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5)
2023(13294)
2022(11543)
2021(10948)
2020(8852)
2019(20841)
2018(20422)
2017(39050)
2016(21054)
2015(23674)
2014(23280)
2013(23214)
2012(21352)
2011(19430)
2010(19028)
2009(17424)
2008(16775)
2007(14127)
2006(12369)
2005(10797)
作者
(60326)
(50264)
(49820)
(47371)
(31890)
(24047)
(22675)
(19840)
(19074)
(17618)
(17196)
(17096)
(15836)
(15748)
(15522)
(15431)
(14957)
(14792)
(14326)
(14155)
(12407)
(12238)
(11860)
(11231)
(11132)
(11096)
(10941)
(10811)
(10046)
(9822)
学科
(88466)
经济(88376)
管理(60150)
(54056)
(44066)
企业(44066)
方法(41506)
数学(36665)
数学方法(36311)
中国(25165)
(22183)
(19340)
(19074)
业经(18236)
地方(17229)
(17109)
贸易(17100)
环境(16763)
(16653)
(15062)
农业(14856)
(14021)
技术(13132)
(12942)
理论(12842)
(12357)
银行(12320)
(12049)
金融(12047)
(11943)
机构
大学(302561)
学院(297968)
(124708)
经济(122278)
管理(120597)
理学(105417)
研究(104580)
理学院(104224)
管理学(102558)
管理学院(102044)
中国(77256)
(65304)
科学(64955)
(52690)
(51867)
研究所(48000)
(46094)
中心(45905)
业大(44391)
财经(43736)
北京(41707)
(40120)
(39885)
(39696)
师范(39573)
(38250)
经济学(38114)
农业(36280)
经济学院(34490)
财经大学(32856)
基金
项目(212720)
科学(168385)
基金(157182)
研究(153979)
(137737)
国家(136709)
科学基金(117530)
社会(99088)
社会科(94162)
社会科学(94134)
基金项目(84089)
(79928)
自然(76585)
自然科(74754)
自然科学(74737)
自然科学基金(73397)
教育(68970)
(68234)
资助(64453)
编号(60805)
成果(48427)
(47611)
重点(47304)
(45377)
(43785)
国家社会(41783)
课题(41294)
创新(40977)
教育部(40755)
科研(40466)
期刊
(129151)
经济(129151)
研究(87665)
中国(52804)
学报(47682)
科学(44925)
管理(42378)
(40691)
(36515)
大学(35365)
学学(33018)
农业(29404)
教育(29038)
技术(23770)
(21590)
金融(21590)
经济研究(21544)
财经(20625)
业经(19598)
图书(17610)
(17586)
问题(17214)
(16213)
资源(16069)
科技(14756)
技术经济(14441)
理论(14251)
(13862)
世界(13270)
现代(13150)
共检索到423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姜坤  赵良仕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对传统水资源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界定了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概念与内涵。基于数据包络技术,进行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将其与传统的水资源经济效率、环境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ESDA方法进行空间格局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维度效应对水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3种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水资源环境效率波动最大,水资源绿色效率次之,水资源经济效率稳定性最好;水资源绿色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资源绿色效率高,但是经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3.3%,其中,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技术效率却对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起了阻碍作用。3)全国、东部和中部区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率趋向于稳态,但西部区域的增长率虽存在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功能;紧扣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主线,通过技术进步大幅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建立节水减排的内在动力机制,缩小绿色水资源利用率的地区差距等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龙  
本文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市2004年至2015年工业层面数据,借鉴生态效率和生产效率概念使用VRS_DEA模型分别测度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继而运用耦合度公式将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耦合成绿色经济效率,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均较低,其中经济效率大于绿色效率,重"金山银山"轻"绿水青山",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拥有较高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大城市相对小城市具有更强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双重优势;第二,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存在改善迹象和提高趋势,大城市以及位于发达地区城市相对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具有较高的绿色经济效率;第三,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通道,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信息化、经济集聚和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尚未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则阻碍了绿色经济效率改善;第四,基于空间计量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需要加强联防联控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穆学英  陈延斌  
通过建立绿色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测度了2015年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绿色化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整体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从高到低的衰减速度呈现由快减慢再加快的趋势;绿色化呈现弱水平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并且呈现出自东向西由热点逐步过渡为冷点的空间格局,H-H型城市主要分布在热点区,H-L型城市以西部地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居多,L-H型城市数量只有三个,L-L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冷点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穆学英  陈延斌  
通过建立绿色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测度了2015年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绿色化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整体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从高到低的衰减速度呈现由快减慢再加快的趋势;绿色化呈现弱水平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并且呈现出自东向西由热点逐步过渡为冷点的空间格局,H-H型城市主要分布在热点区,H-L型城市以西部地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居多,L-H型城市数量只有三个,L-L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冷点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穆学英  刘凯  任建兰  
绿色生产效率评价是评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可行性的重要途径。基于"人地协调"理念和"过程+格局"思维,建立了衡量绿色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区)近10年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结合Arc GIS、Geoda软件,对中国2005-2014绿色生产效率差异以及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4年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呈上升趋势,呈现从"大差距低水平"向"小差距高水平"转变的时序特征;(2)2005-2014年中国四大地区绿色生产效率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3)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的率三级阶梯空间格局特征;(4)中国各省(市、区)绿色生产效率值与相邻地区存在相似性,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5)经济发展基础和差别化的资源环境区域政策是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穆学英  刘凯  任建兰  
绿色生产效率评价是评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可行性的重要途径。基于"人地协调"理念和"过程+格局"思维,建立了衡量绿色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区)近10年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结合Arc GIS、Geoda软件,对中国2005-2014绿色生产效率差异以及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4年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呈上升趋势,呈现从"大差距低水平"向"小差距高水平"转变的时序特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鹏  王欣宇  董春雨  
研究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2—2019年我国沿海九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计算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表现出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化特征,"高—低"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从回归结果看,固定资产投入、经济规模和环境重视程度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科技投入、人力投入和渔业灾害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作用于本地区,而且辐射和扩散到周边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赵良仕  邹玮  
基于省际水足迹和灰色水足迹等的面板数据,论文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了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并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水资源技术效率进行了对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这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LM检验和稳健LM检验,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借助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通过对考虑社会发展指数的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可以真实地掌握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实际变动情况。本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特点;现阶段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地区差异显著,且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高低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社会发展指数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高低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表现为上升态势,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在研究期内均呈现缓慢下降的特点;总体而言,科技进步对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少数地区受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的共同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良仕  冷明祥  孙才志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测度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利用自然断点法与变异系数探究了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各省份的节水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两极分化特征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态势;2000—2017年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且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实现了最优效率的70.0%~80.0%,但各省份间的差异正逐渐缩小;不同省份间的节水减排潜力差异显著,节水潜力与减排潜力均呈现西部中部东部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薛惠锋  
在群组前沿下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基于核密度估计实现效率的跨期比较,以及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评估“十三五”末及“十四五”期间效率的未来趋势及重心轨迹。结果表明:群组前沿下的效率呈东部大于西部,西部大于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西部技术落差比低于东部地区;“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效率总体上表现为稳定增长趋势,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省际之间的“双极分化”特征愈加明显,“十三五”末期效率增速较小,但沿海地区省际排名波动性较强;“十四五”时期的效率空间格局虽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但中部地区效率值存在下滑趋势,到2025年效率值可能出现短期增幅较大的情况;在效率重心轨迹呈“8”字型变化特征情景下,“十四五”时期效率重心轨迹将向“东南—西南—东南”方向转移,长江三角洲可能成为重要的效率辐射地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薛惠锋  
在群组前沿下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基于核密度估计实现效率的跨期比较,以及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评估“十三五”末及“十四五”期间效率的未来趋势及重心轨迹。结果表明,群组前沿下的效率呈“东部>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西部技术落差比低于东部地区;“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效率总体上表现为稳定增长趋势,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省际之间的“双极分化”特征愈加明显,“十三五”末期效率增速较小,但沿海地区省际排名波动性较强;“十四五”时期的效率空间格局虽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但中部地区效率值存在下滑趋势,而且到2025年效率值可能出现短期增幅较大的情况;在效率重心轨迹呈“8”字型变化特征情景下,“十四五”时期效率重心轨迹将向“东南-西南-东南”方向转移,其中长江三角洲可能成为重要的效率辐射地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海清  许学工  
本文从"绿色空间"这一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统筹的切入点入手,通过对北京市域绿色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的追踪,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对1992年、1996年、2000-2004年土地变更数据进行分类汇总,通过计算绿色空间的信息熵,分区域揭示绿色空间的面积和结构变化,探索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北京市域的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