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2)
2023(6206)
2022(5122)
2021(5013)
2020(4126)
2019(9448)
2018(9401)
2017(16770)
2016(9297)
2015(10873)
2014(10836)
2013(10632)
2012(10075)
2011(9425)
2010(9209)
2009(8473)
2008(8256)
2007(7203)
2006(6345)
2005(5888)
作者
(28795)
(24085)
(24023)
(22984)
(15232)
(11458)
(10814)
(9523)
(9358)
(8540)
(8520)
(8078)
(8017)
(7918)
(7869)
(7362)
(7201)
(6980)
(6885)
(6790)
(6309)
(5998)
(5937)
(5437)
(5382)
(5357)
(5294)
(5174)
(5110)
(4982)
学科
(37637)
经济(37588)
管理(21398)
(17977)
方法(15463)
中国(14868)
数学(14048)
数学方法(13966)
(12830)
企业(12830)
(10486)
(10279)
(10059)
贸易(10054)
(9889)
(9512)
(8168)
(8072)
(7437)
银行(7402)
(7267)
(6938)
金融(6931)
业经(6640)
农业(6348)
关系(6206)
环境(5898)
(5700)
(5587)
(5502)
机构
大学(136539)
学院(133789)
(60708)
经济(59698)
研究(57827)
中国(44676)
管理(44210)
理学(37163)
理学院(36661)
管理学(36040)
管理学院(35795)
科学(35300)
(31435)
(30815)
(28720)
研究所(28395)
(26655)
中心(24442)
农业(22755)
业大(21679)
财经(21033)
(21003)
北京(20736)
经济学(20099)
(19491)
(19250)
科学院(18382)
经济学院(18038)
(17261)
师范(17005)
基金
项目(90836)
科学(70247)
基金(66792)
研究(63766)
(61502)
国家(61086)
科学基金(49382)
社会(40798)
社会科(38657)
社会科学(38652)
基金项目(33992)
(32132)
自然(31338)
自然科(30617)
自然科学(30602)
自然科学基金(30079)
(29057)
教育(28756)
资助(28496)
编号(23566)
重点(21525)
(21186)
中国(20614)
成果(20181)
(20001)
国家社会(18511)
(18244)
课题(17895)
科研(17611)
教育部(17536)
期刊
(65867)
经济(65867)
研究(43062)
中国(31604)
学报(28313)
(26609)
科学(24256)
大学(20967)
学学(19904)
(19498)
农业(18252)
管理(17090)
教育(14842)
(12566)
金融(12566)
经济研究(12161)
财经(11248)
(10949)
技术(10641)
(10136)
(9908)
世界(9758)
国际(9300)
问题(9112)
业经(8563)
业大(7442)
(7352)
科技(6352)
林业(6115)
资源(5983)
共检索到211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梅  苏淑钗  翟明普  程丽莉  黄武刚  马天晓  
榛子鲜叶组织中富含酚类、糖类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致使鲜叶易发生褐变,从而严重影响基因组DNA的提取质量。为了探讨适合中国榛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建立SSR反应体系,以榛属植物叶片为材料,通过对CTAB法的改良,摸索出了适于中国榛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并以核酸产量、纯度、片断分布情况等指标来评价基因组的质量。结果表明,获得的基因组质量较高,能够满足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并对影响榛属基因组DNA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芝  王向东  张玉星  
以鸭梨、杜梨为材料,对梨属植物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系统优化,建立了梨属植物最佳反应体系及参数。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抗氧化、抗酚类物质的浓度(2%β-巯基乙醇,2%PVP-40,20 mmol/LNa2S2O5),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较高;反应体系中含有Mg2+2.0 mmol/L,dNTPs浓度200μmol/L,引物0.4μmol/L,模板DNA 1.6 ng/μL,Taq DNA聚合酶0.06 U/μL,可成功用于梨属植物RAPD扩增。说明改良的CTAB法能成功用于梨属植物DNA提取,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可用于梨属植物RAPD扩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思兰  陈俊愉  李文彬  
在RAPD反应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文选取了菊属6种植物,对RAPD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菊属植物较为理想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含10mmol/lTris-HCl(pH为8.3),50mmol/lKCl,2mmol/lMgCl2,0.001%gelatin,200μmol/ldNTP,50~200ng引物,0.75~1.0单位(U)TaqDNApolymerase,2~10ng基因组DNA.在20个核苷酸引物情况下,反应条件为:92℃、3min预变性;92℃、45s,50℃、1min,72℃、2min,循环40周;最后一次延伸为72℃、10min.应用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世群  刘金福  吴则焰  洪伟  徐道炜  何中声  
以不同种源水松叶片为材料,应用改良CTAB法提取水松基因组DNA,并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水松基因组DNA产量高、质量好,符合ISSR分析要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浓度DNA模板、引物、dNPT、Taq DNA聚合酶对水松I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风伟  张海英  陈青君  王永健  许勇  
为摸索适宜黄瓜的SSR反应体系,分析了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在检测扩增产物多态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为0.2 mmol/L;dNTP最适浓度为0.2 mmol/L;反应体系中Taq聚合酶宜加入1U,引物应加入30 ng;DNA 最适浓度为 5 ng/μ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海滨  丛斌  褚栋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试材,研究了单头赤眼蜂DNA的提取方法以及SSR反应体系的的主要成分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为2.0mmol.L-1,dNTP的最适浓度为2.0mmol.L-1,引物的最适浓度为0.8μmol.L-1,Taq聚合酶的最适浓度为1.0U。利用此反应体系,对13个松毛虫赤眼蜂地理品系进行SSR反应,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不同品系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雷凡  高燕会  朱玉球  刘志高  童再康  黄华宏  
为进一步开展石蒜属Lycoris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从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等5因素4水平,对石蒜属植物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了石蒜属植物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模板DNA 50 ng,2.5 mmol.L-1氯化镁(MgCl2),0.15 mmol.L-1dNTP,25.05 nkatTaq聚合酶,0.5μmol.L-1引物。进一步进行梯度退火试验,确定最适宜退火温度为57℃。图7表2参2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姜小凤  高燕会  童再康  黄春红  
建立并优化了石蒜属Lycoris植物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反应体系,为研究石蒜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石蒜属植物SCoT-PCR体系。得出石蒜属植物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DNA模板2.0 mg.L-1,引物0.125μmol.L-1,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0.2 mmol.L-1,镁离子(Mg2+)3.0 mmol.L-1,Taq DNA聚合酶1.0×16.67nkat。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通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丰富、稳定、清晰的DNA谱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永红  渠云芳  王长彪  毕红园  王玉庆  孙毅  杨武德  
为有效利用SSR-PCR技术对药用植物苦参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影响苦参SSRPCR体系的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PCR结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适宜苦参SSR-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并选用内蒙古苦参对该体系进行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在10μL的苦参SSR-PCR体系中,模板DNA的用量为20.0ng,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2~0.6U,Mg2+的浓度为2.5mmol/L,dNTPs浓度为0.1mmol/L,引物的浓度为0.6μmol/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栗茂腾  王艳婷  甘露  李红  付春华  余龙江  
以药用植物刺山柑种子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利于种子萌发的启动培养基为MS附加1.0 mg/L 6-BA和2%蔗糖。从无菌苗上切取下胚轴进行不定芽诱导,其最适芽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0.10 mg/L 6-BA+0.02 mg/L NAA,在该培养基上其增殖率可达5-6倍。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MS附加1.00mg/L IBA和100 mg/L活性炭。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刺山柑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红改  蒋晶  乔桂荣  杨晔  周婧  潘銮银  卓仁英  
以旱柳Salix matsudana及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为实验材料,利用改进的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分别构建了旱柳盐胁迫和东南景天氯化镉胁迫后的全长cDNA文库,把文库包装到酵母表达载体中,转化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通过在尿嘧啶缺陷型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筛选压来筛选酵母高抗转化子,并对其基因进行鉴定。结果从旱柳盐胁迫全长cDNA文库中得到了2个能耐受1.709mol·L-1氯化钠的阳性转化子,从东南景天氯化镉胁迫全长cDNA文库中得到了2个能耐受0.123mmol·L-1氯化镉的阳性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秀文  魏建华  张辉  米福贵  云锦凤  
以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三个不同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 D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幼穗在培养时,其愈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洲  王平  王海滨  陈永华  
以水芹种子胚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建立高频的水芹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探讨影响水芹离体组织培养的系统因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较适宜比为:MS+0.5 mg.L-16—BA+1.0 mg.L-1NAA+2,4—D 0.1 mg.L-1,诱导率达67.5%;较适宜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16—BA+0.05 mg.L-1NAA,继代天数为42 d;较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3 MS+IAA0.6 mg.L-1+NAA 0.05 mg.L-1,生根率为89.5%;移栽至炉灰渣+蛭石+细沙=1∶1∶1或者珍珠岩+蛭石=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晓芳  孙雪阳  黄寿先  周传明  陈翠湖  闭冬玲  
以八角属部分树种和八角品种共56个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通过对酶切-连接反应、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八角属植物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该体系应用于八角AFLP研究,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总DNA和清晰的遗传标记图谱,研究结果为八角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银霞  李天红  
以‘新大久保’桃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法和2因素完全随机试验优化了桃SSR技术中PCR反应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桃遗传分析的SSR技术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和DNA最适用量分别为1 U和50~100 ng;Mg2+、dNTP和引物最适终浓度分别为1.5~2.0 mmol/L、0.20~0.28 mmol/L和0.2~0.6μmol/L。利用30个桃品种验证此反应体系,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100~300bp,多态性高,且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