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1)
- 2023(5804)
- 2022(4802)
- 2021(4653)
- 2020(3785)
- 2019(8781)
- 2018(8405)
- 2017(15570)
- 2016(7859)
- 2015(9358)
- 2014(9074)
- 2013(9367)
- 2012(8850)
- 2011(8379)
- 2010(8089)
- 2009(7604)
- 2008(7407)
- 2007(6277)
- 2006(5535)
- 2005(5163)
- 学科
- 济(42356)
- 经济(42326)
- 贸(21206)
- 贸易(21192)
- 方法(20907)
- 易(20628)
- 管理(19142)
- 业(19141)
- 数学(18712)
- 数学方法(18662)
- 中国(13748)
- 企(12439)
- 企业(12439)
- 农(10943)
- 出(8960)
- 关系(8700)
- 出口(7685)
- 出口贸易(7685)
- 口(7685)
- 业经(7463)
- 农业(7071)
- 财(6624)
- 制(6394)
- 环境(6342)
- 银(5996)
- 银行(5993)
- 行(5919)
- 地方(5851)
- 融(5768)
- 金融(5767)
- 机构
- 大学(126039)
- 学院(124595)
- 济(69507)
- 经济(68865)
- 研究(50371)
- 管理(45136)
- 理学(39162)
- 理学院(38756)
- 中国(38747)
- 管理学(38402)
- 管理学院(38194)
- 京(26817)
- 科学(26601)
- 财(26482)
- 所(25533)
- 经济学(23952)
- 研究所(23474)
- 财经(22104)
- 经济学院(21762)
- 农(21591)
- 中心(20523)
- 经(20505)
- 农业(17555)
- 院(17478)
- 北京(17178)
- 科学院(16903)
- 业大(16883)
- 贸(16742)
- 财经大学(16636)
- 江(15837)
- 基金
- 项目(82862)
- 科学(66129)
- 基金(64244)
- 研究(59609)
- 家(57207)
- 国家(56838)
- 科学基金(47480)
- 社会(42281)
- 社会科(40462)
- 社会科学(40459)
- 基金项目(32582)
- 自然(28584)
- 自然科(28022)
- 自然科学(28016)
- 省(27913)
- 自然科学基金(27573)
- 资助(27187)
- 教育(26018)
- 划(24488)
- 编号(21350)
- 中国(20887)
- 部(20694)
- 国家社会(19795)
- 重点(19028)
- 发(18716)
- 教育部(17954)
- 创(17049)
- 人文(16769)
- 成果(16263)
- 创新(16208)
共检索到188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季焜 罗斯高
中国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的10年,水稻面积几乎占粮食面积的30%,稻谷常年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近45%,为国民提供了约40%的热量来源。中国水稻也是世界稻米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自1980年以来,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3%,稻谷产量占37%。本文通过对中国过去稻谷的供给与需求的深入剖析和对生产与消费增长的系统分析,表明技术创新是过去中国水稻生产增长的原动力;中国要继续出口大米已不具现实性,甚至中国很可能在几年内由大米净出口国迅速变成世界大米的主要进口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懿慧 贺立源
使用GIS技术,以分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研究湖北省近年水稻生产状况。综合气象资料、地形数据、水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应性气候指标,划分出湖北省水稻适宜性种植区域;根据各县(市、区)区域水稻实际生产数据,分早、中、晚稻划定出水稻生产的高、中和低产区域;测算湖北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为17 000~22 000kg/hm2,光温生产潜力可利用度为33.06%~78.30%。按照农业气候资源的相似性和农业气候利用一致性原则研究表明:湖北省水稻综合生产潜力为317.42万t。该研究结果和建立的数据库为更好地指导和规划湖北省水稻种植、生产和实施系列高产科技工程项目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该研究方法,能够扩展用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修勇 张晶 王景平 宋宁宁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中地位重要,其中一季稻又是中国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产量最大的水稻类型,科学估算一季稻生产潜力,对于合理制定水稻发展战略,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保证稻谷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农业生态区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将土地利用数据、气候观测数据、作物属性数据进行从微观到宏观的综合集成,对我国一季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以及包括土壤立地条件、质地、养分等在内的土地生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进行1km×1km栅格尺度的估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农业生态区一季稻生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各农业生态区生产潜力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与...
关键词:
中国 一季稻 栅格 生产潜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显萍 王生
节能减排的长期国策以及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基本特征,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国对外贸易在能耗和环境方面的独特影响力。本文基于内涵能源的角度,运用投入产出法,从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两方面分析了2002~2008年对外贸易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并利用优化模型对BAU情景下2020年单位GDP所对应的能源消费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内涵能源出口量随着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贸易结构呈现不利于节能降耗的发展趋势。2020年能耗下降预测值与我国新近确立的减排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而我国对外贸易的节能潜力非常可观。因此,提升对外贸易对节能降耗的贡献度应该是我们深化重大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节能潜力 对外贸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艳梅 陈超 马振峰
【目的】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水稻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趋势的预测,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水稻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和侯光良的方法,分析了四川水稻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10℃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缺水率)和水稻生产潜力(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与基准年气候条件相比,在A2和B2 2种气候情景下,2071-2100年四川省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日照...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四川省 水稻 生育期 生产潜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琳 谢学臻 刘琳
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是衡量国际贸易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了中国在19802015年间对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以及要素投入规模效率,同时对OECD国家与非OECD国家与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世界各国与地区的贸易效率呈不断上升态势,且对OECD的贸易效率相对较高;而贸易潜力则呈不断下降态势,而且对OECD的贸易潜力相对较低。同时,中国对OECD国家与对非OECD国家及地区的要素贡献规模效率都不高,且呈递减趋势,而且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下降为负值。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微微 李雨晨
文章以与中国发生双边数字贸易的27个主要国家2000—2020年的数字贸易数据为考察对象,通过构建数字贸易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数字贸易效率及潜力进行了测算,并对影响数字贸易效率的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与贸易国开展数字贸易的效率普遍较低,但数字贸易潜力巨大,且与日本、韩国、新加坡进行数字贸易的潜力最大;从行业来看,其他商业服务业的贸易潜力最大,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次之,通信服务业的贸易潜力最小;从影响因素来看,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文化差异对中国提升数字贸易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贸易国人口规模、地理距离会抑制中国开展数字贸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铄 陈琦 韩立民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蓝色粮仓"建设,可充分挖掘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潜力,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近海捕捞、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等不同产业的生产特性,分别利用最大可持续生物产出分析、分海区捕捞量预测及捕捞份额分析、生产效率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动物性海洋水产品生产潜力进行了量化评估,并对离岸海水养殖、远洋磷虾捕捞等海产品潜在增长空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蓝色粮仓” 生产潜力 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正礼 杨改河
通过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及现实载畜状况分析 ,得出 : ①中国高寒草地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因素制约 ; ②全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平均为 6 56 8 6kg/hm2 ,草地生产潜力为 2 971 4kg/hm2 ,现实生产力仅 16 32 2kg/hm2 ,占草地生产潜力的 54 9% ,占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 2 4 8% ,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③中国高寒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理论载畜量为 14771× 10 4 只绵羊单位 ,适宜载畜量为 7932× 10 4 只绵羊单位 ,随着草地生产潜力的不断开发 ,适宜载畜量在 2 0 10年和 2 0 2 0年可望提高到目前的 1 4 6倍和 ...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丹华 倪国华 鲍勤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合作为提升中国大豆贸易主导权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利用GAEZ模型,基于三种增产情景量化测算了RCP4.5气候条件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40年(2020s)、2041—2070年(2050s)和2071—2100年(2080s)三段时期的大豆生产潜力和出口潜力,并研究了最佳情景下的大豆出口对中国大豆贸易主导权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豆生产潜力为5036万~9892万吨,增产潜力可达2020年产量的1.7~4倍;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潜力为863万~5719万吨,在加强灌溉的条件下可促进中国大豆进口集中度降为91%,在开发可耕地条件下可降至54%,中国的大豆贸易主导权将有较大提升,但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仍将处于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大豆生产与贸易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决策支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文雄 林群慧 吴志强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将福建省中低产稻田划分为四种稻作气候层和三种土壤类型,即12种生态类型。对各类型土壤的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良中低产稻田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了必须运用产量指标、热量指标、经济价值指标、产投比指标及再利用系数,才能全面衡量系统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稻田的最大效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颖 洪道远
研究水稻生产潜力对确保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将影响水稻的生产潜力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与技术效率两部分,通过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生产的技术变迁及其方式,投入要素(尤其是劳动要素)的使用情况,技术效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强化了各相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产水稻的平均技术效率很可能在75.90%~79.00%之间,技术效率在所分析的年份无显著变化,且存在负效应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变迁,使水稻产出每年下降2.14%;其次,在农户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中,土地与农资的产出弹性均较大且为正,但劳动的产出弹性为非正;最后,在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中,水稻之外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影响为负,而其他作物面积比例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为正,政府补贴等无显著影响。因此,进一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需大力推广机械化与规模化种植,并提高补贴类政策的精准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丽娟 郑旭芸
基于贸易强度视角分析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效应,运用ARIMA模型与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及出口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使东盟成为中国热带水果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与出口市场,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互补性较强。CAFTA的建立能在短期内促进双方热带水果贸易流量增加,但长期作用不明显,自贸区外贸易转移效应短期内亦不突出。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双边直线距离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热带水果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未来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巨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正凯
国外使用引力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始于2002年,国内研究则起步稍晚,至2009年方有学者致力于此类研究。从使用数据和实证模型两方面看,现有研究都有可进一步拓展的潜力。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识别与测算。本文在实证部分采用了基本引力模型,使用4种计量方法。结果显示:贸易双方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物理距离和自由贸易区对总服务贸易额和分部门贸易额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显著性。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服务贸易 贸易潜力 决定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军 佃杰
基于真实效应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欧盟服务贸易的潜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3年~2015年间中国与欧盟国家的服务贸易效率波动性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近年来服务贸易效率趋于下降,对进口服务贸易的影响更加严重;中国与西欧及北欧国家的服务贸易效率相对较低,但潜力相对较大;政府治理能力和贸易便利程度方面的缺陷抑制了双边服务贸易效率,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服务贸易效率和挖掘服务贸易潜力。
关键词:
服务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