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9)
2023(11875)
2022(10031)
2021(9506)
2020(7845)
2019(18136)
2018(17860)
2017(34821)
2016(18826)
2015(20950)
2014(20801)
2013(20684)
2012(19353)
2011(17566)
2010(17881)
2009(16977)
2008(17176)
2007(15333)
2006(14079)
2005(13233)
作者
(50369)
(42097)
(41906)
(40487)
(27033)
(19931)
(19123)
(16123)
(16015)
(15398)
(14662)
(13961)
(13883)
(13727)
(13715)
(13102)
(12695)
(12097)
(11988)
(11876)
(11024)
(10187)
(10186)
(9727)
(9627)
(9442)
(9402)
(9216)
(8447)
(8311)
学科
(79871)
经济(79768)
管理(58429)
(55426)
(46689)
企业(46689)
方法(28510)
(26600)
中国(25557)
数学(24701)
数学方法(24453)
(22809)
(22669)
(21991)
税收(20533)
(20355)
业经(19556)
(17008)
贸易(16998)
(16676)
(15874)
地方(15417)
(14995)
银行(14990)
(14849)
(14456)
农业(14086)
(13620)
金融(13618)
(13589)
机构
学院(265479)
大学(265189)
(125657)
经济(123423)
管理(100894)
研究(96468)
理学(85079)
理学院(84205)
管理学(83323)
管理学院(82760)
中国(76720)
(65349)
(56316)
科学(50219)
财经(48852)
(47354)
(44323)
中心(42380)
研究所(41699)
(41567)
经济学(40124)
北京(36790)
财经大学(35963)
经济学院(35935)
(35426)
(34451)
(32954)
师范(32740)
(31863)
业大(30353)
基金
项目(163142)
科学(130843)
研究(126937)
基金(120665)
(102887)
国家(102076)
科学基金(88023)
社会(84487)
社会科(80437)
社会科学(80424)
基金项目(61505)
(60141)
教育(57409)
自然(51876)
(50917)
自然科(50637)
自然科学(50627)
编号(50539)
资助(50093)
自然科学基金(49795)
成果(43710)
(38647)
(37240)
(36751)
重点(36747)
国家社会(36252)
课题(36086)
(34621)
(34453)
教育部(34259)
期刊
(147149)
经济(147149)
研究(95274)
中国(58614)
(51375)
管理(42003)
(33885)
科学(33002)
学报(31399)
(30751)
金融(30751)
教育(29572)
大学(25626)
财经(25346)
经济研究(24616)
学学(23816)
技术(22659)
农业(22499)
(21979)
业经(21746)
问题(19322)
(18257)
(17528)
国际(17161)
(16245)
世界(15475)
税务(14458)
技术经济(13370)
现代(12627)
改革(12352)
共检索到432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宗巍  王悦  郝瀚  赵福全  
税收是政府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之一,汽车产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对于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汽车税制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缺失,中央与地方、不同地方政府之间在汽车产业上的财权与事权失衡,导致地方争相发展汽车制造却往往消极治理汽车社会问题。理想的汽车税制应当在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障汽车社会的和谐有序。地方建设发达的基础设施以满足汽车产业发展和百姓便捷出行的需要,并成为未来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府从宏观全局上做好汽车税制的统筹规划,并适当下放税收权限。地方政府在汽车税收上拥有平衡的财权与事权,且可以借由专款专用制度等为和谐汽车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潫杰  刘华  
从汽车产业总体税负规模与各环节具体税负结构两个层面对汽车产业税收制度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中国汽车产业总体税负规模偏重,但税负结构却不合理,重购置环节而轻保有和使用环节,这既不利于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难以发挥汽车产业税收的财富分配功能和环境保护功能。结论认为对中国汽车产业应实行"有增有减、总体减负"的结构性减税方案,通过改革与完善各环节税种,减轻购置环节税收负担,加重保有和使用环节税收负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梅  
印尼汽车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初,经历过进口替代、本地化、国产化再到自由开放的不同时期,但时至今日印尼汽车产业仍处于汽车产业链的低端,即印尼汽车工业正处在低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向高端零部件生产发展的阶段。随着印尼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印尼步入汽车消费和生产大国,并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国。中国车企从21世纪初开始试水印尼市场,从销售到组装投资,拓荒之路异常艰苦。面对日资独大印尼的汽车市场,长期的发展战略、精准的市场定位、良好的金融和售后服务以及品牌树立,是中国车企征战印尼汽车市场的基本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史天泽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相继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对广受关注的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的最终目标均指向智能制造体系,然而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根据中国产业现状,着重指出了以产业规模大、带动性强的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载体的重要意义,并对智能制造前景下汽车产业的变化与不变、挑战与机遇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慰  李怀  
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看,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零部件供应商在创新方面的投入高于整车生产企业,同时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创新也有助于发现技术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研究发现,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创新投入远大于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投入。并且,我国汽车工业企业间技术扩散的方法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区别。本文在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刻画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多种机制,如模仿机制、开放式创新机制、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积累和自主创新机制等,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机制,归纳出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中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21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经济将有更大发展,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七五规划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要逐步建成像美国、日本那样千万辆级的强大汽车产业,体现出大国的竞争能力,需要长期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于颖哲  吕洪涛  李明磊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调解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和推进汽车产业长期可持续稳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加快集约型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1。但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价格和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劣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力量予以鼓励和支持。从各国实践看,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开放,却没有很好地自主;做到了合作,却没有很好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却没有很好地创新……在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无必要拥有自主品牌?有无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能否成长出几个全球性的"中国自主品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润琴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入世后其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入世后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将会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工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国  张宇贤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伊辉勇  孙涛林  
在新的科技浪潮与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交汇之际,顺应"汽车新四化"和突破"汽车四基"瓶颈是实现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最后机会。为了更好的研究汽车产业现状,本文基于核心区域整车企业配套中最具有关键技术代表性的发动机总成相关数据构建隶属合作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空间布局分析法,从技术归属和地理空间布局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动机总成所属7个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征,但密度较低,抗毁能力较弱;涉外资企业仍然是网络权力绝对掌控者,本土企业发展较慢但后劲很足,在发动机配套网络的主要权力掌控者和限制力来源群体中与涉外资企业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此外,零部件企业合作外溢性较强,地理距离不是做出"抱团"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所处的困境,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丽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在大城市迅速增长,给大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4个城市先后实行了"限购"政策,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负面影响:降低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对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产生压力、使外商在投资汽车产业上踩刹车、导致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退出;正面影响: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高端知名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高端知名品牌汽车经销商销量上升并出现汽车经销新业态。为了消除"限购"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提升汽车销量、质量和开发汽车租赁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扬帆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源  张坤  
中国汽车产业近些年来加大了海外拓展步伐,在出口及投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日本汽车产业海外拓展相比,差距较大。日本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的海外开拓中,有序布局,对海外市场及海外业务精准定位;注重全程产业链布局;注重出口与投资业务相协同以及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日本汽车产业海外拓展策略,对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是个较好的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