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7)
- 2023(19688)
- 2022(16865)
- 2021(15895)
- 2020(13008)
- 2019(30375)
- 2018(30005)
- 2017(56303)
- 2016(31102)
- 2015(35273)
- 2014(35477)
- 2013(34576)
- 2012(31961)
- 2011(28858)
- 2010(28863)
- 2009(25951)
- 2008(25175)
- 2007(22252)
- 2006(19659)
- 2005(17579)
- 学科
- 济(127221)
- 经济(127093)
- 管理(80304)
- 业(78545)
- 企(60701)
- 企业(60701)
- 方法(54053)
- 数学(47587)
- 数学方法(47005)
- 中国(41959)
- 农(36915)
- 地方(30310)
- 财(30074)
- 学(27473)
- 业经(27337)
- 农业(25196)
- 贸(23830)
- 贸易(23811)
- 教育(23776)
- 易(23067)
- 制(22246)
- 理论(21011)
- 银(19587)
- 环境(19579)
- 银行(19544)
- 融(19531)
- 金融(19527)
- 技术(19426)
- 发(18887)
- 行(18848)
- 机构
- 大学(436169)
- 学院(431730)
- 济(176294)
- 经济(172600)
- 管理(164352)
- 研究(154886)
- 理学(141573)
- 理学院(139858)
- 管理学(137326)
- 管理学院(136541)
- 中国(113967)
- 京(95631)
- 科学(94079)
- 财(78745)
- 所(77820)
- 研究所(70891)
- 农(70752)
- 中心(69348)
- 范(64745)
- 师范(64189)
- 江(63842)
- 财经(62919)
- 业大(62863)
- 北京(61695)
- 经(57535)
- 院(56121)
- 农业(54974)
- 经济学(53998)
- 师范大学(52439)
- 州(51489)
- 基金
- 项目(292775)
- 科学(232039)
- 研究(217137)
- 基金(212162)
- 家(185000)
- 国家(183394)
- 科学基金(157154)
- 社会(136639)
- 社会科(129314)
- 社会科学(129281)
- 省(112541)
- 基金项目(111567)
- 教育(103844)
- 自然(101293)
- 自然科(98979)
- 自然科学(98952)
- 划(97206)
- 自然科学基金(97152)
- 编号(88870)
- 资助(87386)
- 成果(73362)
- 重点(66455)
- 部(66039)
- 发(65640)
- 课题(63343)
- 创(60591)
- 教育部(57068)
- 创新(56465)
- 国家社会(56097)
- 科研(55619)
- 期刊
- 济(195128)
- 经济(195128)
- 研究(136746)
- 中国(94475)
- 教育(68162)
- 学报(67119)
- 农(64994)
- 科学(63492)
- 管理(60812)
- 财(57877)
- 大学(51941)
- 学学(47831)
- 农业(45047)
- 技术(40037)
- 融(38945)
- 金融(38945)
- 经济研究(31452)
- 业经(31419)
- 财经(30975)
- 经(26670)
- 问题(25561)
- 业(23675)
- 图书(21799)
- 贸(20412)
- 技术经济(20263)
- 理论(19767)
- 科技(19505)
- 资源(19420)
- 世界(19227)
- 版(19089)
共检索到656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育红 孙志军
许多学者认为 ,教育发展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国西部地区的贫穷落后 ,由此他们开出的政策药方是政府应努力增加在教育上的投资。本文强调的则是这一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即如何使人力资本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 ,根据人力资本的流动也遵循着从收益率低到收益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的规律 ,通过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消除限制人力资本生产力效应的各种障碍 ,人力资本的投资自然会达到最佳水平。本文即是通过对此类地区教育的收益率、教育与个体职业选择和劳动力市场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一些佐证。主要结论有:在样本地区 ,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还比较低 ,用教育来解释收入差距仍旧有很大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欠发达经济 教育收益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傅帅雄
牧民从自给自足到基本依靠市场、依靠城镇经济,是城镇化的一种体现,牧区商品的市场化程度反映了牧民参与城镇经济的深度。赤峰牧区商品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广大牧民实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享受到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好处,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但是,在牧区商品流通过程中还存在着流通渠道不畅、商品信息不对称、优质消费品匮乏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快牧区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完善配套设施,加强面向牧区的农畜产品运输、仓储、贸易、信息与技术推广,因地制宜发展集贸市场和各类综合性市场与专业市场,全面提升牧区商品的市场化程度。
关键词:
城镇化 牧区 商品市场化 流通渠道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志军 杜育红
根据赤峰市农村样本的数据 ,本文使用个人教育水平函数和农业收入函数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组效应、性别效应和地区效应 ,家庭经济条件仍旧是影响教育获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甚至高于土地和劳动力人数的作用 ;这其中 ,初中教育的作用最大 ;女性的教育对家庭收入与男性有着相似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教育水平 农民收入 初中教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君祥
科学有序地进行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是我国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赤峰市防护林退化形势严峻,是我国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的首批试点区域。经调查分析,森林立地质量差、干旱与风沙、有害生物灾害、防护林生理老化等自然因素,以及造林树种选择欠慎重、经营密度调控不力等经营技术因素是防护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依照尊重自然、抗旱节水,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了树种结构调整、林分密度调整、地下水位恢复与灌溉、测土配方与施肥、有害生物防治与地力维持、林地环境监测等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技术,为我国退化防护林改造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防护林 退化 改造 更新 赤峰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荣胜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转移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主导要素。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论断是成立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通过提升转移能力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转移能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忠江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拥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要素存在着自身的缺陷,进而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从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村劳动作用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士德 朱克朋
劳动力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向城镇和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相伴随的特征化事实。区别于已有研究聚焦劳动力流入对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和发达地区增长贡献度的研究偏向,本文着重聚焦劳动力外流给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带来的福利效应,结合作者在广东等7个省所开展的微观调研和深度访谈,对劳动力外流对作为流出地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福利效应进行考察。研究表明,除正向效应外,智力外流导致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动力丧失,陷入增长困境;学界所预期的劳动力外流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回波效应更大而扩散效应并不显著;长期以来的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福利受损;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刚性的形成与固化进一步拉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樊士德
本文着重研究劳动力外流对欠发达地区的产出效应,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力流出较多地区四类区域均界定为狭义上的欠发达地区,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测算劳动要素产出弹性,并基于对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出率的估算,对劳动力流动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产出效应进行测算。结论表明:从外流规模来看,在所选考察期内,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力流出较多地区的年均劳动力流出率分别为1.11%、0.79%、0.97%和1.35%,导致四类区域的产出分别下降4.16%、1.96%、2.77%和8.65%。基于这一测算结果,本文对当前学界存在的劳动力流动对欠发达地区产出增长必然带来正向产出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姗姗 李海涛 刘兵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与非洲地区的经济同样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存在相似性。本文主要就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与非洲地区进行了比较,包括就业情况、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才情况等。在总结非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对其劳动力市场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使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地区 非洲 劳动力市场 人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郇红艳 牛雷
利用2006年安徽省阜阳市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性别视角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更易获得高收入;年龄是影响男性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收入的重要因素,但对女性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性别会影响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进入行业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郇红艳 孙道德
本文利用皖北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务工地区、务工时间、务工种类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进一步建立收入决定模型,探究造成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劳动力收入差异是由职业结构差异和性别歧视造成的;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增加收入,但人力资本对性别之间收入差异作用较小;跨区流动、进城务工是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欠发达地区应通过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流动 性别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荣胜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事关欠发达地区农村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就地转移空间不足、转移能力不强、转移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则可以有效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其机理在于: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能力"、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来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空间;通过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通过克服制度阻力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姚洋
本文利用抽样数据研究了发达地区 4个村本地人和移民的劳动力市场的整合问题。 本项研究主要从工种和工资两个方面考察整合问题。研究结果显示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 情况下 ,外地人得到白领工作的机会显著地低于本地人的机会 ,但一个人是否是外地人对 他的工资没有显著的影响。分析进一步表明 ,决定本地人工资的显著因素是诸如政治面 貌和婚姻状况这样的非人力资本因素 ,而决定外地人工资的显著因素恰恰是人力资本和 经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功奎 钟甫宁
本文以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以及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在人多地少并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定条件下,农地细碎化的存在,有利于农户进行多元化种植,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以维持或增加农户的种植业净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白鸽
四川欠发达地区人口比例高 ,贫困地区农民为增收 ,他们大量地向非农领域转移 ,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 ,但同时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 ,四川必须站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 ,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与创新意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政策环境等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调整结构 ,扩大就业 ,实现农民增收 ,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劳动力 转移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内蒙古赤峰市油松人工林植物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国有林场与周边村落的共管利益及实践探索——以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为例
农村牧区小学布局调整后小学生的社会支持体系评价——基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小学的调查
可支配收入、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分割——透视苏南等发达地区弱势劳动力的贫困问题
内蒙古赤峰市县级蒙中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其空间极化分析
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探究——以内蒙古赤峰市地质(矿山)公园为例
赤峰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演变及模式选择研究
关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现实思考——娄底个案调查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沙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