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4)
- 2023(10823)
- 2022(8727)
- 2021(8301)
- 2020(7060)
- 2019(16336)
- 2018(16084)
- 2017(30899)
- 2016(16250)
- 2015(18588)
- 2014(18142)
- 2013(18116)
- 2012(16260)
- 2011(14612)
- 2010(14766)
- 2009(14066)
- 2008(14026)
- 2007(12409)
- 2006(10822)
- 2005(10249)
- 学科
- 济(82110)
- 经济(82024)
- 业(79201)
- 企(74034)
- 企业(74034)
- 管理(63439)
- 方法(39070)
- 数学(31376)
- 数学方法(30876)
- 业经(27471)
- 财(25026)
- 农(23957)
- 中国(20762)
- 务(19118)
- 财务(19084)
- 财务管理(19069)
- 企业财务(18028)
- 技术(17106)
- 农业(17078)
- 贸(15577)
- 贸易(15565)
- 制(15385)
- 策(15319)
- 易(15238)
- 划(14649)
- 理论(14134)
- 和(14006)
- 体(12697)
- 企业经济(12249)
- 经营(12197)
- 机构
- 学院(240346)
- 大学(235296)
- 济(112490)
- 经济(110875)
- 管理(100382)
- 理学(86470)
- 理学院(85698)
- 管理学(84468)
- 管理学院(84028)
- 研究(76359)
- 中国(63572)
- 财(50249)
- 京(49250)
- 科学(41785)
- 财经(40235)
- 所(37146)
- 经(36800)
- 农(35232)
- 经济学(34831)
- 江(34818)
- 中心(34075)
- 研究所(33360)
- 北京(31625)
- 经济学院(31412)
- 业大(30812)
- 财经大学(29728)
- 商学(28987)
- 商学院(28719)
- 经济管理(27554)
- 农业(27534)
- 基金
- 项目(153601)
- 科学(124617)
- 基金(115661)
- 研究(114595)
- 家(99139)
- 国家(98328)
- 科学基金(87248)
- 社会(76820)
- 社会科(73177)
- 社会科学(73158)
- 基金项目(59784)
- 省(58287)
- 自然(55080)
- 自然科(53995)
- 自然科学(53984)
- 自然科学基金(53139)
- 教育(52124)
- 资助(48497)
- 划(48122)
- 编号(44535)
- 部(35368)
- 创(35343)
- 业(35006)
- 成果(34489)
- 重点(34071)
- 发(33058)
- 国家社会(32916)
- 创新(32226)
- 教育部(31111)
- 人文(30403)
- 期刊
- 济(124263)
- 经济(124263)
- 研究(72304)
- 中国(45290)
- 管理(43797)
- 财(42135)
- 农(33051)
- 科学(31249)
- 学报(27909)
- 技术(24729)
- 农业(23299)
- 大学(23102)
- 学学(22024)
- 融(21865)
- 金融(21865)
- 经济研究(21175)
- 业经(20977)
- 财经(20914)
- 教育(19993)
- 经(18213)
- 业(16114)
- 技术经济(15845)
- 问题(15828)
- 贸(14571)
- 世界(14535)
- 统计(14109)
- 策(13116)
- 国际(12746)
- 现代(12123)
- 财会(11715)
共检索到360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永亮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是我国经济中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崛起到国有企业转制,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千差万别,但揭开现象可见一些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作为社会转型大环境下成长着的经营组织,他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对同类的问题。应该说,由于环境的不同、创业者个性、能力的差异以及际遇的迥异,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确有不少共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构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我们根据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特征和产业战略的发展特征,将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归纳为六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领袖型的强悍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上往往专横独断,偏重于人治;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个人很低调,偏重法制,善于用制度管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一批民营企业迅猛成长,有的成为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由于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华林 蔡海林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 ,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我国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四种成长模式 ,并对这四种成长模式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集群式民营企业 成长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瑜
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可分为原始性创新、引进模仿基础上的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按技术创新的组成形式分为独立创新和联合创新。中国民营企业创新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联度较差。相比较而言,引进模仿再创新企业之创新经济效益优于原始创新企业,联合创新企业之创新经济效益优于独立创新企业。引进和模仿再创新是现实选择,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必然选择,联合创新是中国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运行基础。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路径选择 实证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恩富 白红丽
民营企业应该实施员工分享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已有一定共识,但如何分享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员工分享模式可分为利润分享、虚拟股权分享和员工持股这三种类型,并选取了永辉超市、华为公司、东升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员工分享的实施背景和操作方案。从分享获得、分享内容等方面对这三种分享模式进行比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图 王变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与银行业的创新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通过金融组织创新,组建各种形式的民营金融机构,以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中国金融业的结构性缺陷问题,促进民营企业的生成和成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江乾坤 王泽霞
针对国内外企业集团跨国并购融资的现状,基于异常融资优序理论,构建了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跨国并购融资创新模式——包括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战略联盟融资和金融创新融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乾坤
基于融资优序理论,文章构建了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融资创新"I-A-I"模式:内部资本市场融资(I)—战略联盟融资(A)—金融创新(I)。实务证据显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与融资风险;集团化运作及境外上市更有利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实施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战略联盟融资伙伴中债务型多于股权型,并购贷款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债务型融资的主要类型,国外同行、国外PE更愿意成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股权型融资伙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金融创新包括参与主体创新、融资方式创新、交易方式创新、契约条款创新和风险控制创新,并购上市公司、银团贷款、分步收购、新股预约权、目标企业破产等金融创新方式已被广泛使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敏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和特点,从企业成长的角度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模式(即创业、当地导向、国内导向、国内对海外导向、世界市场导向)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现状 发展模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刚
浙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出现的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模式显示了一定的经济优势 ,但就我国整体而言 ,民营企业集群机制尚未建立 ,发展存在结构合理性问题 ,民营企业集群还使行政性重复投资的风险增大、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为发展民营企业集群模式 ,政策上必须加强政府推动作用 ,改善外部环境 ;利用政府宏观指导作用 ,合理安排集群区的产业结构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提高集群创新能力等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集群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尹诚民
民营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又是一个文化伦理组织。用家族的规则来管理企业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制度形式。虽然如此,简单地否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作用,是不足取的。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面临企业管理的各种问题,摆脱家族制管理的束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家族制管理 对策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培源
基于企业经营特征对晋江市六大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分析表明,按照波特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晋江市的食品、陶瓷、石材和玩具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要素驱动阶段,运动鞋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投资驱动阶段。缺乏依靠创新驱动的国际知名品牌的牵引和拉动,六大产业集群的主体功能只能是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然而,实施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升级策略,可以推动产业集群步入品牌和创新驱动阶段,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高附加值环节,成为国际性领导型产业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