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7)
2023(5541)
2022(4503)
2021(4631)
2020(3702)
2019(8807)
2018(8760)
2017(14845)
2016(9121)
2015(10738)
2014(10773)
2013(10201)
2012(9879)
2011(9369)
2010(9774)
2009(9057)
2008(8020)
2007(6817)
2006(6094)
2005(5772)
作者
(22806)
(18996)
(18946)
(18369)
(12243)
(9146)
(8809)
(7517)
(7369)
(6801)
(6602)
(6507)
(6295)
(6141)
(6120)
(6047)
(5784)
(5535)
(5479)
(5413)
(5191)
(4587)
(4519)
(4360)
(4341)
(4284)
(4169)
(4090)
(3944)
(3817)
学科
(33168)
经济(33136)
教育(18694)
中国(18604)
管理(15826)
方法(15142)
数学(14014)
数学方法(13901)
(13777)
(9621)
贸易(9616)
(9516)
(9402)
企业(9402)
(7847)
(7761)
理论(7287)
(6844)
(6791)
(6680)
金融(6680)
(6035)
(5927)
银行(5923)
发展(5911)
关系(5863)
(5839)
(5829)
(5789)
教学(5602)
机构
大学(131237)
学院(122690)
(55614)
经济(54718)
研究(53746)
管理(37881)
中国(35836)
理学(32269)
理学院(31771)
管理学(31274)
管理学院(31008)
(30385)
科学(28001)
教育(27620)
(26731)
(26257)
师范(26140)
研究所(24497)
(23719)
师范大学(22118)
中心(21511)
北京(21102)
经济学(19523)
财经(19308)
(18922)
(17977)
经济学院(17633)
(17120)
(15315)
研究院(14768)
基金
项目(76903)
研究(64105)
科学(62685)
基金(55528)
(48093)
国家(47633)
社会(40853)
科学基金(39057)
社会科(38556)
社会科学(38552)
教育(37551)
基金项目(27264)
编号(26274)
(26134)
(26093)
成果(24960)
资助(23892)
课题(21945)
自然(21559)
(21532)
自然科(21093)
自然科学(21087)
自然科学基金(20751)
教育部(19464)
中国(19411)
重点(19272)
(18068)
(17894)
(17729)
国家社会(17418)
期刊
(56082)
经济(56082)
研究(51683)
教育(45519)
中国(33752)
(16267)
学报(16152)
科学(15766)
大学(14004)
管理(13681)
(13299)
技术(12697)
学学(11474)
职业(10724)
(10643)
金融(10643)
经济研究(10585)
财经(10332)
农业(9931)
(9793)
世界(9336)
国际(9255)
(9150)
问题(7811)
(7544)
论坛(7544)
技术教育(7043)
职业技术(7043)
职业技术教育(7043)
(6560)
共检索到19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卫东  
中国比较教育危机之我见刘卫东一、中国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①比较教育在中国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存在了,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理论问题,诸如,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如何?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什么?比较教育研究对象、范围又是什么?等等,则众说不一,出现了所谓的比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秀华  
《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三期刊登了武汉湖北大学生物系刘卫东的文章“中国比较教育危机之我见”(下称刘文)。该文首先通过对中外比较教育学家就“比较教育学”的各种定义加以比较分析入手,指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对象、范围、目标等不确定、不明了”构成了比较教育的身分危机;接着,他对“我国最主要的宣传比较教育的专刊《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以前刊名为《外国教育动态》)四年来(1990—1993)所刊登的论文进行分析归类的结果加以列表显示,指出目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仍在“牢牢坚持‘西方中心’”和“主要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中原  
俗话说"危机四伏",说的是不管事业成功与否,危机总是伴随着你前进的左右,可以助你前行也可以拽你后退,关键看是否能够分析、判断、提取出影响你左右前进的主要因素。抓得准了并给予解决之,那就赢得了发展的机会;抓得不准抑或错误,那就失去了发展的机遇,甚至一败涂地。所以说"危机"是中性词,无所谓褒与贬,把握危机的主动权在人,在人的智慧与决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庆贺日本比较教育学家铃木慎一七十华诞。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危机 ,不能看得太严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育倍受关注 ,比较教育学者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更需要比较教育学者开展各地区的比较研究 ,借鉴别国的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贝隆  
从“危机”禁忌谈到中国的教育危机周贝隆编者按本文冲破“危机”禁忌,用调查研究得来的大量材料,揭露了在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读后发人深省!目前,像这样敢于实事求是地揭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文章还不多见,确属难能可贵。文中虽谈的是基础教育问题,但读后不能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锋  
中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尚未走出理论与现实的困境。我们需要克服学科本身范畴纠葛的因素,澄清国际上普遍的由这门学科的属性、功能、意义而导致的问题,以及教育学本身不成熟与不独立导致的问题。进一步而言,则应在理论上针对中国现实形成他者视域,更好地定位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属性,并在对象、方法、主题、风格上有所突破;在实践上需要更有效地拓展和整合各种资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世厚  
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危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批判性与我国比较教育危机问题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也是分析该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透过该视角可发现,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危机问题恰源于学科立场、科学立场、本土立场等方面批判性的弱化,而强化批判性则有助于建立中国的比较教育理论、实现研究价值、树立"谏诤形象",进而走出困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陈玥  
比较教育的危机在于高水平研究的匮乏。比较教育乃基于文化理解的教育研究活动。根据文化理解的程度、研究方式及成果水平的不同,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四重境界",即文献综述式——"入门级"、模型或理论指导式——"专家级"、数据挖掘式——"高深级"和融会贯通式——"大师级"。这四重境界既是四种不同的研究类型,也是四种不同的研究水平。比较教育要维护学科尊严、赢得学科声誉,就必须由初级水平向高深水平不断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惠  张三保  
同样是面对奶粉污染事件,为何恒天然集团能够化险为夷,而当年已然成为中国头号奶企巨头的三鹿却从此冰消瓦解?中国奶粉行业近年来的样态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中,标志性事件便是2008年9月震惊国人的"三聚氰胺"奶粉污染事件。此后,"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原本一度辉煌的国产奶粉业遭受巨大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2008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蒸发了数以万计的财富,进入2009年,这场危机尚未看到平息的迹象,却也让人们理解了经济动荡时期金融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吴晓灵表示,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以及中国进入下行经济周期的背景下,普及全民金融教育,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有效推动力。她把目前的金融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即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教育、金融服务的接收者消费者或者投资人的教育以及潜在金融服务接收者的教育和国民的普及教育。本期话题关注的主要是后两个层次的金融教育。就此,本刊采访了花旗银行中国企业公民事务总监王力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本文探讨了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何以可能这样一个理论问题。作者认为:比较教育历来就是一个异质的领域,并一直存在着学科同一性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它缺乏独特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且存在着严重的比较教育学者的“文化自我迷失”;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就是确立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视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春生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产生了严重影响。文章运用经济对外依存度、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等数据,说明两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与程度,并对金融危机对两国经济影响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俄罗斯难分上下,而中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高于俄罗斯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乃是问题之缘由之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平  华迎放  
一、就业形势判断 1.城镇失业率已达到警戒线。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虽然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1%,但有关专家分析断定我国城镇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如果考虑到农村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则我国的实际失业率将更高。当失业率达9.7%时,就会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风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与失业率居高不下相伴而生的则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