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9)
- 2023(7199)
- 2022(6208)
- 2021(5926)
- 2020(5182)
- 2019(12467)
- 2018(12181)
- 2017(23347)
- 2016(12734)
- 2015(14957)
- 2014(14998)
- 2013(15302)
- 2012(14605)
- 2011(13443)
- 2010(13318)
- 2009(12616)
- 2008(12735)
- 2007(11377)
- 2006(9654)
- 2005(8822)
- 学科
- 济(60644)
- 经济(60593)
- 管理(32110)
- 业(31538)
- 方法(30201)
- 数学(27629)
- 数学方法(27466)
- 企(23608)
- 企业(23608)
- 中国(18130)
- 农(15881)
- 贸(14467)
- 贸易(14462)
- 易(14160)
- 财(13716)
- 学(11505)
- 制(10717)
- 农业(10208)
- 业经(10198)
- 地方(9571)
- 银(9307)
- 银行(9286)
- 行(8929)
- 融(8836)
- 金融(8834)
- 和(8616)
- 环境(8369)
- 出(7932)
- 务(7768)
- 财务(7753)
- 机构
- 大学(195837)
- 学院(191911)
- 济(90176)
- 经济(88675)
- 研究(71746)
- 管理(71164)
- 理学(61206)
- 理学院(60480)
- 管理学(59618)
- 管理学院(59248)
- 中国(55308)
- 科学(42290)
- 京(42035)
- 财(38680)
- 所(37187)
- 农(34547)
- 研究所(34047)
- 中心(32100)
- 财经(31423)
- 经济学(29909)
- 经(28744)
- 业大(28130)
- 农业(27474)
- 北京(27243)
- 经济学院(27186)
- 江(27034)
- 院(24996)
- 范(24541)
- 师范(24330)
- 财经大学(23366)
- 基金
- 项目(125147)
- 科学(98072)
- 基金(92908)
- 研究(90432)
- 家(81564)
- 国家(80971)
- 科学基金(67732)
- 社会(58938)
- 社会科(55958)
- 社会科学(55941)
- 基金项目(48564)
- 省(45452)
- 自然(42371)
- 自然科(41386)
- 自然科学(41369)
- 教育(41185)
- 自然科学基金(40677)
- 划(39738)
- 资助(39252)
- 编号(35207)
- 部(29901)
- 成果(29298)
- 重点(28645)
- 发(27461)
- 中国(26158)
- 国家社会(25619)
- 教育部(25521)
- 创(25424)
- 科研(24442)
- 课题(24271)
共检索到28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东伟 蔡宇良 杨娟 赵桂仿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组合设计,探讨了野生中国樱桃的PCR-RFLP扩增条件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体系,并用PCR-RFLP技术对中国樱桃进行了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42种引物/酶组合,在13个中国樱桃居群中检测出多态位点比率为99.48%;在所有酶切片段中,发现了5种cpDNA单倍型(H1、H2、H3、H4、H5);根据单倍型的地理分布格局,将所研究的中国樱桃居群划分为4个地理单元,地理单元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0.397,cpDNA基因流(Nm)为0.758;中国樱桃cpDNA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166,地理单元内的cpD-NA遗传多样性(Hs)为0.005。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菲菲 张志宏 代红艳 张叶 常琳琳
以8个山楂种的39份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10对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 DNA)通用引物对总DNA进行扩增,并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扩增产物酶切。结果表明:5对引物(cp01、cp03、cp04、cp05、cp10)在山楂属植物上扩增出特异谱带,2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 I和TaqI)的酶切产物在供试材料间存在差异。山楂属种间存在较为丰富的cp DNA PCR-RFLP多态性,但山楂(C.pinnatifida)不同基因型间未检测到变异位点。麻核组(Sect.Sanguineae)的甘肃山楂、光叶山楂、毛山楂、辽宁山楂和羽裂组(Sect.Pinnatifidae...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横虹 邱并生 史春霖 金开璇 周琦 黄习军
樱桃带化病是从以色列引种樱桃园中发现的新病害。本文报道了按照检测植物菌原体(phytoplasma)的方法提取DNA,扩增患病植株中植物菌原体的16SrDNA片段,证明樱桃带化病中有植物菌原体存在,并对此扩增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根据RFLP分析结果,参照Lee,I.M.等的文献资料,对本次樱桃带化病病原进行鉴定与分类,初步定为Ⅶ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丽艳
近年来,国内樱桃市场日益火爆,进口樱桃凶猛涌入,2015年中国进口樱桃超过9万t,进口额6.8亿美元,樱桃跃居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水果。本文试图解析中国樱桃进口发展趋势,理清其结构、价格、特点,从而判断中国樱桃进口的未来走势。
关键词:
樱桃 进口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登强 危起伟 王朝明 罗晓松
以白鲟科和鲟科的13种鲟鱼为研究对象,设计7对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鱼类线粒体DNA(mtDNA),扩增片段大小在2~3kb,总长度约为整个mtDNA的97%。同时利用3个限制性内切酶,即MboⅠ、CfoⅠ和HaeⅢ对13种鲟形目鱼类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总共检出233条电泳带,其中209条有多态现象,表明鲟形目鱼类mtDNA存在广泛变异。但是各个扩增片段的变异程度并不相同,其中NADH脱氢酶亚基基因的RFLP多态性较丰富,其次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而两个rRNA基因最贫乏。说明在鲟形目鱼类mtDNA的进化中NA...
关键词:
鲟形目 线粒体DNA PCR-RFL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淞 曹晓霞 谷口顺彦 董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湖北监利、江西瑞昌、湖南长沙3个长江野生群体和天津宁河1个人工繁殖群体(已繁殖6代)共158尾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mtDNA D-loop区段,并用14种核酸内切限制酶对扩增片段进行酶切。结果显示:所有试验鱼均扩增出约1.6 kb的DNA片段,10种限制酶有酶切位点,共检测出16种单倍型,以单倍型Ⅰ为主,在各群体中所占比例为57.5%~90.0%。鲢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1885~0.6526和0.001182~0.007570。瑞昌群体与监利群体的Rogers遗传距最小,为0.1250;监利群体与宁河群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兴波 李宁 吴常信
对太湖猪(二花脸)、大约克猪、北京黑猪、五指山猪、香猪、长白猪、杜洛克猪以及太湖猪与7个品种猪的正反交杂交家系线粒体DNAD-loopPCR-RFLP分析,发现猪的线粒体DNAD-loop约为1500bp,长白猪及部分大约克猪与其他猪品种在AccⅠ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太湖猪、大约克猪的正反交后代的线粒体DNAD-loop在AccⅠ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其遗传方式遵循母系遗传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吴涛 何力
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多态性,建立区分中华鳖不同地理群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RFLP的方法扩增得到4个不同地理群(太湖鳖群体、沙鳖群体、台湾鳖群体和黄河鳖群体)中华鳖的pomc基因,比较4个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同源性,构建遗传进化树,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用AccⅡ、BscBⅠ、AsuⅠ和Tsc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omc基因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4个不同地理群的中华鳖均能扩增出786 bp的pomc基因。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在遗传上台湾鳖和沙鳖亲缘关系较近,而太湖鳖与黄河鳖亲缘关系较近。用酶切分析pomc基因扩增产物,结果表明:用AccⅡ内切酶对4种中华鳖po...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季镭 王金成 杨秀丽 黄国明 林茂松
采用PCR-RFLP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茎线虫属群体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发现甘薯茎线虫(D itylenchus destructor)不同群体间存在基因分化现象。来自山东的2个群体Dell和Dely的酶切图谱与来自其他地区的线虫群体相比明显不同。对甘薯茎线虫的近似种鳞球茎茎线虫(D.dipsaci)以及食菌茎线虫(D.myceliophagus)的分析结果显示,通过ITS-RFLP技术建立的酶切图谱可以很好地将3种茎线虫区分开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郑林用 郭勇 王波 甘炳成 黄忠乾 彭卫红
采用ITS PCR-RFLP方法对5个野生木耳属菌株进行分析,并以7个黑木耳栽培菌株和1个毛木耳菌株为参照。通过6个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共获得20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DNA条带,使用NTSYSpc2.1生物软件对DNA条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个木耳属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00~1.000,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较大;13个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547时聚在一起,在0.721时聚为3个类群;实验结果支持Auhm、Au5931和Au59641为黑木耳属菌株;Audx菌株鉴定为毛木耳属菌株。研究结果表明ITS PCR-RFLP技术可为区别黑木耳和毛木耳菌株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黑木耳 毛木耳 遗传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富英 罗晶 罗信昌
对侧耳属18个种52个菌株以及双孢蘑菇、香菇和亚侧耳各1个菌株的28S rDNA 5’端、ITS和IGS1进行PCR扩增,扩增4个属的28S rDNA 5’端均得到一长度为1.46 kb的片段,侧耳属ITS扩增片段长680 bp,亚侧耳700 bp,双孢蘑菇和香菇720 bp,侧耳属IGS1扩增片段长度发生变异,红平菇和桃红侧耳为1.1 kb,其他侧耳为1.0 kb,亚侧耳700 bp,双孢蘑菇和香菇1.3 kb。对扩增片段分别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香菇和亚侧耳可与侧耳分开,18种侧耳分为五大类:具核侧耳,红平菇和桃红侧耳,鲍鱼菇和囊盖侧耳,金顶侧耳,其他侧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风雅 梁鹏 何其光 高青 宋洁 缪卫国 郑服丛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一年内不同深度橡胶林土壤真菌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真菌18S r DNA的PCR-RFLP图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同时间不同取样深度的土壤样品酶切产生的强亮带略有差异,同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橡胶土样酶切条带相似性整体增大,说明自然状态下橡胶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受到土壤垂直分布的影响,优势真菌种群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略有差异。而对于不同时间相同取样深度的橡胶林土壤,土壤样品酶切后产生的强亮带有所变化,但3种取样深度下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1-12月份橡胶土样酶切条带相似性各不相同,表明在自然状态下,橡胶林土壤中真菌多样性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一些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柯 马春艳 马凌波 胡卫国 顾德平
采用PCR-RFLP方法,对2008年引进的SPF凡纳滨对虾群体(G0)与2006年引进亲虾繁育的两代群体(G1、G2)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使用AluI、TaqI、M boI、SpeI、SspI共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单酶切分析,酶切得到的单倍型在2~4个之间,三个群体的复合单倍型类型分别有3个、7个和9个,没有为三个群体所共有的复合单倍型,复合单倍型的分布显示群体间差异显著。三个群体(G0、G1、G2)的核苷酸多样度π值逐渐增加,分别为0.033 3、0.128 6、0.134 9,复合单倍型多样度h分别为0.622 2、0.850 0、0.847 0,说明养殖群体的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针杉 涂红霞 周荆婷 马艳 柴久凤 王旨意 杨鹏飞 杨小芹 Kumail Abbas 王浩 王燕 王小蓉
【目的】通过观测分析中国樱桃地方种质‘南早红’(早熟,橙红)和‘红妃’(紫红,综合性状优良)杂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探究果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优异性状基因挖掘奠定工作基础,也为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测试分析‘南早红’(NZH)和‘红妃’(HF)正、反交F_1代群体(n=226)果实大小(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颜色(果实花色苷含量)、形状(果形指数)、果实生育期、果柄长度等1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其遗传倾向并预测遗传模式。【结果】正交(‘南早红’ב红妃’)和反交(‘红妃’ב南早红’)F_1群体单果质量分离广泛,分别为2.59—7.46和2.45—6.48 g,但平均单果质量(4.30 g、4.05 g)均小于中亲值(4.58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杂种优势明显,前者正、反交群体均值分别为14.55%和14.51%,高于亲本HF(12.97%)和NZH(11.36%),超高亲率分别达78.52%和76.09%;可滴定酸在正、反交群体中的均值(0.67 g/100 mL、0.59 g/100 mL)略低于中亲值(0.63 g/100 mL),低低亲率为47.92%和41.94%。F_1果皮颜色也呈现连续变异,包括橙红、红色、紫红和黑紫等类型,以红色为主。果实花色苷含量变异较大,分布范围分别为3.12—112.51和1.80—79.94 mg·kg~(-1)。果实生育期在正反交F_1群体中存在差异,正交的比反交的短2 d。果柄长度表现为超亲遗传,超高亲率分别为49.25%和43.33%。遗传模型预测表明,正、反交11个果实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主基因数目完全一致,果实纵径和果实生育期为1对主基因,其他性状均为2对主基因。【结论】中国樱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连续分布的数量性状,其中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可滴定酸、花色苷含量呈变小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果柄长度呈增大的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彤彤 张婷婷 赵族 徐银学
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大约克猪和二花脸猪SLA-DRB外显子2的多态性。结果显示:RsaⅠ酶切后得到3种等位基因条带,分别为A(141/93/11 bp)、B(111/69/54/11 bp)、D(93/48/39/54/11 bp)。χ2检测表明:二花脸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大约克猪处于非平衡状态(P<0.01)。两品种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AA型为主要基因型,其频率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首次发现等位基因B、D分别出现在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中,有望用于区分两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