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6)
- 2023(8338)
- 2022(6910)
- 2021(6543)
- 2020(5432)
- 2019(12732)
- 2018(12635)
- 2017(24211)
- 2016(12436)
- 2015(14561)
- 2014(14399)
- 2013(14407)
- 2012(13350)
- 2011(12576)
- 2010(12714)
- 2009(11961)
- 2008(11403)
- 2007(9871)
- 2006(9003)
- 2005(8337)
- 学科
- 济(83185)
- 经济(83131)
- 方法(32864)
- 管理(32758)
- 数学(30497)
- 数学方法(30003)
- 业(28203)
- 企(22147)
- 企业(22147)
- 中国(19797)
- 地方(17189)
- 农(14242)
- 贸(13674)
- 贸易(13664)
- 易(13299)
- 业经(13208)
- 地方经济(12601)
- 学(12454)
- 财(10645)
- 制(10451)
- 环境(10159)
- 融(9849)
- 金融(9848)
- 银(9357)
- 银行(9356)
- 农业(9283)
- 行(9125)
- 发(8972)
- 和(8801)
- 理论(8681)
- 机构
- 大学(192811)
- 学院(191289)
- 济(99271)
- 经济(97818)
- 管理(72728)
- 研究(70626)
- 理学(62638)
- 理学院(61974)
- 管理学(60852)
- 管理学院(60504)
- 中国(55188)
- 京(40665)
- 财(40195)
- 科学(38147)
- 所(34724)
- 经济学(33352)
- 财经(32659)
- 研究所(31494)
- 中心(30318)
- 经(29903)
- 经济学院(29767)
- 北京(26662)
- 江(25844)
- 院(24860)
- 农(24339)
- 财经大学(24312)
- 范(23316)
- 师范(23157)
- 业大(22782)
- 科学院(21570)
- 基金
- 项目(122612)
- 科学(98314)
- 基金(92725)
- 研究(89796)
- 家(80298)
- 国家(79790)
- 科学基金(68834)
- 社会(61682)
- 社会科(58855)
- 社会科学(58841)
- 基金项目(47073)
- 省(43939)
- 自然(42071)
- 自然科(41202)
- 自然科学(41194)
- 教育(41132)
- 自然科学基金(40473)
- 资助(40257)
- 划(37533)
- 编号(33526)
- 部(28825)
- 重点(27713)
- 发(27415)
- 国家社会(27376)
- 成果(27017)
- 中国(25857)
- 教育部(25476)
- 创(24912)
- 人文(24199)
- 课题(23738)
- 期刊
- 济(110771)
- 经济(110771)
- 研究(62660)
- 中国(35978)
- 管理(29535)
- 财(28738)
- 科学(25404)
- 学报(23937)
- 农(22097)
- 经济研究(20463)
- 大学(19430)
- 技术(18658)
- 学学(18430)
- 财经(17659)
- 融(17574)
- 金融(17574)
- 教育(15700)
- 农业(15474)
- 经(15467)
- 问题(14303)
- 业经(14035)
- 统计(13763)
- 贸(13420)
- 世界(13066)
- 技术经济(12383)
- 国际(12220)
- 策(11813)
- 决策(10870)
- 业(9259)
- 经济问题(8887)
共检索到292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宝成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在本次深度经济危机中率先"超预期反弹",其核心根源不在于中国的强刺激计划,而在于中国模式,它可以为世界各国走出目前经济危机提供有用的思路和政策工具。
关键词:
中国经济复苏 核心根源 中国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本文尝试从解读"中国模式"、明确"转型"目标和争夺经济话语权这三个"转型"的现实需要角度出发,论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融合先进研究方法以及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经济学"的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中国模式 中国经济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中国经济模式取得伟大成就,也引起巨大争议,近期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论断甚为流行,成为美方启动贸易争端的说辞之一。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政府干预、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低效、浪费甚至腐败,是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侵蚀,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伤害,从技术上和伦理上都是不可取的。在中国,政府干预无处不在,国有企业占据大多数基础行业的领导地位和主要市场份额,国有资本规模庞大,但中国经济却实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持续高速增
关键词:
中国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 市场预期 经济体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军
进入4月份,身处中国内地,你总是能不断感受到经济的"春暖花开",好消息接连不断。如果这段时间你从欧美来到中国,你几乎感觉不到中国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车展的人气,一些城市房屋市场的回暖动向,"五一"假期的人流,高速公路的拥堵,城市里一如既往的购物和消费人群。虽然第一季度的中国GDP增长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的下降趋势,但是在公布的其他经济数据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一、经济波动的内在传导机制与外在冲击机制认识中国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必须区分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因为经济波动究竟主要源于外在冲击还是内在传导,不仅具有分析价值,而且还关系到经济政策的制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永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模式 转轨比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求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中国在实现其历史性变迁的漫长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制约性因素。如何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选择适宜的组织机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的缺陷荷兰经济学家博克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状况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考虑到具有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但是直到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才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桂河清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共同方向。文章在改进消费主导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测度了2002-2013年中国31个地区需求动力演进过程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2005年从投资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东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幅度大于中、西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和提高投资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爱民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的模式包括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模式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中国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稳定红利"),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人口红利"),以及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开放红利")。政府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选择改革路径、制定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有效地调控宏观经济、保障以稳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比较成功的主导作用。本文要探讨和分析的正是中国模式的这两个方面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模式 政府主导 政府的缺位与越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兴赛
中国经济的转型本质上是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再调整——体制转型以及基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再调适——结构转型;其动力机制是一个肇始于外部竞争机制,通过改革演进,转化为内生动力的机制转化过程,是由自上而下的主动型动力运行机制过渡到自下而上的压力型运行机制的机制转换过程。而它的决策模式则呈现为:既得利益集团、人民群众、超越二者的中央决策者三方合作博弈下的帕累托改进到卡尔多改进。转型的本质、动力、决策模式构筑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逻辑。对转型逻辑的体认与遵循是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转型经济 本质 动力 决策模式 内在逻辑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在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已经实施3年半的"十一五"规划、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及至中共十七大对区域新格局作了宏观层面的界定,其排序是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在中国经济增长极中,比较公认的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以及有可能经年累月后诞生的西三角经济圈。如是,谓之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区域经济新模式。在区域新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小广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即现有的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实现"关键一跳"。换句话说,如果不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重大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很可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长期目标是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打破可能导致中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的制约因素,通过战略模式调整和完善体制,加快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主要是保持和建立两大国际竞争力),使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