今天,被称为"最后的处女地"的非洲市场,近十年来也开始引起了大量国际资本的注意和介入,现在,非洲每年进口汽车都在100万辆以上,预计未来10年,非洲汽车市场可与南美市场相媲美,迟早也会成为他们主要逐鹿之地。那么,中国汽车产业该如何突破瓶颈,如何抢占先机,如何实现非洲市场又快又稳的拓展战略,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丽新  
文章对俄罗斯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做了调查分析,对长城汽车公司在俄罗斯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提高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品牌竞争力,更好适应俄罗斯市场的消费需求,完善营销网络建设和售后服务体系,促进中俄两国汽车市场共建共赢提出了可操作性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荣伟成  高茜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经营是推进我国从汽车大国发展为汽车强国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阐述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处理好国内与国际、中低端与高端市场的关系,实行成熟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和建立国际化经营战略联盟,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和加强出口秩序管理,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研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海峰  张强胜  
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贸易竞争和摩擦也日益增加。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不断出台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21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经济将有更大发展,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七五规划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要逐步建成像美国、日本那样千万辆级的强大汽车产业,体现出大国的竞争能力,需要长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崔晓钟  
汇率作为开放经济中比较关键的一种价格体系,是深刻影响进出口贸易关键要素。时下,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市场结构日渐多元、进出口贸易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倾斜。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动影响下,中国汽车进出口规模、成本、汇兑损益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鉴于此,在总结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影响基础上,建议通过利用"锁汇工具"稳定贸易规模,采用多元化币种结算对冲成本损失,优化汇率浮动范围与结汇时间节点降低企业汇兑损益,设立风险准备金为企业提供充足资金储备,逐步降低前已述及的负面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贤龙  赵立平  
2011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430.7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3%。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汽车产品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能否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汽车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上、下游150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从整体上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因此,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提升汽车产品出口能力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一、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现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强  余伟萍  
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共有三种战略模式,即完全自主发展模式、完全开放模式和自主开放模式。中国轿车产业走的是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自主开发模式,更偏向于开放;中国载货汽车产业走的也是自主开放模式,但是更偏向自主开发。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下,中国载货汽车产业必须加快载货汽车产业集团化、规模化战略变革,加大技术更新和研发投入力度,加强载货汽车品牌化和国际化战略,才能提高载货汽车产业市场的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