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7)
- 2023(13765)
- 2022(11411)
- 2021(10493)
- 2020(8834)
- 2019(20562)
- 2018(20314)
- 2017(38793)
- 2016(21329)
- 2015(24570)
- 2014(24777)
- 2013(24613)
- 2012(23000)
- 2011(20869)
- 2010(20946)
- 2009(19898)
- 2008(19988)
- 2007(18188)
- 2006(15902)
- 2005(14895)
- 学科
- 济(94647)
- 经济(94531)
- 管理(63316)
- 业(59286)
- 企(47663)
- 企业(47663)
- 方法(41375)
- 数学(36744)
- 数学方法(36437)
- 中国(28616)
- 农(26092)
- 财(25655)
- 制(22930)
- 业经(20204)
- 贸(19893)
- 贸易(19881)
- 易(19405)
- 学(17742)
- 银(16749)
- 银行(16716)
- 农业(16454)
- 融(16369)
- 金融(16365)
- 行(16024)
- 地方(15902)
- 体(15688)
- 务(15017)
- 财务(14977)
- 财务管理(14937)
- 企业财务(14169)
- 机构
- 大学(319246)
- 学院(315248)
- 济(141291)
- 经济(138613)
- 管理(117707)
- 研究(113389)
- 理学(100133)
- 理学院(98990)
- 管理学(97439)
- 管理学院(96829)
- 中国(89250)
- 京(68073)
- 财(67238)
- 科学(65366)
- 所(57913)
- 农(52788)
- 财经(52774)
- 研究所(52062)
- 中心(51244)
- 经(48022)
- 江(47607)
- 经济学(45719)
- 业大(44054)
- 北京(43666)
- 农业(41410)
- 经济学院(41191)
- 院(40281)
- 范(39897)
- 师范(39519)
- 财经大学(39182)
- 基金
- 项目(202284)
- 科学(159994)
- 基金(149827)
- 研究(148076)
- 家(130630)
- 国家(129624)
- 科学基金(110272)
- 社会(97092)
- 社会科(92101)
- 社会科学(92075)
- 基金项目(78169)
- 省(75467)
- 自然(68983)
- 教育(67975)
- 自然科(67411)
- 自然科学(67390)
- 自然科学基金(66250)
- 划(64717)
- 资助(61901)
- 编号(58523)
- 成果(49237)
- 部(47014)
- 重点(46173)
- 发(43605)
- 国家社会(41649)
- 创(41309)
- 课题(40951)
- 制(40900)
- 教育部(40583)
- 创新(38973)
- 期刊
- 济(157997)
- 经济(157997)
- 研究(99798)
- 中国(65456)
- 财(53557)
- 农(48931)
- 学报(48705)
- 科学(45640)
- 管理(44244)
- 大学(37239)
- 学学(35027)
- 融(34623)
- 金融(34623)
- 农业(32398)
- 教育(30201)
- 财经(27801)
- 经济研究(26394)
- 技术(25993)
- 经(23974)
- 业经(23392)
- 问题(21665)
- 贸(19776)
- 业(18222)
- 国际(17757)
- 世界(17127)
- 技术经济(16082)
- 理论(15204)
- 统计(14974)
- 版(14930)
- 现代(13801)
共检索到486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迪
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以及国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不断强化,汇率市场化回归终将成为必然。中国一直以来的强制性汇率制度供给常常引发制度供给过剩或制度供给不足,供给主导型的制度供给同时呈现出鲜明的稳定性与收益最大化的优势和在不同时期出现制度供给不足与过剩的局限性。只有兼顾汇率制度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力求汇率制度的供求均衡,才能使汇率市场化得以实现。
关键词:
制度供求 均衡 汇率市场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姝彤 王春洋
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既有利于规避钉住汇率制对市场供求的扭曲以及供求失衡矛盾的积累,亦会带来汇率波动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汇率波动对国内吸收(由国内私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构成的国内总支出)的冲击会趋于弱化,与此同时,各经济主体趋利避害的市场适应能力会随之提高,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会随之强化。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与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推进,有助于规避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有助于构建汇率异常波动的防范和应对机制,从而实现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王曦
在现行制度背景下 ,本文从我国外汇市场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出发 ,建立了我国的外汇需求和供给函数 ;进而分析了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态势 ,讨论了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态势后面的微观行为原因。分析发现 :1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是必然的和经常的 ,不能形成市场均衡汇率。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现实汇率势必是扭曲的汇率 ,由此导致外汇资源的配置扭曲以及相应的真实资源配置扭曲。 2 .在汇率的稳定和调节机制上 ,当前汇率制度类似于“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 ,我国汇率制度因此具有固定汇率制的特征 ,但不具备固定汇率制的汇率稳定机制———稳定的汇率预期。 3 .现行汇率制度构成对汇率政策的严重制约 ,调节国际收支不得不倚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制度 非均衡 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萧高励
自改革以来,我国出口创汇留成比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并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意味着我国的两重汇率制度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而外汇市场随之也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因此,外汇市场的均衡及其变动趋势就成为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芳草
货币供给量是关系到金融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近年来,汇率制又要较大变动,从盯住美元转为"盯住美元,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其实早就开始(追溯到1994年汇率改革),实际说明这种管理浮动仍然属于固定汇率制。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研究分析,固定汇率制下的均衡货币供给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朱九锦
本文首先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和协整理论,分别测算1994年~2006年和1994年~2005年第2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得到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式和误差修正模型。笔者通过比较发现: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的新汇率制度可以显著加快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速度,调整速度从过去每季度调整0.21增加到现在的每季度调整0.35,这说明我国这次汇率制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可以显著加快人民币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步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齐行黎
本文认为汇率制度应在保证名义和实际汇率的均衡状态并以此来促进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从这个原则出发 ,本文论证的我国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本文认为 ,人民币汇率应更加弹性以适应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冲击 ,同时也要设置汇率浮动的区间以避免汇率超调和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另外 ,为了配合汇率制的改革 ,本文也论及了外汇管理体制的自由化和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则。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外汇管理体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文章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出人民币均衡汇率,重点考察了200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情况,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并没有趋势性偏离均衡汇率,但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程度呈逐步扩大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汇制改革。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均衡汇率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礼明
1994年初,中国实行了一项涉及汇率制度的大胆改革,它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的内容:①结束了长达14年之久的双重汇率制度;②取消了对于企业经营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制度,允许企业比较自由地直接从银行购买外汇;③结束了使用14年之久的外汇留成制度,要求所有境内企业、单位将所有收入的外汇金额卖给银行;④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此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这次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境内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本文澄清了均衡汇率概念以及汇率失调对经济的影响 ,以均衡汇率为理论线索 ,分析了当前汇率制度的缺陷、优点和和持续性 ,最后 ,通过几种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 ,指出了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人民币价值重估与汇率制度改革方案。
关键词:
均衡汇率 人民币价值重估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邢毓静
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研究邢毓静1997年以来,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货币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振荡,本币出现严重的贬值,进而继续蔓延和扩散为席卷整个亚洲的亚洲金融风暴。在出现这一风暴之前,这些国家数年来都保持了较为成功的经济运行,迅速的经济增长以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傅晓初
从市场定价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理论基础来看,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制度变迁的整体趋势。目前,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各国己基本走完了这一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利率管制的发达经济体,香港也于2001年7月3日完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逐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已经成为一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