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6)
2023(8796)
2022(7104)
2021(6528)
2020(5356)
2019(12279)
2018(12117)
2017(22557)
2016(12344)
2015(14299)
2014(14300)
2013(13931)
2012(12722)
2011(11720)
2010(11396)
2009(10676)
2008(10497)
2007(9254)
2006(8401)
2005(7910)
作者
(37401)
(30983)
(30963)
(29552)
(19799)
(15076)
(14034)
(12285)
(12154)
(10930)
(10920)
(10531)
(10142)
(10036)
(9978)
(9785)
(9406)
(9049)
(8946)
(8941)
(7993)
(7762)
(7681)
(7228)
(7037)
(7023)
(6999)
(6777)
(6456)
(6379)
学科
(56985)
经济(56926)
管理(30737)
(29461)
方法(23173)
(22415)
企业(22415)
数学(20564)
数学方法(20371)
中国(20295)
(15852)
业经(12520)
(11898)
贸易(11890)
(11735)
(11645)
(11169)
(10623)
农业(10436)
地方(9708)
(9381)
(8722)
银行(8694)
(8417)
环境(8328)
(8324)
金融(8324)
(8103)
(7759)
(7682)
机构
大学(182800)
学院(178711)
(81551)
经济(80226)
研究(73412)
管理(63515)
中国(56007)
理学(54016)
理学院(53351)
管理学(52422)
管理学院(52130)
科学(44436)
(41339)
(38296)
研究所(35161)
(34713)
(34272)
中心(31163)
财经(27667)
农业(27201)
业大(27032)
北京(26848)
(26691)
经济学(26640)
(25919)
(25506)
经济学院(23898)
(23881)
师范(23576)
科学院(22930)
基金
项目(120762)
科学(95215)
基金(89452)
研究(85606)
(80739)
国家(80168)
科学基金(66604)
社会(56324)
社会科(53409)
社会科学(53392)
基金项目(45717)
(43893)
自然(42217)
自然科(41259)
自然科学(41241)
自然科学基金(40533)
(39002)
教育(38608)
资助(37364)
编号(31868)
重点(28493)
(28027)
(27167)
成果(26295)
中国(25415)
国家社会(24949)
(24387)
课题(23507)
教育部(23504)
科研(23207)
期刊
(89798)
经济(89798)
研究(57526)
中国(39933)
学报(32238)
(31800)
科学(30095)
管理(25410)
(25191)
大学(24189)
学学(22631)
农业(22303)
教育(19309)
(16353)
金融(16353)
经济研究(16046)
技术(15308)
财经(14311)
(13530)
(12583)
问题(12202)
业经(12116)
(12033)
世界(11884)
国际(11438)
技术经济(9381)
统计(8701)
资源(8687)
(8621)
科技(8011)
共检索到278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亚华  黄译萱  
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局,从安全性需求保障度、经济性需求保障度、舒适性需求保障度以及水生态环境和谐度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评价,本文测算了中国未来5年、10年、20年和40年的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从评价结果来看,200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30%;201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6%,表明过去十年是水利现代化的快速提升期。预计到2015年,中国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将提高到56%;到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将提高到70%,总体上达到中等现代化的水平;到203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1%,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发展水平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英  许新宜  王红瑞  马东春  
总结国内外水利现代化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因素,选取水利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管理水平为准则层,将城乡供水普及率、堤防工程达标率等11项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我国水利现代化评价体系。以2000年发达国家水利发展水平作为目标值,采用静态评价方法对我国2008年31个省(市、区)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分析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东北和西部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综合分析显示,与我国国家经济发展的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格局相对应,呈现出东、中、西部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针对各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探索性提出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四大区域战略布局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尹豪  章仁俊  
本文分析了水利现代化及其评价的概念和特点;综合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设计了具有检验功能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以浙江省及所属11个县的水利现代化评价为例介绍了模型的应用,并结合评价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奎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既定的时空条件下展开。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只能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特点就自然的决定了中国的政党必须担负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本文从分析中国现代化的时空特点入手,分析了政党在中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政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刚  左德鹏  徐宗学  杨晓静  庞靖鹏  
水利现代化是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动态的、渐进的发展过程,科学评估水利现代化进程,对推进中国水利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和基于指数超标法的赋权重方法对2011年中国31省(市、区)的水利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研究2008-2011年间水利现代化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水利现代化指数为3.28,处于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31个省(市、区)中,高于全国水利现代化平均水平的区域有21个。2008-2011年中国水利现代化指数分别为3.12、3.16、3.17和3.28;西藏、青海等19个省级区域水利现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生海  程建萍  
要实现水利现代化,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必须树立水问题的现代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其次,要用现代化的水利装备和科学化、信息化的水利管理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依法治水和科学治水,改革水利发展的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安全与发展、防洪与抗旱、开发与保护以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期正确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和水土流失四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水利现代化和水利管理能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钱正英  陈家琦  冯杰  
1中国水利面临的问题一般认为,中国水利面临的问题是:水多、水少、水脏。我们认为,对这三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水多,指的是洪水问题。洪水历来是中国的大患。但是在2000年中国工程院关于中国水资源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崇明  
一、中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测度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不尽一致,但一般学者都认为,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变迁过程,其内容可概括为众多方面,笔者也认为,不加任何说明和修饰的现代化指社会发展一定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旭雯  
现代化是一个从不发达社会向发达社会转变的动态过程,它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体现了其整体性。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战略部署上经历了从把经济建设作为第一目标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在战略步骤上从"两步走"到"三步走""新三步走"再到"两个十五年";在实践路径上从依靠群众大生产运动提高经济产量到不断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再到推进中国现代化融入世界现代化,并对世界现代化作出贡献。七十年的历史变迁启示我们,中国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中国方案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示范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刘展豪   毛开元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深刻阐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与理论内涵,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历程,立体展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就,以党的二十大新要求展望高质量发展路径。新时代的十年,中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成功走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具体表现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不平衡状况有效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面向新征程,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祥礼  张玉福  
为了能够科学便捷地评价不同地区的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依据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目标距离法原理来确定其各层指标权重的新方法,兼顾了主、客观赋权方法的优点。实例研究的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能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均衡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殷陆君  
经过本世纪初以来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积累了实现现代化的宝贵经验。中国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人,在新的时空背景中,中国人的现代化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务实求真,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步骤;既要有价值理念,又要有切入重点;既要有科学理论指引,又要有扎扎实实工作;既要有深层制度顶层设计,又要有形式吻合活动贴切;既要内生动力,又要外生环境。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推进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代转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曙明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MBA教育赵曙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增强了经济实力,加快了现代化进程,而且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即MBA教育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崇明  
本文通过选择一系列反映现代化进程的指标,运用加权平均法对中国及其各个方面现代化进行了综合测度,提出了具有一定创见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