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6)
2023(12720)
2022(10377)
2021(9462)
2020(8034)
2019(17922)
2018(17489)
2017(32926)
2016(17735)
2015(19750)
2014(19362)
2013(19326)
2012(17755)
2011(15984)
2010(16027)
2009(15438)
2008(15507)
2007(13927)
2006(12404)
2005(11703)
作者
(50645)
(42515)
(42486)
(40426)
(27308)
(20159)
(19006)
(16347)
(16175)
(14962)
(14782)
(14407)
(14006)
(13757)
(13459)
(12981)
(12702)
(12364)
(12210)
(12033)
(10824)
(10412)
(10218)
(9797)
(9614)
(9586)
(9335)
(9238)
(8396)
(8311)
学科
(81115)
经济(80983)
(80073)
(73099)
企业(73099)
管理(68986)
方法(33289)
(28741)
业经(27756)
(26210)
数学(25303)
数学方法(25149)
中国(22585)
(20881)
(20400)
财务(20383)
财务管理(20361)
企业财务(19301)
农业(18430)
技术(16904)
(15800)
(15613)
贸易(15602)
(15245)
(15213)
(14962)
(14836)
体制(13793)
(12774)
银行(12757)
机构
学院(262582)
大学(260726)
(120079)
经济(118091)
管理(103673)
研究(91396)
理学(88673)
理学院(87736)
管理学(86766)
管理学院(86266)
中国(74461)
(58141)
(55150)
科学(52059)
(45667)
财经(45547)
(42769)
(41506)
研究所(41019)
中心(40487)
(40160)
经济学(37656)
业大(34836)
北京(34761)
经济学院(33920)
财经大学(33638)
农业(33510)
(33380)
(30473)
(30421)
基金
项目(170725)
科学(138352)
基金(129643)
研究(125374)
(112816)
国家(111912)
科学基金(97686)
社会(84872)
社会科(80688)
社会科学(80673)
基金项目(68644)
(63667)
自然(61940)
自然科(60574)
自然科学(60555)
自然科学基金(59544)
教育(55107)
(53606)
资助(51890)
编号(47363)
(39529)
重点(38728)
(38560)
成果(37939)
(37528)
(37325)
国家社会(36888)
(36767)
创新(35376)
教育部(34199)
期刊
(137736)
经济(137736)
研究(82912)
中国(51741)
(48382)
管理(43766)
(40156)
科学(37807)
学报(35387)
大学(28049)
农业(27618)
学学(26887)
(25664)
金融(25664)
财经(23830)
业经(22281)
经济研究(22225)
技术(21898)
(20615)
教育(18372)
问题(18157)
(17411)
(15829)
世界(15497)
技术经济(15067)
国际(13985)
现代(13736)
财会(12637)
会计(11754)
资源(11512)
共检索到403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成胜  李政通  王维  廖洋琴  张新芝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率与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4个指标以及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地理集聚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地理集聚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978—2013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鱼类是水产养殖业主体,但贝类发展速度最快;1997—2012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其中贝类集聚水平最高,而鱼类最低,但水产养殖业的集聚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从水产养殖业的空间演变来看,我国存在东部沿海海洋水产养殖带和内陆沿长江淡水水产养殖带,水产养殖业的南北分异特征明显,南方地区在水产品总量、鱼类和虾蟹类产量方面优于北方,但在贝类生产方面不如北方;水厂养殖业也存在显著的东西分异特征,以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将全国划分为水产养殖条件优越区(>800mm)、一般区(400mm~800mm)和限制区(<400mm)3类。从水产养殖业空间集聚演化机制方面来看,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其基本空间格局,技术水平提高、消费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市场利益驱动则推动着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发展格局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俊伟  陈永福  余乐  尹昌斌  
运用1996—2016年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测度中国生猪养殖业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进一步运用Moran′s I指数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对生猪养殖业的地理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并呈弱化趋势,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时空分布呈"集—散—集"的变化特征。其中,1996—2005年,中国生猪养殖业空间上呈现稳中有升的集聚态势,2005—2013年,集聚态势逐渐减弱,2013—2016年,集聚现象呈现回升趋稳态势。Moran′s I指数表明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效应,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对周边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省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受自然资源、经济、技术等多种要素综合影响,其中,地理因素、土地资源、城镇化率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各省区发展生猪养殖业应因地制宜制定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生猪养殖水平较高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国刚  王明利  杨春  
农业地理集聚是有效实现农业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以畜牧业为例,采用基尼系数、专业化指数、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平均集聚率等指标与模型,分析了畜牧业地理集聚的发展特征、演变态势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1年中国畜牧业地理集聚程度不断增强,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再到稳定上升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但不同畜产品生产的地理集聚过程差异显著;省域尺度上,畜牧业平均集聚率重心不断北移,逐步形成了北方地区高度集聚、南方地区中低度集聚的空间分异格局;畜牧业地理集聚格局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到空间重构再到空间优化的过程,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力以及市场与政策,在不同时期主导着中国畜牧业空间格局的演变,构成了我国畜牧业地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金朋  刘灵芝  
[目的]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与交通条件、水禽养殖基础和环境规制5个方面分析水禽养殖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厘清水禽养殖产业空间变动情况,促进水禽养殖产业合理布局。[方法]基于2010—201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运用产业布局指数、区位基尼系数和Moran’ s I指数阐述21省份水禽养殖产业集聚状况,然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水禽养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结果]中国水禽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明显,形成了两大水禽养殖带,产业布局表现出“东退西进,北向南移”的空间演变特征;本地区土地资源、城镇化水平、肉鸭产值以及邻近地区土地资源、工资性收入比例、交通通达性、环境规制强度对本地区水禽养殖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工资性收入比例、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发展水禽养殖产业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养殖用地供应、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改善交通条件,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也要充分考虑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搏  赵连阁  
产业集聚是促进农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以中国生猪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3年至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门槛估计、空间杜宾模型、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对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增长效应的存在性和形态、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性和增长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梯度特征和连片化特征明显,约束发展区产业集聚最高,适度发展区产业集聚最低,区域内部各省份产业集聚分化明显。产业集聚对生猪养殖业产出量的影响为显著的"倒U型",在产业集聚较低阶段,提高产业集聚能促进生猪养殖效率;在产业集聚过高阶段,提高产业集聚反而会抑制生猪养殖效率。产业集聚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双重门槛,产业集聚介于0.389至0.462时的增长效应最强。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对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的增长效应为显著的"倒U型",对重点发展区和约束发展区的增长效应不显著。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还存在显著空间溢出,且为"倒U型",并强化了增长效应。因此,中国应进一步促进生猪养殖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增长效应,并强化空间溢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瑞强   杜鑫睿  
[目的]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生产的高度契合是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系统论证产业转移及集聚效应发挥应是其良性互动态势出现的重要驱动。[方法]基于全国30省(市)面板数据,选择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聚度、标准差椭圆刻画和分析生猪养殖业生产分布特征和演变,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产业集聚效应,从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市场条件、政策法规、产业基础五方面构建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生猪养殖业产业格局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集聚特征;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表明向比较优势地区进行产业集聚对生猪养殖业产业发展呈良性作用;剖析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变迁轨迹及促动因素,发现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屠宰加工能力对养殖业集聚具有正向影响,本土饲料粮生产、土地供给、往期生猪价格、消费市场、疫病致死率、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具有负向影响,各因素在不同区域内的影响方向及程度不同。[结论]多因素促动下生猪养殖业逐渐向非传统产区集聚,结合发展态势研究从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生猪生产格局、创新粮肉转换技术提高饲喂效率以及完善生猪养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领域给出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正勇  高梦雨  彭乐威  
[目的]为揭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淡水养殖经济增长呈现的脱钩关系,从而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管理及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结合2011-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uper-SBM模型,对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进行评价。[结果](1)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总体呈提升态势,其中“十三五”时期较“十二五”时期效率提升幅度更加明显。(2)从区域层面来看,不同区域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值呈现华南、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中、西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区域内部波动存在明显差异。(3)从省级层面来看,除北京、上海以外,其余省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效率均值较高的省份在地理空间上呈“V”形分布特征。(4)淡水养殖业水资源投入、绿色水资源效率与其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总体向好发展。[结论]为发展节水型淡水养殖业,提升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实现淡水养殖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建议优化淡水养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适养品种,推进广东、海南、福建、湖北、江苏等淡水养殖重点区域示范区建设,并在水资源禀赋相对不高但效率提升潜力大的省份为循环水养殖等节水型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苟杰松  李宗南  吴柏清  蒋怡  董秀春  
[目的]探究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为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该省渔业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该省水产养殖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及主导因子作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结果]①四川省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都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川东岷江和沱江沿岸平原丘陵地区(包括荣县、威远县、资中县、井研县、仁寿县、雁江区、简阳市等)为该省的主要水产养殖业集聚区;②养殖面积、平均单产水平、淡水鱼苗数量和养殖劳动力为养殖产量的主导因子;③主导因子正向回归系数影响效应中,养殖面积由中部向南北两边递减,平均单产水平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淡水鱼苗数量由北部向南部递减。而养殖劳动力由东南部向西部从负值向正值过渡且逐渐增加。[结论]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为该省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发展、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是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继增  陶旭辉  徐丽  
数字化贫困是我国现阶段呈现的一种新形态的贫困。文章基于数字平台、数字能力、数字行政、数字生活四个方面构建地区数字化贫困指标体系,测度了我国31省市区2006—2015年数字化贫困指数,并剖析其时间和空间层面的演变及原因。进一步,运用基于邻接、地理距离、人力资本距离和距离衰减空间权重的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数字化贫困减贫呈现两阶段特征;②数字化整体呈现由赤贫向精英阶层动态演进的社会移动,地理上呈现由东向西的"贪吃蛇"式推进特征,并且在地理上呈现一条南北贯穿的"数字化鸿沟";③数字富裕地区对数字贫困地区的"空间极化效应"可能的衰减边界为160~200 km。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双林  
养殖种类不断增加,营养层次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体发展的趋势,疾病流行、良种匮乏、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堪忧等诸多难题也随之而来。但从大尺度来审视,影响水产养殖近中期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则是水资源短缺、排污问题和产业发展对能源、鱼粉不断增大的需求。就产业主体而言,为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实现我国CO2减排目标,高效低碳模式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未来10年甚或更长时期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目标的实现还会主要依靠一些相对简单且易被大众掌握的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发展碳汇渔业,特别是海水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的养殖,是实现水产养殖产业总体上走高效低碳道路的结构性保障。高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忠   曾婷婷  
测算水产养殖业潜在产能对保障食物安全意义重大,但目前对我国水产养殖业产能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论文基于传统农业产能测算方案,创新性提出了1个综合性的测算方案,按生产方式,分省、分区测算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综合性的测算方案切合实际,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这一方案可在全国推广,运用到省、市、县的水产养殖产能测算工作中。开展大规模本底调查是下一步产能测算的重要工作。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测算为7300万t。养殖面积下降已对水产养殖业产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单产水平的提高对产能贡献巨大。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是未来扩大产能最具潜力地区。稳住养殖面积与提高单产水平是提高渔业产能的两个抓手,提高海水大水面养殖的单产水平对提高我国大水面养殖产能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琳  
水产养殖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具有生长期较短、数量难以准确估算、自然风险披露不足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獐子岛冷水团事件,揭示出水产养殖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并分别从内部控制手段和会计政策制定角度提出了完善水产养殖产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世夫  陶桂任  
为探讨不同规模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路径,基于国内15个生猪养殖主产省区2005—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核密度曲线描述不同规模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特征,采用固定效应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全面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空间杜宾模型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生猪养殖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小规模、中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呈明显上升态势,大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则相对稳定;2)产业集聚对不同规模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倒U型”特征,在拐点到达前,产业集聚对小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大;3)产业集聚对不同规模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4)集聚水平不同省区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因此,应形成以小规模为基础的市场结构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湖南省和云南省应延长产业链,发挥其带动作用,其余13个省区应推进产业规模扩张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陈昱帆   花俊国  
[目的]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探究产业集聚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践行中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方法]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角度、非径向的SBM模型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传导机制。[结果]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上升态势,中部地区整体提升;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集聚通过改善人力资本结构、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结论]据此提出了推进奶牛养殖业的集聚发展、优化地理布局、完善人才引进补贴政策及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二玲  位书华  胥亚男  
笔者通过对1982年~2012年大豆种植重心、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区位商的计算,结合全国及各省区大豆产量、单产和种植面积的变动情况,探讨了中国大豆种植的地理集聚格局、演化路径及其机制。结果显示:(1)大豆种植地理分布重心一直处在中国的偏东北方向;从移动方向来看,重心分别在向东北、西南方向周期性徘徊变动。(2)大豆种植空间集聚格局明晰,集聚程度经历了增加、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周期性变化,专业化种植明显但程度逐渐下降。(3)重心转移轨迹和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表现出一致的周期性和阶段性。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直接决定了全国大豆种植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格局。(4)虽然自然禀赋决定了农作物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