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4)
2023(6479)
2022(5415)
2021(5226)
2020(4236)
2019(9941)
2018(9524)
2017(17472)
2016(9029)
2015(10606)
2014(9937)
2013(9996)
2012(9525)
2011(8909)
2010(8667)
2009(8043)
2008(7898)
2007(6849)
2006(6164)
2005(5742)
作者
(27594)
(23219)
(23019)
(21833)
(14953)
(11195)
(10294)
(9017)
(9015)
(8162)
(7967)
(7875)
(7669)
(7575)
(7479)
(7261)
(7014)
(6713)
(6635)
(6504)
(5772)
(5716)
(5669)
(5362)
(5231)
(5190)
(5128)
(4885)
(4740)
(4631)
学科
(40598)
经济(40540)
管理(21168)
(20788)
方法(17736)
数学(16216)
数学方法(16105)
(15530)
企业(15530)
中国(15355)
(12550)
贸易(12543)
(12409)
(10642)
(8601)
(8243)
(7683)
业经(7027)
(6769)
(6763)
金融(6763)
银行(6745)
农业(6679)
(6618)
关系(6544)
(6270)
环境(5949)
(5934)
(5522)
(5392)
机构
大学(137651)
学院(132266)
(65354)
经济(64482)
研究(57953)
管理(46306)
中国(44607)
理学(39463)
理学院(38973)
管理学(38397)
管理学院(38180)
科学(33617)
(31414)
(30017)
研究所(27647)
(27402)
(25317)
中心(24520)
经济学(22273)
财经(22072)
北京(20921)
(20786)
(20591)
农业(20274)
经济学院(20018)
业大(19534)
科学院(18050)
(17980)
财经大学(16822)
(16557)
基金
项目(90288)
科学(71405)
基金(69404)
(64416)
国家(63553)
研究(62756)
科学基金(51956)
社会(42452)
社会科(40322)
社会科学(40311)
基金项目(34979)
自然(33281)
自然科(32526)
自然科学(32510)
自然科学基金(32000)
(30122)
资助(29739)
(28031)
教育(27645)
(21928)
编号(21630)
重点(21324)
中国(21319)
(20138)
国家社会(19730)
(18607)
教育部(18540)
成果(18140)
科研(17812)
创新(17648)
期刊
(69511)
经济(69511)
研究(45020)
中国(29368)
学报(25515)
科学(23677)
(22956)
(19441)
管理(19398)
大学(19198)
学学(18121)
农业(16198)
经济研究(13675)
(12337)
金融(12337)
财经(11784)
教育(11379)
世界(10917)
(10879)
(10460)
(10396)
国际(10303)
技术(9823)
问题(9281)
业经(8450)
技术经济(6528)
(6526)
业大(6277)
科技(5878)
统计(5713)
共检索到209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璐璐  陈伟强  代敏  
存量是指社会经济系统中正在被使用的产品(或物质)的数量(或重量)。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推动了存量的消耗和更新,最终导致了物质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流动。本文利用存量驱动的动态物质流模型分析了1949—2050年中国汽车、船舶和家电行业终端产品中钢铁的存量、理论报废量和理论需求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船舶和家电中的钢铁理论需求量在2020—2030年之间达到峰值后呈现降低的趋势。三个行业终端产品中钢铁的理论报废量将在2040年之后逐渐超越理论需求量,并在2050年分别达到8300万t/年(汽车)、2700万t/年(船舶)和441万t/年(家电)。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典型行业钢铁的可持续生产与利用提供政策启示,为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中奎  文博杰  代涛  李强峰  王欢  冯旭光  
建筑业是中国最大的钢铁消费领域,动态分析建筑中的钢铁存量的变化特征,有助于把握其二次资源回收潜力,为铁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相关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以动态物质流分析结合生命周期分布函数,测算了1949—2016年中国房屋建筑中的钢铁存量。结果显示:经过缓慢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后,中国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从1949年的10.0万t增长到2016年的28.1亿t,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也从0.2kg/人增加到2029kg/人;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影响,中国四大经济区域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差别明显,2016年东部地区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最大为2526kg/人,其次是东北地区2128kg/人、中部地区1732kg/人和西部地区1605kg/人;受城镇和农村的生活环境、经济水平差异影响,中国城乡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差异显著,2016年中国房屋建筑中城镇人均钢铁存量达3145kg/人,农村为530kg/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阎蓓  宋韬  
以计算机、集成电路、船舶和汽车等出口机电产品涉及的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海出口机电产品的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议。这对于提高上海出口机电产品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相关省市的机电产品发展以及全国的出口机电产品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樊宏  
本文运用33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DEA方法的改进模型,从投入产出结合角度对我国2000~2004年间钢铁、汽车、房地产三大行业的运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运行效率评价模型(G0)及相应投影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模型,求出各行业样本公司每年的运行效率指数、投影数据并推算出行业运行效率指数等其他相关数据,定量分析5年间三大行业运行效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与事实相吻合的七个结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冲  
家电的大降价,始于“长虹”,降幅达20%左右。不久,各大彩电、空调器、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厂家纷纷举起降价大旗,以抢占市场。降价最凶,影响最大的当数近几年刚崛起的VCD影碟机,这个问世刚几年的新产品,降价幅度达30~40%。同家电业一样,汽车工业也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学敏  张晨阳  
"城市矿产"的开发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瓶颈,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城市矿产"开发潜力研究是合理开发"城市矿产"的重要前提。基于威布尔分布密度函数构建产品寿命模型,结合现有各产品消费量数据计算汽车、家电以及电子产品的报废量,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汽车报废量回归模型。我国"城市矿产"产品报废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家电产品与电子产品将进入报废高峰期。以汽车和手机为例,计算"城市矿产"可再生资源量。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矿产"开发潜力较大,从总量来看,还未能达到原生矿产水平,但其累积量大,回收潜力十分可观。如何将"城市矿产"开发潜力全部发挥,正确处理"城市矿产"的有害物质将是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一子  
中国汽车的两个“国内市场和应采取的政策蒋一子一、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特点汽车产业不是以行政管辖或使用地域界定的,而是由产品本身特征而决定的。按国际惯例,包括二轮和三轮摩托车、三轮和四轮汽车。当前全国年产销量是:(1)摩托车年产销量达到780万辆,成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开放,却没有很好地自主;做到了合作,却没有很好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却没有很好地创新……在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无必要拥有自主品牌?有无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能否成长出几个全球性的"中国自主品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方正  李蔚  
从1953年一汽奠基开始,中国汽车工业的前30年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发展的,这使得中国汽车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从1983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选择了合资合作之路。但是,结果却是矫枉过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几乎失去了原有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没有成功的自主品牌。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都显示出了危机和对外资更大的依赖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文彬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存在布局分散、管理体制不顺、市场培育滞后、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开发能力较弱等问题。加入WTO,对汽车业有着利弊相间的双重影响,对此需要政府创造条件,企业苦练内功,鼓励自由竞争,利用过渡时期,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实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润琴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入世后其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入世后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将会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工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丹  王玉  
"软实力"已被认为是与"硬实力"相对应的企业竞争力基础。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战略转型和国际化压力,"软实力"在竞争力中的基础地位愈发重要和持久。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逻辑推演方法,梳理中国汽车企业软实力构成要素;运用F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汽车企业的软实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测评和分析中国汽车企业典型代表——上汽集团的软实力,研究其软实力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培育和提升软实力的路径。研究结论对中国汽车企业的软实力测评和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类似对外方技术具有依赖性的中外合资企业提升软实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治河  胡树华  管顺丰  
解决经济安全问题的决定因素是国内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模式及其利润的产生与分配机制。根据利润的产生与分配机制的分析 ,结合国际经济发展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长远利益出发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国外独资企业模式或外资控股企业模式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 ;合资企业作为后起国家求发展的过渡期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企业应得到重点发展 ,在发展策略上应实施以自主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就汽车产业而言 ,应积极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