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7)
- 2023(16297)
- 2022(13729)
- 2021(13026)
- 2020(10817)
- 2019(24956)
- 2018(24472)
- 2017(46139)
- 2016(24775)
- 2015(28168)
- 2014(28045)
- 2013(27839)
- 2012(26051)
- 2011(23511)
- 2010(23418)
- 2009(21821)
- 2008(21740)
- 2007(19541)
- 2006(17121)
- 2005(15594)
- 学科
- 济(104949)
- 经济(104825)
- 管理(73043)
- 业(71809)
- 企(58103)
- 企业(58103)
- 方法(42896)
- 数学(36942)
- 数学方法(36526)
- 中国(31862)
- 农(31616)
- 财(25935)
- 业经(24678)
- 技术(23290)
- 制(22530)
- 地方(22090)
- 贸(21381)
- 贸易(21367)
- 农业(20937)
- 易(20800)
- 学(19815)
- 银(17541)
- 银行(17512)
- 行(16782)
- 融(16364)
- 金融(16360)
- 理论(15760)
- 和(15602)
- 体(15333)
- 环境(15248)
- 机构
- 学院(355913)
- 大学(355837)
- 济(152860)
- 经济(149776)
- 管理(135466)
- 研究(123718)
- 理学(115773)
- 理学院(114441)
- 管理学(112729)
- 管理学院(112013)
- 中国(96085)
- 京(75842)
- 科学(73014)
- 财(70167)
- 所(61951)
- 中心(57523)
- 农(56571)
- 研究所(55865)
- 财经(55187)
- 江(54275)
- 经(49993)
- 业大(49548)
- 北京(48646)
- 范(47782)
- 经济学(47743)
- 师范(47397)
- 院(44580)
- 农业(44093)
- 州(43287)
- 经济学院(43121)
- 基金
- 项目(232849)
- 科学(183951)
- 研究(175660)
- 基金(168017)
- 家(145643)
- 国家(144401)
- 科学基金(123287)
- 社会(112668)
- 社会科(106741)
- 社会科学(106715)
- 省(90770)
- 基金项目(88950)
- 教育(80339)
- 划(76572)
- 自然(76192)
- 自然科(74409)
- 自然科学(74390)
- 自然科学基金(73095)
- 编号(71007)
- 资助(67072)
- 成果(58543)
- 重点(52787)
- 创(52757)
- 部(52336)
- 发(52244)
- 课题(50015)
- 创新(48639)
- 国家社会(47016)
- 教育部(45195)
- 制(44570)
- 期刊
- 济(173307)
- 经济(173307)
- 研究(109771)
- 中国(74939)
- 财(54629)
- 农(52665)
- 管理(50958)
- 学报(50877)
- 科学(49755)
- 教育(41658)
- 大学(39195)
- 学学(36450)
- 农业(35821)
- 融(33902)
- 金融(33902)
- 技术(33132)
- 业经(28428)
- 经济研究(27799)
- 财经(27654)
- 经(24069)
- 问题(23441)
- 业(20296)
- 贸(20239)
- 技术经济(19439)
- 科技(17883)
- 世界(17190)
- 国际(17131)
- 图书(16447)
- 版(16173)
- 坛(15955)
共检索到543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庭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合资企业的体制性与环境性约束以及自主企业的规模性约束,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水平间的不同步,危害到产业的整体发展。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道路,试图通过超前要素投入、中间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等发展战略来解决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然而发展战略本身存在不足,国内产业环境与市场环境也降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效果。对此,技术本位路线、市场反馈机制以及政府的针对性政策调整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 技术创新 市场势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晓红 杜俊容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危害,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视角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和实现路径作了一定的探讨,以期为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所启示。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创新动力 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扬帆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国 汽车产业 技术创新 对策 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柯涛 方国涛 黄日昆
本文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广西汽车产业存在专利拥有量少、专利价值低、核心专利少且分散、优势技术地位不牢、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潘志刚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仍十分薄弱 ,至今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 ,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艰辛而漫长的路要走。本文根据国内汽车业的发展状况 ,对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中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方式进行了双创新策略分析 ,旨在通过双创新间的紧密融合探索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现实模式。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合作创新 自主创新 自主研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荣 魏明珠 高志豪 王晓宇
[目的/意义]产业新兴技术能够创造或改变传统产业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向,及时、准确识别产业新兴技术并明确合适的发展方向,对产业发展与变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方法/过程]依据专利IPC分类信息,构建IPC节点网络,使用网络结构聚类算法(structural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networks,SCAN)识别产业集群及新兴技术,并进行详细解析;然后基于已经识别的5个新兴技术领域专利的时序数据,构建专利节点网络,并借助关键路径分析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分析不同新兴技术领域下的关键路径,使识别结果更加微观化与精细化。最后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从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获取专利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基于SCAN-CPM分析是传统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有益补充,由大及小、由粗及细地展示技术演化路径,为全面识别新兴技术及探测技术演化路径提供新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设计及外部布局仍然是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热管理技术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技术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技术支持,演化扩散路径明确;电池包环境、电机散热、电池液冷却技术、热交换器材料等技术问题是未来的重要突破创新点;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目前形成较高的专利壁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善武 许秀瑞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在开放式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政策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双元性创新理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双元创新的动因、制度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层面的双元认知等进行分析,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双元路径:政府层面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产业层面探索开发和利用深化两类创新市场并重,企业层面规范管理和柔性调整两种模式灵活运用。
关键词:
双元性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 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群林 吴花平 邵云飞
本文从汽车特征、汽油价格和燃油效率技术入手,探求我国近年来建立的燃油经济性管制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燃油经济性技术是否产生诱导性创新。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后发现:包括整车重量等在内的汽车特征对燃油经济性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管制所诱导的燃油效率技术的创新也对燃油经济性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对政府燃油经济性管制的途径除了考虑优化整车质量、功率/重量、变速器类型、车辆种类和排量等汽车传统特征这个途径外,还应着重考虑燃油效率技术的研发,当前,国内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均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能源汽车即为明证。此外,我国汽油价格虽然对燃油经济性也具有正向影响,但微乎其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铭慎
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笔者通过考察技术联盟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用定性分析技术方法对联盟积极效应的各种前提如何被满足或违背,进行研究并利用样本实证,得出了技术联盟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带来正净效应的结论,并指出牵头组建联盟的企业获得的正净效应来自参与联盟的正向间接效应;而参与组建联盟的企业的正净效应来自参与联盟的正向直接效应和负向间接效应叠加。
关键词:
技术联盟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铁
运用层次加权模型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2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从投入能力、研发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总体能力一般,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的优势包括:具有较强的制造生产能力、新产品营销能力和科技经费投入能力。而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一是R&D经费缺乏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盈利能力差,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专利;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人才,科技队伍不稳定;三是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汽车产业 创新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瑞秋 杨建梅
以产量为边权的企业-产品二分网络如实地刻画一个产业内企业与产品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网络社团揭示了哪些企业主要在哪些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是分析多产品产业市场结构一个很好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对2000~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展开分析,揭示了其市场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关键词:
中国汽车产业 网络社团 市场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培莉 赵南楠
汽车产业关联度波及面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作为全球性的贸易产品是国家创汇的重要来源;汽车产业链劳动密集,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汽车文化融入了现代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又一重要力量;现代汽车作为高新技术的集中载体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汽车产业 自主创新模式 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迪云 齐丽芳 周彤菲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增长、转型和改革高度融合的新阶段,创新驱动是我国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本文利用我国汽车制造业沪深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数据,运用相关模型和方法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以及技术创新产出的中介模型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R&D投入、技术人员投入对经济绩效有滞后2年的影响;技术创新产出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提升创新绩效的最佳路径是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路径明显,潜力绩效不显著。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颖琦 席锐 周菲
首先,基于文献梳理及产业发展分析,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DEMATEL方法,确定不同因素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发挥作用及相互影响关系,并根据中心度与原因度分析结果,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因果关系和存量流量图。然后,基于模型设计了包括增强环境支撑、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提升产业凝聚力、促进人才吸引与培养、及多因素协同作用共5种技术创新路径的优化方案,并结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据,运用Vensim软件进行灵敏度分析。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优化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