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8)
2023(9863)
2022(7904)
2021(7066)
2020(5684)
2019(12890)
2018(12827)
2017(24382)
2016(12998)
2015(15080)
2014(15278)
2013(15244)
2012(14110)
2011(13271)
2010(13030)
2009(12369)
2008(12016)
2007(10524)
2006(9743)
2005(9184)
作者
(38247)
(31983)
(31968)
(30736)
(20457)
(15271)
(14456)
(12547)
(12368)
(11348)
(11220)
(10603)
(10392)
(10232)
(10062)
(9960)
(9498)
(9255)
(9238)
(8696)
(8438)
(7782)
(7690)
(7367)
(7361)
(7347)
(6929)
(6636)
(6444)
(6333)
学科
(86022)
经济(85964)
管理(33418)
方法(30254)
(29033)
数学(27662)
数学方法(27514)
中国(22573)
(21962)
企业(21962)
地方(19447)
(16844)
业经(15649)
(14265)
贸易(14254)
(13888)
地方经济(13012)
(12957)
(12240)
(11744)
(11225)
农业(11124)
环境(11093)
(11027)
金融(11027)
(10578)
银行(10572)
(10262)
产业(9867)
(9409)
机构
大学(202222)
学院(199525)
(104732)
经济(103156)
研究(78034)
管理(72226)
中国(62157)
理学(61183)
理学院(60496)
管理学(59641)
管理学院(59293)
(43964)
(43006)
科学(42288)
(39205)
经济学(35797)
研究所(35401)
财经(35342)
中心(33645)
(32301)
经济学院(32079)
(28294)
(28110)
北京(28090)
(27492)
财经大学(26215)
(25231)
师范(25056)
业大(24139)
科学院(24130)
基金
项目(126315)
科学(100692)
基金(94799)
研究(93228)
(82126)
国家(81580)
科学基金(69434)
社会(64794)
社会科(61723)
社会科学(61706)
基金项目(48360)
(45345)
教育(41216)
自然(40680)
资助(39981)
自然科(39750)
自然科学(39738)
自然科学基金(39055)
(38622)
编号(34455)
(29743)
(29130)
国家社会(29047)
重点(28797)
成果(28396)
中国(27401)
教育部(25953)
(24932)
课题(24879)
人文(24653)
期刊
(119389)
经济(119389)
研究(68855)
中国(39336)
(32102)
管理(28471)
科学(27067)
学报(26828)
(26558)
(24159)
金融(24159)
经济研究(21643)
大学(21275)
学学(20084)
财经(19421)
农业(18304)
技术(17370)
(17060)
问题(16130)
业经(15049)
(14988)
教育(14983)
国际(14107)
世界(14081)
技术经济(12336)
统计(12203)
(10805)
(10454)
经济问题(9836)
决策(9662)
共检索到315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国霞  石敏俊  李玫  
绿色国民核算体系弥补了现有核算体系不足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而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经济核算是实现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区)水土流失损失进行经济计量核算,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水土流失空间差异显著,呈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2)水土流失损失最多的五个省份是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北,损失最少的五个省份是新疆、北京、海南、西藏、江苏。(3)我国水土流失损失约占全国GDP的1.45%,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0.35%、1.5%、4.6%,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损失大于东部地区。(4)贵州的真实储蓄为负值,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善伦,尹民,孙希华  
介绍了山东省水土流失现状 ,分析其危害 ,重点探讨了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的计算方法 ,建立经济损失计算模型 ,提出水土流失生态—经济面积边际损失比的概念 ,计算山东省县域边际损失比 ,并对其进行区域分布规律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开亚  王玲杰  
本文首先对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述。在此基础上,以巢湖流域为例,针对流域特点及水土流失状况,确定水土流失造成的养分损失、泥沙淤积损失、水分损失及耕地损失四项实物型损失量作为衡量水土流失环境经济损失的指标,选用替代花费法、恢复费用法及影子工程法等对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和货币化计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凑贵  张光远  王运华  丁敏  蔡崇法  
通过对鄂南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棕红壤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建立了不同覆盖水平下地表径流和硼流失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产流时间(降雨开始至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径流的产生与入渗速度主要受叶面积的影响,土壤容重对径流与淋溶作用影响不大;没有覆盖的土壤径流和硼流失量明显高于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当叶面积指数接近和大于1时,累计径流量和累积硼流失量将趋于稳定;增加植被覆盖度,合理密植是减少水溶态硼流失,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  宁大同  V.Smil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李从欣  
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得到国家和研究人的关注。文章对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研究进行了回顾,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家养  
投入产出模型经常用于分析新产品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基于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采用这一方法来评估台风损失的关联性就具有了理论基础。文章正是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首先对评估台风灾害风险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梳理,讨论了广西台风风险的评估过程。然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指出台风对广西农业产生的影响,利用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引致其它产品部门发生的关联经济损失。为了得到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结果,利用广西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2005-2011年的年平均数值,以此避免台风极值年份(如2004年)带来的极端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估台风灾害对劳动者报酬、国民收入、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对有关部门制定防灾防损政策、减少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家养  
投入产出模型经常用于分析新产品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基于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采用这一方法来评估台风损失的关联性就具有了理论基础。文章正是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首先对评估台风灾害风险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梳理,讨论了广西台风风险的评估过程。然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指出台风对广西农业产生的影响,利用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引致其它产品部门发生的关联经济损失。为了得到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结果,利用广西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2005-2011年的年平均数值,以此避免台风极值年份(如2004年)带来的极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建丰  许志伟  潘英丽  
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对Yi(1991)提出的"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货币化进程"问题进行再考察,较科学地测算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货币化率,并对现阶段仍存在的"M2消失之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前者有利于总结我国过去货币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对正处在狭义货币化进程中的亚非拉"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后者则有助于理解我国当前的货币创造、货币政策以及资源"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如果学术界不能为我国货币化率测算的核心难题提供一个较准确清晰的答案,那么就很难给上述国家现阶段的货币化进程提供实质性建议。为此,文章初步解决了货币化率直接测算遗留的难题,并分析了"M2消失之谜"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理论测算表明,我国的货币化率在1952年和1978年分别约为31.7%和42.0%,到1993年基本达到100%;货币化率的年均增速则可分为三个阶段:1952-1960年为4.7%-6.1%,1961-1977年为-0.7%-1.2%,1978-1992年为6.0%-6.7%。文章还发现,剔除狭义货币化因素后,我国M2的平均流速仍在逐年下降,说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货币流速下降之谜"和"高货币化之谜"并未消失,实证分析表明土地与住房的商品化和货币化可能是一个新的重要因素。经济危机后,我国过多的金融资源流向了房地产市场,这暗示土地与住房的过度货币化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士余  王辰华  
经济货币化是货币金融体系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同时又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最显著的成果就是经济货币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但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经济货币化水平不仅超过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同时也超过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实际上,中国货币化水平畸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在货币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货币浅化现象。从制度层面来看,货币浅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内在逻辑的集中体现。从经济层面来看,信用基础薄弱、个人结算体系发展滞后、规模巨大的地下经济则是我国发生货币浅化现象的根本诱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娟  赵宇  
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须付出相应的成本代价和需要大量的投资。文章分析了2020年中国低碳发展的成本与资金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减排成本将逐年上升,到2020年,中国的减排成本将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47%,资金总需求将达到6.8万亿~18.12万亿元,其中2011~2015年年均需投资0.91万亿元,2016~2020年年均需投资1.36万亿~3.6万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不仅需要发挥公共融资的积极作用,更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主体的融资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刚  方焱  秦萌  秦誉嘉  王聪  赵谈  李志红  
为了更加全面地预见和了解刺萼龙葵的入侵危害,本研究在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RISK软件和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刺萼龙葵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从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2个方面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刺萼龙葵可能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总值在29.37~350.83亿元,损失率在0.83%~8.92%。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易生  阎林  钱薏红  
60年代以来,环境损失经济估算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起始仅注意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顾,逐步扩及到对人类家园———地球生物圈的关顾;由区域范围及局部行业环境质量变动引起损失的经济计量发展到现在国家、国际及全球尺度上的经济计量。环境损失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