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5)
2023(15472)
2022(12837)
2021(11894)
2020(9980)
2019(22628)
2018(21734)
2017(41815)
2016(21915)
2015(24467)
2014(23623)
2013(23418)
2012(21098)
2011(18774)
2010(18127)
2009(16397)
2008(15448)
2007(12792)
2006(10804)
2005(9054)
作者
(61967)
(52162)
(51694)
(49069)
(32489)
(24799)
(23371)
(20442)
(19779)
(17773)
(17737)
(17226)
(16193)
(16105)
(15948)
(15866)
(15453)
(15273)
(14877)
(14682)
(12673)
(12526)
(12475)
(11728)
(11704)
(11544)
(11163)
(10895)
(10261)
(10183)
学科
(97147)
经济(97055)
(60097)
管理(60059)
(46949)
企业(46949)
方法(46286)
数学(41930)
数学方法(41517)
(26093)
中国(25732)
(22143)
业经(20867)
(19692)
贸易(19685)
(19253)
农业(17791)
地方(17681)
(17466)
技术(14982)
(14858)
产业(14428)
环境(14343)
(13479)
财务(13447)
财务管理(13423)
(12854)
银行(12804)
企业财务(12747)
(12635)
机构
大学(308667)
学院(308208)
(138473)
经济(136512)
管理(122185)
理学(108142)
理学院(107009)
研究(105743)
管理学(105314)
管理学院(104762)
中国(78794)
科学(64246)
(62924)
(57258)
(55065)
(51456)
业大(49001)
中心(48381)
财经(47916)
研究所(47803)
经济学(44492)
(44219)
农业(43766)
(40667)
经济学院(40508)
北京(38506)
(38089)
(37002)
师范(36492)
财经大学(36216)
基金
项目(224919)
科学(179828)
基金(169393)
研究(157642)
(150721)
国家(149583)
科学基金(128868)
社会(106284)
社会科(101227)
社会科学(101207)
基金项目(89751)
(85012)
自然(84187)
自然科(82389)
自然科学(82365)
自然科学基金(80969)
(72907)
教育(71337)
资助(68146)
编号(59044)
重点(51243)
(50719)
(49122)
(47974)
国家社会(46561)
创新(44996)
成果(44703)
科研(43831)
教育部(43662)
人文(42354)
期刊
(134710)
经济(134710)
研究(83570)
学报(51558)
中国(51160)
(48412)
科学(48182)
管理(43364)
(42465)
大学(39364)
学学(37832)
农业(33864)
技术(25094)
经济研究(24557)
财经(23368)
(22739)
金融(22739)
教育(22157)
业经(21885)
(20340)
(19121)
问题(18495)
(16314)
统计(15614)
技术经济(15423)
科技(15025)
世界(14957)
(14730)
(14604)
国际(14011)
共检索到423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刚  刘灵芝  
水禽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的贡献。准确审视水禽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进规律,探讨不同阶段水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策略十分重要。基于中国水禽体系产业经济团队的调研数据和固定观测点数据,结合有关年鉴整理出水禽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后得出结论:2010—2018年水禽产业时空演进特征为"东退西进,北向南移"。结合永续盘存法和索洛余值,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估算全国29个省份水禽TFP指数,比较各地区的TFP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而分析此期间的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2014年TFP增长率大幅下跌,2015年又逐渐上升,2016年以后才趋于平稳增长,概括水禽TFP增长率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先降后升的"U"型走势。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H7N9突发事件影响,水禽产业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发生了改变,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电及燃料动力投入、基础设施维护及新增投入、疫苗防疫及医疗投入等,这些因素对水禽TFP增长的时空变动影响显著,进一步说明水禽技术效率有待提升,风险规避机制有待完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刚  刘灵芝  伍国勇  赵佳佳  
[目的] 通过测算水禽全要素生产率来评估水禽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时分别对比各养殖区域之间TFP的增长率及贡献的差异。[方法] 依托全国22个省、市水禽投入产出数据,基于索洛残差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从水禽TFP指数、TFP增长率和TFP贡献率3个角度展开分析。[结果](1)全国水禽TFP均值为1.352,大多数地区的水禽TFP指数均大于1,山东省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全国第一;(2)全国水禽TFP增长率平均值为0.19,水禽TFP贡献率平均值为120%,TFP贡献率和增长率较上一年都有所提升;(3)区域差异比较后发现,西南地区的水禽TFP指数、TFP增长率和水禽TFP贡献率的均值最大,而华中地区的3个指标均值均为全国最小,水禽的TFP区域特征呈现出“北向南移”趋势。[结论] 技术进步对水禽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说明水禽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投入;突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水禽产量的增长,说明不仅要预防突发事件,而且要不断挖掘发事件后的边际效应;水禽TFP区域差异显著,要求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后因地制宜施策,最终提升水禽生产要素投入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文龙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东部9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区位熵计算了东部城市传统商业集聚和多元商业集聚的程度,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估算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探索不同商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东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倒U型,其中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推动因素;相比于传统商业集聚,东部城市的多元商业集聚程度显示了一定的弱化现象,但多元商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仍然大于传统商业集聚,而且这种贡献是通过提升城市技术效率进行传导,而非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殷红  
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互动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方式与质量。基于结构变迁模型量化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并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对TFP的影响机制,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与TFP间的动态因果关系与时变效应。结果显示:1999-2020年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全产业TFP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工业结构技术化和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全产业TFP的影响分别呈现逐期递增与递减;高技术制造业对服务业TFP的驱动作用强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TFP的驱动作用,二者差值总体呈U型波动趋势,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业与金融业对工业TFP的抑制效应尤为显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对工业TFP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但房地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会造成金融市场扭曲、不利于全产业TFP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进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注重产业间结构与产业内部结构的同步优化,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并逐步向双向驱动转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红军  赵祚翔  甘克勤  李欣泽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Dagum基尼系数、传统与空间Markov链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揭示2015~2019年中国19个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9个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增长态势;整体、区域内以及区域间差异均呈明显扩大态势,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其时空转移特征呈现出“非对称向上”、“俱乐部收敛”和“跨层次跃升”的态势;在不同领域环境下,其转移特征表现出显著空间依赖性。研究结论对于缩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滕泽伟  
本文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共同前沿、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探讨了碳排放约束下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动态演进和影响因素等问题。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特征,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是超变密度,其次是地区内差异,地区间差异的贡献率最低。我国服务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不同极化特征和“俱乐部收敛”趋势。服务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表现为正向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对服务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行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显著促进了服务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对于识别不同区域之间服务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差异,实现服务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李欠男  马小珂  
基于2000-2017年中国大陆1173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序列DEA方法对县域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系统考察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研究表明:县域农业TFP年均增长3.02%,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和阶段性波动特征;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超变密度对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贡献最高,而地区内部差异和地区间差异的贡献相对较低;全国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表现为“双峰”分布,地区差异呈扩大态势;东部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由“双峰”向“单峰”转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表现为“双峰”分布。由此,建议通过促成前沿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的“双驱动”模式、促进县域间农业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强财政支农力度等措施促进县域农业TFP增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李欠男  马小珂  
基于2000-2017年中国大陆1173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序列DEA方法对县域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系统考察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研究表明:县域农业TFP年均增长3.02%,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和阶段性波动特征;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超变密度对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贡献最高,而地区内部差异和地区间差异的贡献相对较低;全国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表现为“双峰”分布,地区差异呈扩大态势;东部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由“双峰”向“单峰”转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表现为“双峰”分布。由此,建议通过促成前沿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的“双驱动”模式、促进县域间农业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强财政支农力度等措施促进县域农业TFP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志刚  
本文从对跨国人均GDP差异的现实分析出发,首先利用ShorrockS经典的不平等分解方法对最新的权威国际经济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劳均GDP或劳动生产率对跨国人均GDP差异影响显著;对劳均GDP差异因素分解,结果表明TFP对其影响力在逐步上升,尤其对于中高收入组国家。其次,通过建立TFP增长的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分析TFP增长率背后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有利于提高TFP增长率的解释变量包括城市化率、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教育投入,不利于TFP增长率的解释变量包括资本品价格、宏观税负、老龄化人口比例、高等教育失业人口比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互联网经济、低学历失业者对不同收入组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俊  龙少波  
通过拓展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在估算了农业污染的前提下,计算了中国农业绿色TFP的增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TFP目前增长较慢,且区域差异明显;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农业绿色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如果忽视环境约束,将导致农业TFP增速的明显高估;农业税的减免促进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而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明显;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贸易条件阻碍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娜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韩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利用增长会计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2~2009年中国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率从1981~2001年的23.29%上升到28.88%,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劳动投入的贡献率。1981~1998年期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64%,其中,60%以上是靠资本投入来实现的,25%是依靠劳动的投入,但在1999~2009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到了42%,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走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道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艳  赵彦云  曾孟夏  
文章基于2001年~2011年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知识生产的数据,采用Malmqusit生产率变化指数法,计算了我国2001年~2011年高校知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结果发现从2001年~2011年,我国高校知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6.8%;浙江、上海、江苏、北京是高校知识生产率增长最快的4个地区。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高校的内生力是高校知识生产率提升的根本,以师资队伍水平的作用最为突出;政府、企业对大学的支持同样是高校知识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知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欣  于善甫  
我国的经济增长状况与资本、劳动以及生产效率直接相关。现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资本增长率不断下跌,原有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的阶段难以为继,要想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与产业的精细化发展,就必须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在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背景下,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通过分析要素收入分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来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究其对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得出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君  张捷  
为了研究我国经济部门选择性对外开放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考察了第二、三产业对外开放度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对外开放对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短期内有促进作用,但是长期影响是抑制性的;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对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有促进作用。本文同时发现,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自我提升作用较为显著,而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自我提升作用不确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平  
生产率表征的是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而全要素生产率则是指所有可观测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以索洛增长模型和"索洛余值"为基础,衍生出乔根森增长核算框架,并成为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增长贡献的重要方法。以生产前沿面为基础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则从微观层面测度厂商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能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提升;它们与产业结构转换是提升宏全要素生产率的三大途径。在对三大途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产业结构转换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