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9)
- 2023(6351)
- 2022(5201)
- 2021(5156)
- 2020(4231)
- 2019(9926)
- 2018(9702)
- 2017(17760)
- 2016(9350)
- 2015(10778)
- 2014(10387)
- 2013(10757)
- 2012(10233)
- 2011(9823)
- 2010(9662)
- 2009(9049)
- 2008(8872)
- 2007(7584)
- 2006(6847)
- 2005(6239)
- 学科
- 济(45860)
- 经济(45810)
- 管理(27159)
- 业(22959)
- 方法(19003)
- 企(17522)
- 企业(17522)
- 数学(16830)
- 数学方法(16732)
- 中国(15997)
- 农(11801)
- 贸(10900)
- 贸易(10894)
- 易(10709)
- 学(9556)
- 业经(8967)
- 地方(8674)
- 财(8491)
- 和(8114)
- 农业(8080)
- 环境(8055)
- 制(7580)
- 资源(7530)
- 发(7119)
- 融(7115)
- 金融(7111)
- 银(7049)
- 银行(7042)
- 行(6925)
- 划(6490)
- 机构
- 大学(146251)
- 学院(141641)
- 济(67707)
- 经济(66701)
- 研究(56613)
- 管理(53957)
- 理学(45974)
- 理学院(45413)
- 管理学(44919)
- 管理学院(44645)
- 中国(44438)
- 科学(32868)
- 京(32472)
- 所(29168)
- 财(28136)
- 研究所(26716)
- 中心(24598)
- 财经(22915)
- 经济学(22381)
- 农(22189)
- 北京(21327)
- 经(21097)
- 经济学院(20186)
- 院(19917)
- 范(19513)
- 师范(19382)
- 江(18948)
- 科学院(18457)
- 业大(18316)
- 农业(17323)
- 基金
- 项目(96761)
- 科学(76635)
- 基金(73625)
- 研究(70776)
- 家(65772)
- 国家(65336)
- 科学基金(54514)
- 社会(48158)
- 社会科(45797)
- 社会科学(45783)
- 基金项目(38309)
- 自然(33266)
- 自然科(32288)
- 自然科学(32273)
- 省(32248)
- 自然科学基金(31759)
- 教育(30530)
- 资助(30281)
- 划(28967)
- 编号(27257)
- 成果(23576)
- 部(23303)
- 国家社会(22281)
- 中国(21707)
- 重点(21620)
- 发(21503)
- 教育部(19983)
- 创(19300)
- 人文(18578)
- 创新(18269)
共检索到218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达元 郭泺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已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知识产权等论坛的重要热点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正在谈判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中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非常丰富。但由于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外来文化渗透,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正面临丧失威胁。本文根据中国实际,阐述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与范畴;介绍了国际上有关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生物剽窃"的案例背景;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论坛在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制度方面的谈判进展。并针对中国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闫海 吴琼
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是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议题之一。根据中国国情并借鉴国际立法经验,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法制建设应当采取国家主导模式,并配合一定的合约安排。惠益分享不仅应当考虑货币惠益,还应当将纳入对加强中国科技机构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中长期非货币惠益。通过国家为主、实际提供者为辅的共同商议条件制度明确对生物遗传资源及其衍生品的商业使用和其他使用而产生的利益的分享的条件、义务、程序、类型、期间和分配方法与机制等,并建立非营利的国家信托基金加强对惠益的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钭晓东 向敏 周晓斌 黄秀蓉
随着遗传资源日渐成为后TRIPS时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新制高点,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分配失衡破解及分享模式创设已成当下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初步看,惠益分配失衡的客观症结是遗传资源分布失衡,主观症结是价值评估失当;但其深层次症结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博弈失序。
关键词:
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 失衡症结 分层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天宝
为了公平合理分享确保遗传资源的惠益,很多生物多样性大国在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基础上,采用公法管制的模式来调整遗传资源ABS问题。在此框架下,各国又采取了修订/解释、综合性立法、专门立法以及超国家立法等四种形式。这几种立法形式各有千秋,但其趋势是制定专门的立法,具体步骤是先制定行政法规,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为国家立法。这一趋势,值得我国相关立法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一丁 洪翠
我国民族地区蕴含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这些新兴资源类型为民族地区引入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提供了物质前提和知识基础。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基于民族地区特有的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兼具“发展”“补偿”“扶贫”等多项功能,与乡村振兴战略在主体、对象、目标和方式等基本要素发生关联。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无政策导向、法律依据前提下,自发、随机通过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经验,可为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参考。未来我国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配套规范的供给、制定,从强化政策功能、提供制度支撑、汇集各方主体力量三大方面深度推进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一丁 洪翠
我国民族地区蕴含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这些新兴资源类型为民族地区引入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提供了物质前提和知识基础。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基于民族地区特有的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兼具“发展”“补偿”“扶贫”等多项功能,与乡村振兴战略在主体、对象、目标和方式等基本要素发生关联。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无政策导向、法律依据前提下,自发、随机通过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经验,可为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参考。未来我国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配套规范的供给、制定,从强化政策功能、提供制度支撑、汇集各方主体力量三大方面深度推进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泽真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主要有专利保护、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和农民权保护。中国宜采用组合保护的方式,确认遗传资源为国家所有,确立遗传资源权制度、植物品种权利制度以及专利制度,以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珍愚 单晓光
遗传资源是所在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项,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必须率先对遗传资源提供保护,加强国家对遗传资源的管理:建议我国尽快制定《遗传资源保护法》;由环保部门负责对遗传资源进行专门的、统一的管理。在国内建立保护遗传资源的专利制度:遗传资源使用者利用遗传资源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遗传资源使用者与遗传资源提供国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应当归属于遗传资源提供国。获得专利的生物技术必须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物安全性的。保护遗传资源要在国际条约的框架内,通过制定新的保护遗传资源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或者修改TRIPS协议的...
关键词:
遗传资源 专利 保护 管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引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生物遗传资源丰富,但随着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威胁,为此双方酝酿建设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当前廊道内遗传资源面临盗掘滥用、外来生物入侵、孤立保护、利益归属不清晰等问题。必须把廊道内遗传资源保护同知识产权制度结合起来,加强跨国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完善廊道内各国遗传资源的立法和管理体制,并加快廊道内遗传资源的普查、登记、注册等基础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珊 闵庆文 徐远涛 张灿强 程传周 石有权 吴老成
本文选择了贵州省从江县侗族村落小黄村为案例点,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利用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并结合实地观察数据,绘制了该村60年来不同时期的村落森林分布图,从林地面积、林种构成、林龄结构等三方面追溯了过去60年来该村森林资源的变化。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现场调查和加权平均指数分析法对林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排序。研究表明,侗族习惯法、宗教和传统护林习俗等传统知识仅次于政府政策因素,占据第二重要的地位。小黄村对森林资源的有节制利用,曾在历史上有效保证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刘静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从我国掠夺大量遗传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研发获得巨额利润,对我国生物遗传资源进行保护的必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生物遗传资源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超 张蕾
本文在农业遗传资源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现状,重点阐述了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两种保护形式,并从发展现代农业,保护遗传资源的角度对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农业遗传资源 专利 植物新品种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王帆乐 刘秀娟 吴凡
随着发达国家对遗传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挖掘,遗传资源丰富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遭受的生物盗版与日俱增,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必要对遗传资源实施合作保护策略,以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从加强公众遗传资源保护意识、制定区域遗传资源保护特殊法、确立区域遗传资源保护政府间磋商机制、建立独立的信托基金会等方面着手,以优化遗传资源保护合作机制、促进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遗传资源 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王帆乐 刘秀娟 吴凡
随着发达国家对遗传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挖掘,遗传资源丰富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遭受的生物盗版与日俱增,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必要对遗传资源实施合作保护策略,以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从加强公众遗传资源保护意识、制定区域遗传资源保护特殊法、确立区域遗传资源保护政府间磋商机制、建立独立的信托基金会等方面着手,以优化遗传资源保护合作机制、促进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遗传资源 合作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达元
“遗传资源取得”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核心论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公约》谈判中争论的焦点。为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本文根据《公约》第15条规定,结合中国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现状,提出:国家需要建立处理“遗传资源取得”问题的法规、政策及专利制度;进一步开展国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科学研究;通过交换和参与合作研究,尽可能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其他国家获取更多的遗传资源。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保护,取得,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