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5)
2023(4728)
2022(3823)
2021(3813)
2020(3032)
2019(7236)
2018(6792)
2017(12919)
2016(6669)
2015(7856)
2014(7620)
2013(7813)
2012(7307)
2011(6886)
2010(6665)
2009(6281)
2008(6220)
2007(5451)
2006(4798)
2005(4572)
作者
(18762)
(15835)
(15717)
(15145)
(10155)
(7425)
(7089)
(6210)
(6140)
(5600)
(5477)
(5300)
(5132)
(5128)
(5005)
(4983)
(4690)
(4648)
(4582)
(4011)
(4008)
(3755)
(3630)
(3581)
(3566)
(3471)
(3440)
(3174)
(3100)
(3076)
学科
(35917)
经济(35885)
管理(17009)
方法(16737)
数学(15754)
(15745)
数学方法(15713)
中国(13082)
(11560)
企业(11560)
(10351)
贸易(10342)
(10183)
(7908)
(7184)
(6902)
金融(6902)
(6691)
银行(6691)
(6659)
(6581)
关系(5610)
(5568)
业经(5444)
(4949)
市场(4920)
环境(4875)
(4867)
(4647)
(4524)
机构
大学(106460)
学院(101988)
(58309)
经济(57657)
研究(42412)
管理(38718)
中国(36052)
理学(32806)
理学院(32459)
管理学(32242)
管理学院(32029)
(24798)
(23299)
经济学(20700)
(20681)
科学(20332)
财经(20288)
(18927)
研究所(18629)
经济学院(18615)
中心(18197)
北京(15732)
财经大学(15500)
(14842)
(13276)
科学院(12904)
(12575)
(12465)
研究中心(12457)
金融(12317)
基金
项目(64701)
科学(52928)
基金(52233)
研究(48070)
(45715)
国家(45455)
科学基金(38840)
社会(34762)
社会科(33250)
社会科学(33243)
基金项目(26163)
自然(23060)
自然科(22607)
自然科学(22601)
资助(22441)
自然科学基金(22276)
教育(21172)
(19134)
(18090)
中国(17941)
(17149)
编号(16613)
国家社会(16580)
教育部(15336)
重点(14582)
(14025)
成果(13904)
人文(13832)
(13254)
社科(13240)
期刊
(61033)
经济(61033)
研究(37541)
中国(20651)
(17722)
管理(15812)
科学(14400)
(14108)
金融(14108)
学报(12980)
经济研究(11771)
财经(11707)
(11688)
大学(10596)
(10460)
(10241)
学学(9885)
国际(9807)
世界(9384)
问题(8515)
农业(8142)
技术(7219)
业经(6885)
教育(6364)
技术经济(5722)
(5684)
统计(5152)
理论(5089)
经济问题(4928)
(4725)
共检索到163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德怀特·帕金斯  路平  
中国正在完成向市场的过渡。从1990年代初开始,中国经济和完整的市场体系之间的大多数难题都牵涉到大型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体制改革。一旦大型国营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所导致的是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在一个实质上已为市场导向的经济中,持续的国家干预是否会减慢经济增长速度,抑或是否能以改革头15年的火爆速度继续下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杰拉德·亚当斯  常修  
一 中国当前面临的是“两个转型”。首先,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把“两个转型”结合在一起研究。第一种转型,是中国正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向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过渡。第二种转型,是中国正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李新过渡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社会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过渡时期的经济,是社会的“中间”状态、转折和改革的时代。过渡经济的一般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形式,甚至对过渡经济的专门研究也不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盖尔.约翰逊  杜晓山  
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近来迈向市场经济的另一步骤是决定大量缩减由中央政府控制价格的商品数目。本文的目的是想概括指出:如要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给中国人民带来好处,中国应采取哪些新步骤。读罢此文,读者将会明白,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在一些必要的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侧重于农村经济而不是整个国民经济,当然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变化对农村也是重要的。市场经济下的大多数原理或方针对农业和农村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  
从根本上讲,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还是含有市场因素的计划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现实。因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在于如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重视对过渡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就过渡的实质、过渡的道路以及过渡的成本等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兆铭  周鹏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共有产权与市场●陈兆铭周鹏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制度特征:在产权制度上共有产权占主导地位,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则是市场占主导地位。两者并存及其相互影响构成了过渡中特有的体制环境。本文将讨论过渡中共有产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本文首先对价格机制转换的初始条件——价格双轨制进行剖析,认为牌市差价会影响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的实际实现额,进而影响增量供给和市价。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需求不变与需求过度条件下价格机制转换的经济效应,认为通过调整牌价和数量指标难以克服价格双轨制的固有缺陷,双轨价格向市场价格过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那种认为放开牌价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的观点是缺乏充分依据的。事实上,价格总水平是否持续上涨与控制还是放开价格无关,而与是否存在过度需求有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武元  杨俊辉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虽然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但是农业还远远没有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目前,我国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主要障碍因素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宁吉喆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又处于从低收入水平向中下收入水平迈进的高速增长时期。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大量投资的形成对于促进90年代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十分重要。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投资政策的合理运用,又是投资改革和投资发展的基本保障。从投资政策赖以发挥的机制变化入手,分析投资政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投资政策的目标、内容和措施,是本文基本的逻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震虹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我国消费需要的新变化周震虹消费需要受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这些因素迅速变动、重组,引起我国消费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需要档次升级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排除了对消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泊溪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若干问题探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部部长李泊溪研究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经济体制的特征而言,它与现代市场经济是一致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如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南泉  
1993年3月15—18日。由厦门大学、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东欧中亚学会联合举办的“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40多名专家、学者,本着求实、探索的精神,围绕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目前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问题“除了向市场经济过渡,别无选择”,“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的东西”,这是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共识。目前,这些国家都确立了以向市场经济过渡为总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但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小明  张宇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韩小明,张宇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阶段。整体化推进阶段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克服行政分权制的弊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中央和地方关系。本报告在总结中央和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舜华  
一、“过渡”的经济背景 1989年下半年以来,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东欧各国先后制订并实施“向市场经济过渡”纲领和计划。东欧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浪潮是在这些国家60年代至80年代经济改革失败的背景下产生的。导致东欧国家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有些意见看来是根本对立的。 国内有的同志认为,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中由于不坚持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过分依赖市场自发调节作用,使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难以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当前,中国为什么强调加强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1989—1990年的低谷,1991年的回升之后,1992年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1992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2.8%,其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也都比较理想,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1993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国民生产总值又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根据我们采用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和定性分析,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下半年虽将有所回落,但今年仍将保持在13.5%左右,明年(1994年)将保持在10%左右。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农村经济继续发展;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国有企业的亏损额下降了16.5%;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