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9)
- 2023(14029)
- 2022(12010)
- 2021(11247)
- 2020(9321)
- 2019(21877)
- 2018(21496)
- 2017(40504)
- 2016(22087)
- 2015(25403)
- 2014(25160)
- 2013(25404)
- 2012(24418)
- 2011(22460)
- 2010(22508)
- 2009(20580)
- 2008(20523)
- 2007(18306)
- 2006(16152)
- 2005(14895)
- 学科
- 济(100963)
- 经济(100870)
- 管理(52675)
- 业(51846)
- 方法(38335)
- 企(37279)
- 企业(37279)
- 数学(34076)
- 数学方法(33808)
- 中国(31467)
- 农(29859)
- 地方(28585)
- 学(22111)
- 贸(20950)
- 贸易(20932)
- 财(20678)
- 业经(20521)
- 农业(20292)
- 易(20250)
- 制(17642)
- 环境(16188)
- 银(16041)
- 银行(15996)
- 融(15798)
- 金融(15794)
- 行(15527)
- 地方经济(15277)
- 发(14707)
- 和(14678)
- 技术(12831)
- 机构
- 大学(320590)
- 学院(320117)
- 济(136144)
- 经济(133362)
- 研究(124483)
- 管理(112874)
- 理学(95454)
- 中国(95016)
- 理学院(94057)
- 管理学(92482)
- 管理学院(91849)
- 科学(78070)
- 京(71355)
- 所(65687)
- 农(61645)
- 财(60412)
- 研究所(59851)
- 中心(55906)
- 江(49694)
- 业大(48833)
- 农业(48409)
- 财经(47260)
- 北京(46129)
- 范(46008)
- 师范(45562)
- 院(44837)
- 经(42842)
- 经济学(42626)
- 州(39644)
- 科学院(38944)
- 基金
- 项目(210291)
- 科学(163733)
- 研究(151942)
- 基金(151008)
- 家(134071)
- 国家(132979)
- 科学基金(110551)
- 社会(95242)
- 社会科(90053)
- 社会科学(90030)
- 省(81119)
- 基金项目(80078)
- 自然(70765)
- 划(70079)
- 自然科(68955)
- 自然科学(68934)
- 教育(68169)
- 自然科学基金(67667)
- 资助(61570)
- 编号(60941)
- 发(51566)
- 成果(50265)
- 重点(48926)
- 部(46562)
- 课题(43662)
- 创(42818)
- 发展(41013)
- 科研(40385)
- 展(40371)
- 创新(40302)
- 期刊
- 济(157493)
- 经济(157493)
- 研究(99849)
- 中国(69505)
- 农(56949)
- 学报(54515)
- 科学(50703)
- 财(45365)
- 大学(39763)
- 管理(39744)
- 农业(38762)
- 学学(37266)
- 教育(34675)
- 融(31636)
- 金融(31636)
- 技术(26245)
- 经济研究(25634)
- 业经(25085)
- 财经(23291)
- 业(22254)
- 问题(21592)
- 经(20228)
- 贸(18771)
- 资源(18336)
- 国际(16939)
- 世界(16917)
- 版(15744)
- 图书(15681)
- 技术经济(15617)
- 科技(14408)
共检索到499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叶雷
选取中国典型的欠发达省际边缘区皖北地区为案例地,对其2004—2013年10年间公路里程、公路网连通度、公路网密度及变化比例、公路网客货运量等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发现:从时间上看,客货运规模的变化,显示皖北地区公路运输在区域交通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说明区域综合交通发展缓慢;根据公路网的密度变化,发现十年来一直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是三级、四级和等外公路占比超过90%,说明道路等级体系低;截止到2013年皖北地区还有部分县没有通高速和国道,说明其公路网连通性差;从空间上看,皖北地区内部传统农区"两州一阜"地区公路增长速度快于煤炭产区淮南淮北和工业基础较好的蚌埠"两淮一蚌"地区,说明公路网内部分异明显。最后,从自然条件、区位特征、人口和经济因素以及政策等方面对皖北地区公路网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
关键词:
公路网 时空变化 省际边缘区 皖北地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恩菊 孙虎 李广文 鲍锋
本文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区内旅游公路网络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的分析发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旅游公路交通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地区差异较大;旅游公路网络存在支线公路建设滞后、通达深度不够、知名景点的通达度差、各景点间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该区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成凤 焦华富 潘庆 张王雁
选取皖江城市带2002—2008年公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和公路货运量及人口、面积、经济等数据,通过年增长率、变化比例、公路密度、区位商等比较,对皖江城市带的公路时空变化进行研究。从总体上看,皖江城市带的道路等级体系较低,仍以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为主。从时间变化上看,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发展更快。从空间变化上看,沿江的东西方向和合巢芜—芜宣高速沿线的南北方向是皖江城市带内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快速发展的重要地带。最后,从自然条件、经济和人口因素、投资与政策方面对皖江城市带公路网变化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公路网 时空变化 变化成因 皖江城市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先哲
"边缘化"是一种分析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的范式。以广东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进行分析发现,在制度安排上,从产生之初,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便先天不足,办学基础十分薄弱;在资源配置上,国家扶强的政策导向及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又使这些高职院校处于明显劣势;在社会认同上,这些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对其认同总体趋向不明确和不稳定。针对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重点扶持和宏观调控努力规避和化解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边缘化危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斌
对东部欠发达地区的特征、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这些地区经济早日腾飞,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也会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分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的特征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东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东部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沧州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凌云 雷诚
面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背景和特征都已发生较大变化,需要调整原有的研究视角。本文以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把握影响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两大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总结归纳出了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化的若干新特征。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外部因素 特征 苏南地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顺
为合理评估高速公路网的时间价值效益,文章基于单个高速公路项目与路网的差异性比较,利用"前后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节点筛选、路网构建,建立路径选择、流量时间延误和单位时间价值模型等综合分析手段,提出了路网出行时间价值效益的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实例,验证了该测算方法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基于网络视角的时间价值效益测算方法,充分考虑了路网内路网之间的相互影响,更符合实际中公路网建设成网情况下的运营状况,该方法可为各类公路网营运后评价提供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士新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着重广度轻深度、特色专业稀缺、专业群之间缺乏整合、专业团队建设不力、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有差距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专业建设受生源问题困扰、特色专业建设困难、学校资源整合不够、师资队伍建设困难、校企合作不紧密。结合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实际,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因地制宜办专业、集中精力办主打专业、发挥特色专业辐射效应、集中优势资源造精英、带着优势找企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影响因素 欠发达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瑜艳 陈琼 刘峰贵 高晓辉
随着单位制度的逐步瓦解,传统单位社区也随之转型,其居民属性也发生巨大改变,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也发生相应变化,欠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滞后,传统单位社区的改造相应滞后,与城市化进程快的地区有着较大差别。根据西宁城区7个典型传统单位社区的723位就业居民通勤问卷调查数据,对传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欠发达地区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仍以短时间、短距离、低机动化为主;(2)不同类型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存在差异;(3)传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特征及居民属性能够反映传统单位社区转变进程。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传统单位社区 通勤 西宁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韩会然
根据区域城镇化内涵和省际边缘区特点,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运用熵值法,分析了2000—2009年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发展变化趋势,发现近10年来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以经济和基础设施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浙江块状经济传导和波及效应的反映,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表现为对前期滞后状态的一种补偿性异速增长,人口城镇化不明显,是其边缘区位对人口集聚引力弱的反映。进一步分析得出:边界效应作用力是省际边缘区城镇化独有的基础动力;主导动力中的政府行政力是最重要的内生动力;周边中心城市和毗邻城市强烈的相互作用是辅助动力;最后构建了省际边缘区城镇化的动力系统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刚
银行业机构存贷比直接反映区域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和银行业机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这一指标高低倍受有关方面关注。本文以广安市为例,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和银行业机构资金供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为破解欠发达地区存贷比偏低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银行业机构 存贷比 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禕 沈晓艳 龚海涵 黄贤金
我国城市边缘的开发与发展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追踪南京江北经济发展及其开发管理机制的变化,旨在从管治的角度揭示城市边缘从传统城市边缘区到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背后的微观驱动机制。文章认为南京江北地区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模式、以及市属开发项目在城市边缘区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江北地区开发主体的整合与统筹,提升了边缘区开发主体和项目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而推动了江北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演变 机制 管治 南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郇红艳 孙道德
本文利用皖北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务工地区、务工时间、务工种类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进一步建立收入决定模型,探究造成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劳动力收入差异是由职业结构差异和性别歧视造成的;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增加收入,但人力资本对性别之间收入差异作用较小;跨区流动、进城务工是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欠发达地区应通过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流动 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云虹 王美昌
以赣州市为例,选取14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赣州市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赣州市县域经济差异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以章贡区为中心向四周县域降低的环带状地域联系与分异规律,可划分为发达型、次发达型、中等型和滞后型4个层次区。同时,基于对其县域经济差异形成机制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健全城市规模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等促进其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 县域经济 经济差异 赣州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 蔡文浩 徐永锋
文章利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资料,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以甘肃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特征和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商贸流通业对第二产业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最明显,与农业的后向关联最弱;甘肃商贸流通业对其自身和其他服务业的前向支撑作用最大,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最小;甘肃流通产业由中间产品型产业正逐步转变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产业增加值率有所提高;甘肃商贸流通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仅次于第二产业。宏观经济效应则反映出:甘肃商贸流通业为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雷山村为例
欠发达地区农村债务的社会张力与控制——以东北地区S省为例
欠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特征探析——以山西晋城铸造产业集群为例
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界定、特征与功能定位
知识溢出视角下的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为例
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生计方式对生计资本变化的响应——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
1956~2009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不发达地区居民储蓄倾向特征分析——以云南为例
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
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动力机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