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4)
- 2023(5525)
- 2022(4540)
- 2021(4518)
- 2020(3532)
- 2019(8210)
- 2018(7827)
- 2017(14344)
- 2016(7597)
- 2015(8711)
- 2014(8254)
- 2013(8454)
- 2012(7998)
- 2011(7712)
- 2010(7403)
- 2009(6896)
- 2008(6851)
- 2007(5618)
- 2006(5087)
- 2005(4694)
- 学科
- 济(37043)
- 经济(37014)
- 管理(18966)
- 方法(15680)
- 业(15027)
- 数学(14542)
- 数学方法(14478)
- 中国(13679)
- 企(10395)
- 企业(10395)
- 贸(9271)
- 贸易(9264)
- 易(9102)
- 农(8613)
- 学(7112)
- 环境(7075)
- 资源(6696)
- 发(6437)
- 地方(6177)
- 财(6073)
- 和(6052)
- 制(6030)
- 业经(5866)
- 关系(5789)
- 农业(5675)
- 出(5445)
- 银(5341)
- 银行(5338)
- 行(5271)
- 融(5221)
- 机构
- 大学(117088)
- 学院(112986)
- 济(56443)
- 经济(55627)
- 研究(48423)
- 管理(40334)
- 中国(37832)
- 理学(34695)
- 理学院(34165)
- 管理学(33660)
- 管理学院(33448)
- 科学(28461)
- 京(26748)
- 所(24487)
- 研究所(22685)
- 财(22616)
- 中心(20309)
- 经济学(19447)
- 财经(18822)
- 北京(17660)
- 院(17651)
- 经济学院(17565)
- 经(17555)
- 农(17381)
- 范(16107)
- 科学院(16069)
- 师范(16011)
- 业大(14561)
- 江(14389)
- 财经大学(14296)
- 基金
- 项目(79390)
- 科学(64035)
- 基金(62151)
- 家(56185)
- 国家(55885)
- 研究(55682)
- 科学基金(47024)
- 社会(38897)
- 社会科(37149)
- 社会科学(37138)
- 基金项目(32600)
- 自然(29868)
- 自然科(29086)
- 自然科学(29077)
- 自然科学基金(28585)
- 省(25663)
- 资助(25408)
- 教育(24136)
- 划(23890)
- 编号(19622)
- 中国(19389)
- 部(19349)
- 重点(18505)
- 国家社会(18445)
- 发(17685)
- 教育部(16460)
- 成果(15825)
- 创(15636)
- 科研(15161)
- 人文(15008)
共检索到170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童绍玉 周振宇 彭海英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受水资源量的影响,管理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对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综合评判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及其成因成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水资源的资源量、供水能力、利用效率和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水资源短缺的指标体系,并据此评价各省份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及其原因。研究表明:从东南沿海各省向北向西,水资源缺水程度增加,北方13省份为水资源紧缺区,西南水资源量丰富的云南、贵州也是水资源紧缺区;较高的供水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适应能力缓解了水资源匮乏地区的缺水程度,反之亦然。水资源短缺的类型可归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竹英 陈瀛洲 胡陈静
本文搜集了我国大陆31个省份2014年水资源数据,选取19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省的水资源短缺程度进行评价,并划分缺水地区的缺水类型。结果表明:除西藏水资源特别丰富外,华南、西南、两湖地区以及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属于水资源相对丰富或脆弱地区;华北、东北、陕甘宁地区以及山东、河南、上海、江苏属于缺水或严重缺水地区。在缺水类型上,所有的严重缺水地区均属于综合性缺水;除黑龙江属于资源性缺水,上海属于过载-工程性缺水外,剩余的缺水省份均属过载-资源性缺水。这为我国政府制定各地节水政策、进行水资源跨区调配、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水资源 短缺程度 缺水类型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青
论文以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和单位GDP占有水资源量为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台湾外)进行缺水程度及缺水类型的划分。根据缺水综合指数划分为丰富区、脆弱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根据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与全国均值的差值划分为资源型、工程型和过载型。
关键词:
水资源 缺水程度 缺水类型 中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莱斯特·布朗 布瑞恩·哈勒维 杨芳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莱斯特·布朗布瑞恩·哈勒维中国农业灌溉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向世界粮食市场的安全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国12亿庞大人口所需粮食的70%产自需灌溉的土地,但是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正在而且将耗用越来越多的水。河流干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孝威 张洪波 李同方 冶兆霞 薛超伟 张雨柔 杨志芳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组基多轨迹模型,对中国32个主要城市进行了水资源短缺程度评价与缺水类型识别,并探究了城市缺水类型转化以及水资源管理风险问题。研究表明:(1)中国城市的水资源短缺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主要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缺水城市以北方城市为主。(2)西北片区城市以资源—工程型缺水为主导,华北与东北片区大部分属于资源型和管理型缺水,南方城市多表现为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3)缺水越严重的地区,城市缺水问题亦越复杂,且驱动因素具有时变性,城市扩张和GDP增长的交织影响常引发城市缺水类型或主导位置的转换,甚至导致城市缺水风险实质性化。(4)城市规模越大、GDP总量越高,越易出现管理型缺水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柳长顺 陈献 刘昌明 杨红
虚拟水交易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本文介绍了虚拟水和虚拟水交易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的水危机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的建议。作者认为未来30年,中国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将更加显著,中国要在30年左右的时间增加1 5×108t粮食生产能力难度比较大,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粮食缺口,虚拟水交易成为解决此缺口的一种选择。作者根据全国目前实际缺水量,结合其它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虚拟水交易需要解决300×108m3的水资源缺口,需要增加进口粮食3000×104t。增加进口3000×104t粮食不会动摇世界粮食市场,我国外汇储备能满足粮食进口的需求。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俊菊 王静爱 石培基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区水和粮食的安全。本文在综述前人对虚拟水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2002年甘肃省及不同地区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并对甘肃省加强虚拟水贸易的战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贸易 水资源短缺 甘肃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永年
本文从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水利工程老化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山东水资源危机的原因,着重提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法规、政策、行政管理方面以及“开源节流”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廖强 张士锋 陈俊旭
本文利用1979年-2009年的北京市水资源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水资源系列进行聚类;用灰色系统GM(1,1)法预测2010年-2015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将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它用水量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关联度较大。在1999年之前,北京市水资源风险主要处于中等以及较低的等级。1999年之后,北京市的水资源风险基本处于较高的等级。在丰水年条件下,2010年-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风险处于较低等级;在平水年处于中等等级;在枯水年和极端枯水年,将处于较高风险甚至高风险等级。2014年后,南水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新正 朱坦 孙广友
海河平原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其成因和缓解对策是当前紧迫的研究课题。防洪工程对海河平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通过分析海河流域旱涝成因和防洪工程体系,探讨了防洪工程体系对平原水资源储备的破坏,指出防洪工程大幅度减少平原水资源的供给,提出基于防洪工程改造和水资源储备恢复的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策。文章提出防洪工程引起海河平原水资源减少和通过恢复、重建湖泊和沼泽等湿地来增加海河平原水资源的新观点,对于全面审视海河流域防洪工程的作用、综合分析海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和正确采取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周 宋宗水 包晓斌 于法稳 王利文
本文从水资源禀赋的特征和区域比较剖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 ,进行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结构与效率的动态变化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西北地区产值增长所需水资源的来源计算分析 ,得知用水效率提高是支撑西北地区最近 2 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 ,估计西北地区水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力。提出了控制农业灌溉面积、水价要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发育集体或民营供水企业、从水权交易入手调整用水结构、发挥政府在增加生态用水中的作用、注重开展节水技术的负面影响的调研、慎重调水种粮等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并做出总结性评论。
关键词:
水资源 西北地区 利用效率 用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东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限制性因素,是区域性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水资源短缺没有象石油、矿产资源危机那样受到世界普遍的重视,而且从全球水量平衡角度讲,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内还不可能出现全球性水资源短缺危机,但是,它确实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区域性问题。这是资源分布、经济增长和人口膨胀地域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是美国等淡水丰富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大于10,000m~3/年),也存在严重缺水区;以色列、肯尼亚、埃及等国则存在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乐蒙
文章以北京市30多年来的水资源短缺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法,在众多影响因子中找出了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子,建立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预测模型,并对北京市未来水资源的短缺情况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北京市未来水资源仍处于短缺状态的结论,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 短缺 回归分析 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薛惠锋 王海宁
通过云理论与关联函数构建区域水资源短缺指数测度模型,建立"资源禀赋—供需水态—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综合集成测度体系,分别对广东省水资源短缺指数进行纵向时序测度与未来趋势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20042015年水资源短缺指数从"较高"状态到"一般"状态再到"较低"状态,整体上呈逐步良性改善的趋势,但其均处于"理想"状态以下,仍具备较大的优化空间;到2019年时全省水资源短缺指数还处于"较低"状态,但具有向"一般"状态退变的态势,尤其是存在人均水资源量偏低、流域区水质达标率不高、城镇公共用水量与人口密度上
关键词:
云模型 水资源短缺 趋势分析 短板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