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4)
- 2023(14395)
- 2022(12419)
- 2021(11881)
- 2020(9797)
- 2019(22740)
- 2018(22482)
- 2017(42879)
- 2016(23361)
- 2015(26366)
- 2014(26312)
- 2013(26102)
- 2012(23890)
- 2011(21884)
- 2010(21683)
- 2009(20184)
- 2008(19807)
- 2007(17141)
- 2006(15108)
- 2005(13770)
- 学科
- 济(93711)
- 经济(93575)
- 管理(70963)
- 业(63326)
- 企(53032)
- 企业(53032)
- 方法(41823)
- 数学(36107)
- 数学方法(35741)
- 中国(27127)
- 财(25216)
- 农(24662)
- 制(21221)
- 业经(20853)
- 学(20757)
- 贸(18503)
- 贸易(18493)
- 环境(18381)
- 易(18064)
- 地方(16791)
- 农业(15986)
- 和(15852)
- 银(15535)
- 银行(15497)
- 务(15293)
- 财务(15223)
- 财务管理(15193)
- 理论(15022)
- 融(14907)
- 金融(14904)
- 机构
- 大学(337783)
- 学院(332346)
- 济(138631)
- 经济(135804)
- 管理(131399)
- 研究(116515)
- 理学(113706)
- 理学院(112421)
- 管理学(110721)
- 管理学院(110116)
- 中国(87842)
- 京(73077)
- 科学(69757)
- 财(64318)
- 所(57962)
- 研究所(52777)
- 中心(51347)
- 财经(51340)
- 农(50071)
- 业大(47362)
- 北京(47030)
- 经(46806)
- 江(46782)
- 范(43971)
- 师范(43634)
- 经济学(42450)
- 院(42167)
- 农业(38943)
- 财经大学(38297)
- 经济学院(38154)
- 基金
- 项目(226483)
- 科学(178955)
- 研究(167627)
- 基金(166532)
- 家(144744)
- 国家(143623)
- 科学基金(123168)
- 社会(107167)
- 社会科(101602)
- 社会科学(101577)
- 基金项目(88249)
- 省(84754)
- 自然(78811)
- 自然科(76886)
- 自然科学(76869)
- 教育(75946)
- 自然科学基金(75482)
- 划(72492)
- 资助(68457)
- 编号(67129)
- 成果(55477)
- 部(51542)
- 重点(50590)
- 发(47666)
- 创(46664)
- 课题(46100)
- 国家社会(44731)
- 教育部(44524)
- 制(44399)
- 创新(43659)
- 期刊
- 济(152283)
- 经济(152283)
- 研究(103345)
- 中国(64381)
- 学报(51356)
- 管理(48922)
- 财(48374)
- 科学(48309)
- 农(45697)
- 大学(39385)
- 学学(36795)
- 教育(36313)
- 农业(31899)
- 融(28558)
- 金融(28558)
- 技术(26711)
- 财经(25419)
- 经济研究(24236)
- 业经(22624)
- 经(21710)
- 问题(19666)
- 图书(17127)
- 业(16803)
- 理论(16460)
- 贸(16369)
- 科技(16190)
- 技术经济(15412)
- 世界(15313)
- 资源(15059)
- 现代(14884)
共检索到491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甲山 刘洋 邹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水土保持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内学者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补偿主体、客体、标准、途径、方式等机制构成要素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然而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突出表现为补偿主体和客体界定不够明确、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区际补偿难以实现、生态税费制度不够健全、长效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补偿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甲山 刘洋 邹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水土保持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内学者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补偿主体、客体、标准、途径、方式等机制构成要素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然而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突出表现为补偿主体和客体界定不够明确、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区际补偿难以实现、生态税费制度不够健全、长效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补偿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怀毅 李忠魁 俞燕琴
目前发展阶段,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谁补偿谁”和“补多少”的问题。基于此,论文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归纳,从生态补偿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生态补偿主客体,重点探讨了目前较为认可的基于成本、意愿调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三种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1)扩大补偿研究尺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3)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扩大补偿资金来源渠道。(4)完善补偿标准体系,确定动态化、差异化补偿标准。以期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怀毅 李忠魁 俞燕琴
目前发展阶段,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谁补偿谁”和“补多少”的问题。基于此,论文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归纳,从生态补偿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生态补偿主客体,重点探讨了目前较为认可的基于成本、意愿调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三种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1)扩大补偿研究尺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3)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扩大补偿资金来源渠道。(4)完善补偿标准体系,确定动态化、差异化补偿标准。以期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祥坤 王仰麟 李贵才
本文系统回顾了10多年来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首先从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阶段划分入手,将研究历程分为1995-1999年的问题导向型研究阶段和2000年至今的目标导向型研究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重点和特色;其次,根据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研究、形成机制研究、状况评价研究、保持措施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另外对相关学科和理论发展也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当前城市水土保持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开展基于城市水土保持的功能导向型研究,对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晓慧 陆迁 王礼力
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和宁夏3省份1152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中,农用机械数量、林地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对采用程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总收入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相互信任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农户生态认知对其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对资本禀赋、生态认知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启宇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于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外学者在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也存在不少欠缺之处。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多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机制 评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伟彦 周小柯
效率问题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也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全面梳理近年来发表于国内外主流期刊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已有关于生态补偿效率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仍是分散、零碎的,评价指标选择具有明显的偏向性。为了提高生态补偿效率,应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定义生态服务、设计更有效的合约履行监管机制、筛选更有效率的服务提供者等三个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非常复杂且存在争论,但已有文献已经为进一步地研究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和方向。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效率 研究述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明权 王继军 夏自兰 陈志学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对于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意义重大,水土保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基于潘家口水库上游东北沟流域199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和气候、土壤、植被、DEM及农户调查等数据,应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模型(RUSLE)计算该流域采取预防水土流失措施后的土壤侵蚀减少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环境经济学的方法核算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提供方和受益方两个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并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定量计算。结果显示:流域生态系统的年土壤保持量为6.49×104t.a-1;水土保持服务提供方损失为24.48×104元,所得收益来自减少土地损失和肥力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亮 马丽 齐晔
近年来,省级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逐渐增多。在数量繁多的各类问题中,省级政府的决策者如何能够充分认识到某个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进而出台一项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相比,省级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有何特征?本文通过研究两个案例来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个案例是陕西省制定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另一个案例是云南省正在制定的类似政策。研究表明,在省级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倡导者往往不是省级政府决策者,而是省级政府中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政策倡导者建立政策的途径是说服作为决策者的省级政府相关领导,进而使之批准政策出台。其说服方法是建立由相关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支持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宾
中国农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准确界定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对于农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在论述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相关理论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生态补偿 研究述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宾
中国农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准确界定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对于农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在论述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相关理论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生态补偿 研究述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秀丽 孙铄铄 严曙光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林业生态破坏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下的林业生态环境受损的补偿制度,在林业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偿使用。对林业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标准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评述,指出林业生态补偿研究重点和难点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目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影子项目法和边际机会成本法等。综上,国内外学者对林业生态补偿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研究应朝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林业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林业生态补偿 生态价值评估 研究综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小丽 陈沛然
本文从国内生态补偿的财税政策导向出发,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总的来看,在2005年以前,国内关于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研究很少,主要散见于一些与环保研究相关的文献中。2005年至今,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逐步丰富,既有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财税政策 研究述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茗 张安录 高艳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征地补偿问题将日益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我国征地补偿机制。文章在对国内外征地补偿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发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方向、研究特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水平和已取得成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应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土地管理及权属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征地制度的农民损失补偿体系。
关键词:
征地 补偿 研究 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