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0)
- 2023(12925)
- 2022(11170)
- 2021(10775)
- 2020(8865)
- 2019(20841)
- 2018(20500)
- 2017(39575)
- 2016(21201)
- 2015(23897)
- 2014(23591)
- 2013(23598)
- 2012(21772)
- 2011(19758)
- 2010(19258)
- 2009(17669)
- 2008(17129)
- 2007(14534)
- 2006(12720)
- 2005(11272)
- 学科
- 济(89182)
- 经济(89084)
- 管理(60424)
- 业(57638)
- 企(47983)
- 企业(47983)
- 方法(42468)
- 数学(37449)
- 数学方法(37129)
- 中国(24909)
- 农(22337)
- 财(22207)
- 业经(18688)
- 学(17807)
- 贸(17785)
- 贸易(17776)
- 易(17314)
- 地方(16840)
- 制(15887)
- 农业(14811)
- 务(14324)
- 财务(14264)
- 财务管理(14247)
- 环境(13995)
- 企业财务(13641)
- 和(13541)
- 技术(12971)
- 理论(12947)
- 银(12714)
- 银行(12681)
- 机构
- 大学(303973)
- 学院(298922)
- 济(126599)
- 经济(124225)
- 管理(121717)
- 理学(106255)
- 理学院(105076)
- 管理学(103475)
- 研究(102953)
- 管理学院(102938)
- 中国(77456)
- 京(65703)
- 科学(62030)
- 财(55922)
- 所(50551)
- 研究所(46367)
- 财经(46048)
- 中心(45986)
- 农(44239)
- 业大(42696)
- 北京(42327)
- 经(42308)
- 江(40132)
- 范(39146)
- 经济学(39018)
- 师范(38848)
- 院(37328)
- 经济学院(35361)
- 财经大学(34793)
- 农业(34630)
- 基金
- 项目(209405)
- 科学(165955)
- 基金(155160)
- 研究(153509)
- 家(134903)
- 国家(133839)
- 科学基金(115586)
- 社会(98686)
- 社会科(93705)
- 社会科学(93683)
- 基金项目(82740)
- 省(77151)
- 自然(74921)
- 自然科(73242)
- 自然科学(73224)
- 自然科学基金(71920)
- 教育(69579)
- 划(66593)
- 资助(64131)
- 编号(61193)
- 成果(49093)
- 部(47854)
- 重点(46237)
- 发(43905)
- 创(43259)
- 教育部(41460)
- 课题(41347)
- 国家社会(41299)
- 创新(40371)
- 人文(39982)
- 期刊
- 济(131960)
- 经济(131960)
- 研究(91223)
- 中国(53460)
- 学报(45532)
- 科学(43493)
- 管理(43421)
- 财(40906)
- 农(39415)
- 大学(34767)
- 学学(32546)
- 教育(30407)
- 农业(28174)
- 融(25241)
- 金融(25241)
- 技术(23836)
- 财经(22479)
- 经济研究(22231)
- 业经(19784)
- 经(19169)
- 问题(17658)
- 图书(15787)
- 业(15119)
- 理论(15112)
- 贸(14873)
- 技术经济(14396)
- 科技(13989)
- 世界(13840)
- 实践(13585)
- 践(13585)
共检索到430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收 李双飞 李小晓
香港和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引起国内外投资者和相关机构广泛关注,中国概念股的走势与国内外股市是否存在联动效应值得研究探讨。运用DCC(1,1)-MVGARCH模型对香港和美国的中国概念股指数与上证综数和深证综指以及概念股所在市场的大盘收益率的时变动态相关系数进行考察发现,香港和美国市场的中国概念股与上证综指、深证综指收益序列动态时变相关性总体较弱,但2007年以来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尤其是香港市场;总体而言,中国概念股与上海市场的联动程度显著高于与深圳市场的联动程度,中国概念股指数与所在市场大盘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较强而且基本稳定,大大超过与中国国内大盘之间的相关性,所在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波动起主导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萍 施健伟 方梦洁
本文首先采用滚动协整迹检验对我国境内上证50股指期货与新加坡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初步考察,接着从信息溢出和价格发现两个视角出发,对它们进行长期弱外生性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并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方面确定境内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归属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两个市场间标准化的迹统计量走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并且在"U型"两端二者呈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第二,尽管总体上境内上证50股指期货市场掌握着股指期货的定价权,但是长期的限制性交易政策使得富时A50股指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弱外生变量,并且其价格发现贡献度反超境内上证50股指期货市场。即使近年来限制性交易政策不断放宽,我国股指期货定价权依然存在着旁落的风险。第三,与价格信息溢出相比,两个市场的波动信息传递更为频繁,波动风险关联性更紧密,要特别警惕来自境外股指期货市场波动风险的冲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敏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市场做空机构引发的、进而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和调查的中国概念股危机,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那么,怎样看待中国概念股的问题,如何看待做空机构的行为,重塑中国概念股的市场形象,重建投资者的信心,是市场参与者面临的现实挑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敏 欧阳宗书 叶康涛 杜美杰
自2010年底以来,部分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因会计问题遭受质疑而被停牌或退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遭受会计质疑的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的公司特征、涉嫌会计违规的表面和深层次原因,并从企业自身、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等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退市 反向收购 会计违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斌 王祎焕
针对近年来国际市场中国概念股遭遇的做空危机,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做空机构报告对中国概念股短期和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探究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短期内做空报告对中国概念股的价格都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在长期,做空报告总体上对中国概念股价格也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存在少数中国概念股被做空报告误解;在长期中股价反而逐步回升,形成显著的正效应。因此,大部分遭遇做空的中国概念股确实存在问题,股价下跌是市场正常反应而非做空机构恶意所致。所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对"海归"的中国概念股公司进行甄别,谨慎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做空 事件研究 有效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斌 王祎焕
针对近年来国际市场中国概念股遭遇的做空危机,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做空机构报告对中国概念股短期和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探究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短期内做空报告对中国概念股的价格都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在长期,做空报告总体上对中国概念股价格也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存在少数中国概念股被做空报告误解;在长期中股价反而逐步回升,形成显著的正效应。因此,大部分遭遇做空的中国概念股确实存在问题,股价下跌是市场正常反应而非做空机构恶意所致。所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对"海归"的中国概念股公司进行甄别,谨慎放行。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做空 事件研究 有效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李石凯
中国概念股是美国证券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证券市场业绩表现突出,投资人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2 0 1 1年以来,一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受到美国做空机构的狙击并波及整个中国概念股。本文认为中国崩溃论是解释中国概念股普遍受到狙击的重要变量,理由有三:其一,中国崩溃论的高潮与美国做空机构对中国概念股的狙击几乎同时出现,并不是巧合;其二,如果没有中国崩溃论作为基础,一小部分在美国并不具备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做空机构无法影响整个中国概念股的运行;其三,有数据显示,一部分中国崩溃论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狙击中国概念股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国崩溃论的影响并不只为做空机构狙击中国概念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波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海外上市"中国概念股"受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但2010年以来,部分中国概念股受到境外资本市场的质疑和做空,引发了大面积中国概念股的股价暴跌和退市浪潮。本文回顾了整个事件的进展,剖析了其危机的成因,并提出自我救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退市 会计造假 危机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孙铮 刘浩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受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2011年,部分中国概念股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并引发了中国概念股估值的整体下跌。通过回顾整个事件的进展,分析了此次事件的市场背景,总结了受到质疑公司的财务特征,并讨论了相关利益链的影响。我们认为,面对全球资本市场,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应当是自治和监管并重。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资本市场 信誉 监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解宏 李慧心 王莉莉
基于市值管理和价值最大化的判断,中国概念股的海外上市与回归,都有税收因素的影响。由于中外资本市场的税收差异巨大,企业在上市地点选择中必须考虑税收因素,重构业务框架成为规避税收的隐形途径,实现资本跨境的税收套利。随着税收政策不断完善和中国资本市场崛起,在A股市场上,即使剔除税收因素,也可以获得更高的股权价值,中国概念股的回归就成为追求市值管理的理性选择。税收制度不仅影响着市场估值体系,也成为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必然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回归 上市 税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亚琼 李一帆
针对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低潮,文章通过多元系股票的财务分析,探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海外上市和维持股票高价交易的目的,多元系股票的财务报表显现出诸多疑点,文章逐一进行了剖析。多元系股票的案例也可折射出中国概念股整体的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财务舞弊 中国概念股 多元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敏
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因财务舞弊、信息披露不透明、公司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引起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2010年以来监管部门、市场研究机构以及评级公司的多份报告,针对其中揭示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述,认为应正确认识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和评级公司的报告,为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改进。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反向并购 公司治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保卿
一、审计失败案件回顾中国概念股企业的诚信危机始于2010年底。这一年,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诺科技)成为第一家因财务造假在美国退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作为一家为钢铁企业设计、制造环保设备的公司,2007年10月11日,绿诺科技在美国柜台交易系统通过借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上永 张会莉
一、中国概念股会计风险部分中国概念股选择到美国上市的内部原因是公司财务状况达不到国内上市标准,存在着利用国情差异和地域差异包装上市的企图,公司本身存在着多重风险,其中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上市准备阶段的原始数据造假的风险,上市之后的财务信息披露风险,和审计环节由于审计转包产生的财务报表舞弊风险。(一)第一层次会计风险:公司会计造假风险尽管中国2010年10月30日开设创业板,为我国民企上市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但是,一国内上市竞争激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中国的民企明白了从单个资本走向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尽管民企具有产权明晰的优点,但其产权封闭的缺点也很明显,制约了其做大做强,只有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华
2010年年底,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诺科技)成为第一家因财务造假在美国退市的中国公司。从调查公司提出质疑到退市只经过了短短的23天,中国概念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其信任危机也由此爆发。那么,中国概念股的信任危机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有效遏制此种现象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