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7)
- 2023(14845)
- 2022(12903)
- 2021(12434)
- 2020(10395)
- 2019(24232)
- 2018(23945)
- 2017(46329)
- 2016(25329)
- 2015(28579)
- 2014(28468)
- 2013(28154)
- 2012(26104)
- 2011(23724)
- 2010(23637)
- 2009(21732)
- 2008(21105)
- 2007(18201)
- 2006(16072)
- 2005(14302)
- 学科
- 济(103178)
- 经济(103072)
- 管理(70126)
- 业(65377)
- 企(53734)
- 企业(53734)
- 方法(49960)
- 数学(44571)
- 数学方法(43932)
- 中国(28658)
- 农(27118)
- 财(24544)
- 学(21982)
- 贸(21495)
- 贸易(21485)
- 易(20981)
- 业经(20738)
- 地方(18346)
- 制(17904)
- 农业(17243)
- 理论(16192)
- 银(15829)
- 银行(15790)
- 和(15662)
- 环境(15530)
- 策(15383)
- 行(15160)
- 融(15017)
- 金融(15016)
- 务(14792)
- 机构
- 大学(358441)
- 学院(355854)
- 济(149514)
- 经济(146487)
- 管理(141534)
- 研究(124877)
- 理学(122816)
- 理学院(121462)
- 管理学(119180)
- 管理学院(118558)
- 中国(95539)
- 京(76486)
- 科学(75975)
- 财(67029)
- 所(62788)
- 研究所(57458)
- 中心(56151)
- 农(55684)
- 财经(53991)
- 业大(51466)
- 江(50231)
- 经(49368)
- 北京(49161)
- 范(46833)
- 师范(46453)
- 经济学(45426)
- 院(45369)
- 农业(43600)
- 经济学院(41031)
- 州(40616)
- 基金
- 项目(243917)
- 科学(192848)
- 基金(179456)
- 研究(177530)
- 家(156746)
- 国家(155531)
- 科学基金(133359)
- 社会(111990)
- 社会科(106262)
- 社会科学(106235)
- 基金项目(94060)
- 省(91879)
- 自然(87630)
- 自然科(85626)
- 自然科学(85609)
- 自然科学基金(84043)
- 教育(81647)
- 划(78845)
- 资助(76106)
- 编号(71450)
- 成果(58487)
- 部(55098)
- 重点(54716)
- 发(51586)
- 创(50020)
- 课题(49411)
- 教育部(47287)
- 科研(46849)
- 创新(46687)
- 国家社会(46303)
- 期刊
- 济(157220)
- 经济(157220)
- 研究(108342)
- 中国(64431)
- 学报(54591)
- 科学(51876)
- 管理(51231)
- 农(49507)
- 财(47660)
- 大学(41424)
- 学学(39022)
- 教育(37788)
- 农业(34809)
- 融(33669)
- 金融(33669)
- 技术(29919)
- 经济研究(26521)
- 财经(25902)
- 业经(23697)
- 经(22130)
- 问题(20369)
- 理论(18941)
- 业(18667)
- 贸(18439)
- 技术经济(17457)
- 图书(17386)
- 实践(17241)
- 践(17241)
- 统计(17151)
- 国际(16479)
共检索到523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顾海峰 刘丹丹
文章分析了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5-2015年度的月度数据,对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敏感度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呈现显著的数量型特征,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存在显著影响,但汇率政策对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2)长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负向影响,货币供给量已成为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短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正向影响,但货币供给量在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载体功能还是有效的。(3)在纠偏速度层面,汇改前后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储备均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一旦货币供给量短期内偏离与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关系,则货币供给量回归到长期均衡状态的反向纠偏速度将从汇改前的0.6528%提升到汇改后的3.3367%,反向纠偏速度提升了5.11倍。在响应速度层面,货币供给量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响应速度从汇改前的第10期达到最大响应值提前到汇改后的第6期达到最大响应值,响应速度提高了66.67%。可见,汇改前后中国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敏感度出现大幅提升,足以说明中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顾海峰 刘丹丹
文章分析了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5-2015年度的月度数据,对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敏感度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呈现显著的数量型特征,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存在显著影响,但汇率政策对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2)长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负向影响,货币供给量已成为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短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正向影响,但货币供给量在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载体功能还是有效的。(3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均存在风险传导效应,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高财务杠杆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均强于低杠杆企业,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风险传导效应的非对称性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因此央行在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应纳入微观企业风险感知及响应的考量,避免企业风险共振而削弱货币政策的理论效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先东 张炎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特定条件下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调控已成为许多央行的选择,即使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一些国家也开始注重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的配合。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等三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对比分析了价格型、数量型等六种组合下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混合型政策工具优于单一型政策工具,如果更加注重GDP目标,数量型工具为主、价格型工具为辅的调控(QP)效果相对较好;如果更加注重通胀水平,那么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中长期调控(LPQ)效果较好;如果更加注重就业目标,运用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短期调控(SPQ)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新智
在监管部门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发展、金融创新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以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调控目标的难度加大,负面效果愈加明显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存基数,打消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此次政策调整,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少林 李仲达 林建浩
基于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常用研究范式,构建概率时变斜率系数、随机波动率以及扩展因子的VAR模型以考察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时变演化特征。实证结果发现:第一,货币供给增长的产出效应存在明显的时变性,在1999-2006年期间虽然不存在长期产出效应,但短期产出效应非常显著,而在2007-2013年期间短期产出效应却出现将近50%的下降,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呈逐渐减弱态势;第二,相比产出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更为显著、稳定和持久。
关键词:
数量型货币政策 有效性 时变特征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具有较大的内生性;但是信贷配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还是货币渠道进行的,信贷渠道还不是货币政策传到的主渠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龙 金春雨
近年来,全球经济周期呈现出明显加快的现象,多变的外部环境导致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着不同时期中央银行的不同经济目标产生差异性,常参数模型无法捕捉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时变效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不同经济目标的三维脉冲响应,进而构建出波动指数来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更希望促进经济发展,当以降低物价水平和促进公共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时,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有效;当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清华 谢坤 邓伟
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将金融科技纳入微观银行学框架,从理论层面剖析了金融科技影响货币政策的微观机理,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并比较了金融科技影响下的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增强了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提升了利率等价格型工具的货币政策效果,但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相比金融科技低发展区制而言,高发展区制下价格型工具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逐渐增强,数量型工具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呈弱化趋势,即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价升量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董亚娟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拓展了线性理性预期模型,将通胀惯性引入菲利普斯曲线,构建了非线性的逻辑平滑转换回归模型,通过对货币政策的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估计结果的比较,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以预期通胀率作为转移变量的非线性特征非常明显,转移变量的阈值和转移速度的变化更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操作事实,同时货币政策中有明显的利率惯性和平滑效应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洋 姜珂 赵宣凯
基于传统S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时,经验证据表明紧缩性(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反而导致总体通胀水平持续上升(下降)。这种现象与经济理论不符,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价格之谜,让人质疑货币政策在实际经济调控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宏观实证模型的设定看,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不能有效识别货币政策的结构冲击;二是缺少重要的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此,为判断中国货币政策价格之谜的成因,本文从信息含量与识别机制的视角,系统地比较四种不同实证宏观经济模型中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响应路径。具体而言,第一,从高维宏观经济变量中提取公共因子扩充信息集;第二,基于银行间市场利率高频数据构建外部工具变量识别货币政策的意外冲击。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信息不足是造成价格之谜的主因。扩充信息集可以有效地修正价格之谜,而外部工具变量识别并不能缓解这一问题。总之,本文研究不仅为解决货币政策价格之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实证宏观经济学分析提供更多的工具选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价格之谜 识别机制 信息不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是一类典型复杂经济系统,和所有复杂系统一样具有分形特征。文中首先用精细的分形理论对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利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数据对货币政策的弹性分维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论述分形理论在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的机制、价值和政策含义。分形是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具体存在形式,其分形特性表现为组织结构、制度结构、运行(过程)、功能等分形结构特征上。把分形理论引入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研究,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逻辑思路和视角,可以有效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和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的阻塞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唐文进 刘增印 徐晓伟
通过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将它们纳入DSGE模型,可以讨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在抑制经济过热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技术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时效率更高,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消费需求冲击时更有效果;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拉动经济增长时,就应该分别采用另一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预防产出的波动,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冲击;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消费方面的冲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夏仕龙 黄宪
当前主流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框架(DSGE模型)只考虑不变的政策规则,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央行普遍采取可变的政策规则。本文首次将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货币政策规则纳入理性预期研究框架,在灵活价格设定下,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理性预期(MSRE)模型,用待定系数法求得MSV解析解,在三种"平稳"定义下讨论均衡确定性条件,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状态空间模型对相关结构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最后对我国可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并剥离出经济主体预期未来政策变动的经济效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夏仕龙 黄宪
当前主流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框架(DSGE模型)只考虑不变的政策规则,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央行普遍采取可变的政策规则。本文首次将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货币政策规则纳入理性预期研究框架,在灵活价格设定下,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理性预期(MSRE)模型,用待定系数法求得MSV解析解,在三种"平稳"定义下讨论均衡确定性条件,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状态空间模型对相关结构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最后对我国可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并剥离出经济主体预期未来政策变动的经济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