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7)
2023(9479)
2022(7947)
2021(7646)
2020(6459)
2019(14493)
2018(14124)
2017(26207)
2016(13603)
2015(15520)
2014(14435)
2013(14374)
2012(13303)
2011(12118)
2010(12004)
2009(11269)
2008(11079)
2007(9916)
2006(8718)
2005(8014)
作者
(36482)
(30876)
(30780)
(29046)
(19846)
(14493)
(13656)
(11890)
(11546)
(10634)
(10581)
(10135)
(9936)
(9802)
(9598)
(9333)
(9229)
(9054)
(9043)
(8409)
(7640)
(7292)
(7199)
(7055)
(6873)
(6865)
(6680)
(6577)
(6204)
(5992)
学科
(58311)
经济(58241)
(53288)
管理(50112)
(47320)
企业(47320)
方法(27032)
数学(23519)
数学方法(23395)
技术(20054)
(18943)
中国(18914)
(13858)
技术管理(13478)
(13279)
财务(13265)
财务管理(13243)
业经(13105)
(12972)
贸易(12960)
企业财务(12799)
(12772)
(12552)
(10006)
银行(9990)
(9571)
(9553)
农业(9467)
(9139)
金融(9139)
机构
大学(198190)
学院(195309)
(93443)
经济(92148)
管理(81204)
理学(70643)
理学院(69993)
管理学(69286)
管理学院(68894)
研究(67561)
中国(54228)
(41619)
(41562)
科学(35570)
财经(33603)
(32148)
(30993)
中心(30049)
经济学(29733)
研究所(28963)
(27200)
北京(26812)
经济学院(26728)
财经大学(25391)
(24804)
(24203)
商学(24034)
商学院(23816)
业大(23576)
(22861)
基金
项目(129576)
科学(106221)
基金(99428)
研究(97050)
(86401)
国家(85771)
科学基金(75389)
社会(66928)
社会科(63838)
社会科学(63827)
基金项目(52113)
自然(46755)
(46512)
自然科(45887)
自然科学(45879)
自然科学基金(45212)
教育(44408)
(40139)
资助(39714)
编号(36239)
(33445)
(31195)
创新(30326)
国家社会(29583)
成果(29424)
重点(28903)
教育部(27835)
(27114)
人文(26604)
中国(26460)
期刊
(97371)
经济(97371)
研究(61755)
中国(41388)
管理(34902)
(33716)
科学(27335)
学报(24872)
(21537)
大学(20389)
教育(19937)
学学(18997)
(18985)
金融(18985)
技术(18773)
财经(17939)
经济研究(17392)
(15529)
农业(15106)
业经(13173)
(13067)
技术经济(12501)
问题(12359)
世界(11853)
国际(11689)
科技(11442)
(10373)
(9337)
论坛(9337)
(8751)
共检索到29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茆健  
本文采用2001—2007年中国184家民营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和差分广义矩方法考察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周期性特征。实证结果发现,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在衰退期和繁荣期都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我们称之为"扩张偏向的技术创新"行为。在细分行业的分析中,这种特征在消费者相机选购品业也表现得非常显著,但在其他行业中则不显著。本文提出了"利润率差距假说"来解释扩张偏向的技术创新行为形成的原因并验证这个假说,我们认为,利润率差距的缩小增加了企业对主营业务进行技术创新投资的激励,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呈现出扩张偏向。在政策建议上,我们提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点,特别是财税激励政策要有行业区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燕  郑涵钰  
基于1996—2015年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利用Heckman两阶段法对OFDI扩张速度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考察,并分析了内外部因素在调节扩张速度对企业绩效影响时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扩张速度显著促进对外投资企业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且资本密集型行业、向发达国家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加长期稳健。而具有较高研发水平、较低负债率和从事较高国际经营化程度的行业则进一步促进企业在快速扩张中获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俊红  张艺璇  卞元超  
本文利用中国高校扩招这一外生性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与机理。研究发现,中国高校扩招所引致的人力资本扩张,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且其内在机制在于,人力资本扩张显著地提升了城市高技能劳动力供给,从而使得技术进步朝着丰富要素的方向发展,推动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在受高校毕业生冲击较大、人力资本与科研投入匹配度较高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这一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结论为深刻理解人力资本扩张的技术进步效应,进而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生  张军  
基于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本文使用中国1994—2004年度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方法估计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周期性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全部政府支出,还是基于分类支出,中国地方政府都实行的是一种在衰退期比繁荣期更为积极的"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本文认为这种"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就是中国式分权的治理模式和预算软约束相互作用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接着,本文利用两个政府竞争指标证实了上述假说。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坚飞  欧阳文和  
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对控制权指标进行选定和度量,以主营业务收益率、管理费用除以主营业务收益的比率作为公司控制权在经营绩效上的反映,建立了一个股权分散、控制权弱化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因果模型,并以中国ST民营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ST化与股权的制衡化以及第一大股东对董事会、总经理的直接控制能力下降(控制权弱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强化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转移应和股权转让相一致,才能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甄朝党  
本文以技术论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与扩张,认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峰  
本文选取1997年1月至2014年11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扩张偏向与贸易收支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扩张偏向与贸易收支之间确实存在非线性关联,财政支出冲击、税收冲击和政府预算冲击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三区制特征;区制1状态下中国的财政支出扩张会加剧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总体贸易收支的恶化,此时财政扩张偏向与贸易收支呈现"双重赤字"联动;而随着财政收入的提高和预算平衡的改善,在区制2和区制3状态下,财政支出冲击会引致加工贸易的持续改善,长期内财政扩张偏向的"双重发散"效应正逐步显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申晓军  苏为华  
基于诱发创新理论检验了要素价格变动对技术创新效率偏向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要素相对价格变动产生了技术创新效率偏向。在生产要素互补条件下,技术创新效率偏向资本要素时,劳动收入份额趋于下降;技术创新效率偏向劳动要素时,劳动收入份额趋于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1978-2017年总体技术效率处于劳动增进型演化路径,但1978-2004年期间存在技术创新偏向资本效率阶段,这解释了劳动收入份额转折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要素价格诱发创新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炜  张欢  
管理主义动机是现代企业资本扩张中的一项重要动因。在我国公有制企业独特的内部人控制结构下 ,这一治理因素是否对公司的资本扩张发挥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扩张行为的考察和统计检验 ,论证了经理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对推动我国公有股权控股的上市公司实施配股增发、购并等资本扩张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作者进而提出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激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代理问题 ,治理管理主义问题的首要原则是强化经理人约束和股东控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赵展一   王辉   李贞贞   孙源  
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企业视角研究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掌握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规律,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本文从科学关联度、专利引文时滞、科学循环周期、学科多样性等角度构建分析指标,并以上市公司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吸收较少;(2)领域内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显著;(3)科学关联度越高的产业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创新转化的速度越慢;(4)基础研究向技术创新传递知识的速度逐渐加快;(5)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学科多样性高于其他传统产业领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静国  陶丽娜  
民营科技企业是新经济的生力军,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之一。在现阶段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使民营科技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共同寻找发展契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薇  邱荣燕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利用1998—2014年29个省的面板数据,从省际以及东、中、西部视角出发,采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以及对数离差均值对中国各省市的技术创新差距进行测算,发现各省市之间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技术创新存在明显差距。进一步,在构建C—D生产函数基础上,运用Shapley值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的成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雁兵  
本文提出适度政府规模福利效应新假说,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适度政府规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增进,政府规模存在三种效应,当政府规模较小时,增长效应占主导,当政府规模较大时,挤出效应占主导,当政府规模适度时,福利效应占主导;②政府规模对社会福利呈"倒U型"影响,短期扩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高,但长期膨胀则有损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中国适度政府规模在0.2左右;③政府规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作用大于政府干预作用,由于中国各省份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要防止地方政府规模过分偏离0.2的适度水平而造成地方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