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8)
2023(6423)
2022(5381)
2021(5278)
2020(4343)
2019(10140)
2018(9988)
2017(18079)
2016(10019)
2015(11659)
2014(11329)
2013(11561)
2012(10798)
2011(10264)
2010(10055)
2009(9391)
2008(9391)
2007(8089)
2006(7285)
2005(6667)
作者
(30551)
(25570)
(25402)
(24310)
(16059)
(12474)
(11662)
(10200)
(9861)
(9022)
(8929)
(8699)
(8434)
(8205)
(8131)
(7798)
(7477)
(7441)
(7398)
(7196)
(6627)
(6301)
(6152)
(5756)
(5718)
(5671)
(5622)
(5540)
(5334)
(5253)
学科
(44739)
经济(44708)
管理(28316)
(21265)
方法(19753)
数学(18015)
数学方法(17860)
中国(15124)
(15096)
企业(15096)
(13198)
环境(12766)
(10196)
贸易(10190)
(10039)
(9758)
资源(9359)
(8777)
农业(8507)
业经(8114)
(8066)
(7732)
地方(7709)
(7554)
生态(7392)
(7330)
(6415)
银行(6406)
(6268)
关系(6262)
机构
大学(150324)
学院(148176)
(68658)
经济(67545)
研究(61166)
管理(55558)
中国(47419)
理学(47276)
理学院(46702)
管理学(46019)
管理学院(45759)
科学(37786)
(34425)
(32240)
研究所(29931)
(29004)
(27139)
中心(26603)
业大(22925)
农业(22844)
北京(22702)
财经(22209)
(21833)
经济学(21660)
科学院(20641)
(20543)
(20538)
(20108)
师范(19936)
经济学院(19478)
基金
项目(103016)
科学(80770)
基金(75656)
研究(74301)
(68214)
国家(67748)
科学基金(55895)
社会(48443)
社会科(46055)
社会科学(46040)
基金项目(39213)
(37303)
自然(34956)
自然科(33898)
自然科学(33884)
自然科学基金(33281)
(32927)
教育(32195)
资助(31839)
编号(27963)
重点(24193)
(24136)
(23489)
成果(22699)
中国(22504)
国家社会(21653)
(20395)
课题(19900)
教育部(19836)
科研(19524)
期刊
(74182)
经济(74182)
研究(42811)
中国(32327)
(25453)
学报(25249)
科学(23861)
管理(19154)
农业(18905)
(18318)
大学(18061)
学学(16796)
教育(12794)
(12258)
资源(12049)
技术(11814)
经济研究(11810)
(11124)
金融(11124)
财经(10871)
世界(10385)
业经(10185)
问题(10089)
(9861)
(9525)
国际(8917)
图书(8310)
技术经济(7827)
统计(7705)
科技(6929)
共检索到224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渝  张俊飚  
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共同实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准确判断中国双重安全的程度对于调整水资源利用模式乃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在分析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内涵、特征和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997年-2006年中国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PSR(压力、状态及响应指标体系)的动态变化分析,发现中国粮食安全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状态(S)指标与响应(R)指标之间存在高度耦合性,在压力(P)不减的情况下,粮食安全水平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水资源生态安全中压力(P)与状态(S)指标存在耦合性,响应(R...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为六大经济任务中的首要一项。该文着重探究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影响,以稻谷、小麦、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作为研究因变量,从气候变化与要素投入两方面选取指标作为自变量。以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气候变化、物质要素投入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关系。气温方面,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气温普遍升高,气温上升对玉米的负面影响尤其明显;降水方面,稻谷主产区降水减少、玉米主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世一  
研究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状态稳定至关重要。本文运用STL-NAR组合模型在价格分量基础上对四种粮食(稻谷、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进行预测,采用符号动力学将粮食价格涨跌描述为不同的价格状态。同时,运用隐马尔科夫链模型构建了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的状态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STL-NAR模型对稻谷、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预测结果显示:2024年稻谷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小麦价格呈倒“V”型趋势,玉米和大豆价格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稳定程度与价格传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当粮食安全稳定时,价格传导相对顺畅,粮食价格往往呈下降趋势;而当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与粮食价格传导受阻时,则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调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德春  房泽伟  冯同祖  
首先,阐述了水资源和能源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约束关系。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粮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粮食安全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粮食安全风险较低,但不同区域粮食安全风险有差异,对应的投入系统薄弱点也不同。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合理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驰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粮食供需情况以及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指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只有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才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莱斯特·布朗  布瑞恩·哈勒维  杨芳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莱斯特·布朗布瑞恩·哈勒维中国农业灌溉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向世界粮食市场的安全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国12亿庞大人口所需粮食的70%产自需灌溉的土地,但是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正在而且将耗用越来越多的水。河流干涸...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泽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朱泽一、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介绍粮食安全(或不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如同粮食安全的定义一样,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的标准,人们在衡量粮食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中国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简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主要粮食产区北移,并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二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拉大,实现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提出中国实现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五大挑战,即: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争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迅速凸显;粮食增产很容易面临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能力和投入意愿不足的困扰;支持粮食增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元红  刘长全  国鲁来  
本文基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概念,构建了包括供给、分配、消费、利用效率、保障结果、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调控力等8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现状、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安全当前处于较高水平且近年不断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有多重优势,自给率、人均热量和蛋白供给等多项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营养结构不合理、环境可持续性较差等。未来提高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要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调整产出结构、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重视需求管理、减少不舍理消费和损耗、适当降低储备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  陈亮  陈霞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2012年实现"九连丰",但水资源总量短缺、水土资源不匹配等问题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安全保障的水资源问题将会刚性地长期存在。面对粮食生产中水资源问题的多重制约,我国应积极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尤其是适度提高粮食主产区的有效灌溉面积是提高粮食产量、发挥水资源有力支撑作用的最有效途径。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长的刚性约束下,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挖掘节水潜力,转变单纯供给管理水资源的管理方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供需协调管理方式,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严格保护将是水资源支撑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颜加勇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但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源污染加剧以及工农业争水等问题的出现,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文章提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减少水体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和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游建章  
粮食供求预警系统评价法较全面地反映了粮食安全问题 ,对于政府调整粮食收购价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综合反映粮食安全水平 ,但为方便计算粮食安全系数而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等四项指标赋予相同解释度 ,与现实情况难以吻合。景气分析法能对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景气状态作出判断 ,对粮食发展过程作出形象、直观的刻画 ,但其预测能力有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鹏  谭向勇  王玉斌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声俊  朱立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新中国建国以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属于粮食供应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的大量引入,促使粮食供需达到紧张平衡,短期内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长期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毒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粮食供给不可持续,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以食品安全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三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摆脱石油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