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7)
- 2023(13408)
- 2022(10816)
- 2021(10159)
- 2020(8473)
- 2019(19170)
- 2018(18760)
- 2017(35030)
- 2016(19082)
- 2015(21723)
- 2014(21428)
- 2013(21293)
- 2012(19418)
- 2011(17279)
- 2010(17498)
- 2009(16869)
- 2008(17186)
- 2007(15748)
- 2006(14172)
- 2005(13464)
- 学科
- 业(89136)
- 管理(82198)
- 济(82157)
- 企(82048)
- 企业(82048)
- 经济(82011)
- 方法(33322)
- 财(32771)
- 业经(29536)
- 农(27878)
- 数学(24832)
- 数学方法(24685)
- 制(24031)
- 中国(23795)
- 务(23549)
- 财务(23514)
- 财务管理(23479)
- 企业财务(22277)
- 农业(19727)
- 技术(17612)
- 体(17543)
- 划(17228)
- 策(17182)
- 贸(15558)
- 理论(15545)
- 贸易(15544)
- 和(15474)
- 易(15231)
- 体制(15049)
- 银(15015)
- 机构
- 学院(274760)
- 大学(271419)
- 济(123581)
- 经济(121251)
- 管理(111818)
- 理学(93447)
- 理学院(92555)
- 管理学(91695)
- 管理学院(91126)
- 研究(88919)
- 中国(76545)
- 财(63467)
- 京(57603)
- 财经(48237)
- 科学(46802)
- 经(43868)
- 江(43576)
- 所(43125)
- 中心(41239)
- 农(39966)
- 经济学(38059)
- 研究所(37914)
- 北京(36972)
- 财经大学(35530)
- 州(34145)
- 经济学院(34131)
- 业大(33230)
- 商学(31995)
- 院(31692)
- 商学院(31688)
- 基金
- 项目(167905)
- 科学(135024)
- 研究(130756)
- 基金(124367)
- 家(105330)
- 国家(104328)
- 科学基金(92000)
- 社会(86341)
- 社会科(81872)
- 社会科学(81854)
- 基金项目(64555)
- 省(63592)
- 教育(60100)
- 自然(55618)
- 自然科(54343)
- 自然科学(54330)
- 自然科学基金(53495)
- 划(52232)
- 编号(52217)
- 资助(50310)
- 成果(43252)
- 部(39329)
- 制(38570)
- 创(38233)
- 重点(37222)
- 国家社会(36691)
- 业(36635)
- 课题(36288)
- 发(35416)
- 性(34951)
- 期刊
- 济(148689)
- 经济(148689)
- 研究(88912)
- 中国(63022)
- 财(55768)
- 管理(50972)
- 农(38977)
- 科学(34700)
- 学报(31774)
- 融(31133)
- 金融(31133)
- 教育(29197)
- 技术(27392)
- 大学(26702)
- 农业(26486)
- 财经(25749)
- 学学(24940)
- 业经(23780)
- 经济研究(22966)
- 经(22307)
- 问题(18765)
- 业(18124)
- 贸(16476)
- 世界(16214)
- 技术经济(16007)
- 财会(15417)
- 会计(14974)
- 国际(14833)
- 现代(14451)
- 经济管理(12659)
共检索到442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通 蔺宇
技术与管理是推动制造业进步的两面,技术水平固然重要,但在某种程度上,管理的先进程度会对技术应用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管理实践指的是那些行之有效,被广泛采纳的,能够在质量、成本及交付等方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方法论或先进技术,其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双重属性。技术与管理是推动制造业进步的两面,技术水平固然重要,但在某种程度上,管理的先进程度会对技术应用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偏重社会属性的管理实践展开讨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文星
守业者既要紧抓机遇,也要敢于面对挑战,但也不必太在乎成败与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快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第一代创业者已经英雄迟暮,如何将权杖交接给子女成为许多企业家面临的难题。西方国家的家族企业大多历史悠久,所以更早经历了企业的代际交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具有独特性,加上国情、文化等与西方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传承也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民营企业的传承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文星
守业者既要紧抓机遇,也要敢于面对挑战,但也不必太在乎成败与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快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第一代创业者已经英雄迟暮,如何将权杖交接给子女成为许多企业家面临的难题。西方国家的家族企业大多历史悠久,所以更早经历了企业的代际交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具有独特性,加上国情、文化等与西方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传承也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民营企业的传承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跃文 曾融 游强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成为一种趋势。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碳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订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因此,碳减排成为国内各企业必须面对且刻不容缓的问题。文章根据现阶段民营小型制造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拟出若干碳减排方式,确定优选方案,并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给出碳减排目标控制的程序、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民营小型制造企业 温室气体 碳减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蔚 余宇新
本文从管理运行效率的视角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微观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揭示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因素。研究表明,所有制因素和地域因素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的变量,市场结构因素也是影响管理效率的重要变量,这些结果表明合理的产权安排和市场竞争是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未来的政策导向应促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并促进市场竞争来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管理效率 经营效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玉婧
贸易中常用的环境规制措施包括环境技术标准、法规、PPMs、环境标志或生态标签等强制性和自愿性的要求,涵盖了R&D、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由于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俊
民营企业在管理中的难题之一就是企业制度执行难、执行力水平不高。文章通过对民营企业制度的验证性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制度执行力弱的影响因素有9个维度,并且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制度执行力满意度呈一定正相关性,而与企业管理的粗放无序具有负相关性。制度执行是一个整体和组织层面的问题,具有系统性,需要从制度设计、企业的执行文化、个体胜任力等多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制度 执行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东
本文在对民营科技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企业研究的文献,对目前民营科技企业产业化从理论上加以界定,构筑出一个分析框架,其目的:一方面指明这种趋势的合理性和内在规律性;另一方面力图帮助企业家克服产业化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也希望为企业家和理论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勃
在制造业企业普遍缺工背景下,部分企业不缺工说明农民工务工选择的倾向性。提出创建雇主品牌对制造业传统用工模式革新。雇主品牌以培养员工忠诚为目标,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管理期望,要求企业诚信招聘、管理公平和提高管理沟通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雇主品牌 管理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永年
在任何一个社会,企业家是国家经济的主体。如果根据马克思"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观点,人们可以说,没有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就没有国家的崛起。一、中国企业家的本质和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家群体表现出至少如下特征。第一,离钱太近,离科学技术太远。大多数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但对科学技术不那么感兴趣。商人自古就有,但企业家更多的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当代中国尽管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于技术
关键词:
企业家群体 知识产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腊柏
企业培训供给因受训员工的流失风险而受到抑制,原因在于企业培训机制的缺陷。要做好培训工作,必须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培训归责机制、员工培训积分激励机制和受训员工离职约束机制。
关键词:
企业培训 培训机制 机制创新 培训困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瑜洁
动态能力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持续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本研究在引入日本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制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吉利汽车的单案例分析研究,探索并尝试阐释了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由于企业先期经验、资金、技术等资源积累不足,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加剧,组织计划的不确定性增加,非计划突发应对式动态能力发展路径成为主导;由于企业"感知、补足、重构"过程时间缩短和员工离职率偏高,动态能力主体范围缩小并集中于组织忠诚度较高的多样职能背景出身的高层管理者;同时需要强化组织外部支持,建立全职能对接式产学联盟,在员工入职前培养中层和基层员工的组织常规能力,从而支持组织基本职能的运行。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组织特征,构建东方特色企业治理理论,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构建机制 吉利汽车 案例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畅 曾津 沙宸冰
本文以我国民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营商环境优化视角探索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基于中国实际,构建纳入地区营商质量的中间品选择模型对内在机理进行挖掘,从民营企业面临融资歧视的现实问题入手,将地区、产业与企业数据结合展开多角度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区营商环境优化具有一定的金融传导机制,其显著提升了民营制造企业生产率,能够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研究表明,该作用并非依靠民营制造企业融资规模的增长,而是源自长期债务获取能力的提升以及融资成本的降低。本文通过将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和国有企业内部金融化问题加以区分,揭示了营商环境优化是提高金融配置效率、促进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文彪 陈志云 张宁
文章通过对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智能制造发展中各阶段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升级的经验,指出了现有生产制造产业发展中的不足。同时,建议公司重视构建适合其发展状况的智能制造新体系,指明智能制造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效果,提示企业应以四个层级智能制造关键要素为基础,不断完善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和协助企业团队提高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文章在总结自身和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基础上,也对智能制造得转型升级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这对助推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加速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稳步推进,将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装备制造业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