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0)
- 2023(14957)
- 2022(12639)
- 2021(11950)
- 2020(10200)
- 2019(23868)
- 2018(23379)
- 2017(44570)
- 2016(23730)
- 2015(27494)
- 2014(27313)
- 2013(27228)
- 2012(25406)
- 2011(22850)
- 2010(22508)
- 2009(21000)
- 2008(20910)
- 2007(18108)
- 2006(15421)
- 2005(13892)
- 学科
- 济(108949)
- 经济(108849)
- 业(72353)
- 管理(71791)
- 企(59946)
- 企业(59946)
- 方法(53845)
- 数学(48375)
- 数学方法(47911)
- 财(29286)
- 中国(28915)
- 农(27207)
- 业经(22311)
- 贸(21311)
- 贸易(21303)
- 易(20770)
- 制(19905)
- 务(19652)
- 财务(19600)
- 财务管理(19557)
- 技术(19124)
- 地方(18881)
- 企业财务(18667)
- 学(18356)
- 农业(18156)
- 银(16436)
- 银行(16403)
- 融(16220)
- 金融(16217)
- 行(15582)
- 机构
- 大学(345928)
- 学院(344260)
- 济(154725)
- 经济(152095)
- 管理(138371)
- 理学(120008)
- 理学院(118809)
- 管理学(117099)
- 管理学院(116451)
- 研究(115752)
- 中国(90552)
- 京(72252)
- 财(68477)
- 科学(66807)
- 所(57159)
- 财经(55499)
- 中心(54113)
- 农(53121)
- 研究所(51828)
- 经(50813)
- 经济学(48731)
- 业大(48547)
- 江(48339)
- 北京(45763)
- 经济学院(44218)
- 农业(41879)
- 范(41864)
- 财经大学(41613)
- 师范(41457)
- 院(41365)
- 基金
- 项目(231584)
- 科学(184553)
- 基金(172243)
- 研究(168433)
- 家(149370)
- 国家(148227)
- 科学基金(128568)
- 社会(110250)
- 社会科(104948)
- 社会科学(104920)
- 基金项目(90771)
- 省(87780)
- 自然(82525)
- 自然科(80669)
- 自然科学(80648)
- 自然科学基金(79280)
- 教育(77479)
- 划(74606)
- 资助(71685)
- 编号(66069)
- 部(53414)
- 成果(52454)
- 重点(52188)
- 发(49998)
- 创(48883)
- 国家社会(46908)
- 教育部(46412)
- 创新(45869)
- 课题(44883)
- 科研(44747)
- 期刊
- 济(158762)
- 经济(158762)
- 研究(98959)
- 中国(63326)
- 财(54842)
- 管理(50141)
- 学报(49473)
- 科学(48193)
- 农(46537)
- 大学(38311)
- 学学(36161)
- 技术(32865)
- 农业(32355)
- 融(32094)
- 金融(32094)
- 教育(29800)
- 财经(27828)
- 经济研究(27096)
- 业经(24215)
- 经(23975)
- 问题(21227)
- 贸(19961)
- 技术经济(19335)
- 业(19228)
- 统计(18641)
- 世界(17713)
- 国际(17665)
- 策(16899)
- 理论(16068)
- 商业(15416)
共检索到504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万伦来 鹿立林 刘子农
本文利用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年报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汽车产业2006—2008年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虽然部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但是汽车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纯技术效率的下降致使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总体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②在技术效率前沿面运行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只占全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一半左右,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水平的差异化加剧;③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多数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利润大幅下降,达到技术效率前沿面(即纯技术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俊
本文以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例,对导向性技术进步理论进行验证,并尝试揭示我国环境技术偏向。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升、潜在市场规模扩大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清洁技术进步,然而,汽车行业污染技术并没有随着石油价格上涨而减少,说明我国汽车行业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清洁技术偏向。此外,导向性技术变迁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不同特征,中西部地区潜在市场规模比东部地区更能拉动清洁技术的创新,而只有东部地区石油价格变化能引发清洁技术创新。
关键词:
导向性技术变迁 环境技术进步 新能源汽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勇 纪熠
基于2001-2008年中国17家汽车生产企业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测算各年度各样本汽车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效率,包括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三项指标,并得到2001-2008年间各企业生产效率的排名。测算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现逐年上降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彪
技术创新是企业专利战略的源动力,没有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专利战略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产生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反之,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又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是由若干相对应的环节构成的一个体系,整个系统构成一个价值链。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导入专利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专利信息,了解国际国内和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的水平、态势、优势和差距,对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布局决策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专利分析 技术创新 汽车行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潘勇辉
本文以2000~2002年发生并购的29家中国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指标的财务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衡量和检验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本研究显示,汽车行业的外资并购绩效不仅整体明显优于内资并购,而且这种业绩改善具备明显的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外资并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赵一平 朱庆华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下文简称EPR)有助于解决废旧产品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绩效。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探讨汽车行业EPR的实施模式。本文首先构建了EPR的实施绩效及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并对生产者行为策略、系统实践改进及绩效改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以我国汽车行业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并修正,提出我国EPR的实施绩效及运行机理实证模型;最后提出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 刘丹
为了探讨促使厂商研发转向清洁技术的影响因素,运用我国2001-2013年的汽车专利申请量等数据,分析偏向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和知识累积的影响。结论表明:(1)清洁产品的市场培育政策和环境治理政策对传统技术和清洁技术的创新均产生了正向作用,但政府对汽车技术的研发资助政策影响不显著;(2)政策激励没有导致清洁技术对传统技术的替代效应,环境治理型政策对清洁技术创新有更大的影响,清洁技术偏向的政策效应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有待观察;(3)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外部技术对部门内技术创新有正向的知识溢出效应,部门内两种技术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其中传统技术对清洁技术有溢出效应,清洁技术却对传统技...
关键词:
政策激励 清洁技术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开放,却没有很好地自主;做到了合作,却没有很好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却没有很好地创新……在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无必要拥有自主品牌?有无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能否成长出几个全球性的"中国自主品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润琴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入世后其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入世后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将会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工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圣艳
通过利用G-L指数和GHM指数对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发现:中国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下,且主要表现为低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再以中国与30个贸易伙伴国2002-2010年的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为样本,对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经济规模、双边汇率和加入FTA与我国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产品品质差异与我国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王春艳
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该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本文利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保林
论文界定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从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开发能力4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产业竞争力 价格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瑞秋 杨建梅
以产量为边权的企业-产品二分网络如实地刻画一个产业内企业与产品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网络社团揭示了哪些企业主要在哪些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是分析多产品产业市场结构一个很好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对2000~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展开分析,揭示了其市场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关键词:
中国汽车产业 网络社团 市场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