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3)
- 2023(19811)
- 2022(16793)
- 2021(15798)
- 2020(13328)
- 2019(30575)
- 2018(30094)
- 2017(57495)
- 2016(31125)
- 2015(35159)
- 2014(34827)
- 2013(34434)
- 2012(31372)
- 2011(28136)
- 2010(28005)
- 2009(25946)
- 2008(25769)
- 2007(22689)
- 2006(19951)
- 2005(18016)
- 学科
- 济(129008)
- 经济(128830)
- 业(108188)
- 管理(103884)
- 企(96000)
- 企业(96000)
- 方法(58631)
- 数学(48418)
- 数学方法(47794)
- 财(39984)
- 农(37755)
- 业经(36061)
- 中国(34630)
- 制(28446)
- 务(27272)
- 财务(27189)
- 财务管理(27141)
- 企业财务(25735)
- 农业(25669)
- 贸(23703)
- 贸易(23691)
- 学(23261)
- 易(23093)
- 技术(22955)
- 理论(22794)
- 和(22240)
- 地方(22168)
- 划(20855)
- 体(20829)
- 策(20024)
- 机构
- 学院(442570)
- 大学(441308)
- 济(183568)
- 经济(179911)
- 管理(178249)
- 理学(153700)
- 理学院(152105)
- 管理学(149642)
- 管理学院(148826)
- 研究(144680)
- 中国(112623)
- 京(93754)
- 财(87137)
- 科学(86305)
- 所(71047)
- 农(69726)
- 财经(69230)
- 中心(66040)
- 江(64831)
- 研究所(64197)
- 业大(63282)
- 经(63072)
- 北京(59280)
- 经济学(55550)
- 范(55405)
- 师范(54892)
- 农业(54416)
- 院(52754)
- 州(51769)
- 财经大学(51375)
- 基金
- 项目(297003)
- 科学(235951)
- 研究(219903)
- 基金(217847)
- 家(188468)
- 国家(186887)
- 科学基金(162541)
- 社会(140566)
- 社会科(133306)
- 社会科学(133271)
- 基金项目(114801)
- 省(114394)
- 自然(104667)
- 自然科(102299)
- 自然科学(102276)
- 教育(101225)
- 自然科学基金(100468)
- 划(95843)
- 资助(89681)
- 编号(89161)
- 成果(71974)
- 部(66440)
- 重点(65824)
- 创(63117)
- 发(62394)
- 课题(60959)
- 创新(58496)
- 国家社会(58406)
- 教育部(57647)
- 制(57030)
- 期刊
- 济(202518)
- 经济(202518)
- 研究(131855)
- 中国(85698)
- 财(70414)
- 管理(70074)
- 学报(64504)
- 农(64020)
- 科学(61830)
- 大学(50626)
- 学学(47754)
- 教育(47382)
- 农业(44210)
- 技术(41032)
- 融(39290)
- 金融(39290)
- 财经(34517)
- 业经(33515)
- 经济研究(32102)
- 经(29655)
- 问题(26129)
- 业(25423)
- 技术经济(22909)
- 贸(20990)
- 现代(20529)
- 科技(20316)
- 理论(20173)
- 版(20068)
- 世界(19886)
- 统计(19858)
共检索到656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瑜洁
动态能力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持续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本研究在引入日本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制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吉利汽车的单案例分析研究,探索并尝试阐释了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由于企业先期经验、资金、技术等资源积累不足,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加剧,组织计划的不确定性增加,非计划突发应对式动态能力发展路径成为主导;由于企业"感知、补足、重构"过程时间缩短和员工离职率偏高,动态能力主体范围缩小并集中于组织忠诚度较高的多样职能背景出身的高层管理者;同时需要强化组织外部支持,建立全职能对接式产学联盟,在员工入职前培养中层和基层员工的组织常规能力,从而支持组织基本职能的运行。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组织特征,构建东方特色企业治理理论,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构建机制 吉利汽车 案例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四海 尹璐璐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进行并购活动时涉及到的资金、技术、品牌都比一般的企业并购要复杂,并购的整合风险更高,加强对汽车企业并购整合的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究了我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整合风险,以期为中国汽车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汽车企业 并购 整合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宇飞
通过对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国际化历程的总结发现,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等,形成本土企业的自主产品和技术,然后再开始国际化经营。"引进来"战略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便利和支持。我国汽车企业应创新制度和管理,建立能支持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文化和经营理念;立足全球,建设协同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
关键词:
“引进来”战略 企业国际化 汽车行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宇飞
通过对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国际化历程的总结发现,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等,形成本土企业的自主产品和技术,然后再开始国际化经营。"引进来"战略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便利和支持。我国汽车企业应创新制度和管理,建立能支持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文化和经营理念;立足全球,建设协同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创新商业模式,支撑全球化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引进来”战略 企业国际化 汽车行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立锋 徐明棋
在企业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的格局下,企业资源、网络构建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协同演化机制,作为影响我国民营跨国公司成长的内外因子,构建全球生产网络为企业获取全球资源提供了路径,而企业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的动机和机会受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的影响,这两个子系统通过彼此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对跨国公司成长产生协同促进效应。两者协同程度越高,就越能够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娟
本文通过吉利收购沃尔沃与腾中收购悍马两个案例,比较了民营企业汽车业海外并购中的差异,分析了其并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民营企业汽车业海外并购中应关注的相关问题,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汽车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筑。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汽车业 海外并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竹 左晶晶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案例研究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的路径:(1)观念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突破地域局限,合理开放地利用外部资源。(2)市场驱动和创新驱动并举。"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应该是通过创新驱动的方式推动制造业的成长。(3)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并重,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利用好"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广泛深入地学习吸收沿线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沿线发达国家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业 创新驱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核成 李鑫 周泯非 刘聪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发展方式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春晖
全球生产网络下如何突破"升级困境"是当前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吉利汽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升级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状况是影响其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网络联系的重要因素,作为网络资源的网络联系又决定了企业升级潜力及内部资源的进一步积累。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土企业应采取主动性网络管理策略,构建由企业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实现升级。
关键词:
本土企业 资源 网络 协同演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颖 周树民 王传美
本文以我国汽车制造业36家上市企业2007~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企业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惯性,上一期的盈利能力与本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优资产负债率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本文得出的总体最优资产负债率为52.77%。从企业角度看,优化资本结构有利于盈利能力提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水灵 邵同尧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同一产业甚至同一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被分割成不同的环节,在空间上离散性地分布于全球各地。而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汽车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黎常
以吉利汽车和绿源电动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企业家的制度创业行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的制度创业行为过程包括构建变革使命、宣传变革使命、动员资源建立联盟以实施变革;在此过程中,企业家运用不同策略实现各环节的活动,最终达到制度创业的目标。
关键词:
制度创业 企业家才能 制度企业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俊 郭耿轩 刘敏 秦颖
基于3家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跨案例研究,构建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可以分为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3个阶段。企业基于动态能力不断调整其在不同阶段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在自动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提高制造能力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信息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标准化、信息化集成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智能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企业柔性化建设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瑜洁
本文通过对中国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整合过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全球领先企业时的一种有效整合方式:并购双方应维持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以保护被并购全球领先企业的品牌价值,降低文化冲突,减少企业间调和成本;并积极地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球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资源共享,追求整合的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整合模式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瑜洁
本文通过对中国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整合过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全球领先企业时的一种有效整合方式:并购双方应维持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以保护被并购全球领先企业的品牌价值,降低文化冲突,减少企业间调和成本;并积极地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球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资源共享,追求整合的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整合模式 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