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7)
2023(13828)
2022(11969)
2021(11426)
2020(9520)
2019(22220)
2018(21927)
2017(42007)
2016(22834)
2015(25858)
2014(25841)
2013(25549)
2012(23412)
2011(21332)
2010(21055)
2009(19540)
2008(19132)
2007(16441)
2006(14418)
2005(12986)
作者
(64788)
(53861)
(53464)
(50876)
(34337)
(25614)
(24233)
(21185)
(20490)
(19116)
(18341)
(18283)
(17096)
(17032)
(16676)
(16532)
(16017)
(15832)
(15377)
(15266)
(13400)
(13189)
(12760)
(12179)
(11996)
(11933)
(11884)
(11753)
(10802)
(10534)
学科
(91246)
经济(91113)
管理(68620)
(62429)
(52411)
企业(52411)
方法(41635)
数学(36278)
数学方法(35895)
中国(26524)
(24783)
(23497)
(20909)
业经(20166)
(19037)
(18424)
贸易(18414)
(18000)
地方(15871)
农业(15196)
(15061)
(15048)
银行(15011)
财务(14991)
财务管理(14961)
环境(14903)
(14742)
(14504)
(14351)
(14174)
机构
大学(328226)
学院(322813)
(135220)
经济(132516)
管理(128690)
研究(112122)
理学(111576)
理学院(110324)
管理学(108650)
管理学院(108054)
中国(84871)
(70503)
科学(66954)
(62871)
(55684)
研究所(50619)
财经(50151)
中心(49486)
(48531)
业大(46100)
(45771)
北京(45195)
(45025)
(41929)
师范(41577)
经济学(41502)
(40731)
农业(37957)
财经大学(37486)
经济学院(37315)
基金
项目(221715)
科学(175224)
研究(163679)
基金(163300)
(142116)
国家(141010)
科学基金(120983)
社会(104726)
社会科(99310)
社会科学(99287)
基金项目(86502)
(82838)
自然(77617)
自然科(75782)
自然科学(75766)
自然科学基金(74421)
教育(74351)
(70860)
资助(67308)
编号(65461)
成果(54110)
(50467)
重点(49433)
(46528)
(45810)
课题(44985)
国家社会(43769)
教育部(43695)
(43506)
创新(42869)
期刊
(146024)
经济(146024)
研究(99599)
中国(62521)
学报(49763)
管理(47827)
(47431)
科学(47060)
(44230)
大学(38195)
学学(35789)
教育(34502)
农业(30841)
(27716)
金融(27716)
技术(26461)
财经(24856)
经济研究(23730)
业经(21681)
(21187)
问题(19117)
图书(16252)
(16211)
(16076)
理论(16050)
科技(15315)
技术经济(15239)
世界(14941)
实践(14386)
(14386)
共检索到475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克祥  
2017年5月出版/298.00元ISBN 978-7-5201-0304-6本书试图从纵的方面,就永佃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从横的方面,做了断面剖析,就永佃制的形成途径或类型,永佃制的地域分布,永佃制的权利习惯和性质,永佃制下的主佃关系,永佃制下的租权和佃权买卖,以及永佃制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做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永佃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克祥  
2017年5月出版/298.00元ISBN 978-7-5201-0304-6本书试图从纵的方面,就永佃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从横的方面,做了断面剖析,就永佃制的形成途径或类型,永佃制的地域分布,永佃制的权利习惯和性质,永佃制下的主佃关系,永佃制下的租权和佃权买卖,以及永佃制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做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永佃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艳西  
在"效率"和"公平"相互作用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依次经历了"农民私有""共有共用"和"共有私用"三个阶段。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共有私用"导致农民集体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无法有效实现,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在追求"效率"过程中,"共有私用"已事实上演变为"按份共有"。但"按份共有"与集体所有制法理上存在冲突。为平衡这一冲突并贯彻落实"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基本政策精神,我们提出应实行集体永佃制: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土地集体所有权,现有的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合并为永佃权;通过集体收益的二次分配实现"公平",而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则有利于实现"效率"。为更好实现集体所有权,应逐渐构建农民集体成员市场化进出机制以及兼顾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财产性收益增加的收益分配机制,还要积极探索集体永佃制下以股份制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模式:农户土地托管制、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混合股份制以及农户土地回购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波  
租佃制度在历史上绵延数千年,在近世(宋代至民国)至少覆盖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构成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被看作是解开中国社会发展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对这项制度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也存在着很多流行的误解。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一些根本性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一“租佃”是史学中极常用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说:“奴隶社会”是奴隶劳动,封建社会是租佃制。而“古史分期”的全部工作便是寻找奴隶制为租佃制所取代的标志。然而,究竟什么叫“租佃制”?看来对这一“符号”所要表达的“语义”在今日还远不是一致的,于是关于它的研究便有成为一场没有规则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的危险。笔者认为所谓租佃制应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租佃制指独立经营者向别人交纳剩余产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永佃制有两项重要的经济功能。第一,永佃制是农田产权的分化,能使地权分配趋向平均。第二,田皮的买卖市场比普通土地市场灵活,交易手续简便,永佃户比地主更容易进行农田整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翔  卢新海  
本文对不完全信息下的土地租佃契约进行研究后发现,所有的租佃契约都是次优的,也就是说,租佃制度本身是效率损失的。对于中国的农业绩效,制度性的因素影响始终是很大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时间序列的回归模型来说明家庭承包制下的中国农业绩效,应用岭回归估计方法在对1978—2009年中国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后我们发现,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导致1993年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既然在现行的农地制度下,中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缓慢,那么就有必要对现行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允许农地所有权的转让和抵押,并通过其他的制度安排来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米璨  
一、理论概念及问题的题出 经济史总是一个从相对均衡态到非均衡态再到一个更有效率的均衡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伴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不断有制度变迁的发生。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就是指制度的创立、变更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就是行为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变迁的发生,是基于经济主体预期获得最大的潜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昉  
文章在借鉴美国学者德怀特.希.帕金斯研究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分配和租佃制度的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租佃制度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租佃率和租佃契约的内容以及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租佃制度完全有可能对农业产出产生积极作用的结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慈鸿飞  
文章对民国时期苏南和浙江地区永佃制进行了实试研究,主要回答了永佃制是否等于一田二主制?永佃制到底是减轻了剥削还是加重了剥削?永佃制在民国时期是否已经衰落诸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吉中刚  刘孟山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向林地的延伸,其核心是林地制度的变革。在"林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户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权属关系框架下,为了弥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弊端,必须提高林地使用权的强度,建立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梳理现有林地产权关系,承包到户,落实农户的林地永续使用权。建立规范的林权交易市场,通过林地使用权的流转,逐步解决林地细碎化问题,实现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少筠  
本文首次利用福建各县市的大量档案资料,考察民国时期福建永佃制的分布状况及比重。民国时期福建永佃制广泛存在,比重达到了20%以上,但永佃制在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同一县市内不同乡镇或村庄的分布也不平衡。这是由省内土地紧缺、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各地经济结构和租佃程度不同等因素共同促成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朱菘  郑猛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成租佃制的运行,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提供了实践上的证明。文章选取回报率较高的特定投资对象为例,模仿分成租佃制下的投资回收分析方法,探讨了纯"分成制"下的分成比例状况。研究表明,教育金融契约的性质选择与期限选择,都会影响契约主体的"风险-收益"评价。这一结论,是在一定的假定下得出的。分成制的大面积实施还有赖于放松假定,不断出产趋于实际的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讨论了清代租佃制度发展的民间立法问题,和定额租制、押租制、永佃制的经济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韦潇  
风险与激励的关系一直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经典理论框架(Holmstrom和Milgrom,1987)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实践引入契约类型选择的制度限制,分析风险对最优租佃契约形式以及激励的影响,并且利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微观契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灾害风险越大,分成契约被选择的概率越大(激励越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分成还是定额契约,地租率都会越小(激励越大)。此外,当佃农的财富增加或者使用受灾害影响更小的土地时,风险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可以被减轻。本文的分析为风险与激励关系文献中相互矛盾的实证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