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7)
- 2023(11158)
- 2022(8949)
- 2021(8317)
- 2020(6955)
- 2019(15696)
- 2018(14996)
- 2017(28788)
- 2016(15286)
- 2015(17351)
- 2014(16666)
- 2013(16600)
- 2012(15095)
- 2011(13356)
- 2010(13453)
- 2009(13049)
- 2008(13424)
- 2007(11978)
- 2006(10550)
- 2005(10017)
- 学科
- 业(84487)
- 企(79930)
- 企业(79930)
- 济(74525)
- 经济(74425)
- 管理(67314)
- 方法(32771)
- 财(30277)
- 业经(27607)
- 数学(24824)
- 数学方法(24744)
- 务(24629)
- 财务(24625)
- 财务管理(24603)
- 农(23752)
- 企业财务(23500)
- 中国(19806)
- 农业(16839)
- 制(16424)
- 技术(16417)
- 策(15230)
- 划(15110)
- 贸(14187)
- 贸易(14176)
- 体(14124)
- 易(13910)
- 和(13756)
- 企业经济(12528)
- 经营(12380)
- 体制(12193)
- 机构
- 学院(226933)
- 大学(222921)
- 济(108204)
- 经济(106799)
- 管理(95078)
- 理学(81633)
- 理学院(80952)
- 管理学(80383)
- 管理学院(79946)
- 研究(72613)
- 中国(61343)
- 财(51855)
- 京(46355)
- 财经(41470)
- 经(37981)
- 科学(37102)
- 所(34792)
- 经济学(33763)
- 江(32435)
- 中心(32056)
- 农(31570)
- 研究所(30851)
- 财经大学(30818)
- 经济学院(30473)
- 北京(29741)
- 商学(29099)
- 商学院(28853)
- 业大(26586)
- 经济管理(26039)
- 院(25663)
- 基金
- 项目(141594)
- 科学(115782)
- 研究(108771)
- 基金(108344)
- 家(92706)
- 国家(91568)
- 科学基金(81031)
- 社会(75361)
- 社会科(71552)
- 社会科学(71531)
- 基金项目(56448)
- 省(51829)
- 自然(48950)
- 教育(48103)
- 自然科(47857)
- 自然科学(47844)
- 自然科学基金(47162)
- 资助(43383)
- 划(42890)
- 编号(41773)
- 业(34208)
- 部(33728)
- 成果(33387)
- 创(32909)
- 国家社会(32726)
- 重点(31246)
- 发(30364)
- 制(30069)
- 教育部(30043)
- 创新(29832)
- 期刊
- 济(123106)
- 经济(123106)
- 研究(71128)
- 财(46531)
- 中国(42199)
- 管理(41264)
- 农(30580)
- 科学(29194)
- 学报(25652)
- 财经(22188)
- 融(22141)
- 金融(22141)
- 大学(21510)
- 农业(21491)
- 学学(20601)
- 经济研究(20476)
- 业经(20406)
- 技术(19907)
- 经(19225)
- 教育(16323)
- 问题(15835)
- 世界(15244)
- 业(14947)
- 贸(14904)
- 财会(14288)
- 技术经济(14209)
- 国际(13405)
- 会计(12860)
- 现代(11905)
- 经济管理(10796)
共检索到34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明琳 陈凌 叶长兵
本文以最终控制者可以追溯到家族或自然人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广义家族上市公司区分为"真正"或狭义家族上市公司(FB)和自然人上市公司(PB)两类,从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和家族管理三个维度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家族治理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但家族所有、控制、管理三个维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家族治理的绩效最终取决于不同维度之间的组合。鉴于不同类型家族上市公司的主要回归结果皆不相同,本文认为家族企业的不同界定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
关键词:
家族治理 家族所有 家族控制 家族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铁云 翁波意
本文以2004年以前上市的40家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其2006年至2010年的公司治理数据及财务数据,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家族上市公司中家族持股比例、家族成员董事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独立董事薪酬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硕博及以上董事比例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家族上市公司 董事会治理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元鸳 孔玉生
2010年,《福布斯》首度发布了对我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调查,发现家族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优于其它上市公司。从盈利能力角度看,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表现突出,3年加权平均净利润率达到12.53%,而上市国企只有2.85%,上市民营企业中的非家族企业也只有5.69%。这一结果也与国外对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报导相一致。由此可见,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无论是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亚洲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如中国、日本,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启林 朱文
本文以 2 0 0 2年在上海、深圳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的 1 2 8家家族类上市公司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控制性家族导致的代理问题刚刚开始出现。家族类上市公司中既存在所有权层面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形成第一重代理关系 ,也存在家族企业主与家族 非家族雇员在管理层面形成的第二重代理关系 ,研究发现前者对家族类上市公司价值具有负面影响 ,而后者则具有双面的影响
关键词:
家族控制 企业价值 代理 托宾Q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小刚 连燕玲
家族权威是解释家族企业治理效率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以所有具有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就家族权威及其配置、家族成员内部权威集中度与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家族权威与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过于强化或削弱家族权威都不利于价值创造;第二,家族成员的股东身份权威在相应的管理权威配置下将发挥更强的作用,而这两种权威的背离并不利于提高家族上市公司的价值;第三,家族成员内部的权威集中度是解释家族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对集中的家族资本所有权有利于公司的价值创造,但将管理权集中于个别...
关键词:
家族权威 家族上市公司 价值创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萌娜 王明琳 王河森
家族控制是当前国内民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治理特征,本文研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及"家族成员涉入企业"这两类家族强化控制权方式对企业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降低了企业智力资本水平,而家族成员差序格局与企业智力资本水平呈正相关,并减弱了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智力资本水平的负面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对当前民营企业从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升智力资本水平,进而实现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家族控制 智力资本 两权分离 差序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春 杨学儒 姜岳新 胡晓红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内部人所有权,将其区分为"广义内部人所有权"和"狭义内部人所有权",考察了其不同的委托代理问题。运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发现企业价值与"广义内部人所有权"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同时也验证了"狭义内部人所有权"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结论表明,监督效应与侵占效应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发挥作用,企业大股东易于勾结起来和高管形成串谋侵占小股东利益;堑壕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同样发挥作用,但由于在中国,"狭义内部人所有权"普遍极低,现有数据难以给出完美的分析。
关键词:
内部人所有权 企业价值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延明 陈阳
经理人薪酬是一种典型的用以降低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以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为对象,从公司绩效、董事会监督及外部大股东控制三个方面对两类企业的经理人薪酬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代理理论中以绩效决定经理人薪酬的控制机制在我国非家族企业中是有效的,而在家族企业中效果有限;对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估,会计基础重于市场基础;代理理论在我国主要适用于非家族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善重 李卓
战略变革是企业维持自身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身份认同理论,探索了高管家族认同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并关注了制度效率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能够有效地促使家族企业实施战略变革,对于处在制度效率较高地区的家族企业,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主要从意愿(风险承担和代际传承)与能力(合法性和融资约束)两方面推动战略变革的实施。拓展性分析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学历差距较大、年龄差距较小、性别相同的情境下,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从家族认同的视角分析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动机、情境机制和影响路径,拓展了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家族认同 战略变革 制度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霄 赖雁云
本文以2008-2012年间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家族控制、制度冲突与企业间接掏空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控制与企业间接掏空行为正相关,即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掏空可能性;家族股权集中度会抑制家族控制对企业掏空行为的促进作用,企业的隐性风险降低;市场化程度会影响家族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隐性风险的调节作用,即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家族企业的风险较低,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家族企业的风险则较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本文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我国民营企业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家族化治理倾向?我们认为,家族化治理作为一种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在于,在给定企业家能力和外生环境特征的条件下,它与我国民营企业的战略导向和行为特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文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研究,对国内既有的以代理成本理论为指导的"信任观"和"不完全经理市场"的解释形成了修正和补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永斌 郑金芳
在股权集中体系中,控制权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最终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权为基础,整理和计算了我国家族控制权及其现金流权;并从家族控制权的持有比例、取得途径、实现方式、内部结构,以及现金流权比例、管理参与度、所在地域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家族控制权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取得了不少新的发现。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公司绩效 民营上市公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万小妹 徐璇
文章选取了截至2006年底383位家族富豪控制的419个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最终控制家族是"企业家"还是"资本家"这一新的视角考察最终控制家族的这种经营倾向上的差别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绩效的影响,设计了两个模型对绩效分别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控制家族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公司绩效有显著影响,这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提高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凌 王昊
当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制度环境下,企业会选择一些替代性的机制,例如家族涉入和建立政治联系等制度安排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替代和补充作用。家族涉入可以应对企业内部的代理问题,帮助企业获得稀缺的资源,以及让家族成员分享企业收益。建立政治联系则可以保护财产权、吸引资本进入等。在转型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当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市场当中的企业选择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利用2010年中国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调研数据发现,当存在经济发展的内生影响时家族企业中家族涉入与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而控制经济发展的内生影响后家族涉入与制度环境之间负相关。同时在制度环境水平较低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立智
本文在评述现有家族企业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契约性质出发,论证财产权利与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内在联系,并由此解释中国民营企业家族化组织倾向的内在原因,探讨中国民营家族企业的现实变迁路径。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产权 合约 要素市场 账外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市公司控制权类型、治理机制与代理成本——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比较分析
创业家族的共同治理有效还是无效?——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家族经营的代际决策
亲族信任、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以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为例
“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中家族冲突的解决路径
家族企业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对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合理性的检验
家族企业家双重性特征与家族企业融资决策——来自中小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家族二代涉入如何提升企业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研究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