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4997)
- 2022(12521)
- 2021(11373)
- 2020(9485)
- 2019(22081)
- 2018(21680)
- 2017(40838)
- 2016(22388)
- 2015(25702)
- 2014(26088)
- 2013(25955)
- 2012(24498)
- 2011(22531)
- 2010(22663)
- 2009(21077)
- 2008(21091)
- 2007(19133)
- 2006(17040)
- 2005(15848)
- 学科
- 济(105939)
- 经济(105838)
- 管理(58053)
- 业(57867)
- 企(44037)
- 企业(44037)
- 方法(41095)
- 数学(35874)
- 数学方法(35541)
- 中国(34447)
- 农(30434)
- 地方(26332)
- 业经(23692)
- 财(22283)
- 贸(20616)
- 贸易(20599)
- 农业(20449)
- 学(20388)
- 易(19965)
- 制(19523)
- 银(17531)
- 银行(17497)
- 融(16928)
- 金融(16926)
- 行(16915)
- 发(16348)
- 环境(15668)
- 和(15447)
- 理论(14472)
- 地方经济(14045)
- 机构
- 大学(330962)
- 学院(330071)
- 济(142913)
- 经济(140022)
- 研究(123943)
- 管理(120058)
- 理学(101455)
- 理学院(100187)
- 管理学(98511)
- 管理学院(97877)
- 中国(95074)
- 科学(74963)
- 京(73109)
- 所(64557)
- 财(64136)
- 农(59552)
- 研究所(58481)
- 中心(55514)
- 江(51139)
- 财经(49989)
- 业大(48160)
- 北京(47406)
- 农业(46594)
- 范(46067)
- 师范(45623)
- 经(45351)
- 经济学(44734)
- 院(44186)
- 州(40700)
- 经济学院(40315)
- 基金
- 项目(211509)
- 科学(165363)
- 研究(156031)
- 基金(151188)
- 家(132278)
- 国家(131172)
- 科学基金(110384)
- 社会(99092)
- 社会科(93879)
- 社会科学(93851)
- 省(82532)
- 基金项目(78863)
- 教育(71317)
- 划(70011)
- 自然(68328)
- 自然科(66712)
- 自然科学(66691)
- 自然科学基金(65474)
- 编号(63364)
- 资助(62465)
- 成果(52621)
- 发(51349)
- 重点(48725)
- 部(47261)
- 课题(45401)
- 创(43238)
- 国家社会(41555)
- 发展(41473)
- 展(40812)
- 创新(40653)
- 期刊
- 济(165878)
- 经济(165878)
- 研究(103676)
- 中国(73626)
- 农(55848)
- 学报(52223)
- 财(48641)
- 科学(48596)
- 管理(44764)
- 教育(39620)
- 大学(39138)
- 农业(38196)
- 学学(36427)
- 融(33600)
- 金融(33600)
- 技术(30287)
- 经济研究(27342)
- 业经(26743)
- 财经(24883)
- 问题(22300)
- 经(21607)
- 业(21589)
- 贸(19165)
- 技术经济(17525)
- 世界(17361)
- 国际(17216)
- 图书(16731)
- 统计(16171)
- 版(15476)
- 资源(15453)
共检索到517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英 许新宜 王红瑞 马东春
总结国内外水利现代化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因素,选取水利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管理水平为准则层,将城乡供水普及率、堤防工程达标率等11项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我国水利现代化评价体系。以2000年发达国家水利发展水平作为目标值,采用静态评价方法对我国2008年31个省(市、区)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分析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东北和西部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综合分析显示,与我国国家经济发展的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格局相对应,呈现出东、中、西部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针对各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探索性提出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四大区域战略布局与...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评价 四大区域 建设布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80—2003年,总体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郝利
利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根据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4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4年)等年鉴数据,从1980-2003年,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并预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水平 阶段 测定 监测 预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丽娜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亚华 黄译萱
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局,从安全性需求保障度、经济性需求保障度、舒适性需求保障度以及水生态环境和谐度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评价,本文测算了中国未来5年、10年、20年和40年的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从评价结果来看,200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30%;201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6%,表明过去十年是水利现代化的快速提升期。预计到2015年,中国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将提高到56%;到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将提高到70%,总体上达到中等现代化的水平;到203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1%,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发展水平与...
关键词:
水管理 水利现代化 评价指标 水利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 郭晓雁 唐衡
为研究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水平,采用熵值法、GIS技术和障碍度模型,基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大目标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北京市2015—2020年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从2015年的0.591 4提高到2020年的0.719 2,处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期阶段,两大目标层和九大准则层也有明显提高,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2)北京市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高值地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低值地区发展后劲不足。除顺义区处于起步阶段的后期,其他区多处于初中期阶段;3)空间分布非均衡性明显,从零星分布转变为集群分布,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同时出现扩散的态势,并逐步形成“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异逐年增强;4)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是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坚守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条底线、高水平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低水平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使农业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监测与综合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项准则指标,12项个体指标构建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达到0.583,2000-2011年的1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16%。在五大区域中,成都平原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列5大区域之首,综合水平0.679;第二名为攀西山地区,综合水平为0.600;川南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使农业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监测与综合评价对于西南乃至西部其他地区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项准则指标,12项个体指标构建起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达到0.583,2000-2011年的1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16%。在五大区域中,成都平原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列5大区域之首,综合水平0.679;第二名为攀西山地区,综合水平为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林广
构建包含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融合现代化4个维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核密度估算法等方式揭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表明:2009~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四大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全国及东、中、西与东北地区的核密度分布位置曲线逐步向右移动。地区内东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最大,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地区间东、西部之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最大,中、西部之间差异最小。据此,应加强农村顶层规划设计,补齐基础服务供给短板;优化特色产业集群,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农村新业态模式,健全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俊 彭有为 贺正楚 胡心怡
采用聚类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考量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省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中部省份次之,大部分西部省份发展水平较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同类集聚现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相兴 夏显力 张小力 冯晨
在构建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TOPSIS法对我国不同区域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小城镇总体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从规模水平、经济水平、生活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水平4个维度上看,东部地区在4个维度方面均好于其他3个地区,其他3个地区各有优势,中部地区集中在生活质量水平方面,西部地区集中在规模水平和经济水平方面,东北地区集中在发展潜力方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艳霞 张道宏
城市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R型聚类分析法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Q型聚类分析法对用主成份分析法求出的各城市综合得分进行最优分割,把样本按城市发展水平总评分值的高低进行分类,并结合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实际,计算出关中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且对陕西关中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王春宇
构建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如下: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利用效率存在相对差异;各地区与其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外部环境尚待改善。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及发展地区金融必须使之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地区金融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令宾 邹滨 黄宇萍 佟志军 廖晓玉 许淑娜
首先选取200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个交通运输指标(国家铁路长度,内河航道长度,公路长度以及反映各运输方式灵活度及运送量的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5个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此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全国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的区域谱系图;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国省际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基于人工选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所存在的数据不易处理的缺陷,而且结果准确性高,是对中国交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新尝试。
关键词:
交通发展水平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