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9)
- 2023(12124)
- 2022(9840)
- 2021(9531)
- 2020(7633)
- 2019(17693)
- 2018(17777)
- 2017(33443)
- 2016(18032)
- 2015(20693)
- 2014(20305)
- 2013(19639)
- 2012(17829)
- 2011(16036)
- 2010(16206)
- 2009(14624)
- 2008(14174)
- 2007(11996)
- 2006(10657)
- 2005(9879)
- 学科
- 济(77246)
- 经济(77172)
- 管理(44150)
- 业(40624)
- 方法(32768)
- 企(30829)
- 企业(30829)
- 数学(29746)
- 数学方法(29193)
- 中国(24533)
- 农(22492)
- 业经(16470)
- 贸(15499)
- 贸易(15484)
- 地方(15185)
- 易(15093)
- 农业(14764)
- 财(14224)
- 制(13628)
- 学(13386)
- 理论(12182)
- 银(11738)
- 银行(11729)
- 行(11311)
- 融(11283)
- 金融(11280)
- 发(10989)
- 环境(10657)
- 体(9960)
- 和(9800)
- 机构
- 大学(245352)
- 学院(245021)
- 济(104623)
- 经济(102625)
- 管理(90150)
- 研究(87373)
- 理学(77292)
- 理学院(76362)
- 管理学(74702)
- 管理学院(74248)
- 中国(68357)
- 京(53518)
- 科学(51282)
- 财(45431)
- 所(42838)
- 中心(39647)
- 研究所(38960)
- 农(37247)
- 财经(36270)
- 江(35655)
- 范(34696)
- 师范(34414)
- 北京(34356)
- 业大(33346)
- 经济学(33342)
- 经(33249)
- 院(32013)
- 经济学院(29998)
- 农业(28820)
- 州(28727)
- 基金
- 项目(164269)
- 科学(129830)
- 研究(123297)
- 基金(119303)
- 家(103821)
- 国家(103015)
- 科学基金(88220)
- 社会(78717)
- 社会科(74573)
- 社会科学(74554)
- 省(62410)
- 基金项目(61913)
- 教育(58004)
- 自然(55303)
- 自然科(54049)
- 自然科学(54039)
- 划(53132)
- 自然科学基金(53068)
- 编号(50065)
- 资助(49586)
- 成果(40964)
- 重点(37444)
- 部(36998)
- 发(36091)
- 课题(35712)
- 创(33800)
- 国家社会(33361)
- 教育部(32161)
- 创新(31748)
- 大学(31707)
- 期刊
- 济(115530)
- 经济(115530)
- 研究(76219)
- 中国(52358)
- 农(35312)
- 学报(34753)
- 科学(34677)
- 管理(34591)
- 财(33794)
- 教育(32993)
- 大学(27506)
- 学学(25275)
- 农业(24473)
- 技术(23692)
- 融(23206)
- 金融(23206)
- 经济研究(20034)
- 财经(17809)
- 业经(17772)
- 经(15564)
- 问题(15555)
- 业(14729)
- 贸(13955)
- 世界(13374)
- 国际(12842)
- 图书(12673)
- 统计(12357)
- 资源(12170)
- 技术经济(11663)
- 版(11062)
共检索到372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斯颖
通过对汶川地震十几个极重灾区重建景观与社区灾后恢复情况的实地考察,认为讲求速度优先的中国式的灾后重建是一次大规模的精英文化的实践,其建筑空间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精英化的文化景观。因本土文化在重建过程被淡化和边缘化,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新景观与当地居民实际需求相斥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灾民在新社区的适应情况不理想甚至导致景观重新改造的情况。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中国模式 精英化 文化适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规划 灾后重建 大邑起步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需求评估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彭娟
5·12大地震与以往地震相比,具有震级高、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救灾难度高等特点。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此,有必要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
灾害重建 土地整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9月2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全文,指出中国将用3年左右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规划》全文约25000字,15章,涉及重建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规划实施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蓓蓓 李华燊 吴瑶
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章显示,目前灾后重建理论有如下特点: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建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建原则;2、将灾后重建视为灾区发展的契机,表达了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3、灾后重建理论视野广阔,对灾后产业集群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对不同区域空间的重建做出了积极思考;4、灾后重建理论关注重建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客观指出了重建过程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评估了重建可能存在的风险。灾后重建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重建的关注集中在重建规划和重建实施工程上,对重建评估尤其是对重建社会影响评估的重视不够。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界的注意力应该持续介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玖平 刘高福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受灾地区的社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社区文化重建是灾后社区重建的基本内容之一,对社区重建的意义重大。在统筹优选思想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灾后社区文化的重建进行探索,建立了灾后社区文化重建的具体模式,期望能为灾后又好又快地进行社区文化重建有所帮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晓燕 吴殿廷 赵西君 张佳蕾
复杂和艰巨的灾后重建绝不仅仅是灾区面临的难题,社会各方都应该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文章在总结国外灾后重建案例的基础上,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灾后重建的原则、战略、评估体系和重建规划。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受灾县 政府能力 重建绩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幸宇
巨灾后农房重建是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居住问题、维护灾区社会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的资金筹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需求量大、时间紧迫和政策性强等特点,其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健全的实施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资金筹集在创新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以总结和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凤京 朱平安
灾后重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结合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社会资金等多渠道的融资体系。财政资金历来是我国巨灾资金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巨灾救助模式因其财政资金的公共属性,在灾区建设中担任着主要角色,因此,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