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2)
- 2023(8378)
- 2022(7152)
- 2021(6832)
- 2020(5885)
- 2019(14137)
- 2018(13801)
- 2017(26462)
- 2016(14397)
- 2015(16906)
- 2014(16890)
- 2013(17261)
- 2012(16372)
- 2011(14884)
- 2010(14784)
- 2009(13997)
- 2008(14286)
- 2007(12813)
- 2006(10841)
- 2005(9936)
- 学科
- 济(66924)
- 经济(66869)
- 管理(40382)
- 业(38793)
- 方法(33111)
- 企(30306)
- 企业(30306)
- 数学(29903)
- 数学方法(29719)
- 中国(20073)
- 农(17272)
- 财(17014)
- 贸(15706)
- 贸易(15695)
- 易(15362)
- 学(12951)
- 制(12799)
- 业经(11987)
- 银(11466)
- 银行(11444)
- 农业(11274)
- 行(10919)
- 地方(10772)
- 务(10437)
- 财务(10422)
- 财务管理(10394)
- 融(10285)
- 金融(10283)
- 环境(10224)
- 和(9936)
- 机构
- 大学(218785)
- 学院(214918)
- 济(100304)
- 经济(98593)
- 管理(81317)
- 研究(78848)
- 理学(69801)
- 理学院(69000)
- 管理学(68032)
- 管理学院(67626)
- 中国(62058)
- 京(47013)
- 科学(46124)
- 财(44151)
- 所(40568)
- 农(37201)
- 研究所(36988)
- 中心(35498)
- 财经(35468)
- 经济学(32945)
- 经(32423)
- 业大(30968)
- 江(30864)
- 北京(30485)
- 经济学院(29911)
- 农业(29538)
- 院(27713)
- 范(27046)
- 师范(26804)
- 财经大学(26396)
- 基金
- 项目(139748)
- 科学(109997)
- 基金(103912)
- 研究(101129)
- 家(91035)
- 国家(90363)
- 科学基金(76193)
- 社会(65998)
- 社会科(62731)
- 社会科学(62714)
- 基金项目(54334)
- 省(51094)
- 自然(47926)
- 自然科(46819)
- 自然科学(46802)
- 自然科学基金(46031)
- 教育(45993)
- 划(44494)
- 资助(43695)
- 编号(39345)
- 部(33124)
- 成果(32435)
- 重点(32051)
- 发(30522)
- 国家社会(28582)
- 中国(28569)
- 创(28433)
- 教育部(28389)
- 科研(27291)
- 课题(27138)
共检索到321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阿伦 史宵鸣 汪澜 赵秀生
全球水泥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人类活动排放的5%,其中中国的水泥产量就占到世界总量的50%,连续25年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水泥总产量达到18.8亿t。水泥行业是我国排放和耗能的大户,其产业特点是总体产量高,企业平均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和产品结构落后,因而,水泥行业节能减排行动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和基本内容,也是实现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在识别了18种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典型技术基础上,以日产5 000 t的生产线作为基准,通过边际减排成本的测算,定量分析了我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和成本,并最终得到这些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按照减...
关键词:
水泥行业 节能减排 最佳可获得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苟林
评估节能减排潜力,筛选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对钢铁行业低碳开展非常重要。文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2012~2030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的累计节能潜力约为3.8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13.7亿吨CO2;17项技术具有经济可行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6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9.9亿吨CO2。折现率和价格(燃料、电力和CO2)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具有较大影响。在低折现率、高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9亿吨标准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7.7万吨CO2;在高折现率、低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小,累计节能潜力约为1.6亿吨...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节能减排 潜力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耕 张国丰 孙丽欣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筛选关键指标,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情景设定预测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定量估测,进而探讨了化解区域能源与环境双重困境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李艳梅 黄园淅 吴映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之一,中国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根据节能减排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单位能耗和能源结构-碳排放3个联动模型,进行中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增长与碳排放三者的行为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结构演进决定能源消费增长基本走向;第二,二产绝对主导的产业结构演进极大地延缓了单位GDP能耗倒"U"字型变化的过程;第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结构奠定了国家碳排放增长的总体格局。有鉴于此,推动结构节能减排,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判断,未来20-30年,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和能源供应结构的改善至关重要,其中,前者的贡献度可能达到60%,后者的贡献度可能在1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宇 计彤
利用技术经济学方法测算了中国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等低碳电力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低碳电力技术的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6×108 kw,年发电量达到2.3×1012 kwh时,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30%左右,可替代煤炭6.6×108 tec,从而避免近20×108 t的CO2排放。但除水电、核电外,大部分低碳电力技术的减排成本处于200~700 CNY/t CO2的较高水平,为低碳电力技术的示范推广及大规模应用带来经济障碍。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电力发展政策和规划,尽快降低可再生电力技术的发电成本、解除不稳定电力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障碍,从而促进低碳电力技术的快速、健康发...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电力 减排成本 减排潜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敏 温宗国 杜鹏飞
为了评估我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途径及其潜力,应用AIM/enduse模型建立基于水泥行业生产过程和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自底向上分析模型,围绕生产效率提高、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设置了4种减排途径情景,对水泥行业2010-2030年间的能源消耗量和CO_2排放量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产品需求是影响水泥行业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的主要原因;与基准情景相比,3种节能减排方案均可降低水泥行业能耗和CO_2排放量,累计最大可实现0.41亿t标准煤节能潜力与2 66亿1 CO_2减排潜力;2010-2020年节能减排效果主要通过提高能效与结构调整,但总体节能减排潜力空间较为有限,而节能减排技术推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能源利用形成的环境效应替代变量纳入全要素能效研究体系,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CCR-DEA模型,测算了包含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中国各地区2000-2007年的节能减排潜力,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中国节能减排潜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全要素能效整体水平偏低,各地区、三大区域的能效差异显著,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各地区节能减排有显著作用,而市场化水平、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尚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云燕 王静
首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资源不断消耗,节能减排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首都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及目标的基础上,对2001~2013年北京市节能减排现状进行评价。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0年北京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量进行预测,计算出北京市节能减排的潜力。最后分析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节能减排潜力造成的影响,并对北京市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麦文隽 邹乐乐 王毅 凤振华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对城市客运交通网络进行建模,以镇江市为案例对城市客运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了预测,通过情景设置分析评估了该市在城市客运交通方面的节能减排潜力。结果显示:镇江市的低碳交通规划政策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到2030年时将累计产生153.23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以及322.46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其中,私家车是城市客运交通能源消耗和碳减排的首要贡献者,从2011年开始,公交车作为更节能的优先出行方式,其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超过出租车,位居第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改善居民出行方式、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能效与客运水平等方面对镇江市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提出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仓定帮 魏晓平 曹明
本文首先对1996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均是煤炭消费量的格兰杰成因。其次借助协整方程,对各参数设置了基准变化,给出了20162025年的煤炭消费预测。最后,在基准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对煤炭消费量和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预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莹 廖翠萍 赵黛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交通的低碳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通过预测不同情景下广东省2020年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分析不同政策选择对交通部门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而梳理出广东省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麦文隽 邹乐乐 王毅 凤振华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对城市客运交通网络进行建模,以镇江市为案例对城市客运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了预测,通过情景设置分析评估了该市在城市客运交通方面的节能减排潜力。结果显示:镇江市的低碳交通规划政策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到2030年时将累计产生153.23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以及322.46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其中,私家车是城市客运交通能源消耗和碳减排的首要贡献者,从2011年开始,公交车作为更节能的优先出行方式,其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超过出租车,位居第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改善居民出行方式、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玲玲 武春友
在综合考虑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的测度模型。利用1996—201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计算其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基于此,利用ArcGIS10.0软件分析中国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的时空演进情况,找到各省节能减排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中国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其中节能减排潜力较大的省份主要有山西、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节能减排潜力呈明显的"西-中-东"阶梯状分布格局,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均有向西部地区
关键词:
节能潜力 减排潜力 节能减排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本文采用全要素方法,将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作为能源利用经济产出的环境成本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CCR-DEA模型,测算了中国29个省份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并度量了其环境绩效,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中国各省份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的效率差异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中国节能减排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当前中国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及其环境绩效整体水平都偏低,尚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的能效及其环境绩效发展都显著不平衡,节能减排潜力巨大;(3)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地区的节能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其凤 王文举
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能源结构的调整受到能源内部替代性和能源供给结构的制约。本文建立内部替代约束和供给约束下的能源结构优化模型,给出碳排放量最优化的部门能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预测的能源供给下,经济增长的速度越低,碳强度下降的幅度越大;以2010年的能源结构为基础进行优化,在2020年可节能16.16亿~18.50亿吨标煤,减排50.31亿~51.99亿吨CO_2,使碳强度比2010年下降31.73%~37.88%,比2005年下降46.21%~51.05%,完全可以实现预定的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并可在经济中低速增长的情形下实现能源总量控制目...
关键词:
能源结构 内部替代 供给约束 节能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