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5)
- 2023(14297)
- 2022(12291)
- 2021(11808)
- 2020(9830)
- 2019(23009)
- 2018(23056)
- 2017(44084)
- 2016(23642)
- 2015(27017)
- 2014(26957)
- 2013(26753)
- 2012(24326)
- 2011(22106)
- 2010(22029)
- 2009(20004)
- 2008(19334)
- 2007(16711)
- 2006(14456)
- 2005(12811)
- 学科
- 济(102516)
- 经济(102419)
- 管理(66930)
- 业(64637)
- 企(53532)
- 企业(53532)
- 方法(49261)
- 数学(43496)
- 数学方法(42784)
- 中国(27309)
- 农(25698)
- 业经(22041)
- 财(20553)
- 学(20095)
- 贸(19577)
- 贸易(19566)
- 技术(19504)
- 易(19094)
- 地方(18645)
- 农业(17042)
- 理论(16989)
- 制(16226)
- 和(15461)
- 环境(14930)
- 产业(13951)
- 银(13541)
- 银行(13504)
- 划(13407)
- 融(13030)
- 金融(13028)
- 机构
- 大学(340788)
- 学院(338222)
- 济(141186)
- 经济(138445)
- 管理(137001)
- 理学(119614)
- 理学院(118333)
- 管理学(116130)
- 管理学院(115544)
- 研究(114401)
- 中国(84440)
- 京(73355)
- 科学(70022)
- 财(58914)
- 所(56597)
- 研究所(52009)
- 中心(50922)
- 农(50641)
- 业大(49398)
- 财经(48472)
- 北京(47069)
- 江(46316)
- 范(44858)
- 师范(44484)
- 经(44316)
- 经济学(42859)
- 院(41368)
- 农业(39677)
- 经济学院(38701)
- 州(37974)
- 基金
- 项目(234676)
- 科学(185618)
- 研究(172382)
- 基金(171268)
- 家(149049)
- 国家(147919)
- 科学基金(127559)
- 社会(109019)
- 社会科(103550)
- 社会科学(103521)
- 基金项目(90173)
- 省(89645)
- 自然(82679)
- 自然科(80849)
- 自然科学(80834)
- 教育(79725)
- 自然科学基金(79381)
- 划(76186)
- 资助(72123)
- 编号(69418)
- 成果(55694)
- 部(52558)
- 重点(52445)
- 发(50292)
- 创(49222)
- 课题(48101)
- 创新(45945)
- 教育部(45388)
- 国家社会(45205)
- 科研(44472)
- 期刊
- 济(147835)
- 经济(147835)
- 研究(99240)
- 中国(63100)
- 管理(50911)
- 学报(50580)
- 科学(48879)
- 农(45434)
- 财(41974)
- 教育(40215)
- 大学(38891)
- 学学(36447)
- 技术(33274)
- 农业(32729)
- 经济研究(25021)
- 融(24432)
- 金融(24432)
- 业经(23331)
- 财经(23135)
- 经(19922)
- 问题(19116)
- 技术经济(18715)
- 业(18043)
- 图书(17565)
- 科技(17379)
- 统计(16466)
- 贸(15693)
- 理论(15648)
- 策(15023)
- 世界(14931)
共检索到485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少伟 苗长虹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学习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分析、基本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后发现:在基本格局上,内资后发优势与外资技术优势共同塑造的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学习新景观导致了外资在竞争格局中具有主导地位,汽车产业日益向三大都市圈集聚,但学习效率上存在行业整体和个体差异,其技术水平和自主开发能力在总体上逐渐提升;在模式选择上,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学习模式的合资合作倾向和重组并购倾向同时并存,但在发展道路的性质上,"市场换技术"政策导致的依附发展局面和"走出去"政策对汽车产业自立发展的推动,突显了政策的重要作用;在自主品牌创建及学习绩效上,合资模式侧重于"开发",具有"合资+自主"混合创新特征,而民营模式更注重"探索",具有"自主+合作"开放式自主创新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摘要: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CSCP(产业特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范式,运用CSCP分析范式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产业组织模式研究,并对产业绩效的主要指标利润率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国汽车产业产业组织的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柴瑜 张泰
在综合了新古典和结构主义学派关于产业成长与市场环境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落后国家产业成长的特点,运用“互动学习和产业成长”分析框架,研究了在加入WTO后(市场开放)我国汽车产业中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的战略调整以及这两类企业之间相对竞争优势的变化,并结合当地企业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分析了该产业的未来变化趋势。本项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伴随加入WTO而进行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使得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采取了竞相进行合资或引进新车型的战略,从而加深了它们对跨国公司的依附程度。(2)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双方实力和能力对比的变化导致中国汽车产业的...
关键词:
互动学习 产业成长 汽车产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袁中许
新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产生逆转,现有对外依赖和被动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该产业新阶段战略发展的严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凝聚动力和造就创新竞争能力相贯通的追逐发展模式。并从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与产业系统内行业协同视角出发,建构了"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形成与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行业2001~2010年度面板数据,进行该现实假定模式形成的"二维"关联检验与模式水平估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追逐发展模式前行态势缓慢和趋弱,因素系统内在核心因素呈现普遍障碍,导致行业间存在长期矛盾与失调。故而,中国汽车产业应着力向该新模式转变,同时亟需重心培育与跨越提升。进而提出以下措施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峥 刘晓静 何园
本文针对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较弱问题,围绕如何通过并购整合提升持续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将战略地图方法应用于该研究,构建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模式,并在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根据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模式,本文提出该模式实施应结合平衡计分卡,形成完整的战略体系;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政策的基本导向应是以持续创新成长战略为主导,兼顾生产率提升战略;应将持续创新成长战略指标作为重点考核指标,引导建立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并购整合模式,以此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持续创新能力 汽车产业 并购整合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培莉 赵南楠
汽车产业关联度波及面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作为全球性的贸易产品是国家创汇的重要来源;汽车产业链劳动密集,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汽车文化融入了现代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又一重要力量;现代汽车作为高新技术的集中载体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汽车产业 自主创新模式 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治河 胡树华 管顺丰
解决经济安全问题的决定因素是国内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模式及其利润的产生与分配机制。根据利润的产生与分配机制的分析 ,结合国际经济发展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长远利益出发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国外独资企业模式或外资控股企业模式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 ;合资企业作为后起国家求发展的过渡期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企业应得到重点发展 ,在发展策略上应实施以自主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就汽车产业而言 ,应积极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经济安全 企业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晓红 杜俊容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危害,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视角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和实现路径作了一定的探讨,以期为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所启示。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创新动力 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扬帆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国 汽车产业 技术创新 对策 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模块技术作为一种产业内分工技术,在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在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导致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停留在价值链低端,成为国外汽车业巨头的"组装车间",阻碍了我国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其主要障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模块化 汽车产业 产业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开放,却没有很好地自主;做到了合作,却没有很好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却没有很好地创新……在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无必要拥有自主品牌?有无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能否成长出几个全球性的"中国自主品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润琴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入世后其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入世后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将会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工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本照 孙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良春 陈俊科
一、中国汽车产业市场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实证研究 (一)市场规模我们研究的汽车产业的市场规模是指中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中国自1994年以来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其构成见表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