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8)
- 2023(6718)
- 2022(5597)
- 2021(5509)
- 2020(4353)
- 2019(10077)
- 2018(9891)
- 2017(17829)
- 2016(9754)
- 2015(11253)
- 2014(10803)
- 2013(10930)
- 2012(10421)
- 2011(9917)
- 2010(9804)
- 2009(9099)
- 2008(9198)
- 2007(7963)
- 2006(7188)
- 2005(6512)
- 学科
- 济(44204)
- 经济(44079)
- 管理(24088)
- 业(18552)
- 方法(18048)
- 数学(16230)
- 数学方法(16068)
- 中国(14875)
- 农(12772)
- 企(12500)
- 企业(12500)
- 学(12452)
- 环境(11679)
- 贸(10476)
- 贸易(10471)
- 易(10290)
- 业经(8134)
- 农业(8021)
- 生态(7457)
- 财(7415)
- 制(7358)
- 地方(7269)
- 发(7148)
- 划(7050)
- 和(6927)
- 融(6851)
- 金融(6850)
- 银(6740)
- 银行(6722)
- 行(6597)
- 机构
- 大学(152217)
- 学院(147691)
- 济(68205)
- 经济(67205)
- 研究(63909)
- 管理(51048)
- 中国(47930)
- 理学(43780)
- 理学院(43066)
- 管理学(42230)
- 管理学院(41969)
- 科学(39859)
- 京(34874)
- 所(33358)
- 研究所(31086)
- 农(27983)
- 财(27925)
- 中心(26713)
- 院(23617)
- 业大(23294)
- 北京(23189)
- 财经(22877)
- 经济学(22697)
- 范(21703)
- 农业(21623)
- 师范(21528)
- 经(21161)
- 科学院(20545)
- 经济学院(20468)
- 江(20360)
- 基金
- 项目(103380)
- 科学(82022)
- 基金(78550)
- 研究(72430)
- 家(71933)
- 国家(71505)
- 科学基金(58714)
- 社会(48210)
- 社会科(45687)
- 社会科学(45672)
- 基金项目(41087)
- 自然(37648)
- 自然科(36659)
- 自然科学(36644)
- 自然科学基金(36020)
- 省(35632)
- 划(32611)
- 资助(32166)
- 教育(31437)
- 编号(25340)
- 重点(24850)
- 部(24163)
- 中国(23238)
- 发(22891)
- 国家社会(21909)
- 成果(21092)
- 创(20153)
- 教育部(20126)
- 科研(20022)
- 创新(19242)
共检索到222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秀亭 姜钰
文章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等级动态度模型、Markov链模型、GIS空间分析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5年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先下降后上升,森林生态安全等级由风险级下降到恶劣级,之后上升到比较安全级;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等级存在跳跃式发展,"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显著;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有林地面积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是影响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森林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细归 吴黎 吴清 周勇
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生态安全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究影响旅游生态安全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4—2013年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在空间分布上的"核心—边缘"结构较为明显,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拓展的梯度等级分布规律;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表现出波动减弱、稳步提升的趋势,正处于由低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2)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的空间集聚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程度整体表现出先减缓后增强的趋势;在局部空间集聚格局中,HH集聚类型省份呈现显著的"沿海化"分布特征,LL集聚类型省份表现出明显的"内陆化"分布特征。(3)湿地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旅游外汇收入、园林绿地面积、旅游从业人数、游客接待量与人口数量比、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环保支出占GDP比重是影响2004—2013年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细归 吴黎 吴清 周勇
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生态安全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究影响旅游生态安全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4—2013年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在空间分布上的"核心—边缘"结构较为明显,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拓展的梯度等级分布规律;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表现出波动减弱、稳步提升的趋势,正处于由低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2)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的空间集聚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程度整体表现出先减缓后增强的趋势;在局部空间集聚格局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中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锐 刘友兆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484 4增加到0.626 9,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1996~2010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5.33%和0.52%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的障碍...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熵值法 诊断 PSR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春燕 南灵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12年陕西省土地生态安全做出动态评价,并诊断出主要限制性因子。研究方法:运用基于相对熵理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最后通过障碍度模型找出土地生态安全的限制性因子。研究结果:(1)12年来陕西省土地生态安全指数逐渐上升,安全级别由临界安全提高到较安全等级,但目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属于低层次、不稳定的较安全等级,土地生态安全压力还很大。(2)从准则层看,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仍来自质量安全和安全保障两方面,其中土地退化的障碍度越来越大;从指标层看,最大障碍因子经历了由单位面积农林牧副渔产值、水土流失率到土地沙化率的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风丽 龚新蜀
在构建新疆工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基础上,采用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法求权重,通过综合指数分析法对新疆工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及预警分析,并通过因子障碍度模型找出制约因素。结果显示:总系统的生态安全性呈较安全状态,子系统中除生态环境压力系统安全度转为危险状态,其余系统安全度不同程度地转好;另外社会经济状况、生态资源状况及资源利用压力系统障碍度呈下降趋势,而生态环境响应与生态环境压力系统障碍度却逐年增加,尤其是后者的障碍度变化较快,对工业经济发展制约性较大。对此,应在经济发展方式、工业结构、环境治理保护投资力度等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彩丽 闫绪娴
提升乡村韧性水平,建设韧性乡村,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工程”四维评估框架构建乡村韧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乡村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及区域异质性,揭示其空间相关性特征,并诊断其障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在时序变化上,中国乡村综合韧性水平逐年提高,空间差异先减后增;生态韧性是影响区域均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乡村韧性高于中西部;较低韧性和低韧性区域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区域内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乡村韧性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空间关联上,中国乡村韧性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全局Moran’s I指数值呈“W”型波动态势;乡村韧性的正向集聚程度增强。在障碍因子上,准则层平均障碍度依次为经济>社会>工程>生态,人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和每千人农村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是制约乡村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乡村韧性 时空分异 障碍因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海发 杜鹏阳
探究青海省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能够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青海省为研究范围,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分析2010—2020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由2000年的0.31增加至2020年的0.71,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水平提高到较安全水平,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处于稳步向好发展趋势。市州层面,海南州的生态安全指数增幅最大,玉树州增幅最小,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出从“东部领先”到“东南超越”的演进格局。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发现,青海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由起初的智力资本不足与污染排放转变为人口增长与畜牧业发展。提出应加强推行禁牧、轮牧与休牧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土地优化利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提升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海发 杜鹏阳
探究青海省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能够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青海省为研究范围,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分析2010—2020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由2000年的0.31增加至2020年的0.71,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水平提高到较安全水平,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处于稳步向好发展趋势。市州层面,海南州的生态安全指数增幅最大,玉树州增幅最小,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出从“东部领先”到“东南超越”的演进格局。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发现,青海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由起初的智力资本不足与污染排放转变为人口增长与畜牧业发展。提出应加强推行禁牧、轮牧与休牧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土地优化利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提升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晓园 李学坤
[目的]探索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方法]以云南省为例,以多因素综合加权法评价其2000—2016年耕地生态安全度,并利用GIS分析功能,分析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空间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索其障碍因子。[结果](1)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总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缓慢上升阶段;第二阶段为2008—2010年,缓慢下降阶段,第三阶段为2011—2016年,高速发展阶段。(2) 2000—2016年,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格局显著。Ⅰ级风险区及Ⅱ级风险区数量逐渐减少,Ⅲ级临界安全区、Ⅳ级次安全区及Ⅴ级安全区数量明显增加。(3)通过障碍度模型得出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农户经济发展状况及农业生产需求两方面。[结论]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在向良好态势方向发展,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识及农户经济状况能确保耕地生态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汪友结 王向东 罗文斌
从土地代谢理念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和"因子障碍度测算"为模型基础,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研究结果表明:①浙江省11个市的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整体上浙东北部较高,西南部偏低;②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但并不意味经济社会越发达,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就会越高;③土地污染物的高排放是影响浙江省城市土地生态利用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单位面积废水排放影响最大;④对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度根本目的不在于区分排名的先后,而在于找到差距和改善的方向。通过因子障碍度检验,发...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加权积 障碍度 浙江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兵 李玉凤
测度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其分布动态、转移特征、地区差异、空间集聚以及障碍因子,对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建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2个城市基础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定基功效系数法及线性加权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估计、Dagum基尼系数、Arcgis绘图、空间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散点图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稳步提升,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差异;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扩大再缩小的过程,多级分化的梯度发展格局逐渐转化为两极分化格局,均衡发展态势逐渐显现;(2)各城市维持当前发展水平的概率较大,高水平城市固化现象得以证实;(3)区域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之间,呈逐年缩小的态势;(4)高质量发展呈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且高水平城市辐射效应显著;(5)人均利用外资金额、居民生活水平、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等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失业率、人均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能源效率是部分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阻力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祖佳嬉 叶长盛 雷慧敏
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3个方面构建"三化"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ESDA和GIS技术,揭示2000—2012年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并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找出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提升潜力大;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地区集聚分布,热点区沿浙赣线和京九线(江西段)北段成带状集聚,冷点区主要向赣东南地区集聚,鄱阳湖周边地区的冷点区逐渐消失;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主要表现为地均工业增加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宗兵 李莉萍 魏剑雄 勾莉
探究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演变趋势以及障碍因子,为推动中国工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包含绿色总量、绿色效率、绿色创新、绿色治理和绿色保障五大维度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TOPSIS模型测度其水平值,运用Dagum分解法、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诊断其关键障碍。结果表明:30个省份整体及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分异明显,表现出“东—中—西”递减格局;空间关联性增强,形成以环渤海湾和长江三角洲为主的“高高”集聚区和以东北、西南和西北为主的“低低”集聚区;总体空间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发展水平类型的空间转移与邻域水平关系密切,邻域水平越高,向上转移概率越大,但低等级区在短时间向上转移的概率较小;绿色创新、绿色保障和绿色总量是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其中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创新潜力、治理强度和制度保障是关键障碍因子。最后针对研究发现,分别从补齐短板、缩小差距、突破障碍等方面因地制宜提出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匡丽花 叶英聪 赵小敏 郭熙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论文在界定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关系的基础上,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以江西省鹰潭市为研究区域,研究200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状况及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间,鹰潭市耕地数量安全和耕地质量安全均整体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安全状态耕地提升至90.44%,非常安全耕地占2%;2)不同县(市、区)因发展类型及特点不同,耕地系统安全变化特征不一,月湖区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最低并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余江县耕地系统安全整体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贵溪市耕地系统安全处中上水平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土壤有机质含量、化肥负荷、耕地保有力度、p H、固定资产投资、灌溉保证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化水平、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农药负荷是制约耕地系统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