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1)
- 2023(11051)
- 2022(9458)
- 2021(8971)
- 2020(7630)
- 2019(17728)
- 2018(17376)
- 2017(32817)
- 2016(17992)
- 2015(20219)
- 2014(20215)
- 2013(20276)
- 2012(19169)
- 2011(17542)
- 2010(17413)
- 2009(16257)
- 2008(16378)
- 2007(14570)
- 2006(12448)
- 2005(11276)
- 学科
- 济(78942)
- 经济(78880)
- 管理(47276)
- 业(43915)
- 方法(37846)
- 数学(34140)
- 数学方法(33845)
- 企(33385)
- 企业(33385)
- 中国(22422)
- 农(21131)
- 学(18882)
- 财(18290)
- 贸(16648)
- 贸易(16643)
- 易(16228)
- 环境(15119)
- 地方(14648)
- 业经(14314)
- 农业(13929)
- 制(13855)
- 银(12466)
- 银行(12436)
- 融(12325)
- 金融(12323)
- 和(12020)
- 行(11960)
- 划(10851)
- 务(10807)
- 财务(10787)
- 机构
- 大学(267120)
- 学院(263426)
- 济(116187)
- 经济(114002)
- 研究(98880)
- 管理(97270)
- 理学(84011)
- 理学院(82936)
- 管理学(81498)
- 管理学院(81016)
- 中国(74657)
- 科学(61714)
- 京(58197)
- 所(51221)
- 财(50195)
- 农(49177)
- 研究所(47187)
- 中心(44263)
- 业大(41982)
- 财经(40908)
- 农业(38666)
- 经济学(37595)
- 江(37538)
- 经(37437)
- 北京(37436)
- 院(36043)
- 范(34722)
- 师范(34380)
- 经济学院(34114)
- 财经大学(30657)
- 基金
- 项目(180395)
- 科学(142188)
- 基金(134343)
- 研究(126488)
- 家(120158)
- 国家(119330)
- 科学基金(100110)
- 社会(82375)
- 社会科(78323)
- 社会科学(78301)
- 基金项目(71103)
- 省(66963)
- 自然(65223)
- 自然科(63639)
- 自然科学(63617)
- 自然科学基金(62507)
- 划(58266)
- 教育(56729)
- 资助(55501)
- 编号(47594)
- 重点(41795)
- 部(41137)
- 发(39074)
- 成果(38435)
- 创(36421)
- 国家社会(35852)
- 科研(35248)
- 教育部(34673)
- 创新(34351)
- 中国(34091)
- 期刊
- 济(122224)
- 经济(122224)
- 研究(76456)
- 中国(47629)
- 学报(46722)
- 农(43072)
- 科学(42825)
- 财(37697)
- 大学(34642)
- 学学(32972)
- 管理(32542)
- 农业(29428)
- 融(22761)
- 金融(22761)
- 教育(21409)
- 经济研究(20646)
- 财经(20544)
- 技术(19766)
- 业经(18593)
- 经(17753)
- 问题(17358)
- 业(17321)
- 贸(15369)
- 世界(13850)
- 资源(13838)
- 版(13310)
- 统计(13269)
- 技术经济(13178)
- 国际(13170)
- 林业(12624)
共检索到383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钰 蔡秀亭
文章运用熵权法、Moran′s I指数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2005—2015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在2005—2009年(2006年除外)及2014—2015年处于0.4~0.6之间(第Ⅲ等级),2010—2013年处于0.6~0.8之间(第Ⅳ等级);大部分省区森林生态安全指数波动上升,且省区间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各省区森林生态安全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这种自相关关系总体上呈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各省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存在趋同性和收敛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振民 赖启福 黄秀娟 朱佳佳 林萍萍
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市2003~2014年森林公园的面板数据,以传统的经济带为研究的宏观单元空间,运用DEA效率测算方法对我国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进行了测算;成功地借助多种收敛检验模型对不同地理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差异水平以及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呈两端高中间低的"V"谷状,并且各经济带内的旅游效率均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各经济带内的旅游效率波动程度差异较大;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改善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对全国旅游效率的改善贡献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瑞 邓嘉琳
文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生态价值量,结果表明生态价值量呈现"东-中-西"递增趋势,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等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生态价值量要远高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随后在考虑空间外溢条件下分析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生态价值量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收敛性,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性也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价值 空间自相关 空间收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昊 车国庆
文章利用共同前沿方向距离函数和Bootstrap-DEA纠偏方法测算中国省级行政辖区生态效率,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对省级行政辖区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利用动态空间计量方法对其收敛性特征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生态效率水平依然较低,许多省份的生态效率低至0.50以下,还有一些省份的生态效率甚至低至0.20以下。中国各省份的整体生态效率水平不仅较低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性。从全国数据的估计结果看,中国地区生态效率呈β条件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亚燕 苏洋
为揭示中国生态产品价值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情况,通过修正当量因子法核算中国生态产品价值,运用核密度估计图对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差异进行探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和生态压力均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压力增幅远大于生态产品价值增幅;(2)通过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与西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具有多极和两极分化现象,而东部和中部则均不存在明显分化现象;(3)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差异演变趋势既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且都在β收敛中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动态分布 空间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亚燕 苏洋
为揭示中国生态产品价值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情况,通过修正当量因子法核算中国生态产品价值,运用核密度估计图对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差异进行探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和生态压力均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压力增幅远大于生态产品价值增幅;(2)通过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与西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具有多极和两极分化现象,而东部和中部则均不存在明显分化现象;(3)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差异演变趋势既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且都在β收敛中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动态分布 空间收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磊 鲍张蓬 田毕飞
研究目标: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运用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服务业发展指数模型,然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服务业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我国服务业并没有呈现显著的σ收敛,但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显著。研究创新:运用服务业发展指数这一综合指标进行收敛性分析,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将空间因素对收敛性的影响考虑在内。研究价值:有利于缩小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指数 空间相关性 收敛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汤旭 郑洁 冯彦 李燕坤 王时军 张大红
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改进传统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并建立了一个包括森林承载和社会压力2类指标的指标体系,以云南省129个区县为样本,运用模糊物元法来评价该省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森林生态安全。为动态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规律,引入了空间相关分析技术。结果表明:(1)森林生态安全指数等级最高的区域一般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而最差的在云南省东北部和东南部少数区域。(2)这4个年度的森林生态安全平均值分别为0.353 4,0.377 9,0.311 4和0.458 7,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的平均值意外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过快,所以应适当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3)从时间变化来看,云南省99.20%的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河口县、屏边县和红河县是改善幅度最大的3个县,这与它们都位于云南省南部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关。(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4个年度全局莫兰指数的P<0.01,所以云南省各区县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显著的集聚性,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高—高集聚的区县一般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占比11.63%,而低—低集聚区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占比10.85%。建议在低值集聚区域限制大型开发,并进行以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为主的生态修复;在高值集聚区域可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发展限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秀 张耀峰 张志刚
本文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客观赋权法测度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动态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呈现向好态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五大维度中创新发展指数最小。除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增大外,全国整体与其他三大区域均呈现“水平上升,差距缩小”的特征,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各区域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并且全国、中、东北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存在显著的绝对β与条件β动态空间收敛特征;分区域研究中,东部、东北同时存在显著的绝对β与条件β动态空间收敛特征,而中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动态空间收敛特征。本文的研究为合理缩小区域差异,助推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意见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张滨
基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数据,运用PSR模型构建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进行权数确定,对2007—2016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及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森林生态压力、森林安全状态、森林管护响应及全面禁伐之间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森林管护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状况的响应成效十分显著。2007—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从最初的不安全状态,再到2010年以后持续稳定在一般安全状态,最后在2016年一跃达到了安全状态。森林生态压力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森林管护响应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全面禁伐作为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森林管护政策对于减小森林生态压力提升森林安全状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坚决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困境;积极践行"两山论"这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论断;全面加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及培育工作等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森林管护 森林生态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环境代价等4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度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采用PS收敛模型就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及其动态转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上不存在收敛性,但是存在5个收敛俱乐部,且各收敛俱乐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对转移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指标体系 PS俱乐部收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竟虎
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GIS技术,通过最近邻指数和热点聚类法分析中国713个国家森林公园的空间结构特征;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1991年和2010年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空间可达性,并测算县域单元的整体可达性;利用空间关联方法分析了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点,国家森林公园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从1991年的168.18min缩短为2010年的137.86min;可达性在全国的分布差异十分明显,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县域可达性热点区域的分布呈现显著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带状分布的格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漆雁斌 韩绍? 邓鑫
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的"高耗"与"高污",而且被认为是我国高质量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4—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绿色农业生产角度测度省域经济体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收敛情况,从实证角度进一步厘清"绿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脉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7年全国的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平均值为0.60,从三大地带来看东部最优,西部最差;全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带间的生产水平差异引起;地带内、地带间和总泰尔指数值呈现出上涨趋势;全国及三大地带的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萍 李季刚
保险排除指社会中部分群体在获得保险服务或产品时存在困难或障碍。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方法,对2006-2012年我国各地区保险排除程度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在此6年期间表现出微弱的β绝对收敛,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平、地理位置、年龄结构、民族等因素是影响我国保险排除β条件收敛的重要因素,对以上变量加以控制,对于保险排除实现收敛达到稳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保险排除 空间 收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佳 罗能生
利用中国199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BM模型在测度区域环境效率的基础上,将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和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区域环境效率的收敛性、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环境效率存在绝对收敛,且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中、西部地区存在收敛;区域环境效率收敛存在较强的空间联动性和依赖性,且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而在其影响因素中,城镇化率、外贸依存度、技术水平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环境效率的收敛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投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