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9)
2023(6169)
2022(5146)
2021(5045)
2020(4180)
2019(9729)
2018(9396)
2017(17637)
2016(9471)
2015(10571)
2014(10148)
2013(10354)
2012(9754)
2011(9427)
2010(9274)
2009(8687)
2008(8890)
2007(7910)
2006(7177)
2005(6534)
作者
(27215)
(22674)
(22511)
(21713)
(14328)
(11003)
(10139)
(8898)
(8753)
(8134)
(7927)
(7524)
(7495)
(7443)
(7307)
(7173)
(6697)
(6612)
(6438)
(6094)
(5968)
(5651)
(5392)
(5205)
(5175)
(5079)
(4984)
(4687)
(4548)
(4497)
学科
(41671)
经济(41635)
管理(26040)
(22732)
方法(17458)
(15662)
数学(15363)
(15339)
企业(15339)
数学方法(15245)
中国(14727)
(12444)
贸易(12437)
(12274)
环境(11208)
(11039)
(8462)
农业(8408)
(7879)
业经(7748)
(7135)
银行(7129)
(7038)
生态(6973)
(6917)
(6872)
(6806)
(6664)
(6652)
金融(6651)
机构
大学(143683)
学院(140637)
(68071)
经济(67133)
研究(56337)
管理(50442)
中国(44538)
理学(42483)
理学院(41973)
管理学(41463)
管理学院(41208)
科学(32348)
(32281)
(29698)
(28813)
研究所(26246)
中心(23852)
财经(23771)
(22780)
经济学(22416)
北京(22066)
(21779)
(20770)
经济学院(20063)
(19796)
师范(19685)
业大(19606)
(19602)
财经大学(17627)
科学院(17438)
基金
项目(90892)
科学(72206)
基金(68622)
研究(67222)
(61429)
国家(61026)
科学基金(50549)
社会(45071)
社会科(42859)
社会科学(42848)
基金项目(35136)
(30975)
自然(30753)
自然科(29903)
自然科学(29896)
自然科学基金(29407)
教育(29368)
资助(28752)
(27852)
编号(24471)
(21844)
重点(21349)
中国(21260)
国家社会(20344)
成果(20320)
(20223)
教育部(18663)
(17900)
课题(17761)
科研(17351)
期刊
(76952)
经济(76952)
研究(47609)
中国(27871)
学报(23461)
科学(22554)
(22119)
(20436)
大学(18468)
管理(18239)
学学(17374)
农业(14232)
教育(13552)
财经(13429)
经济研究(12925)
(12524)
金融(12524)
(11703)
业经(11671)
(11277)
问题(11196)
世界(10403)
技术(9931)
国际(9921)
(8892)
林业(8471)
资源(7845)
经济问题(6969)
技术经济(6949)
(6746)
共检索到22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建中  
在论述补偿构成、补偿实质等基本问题之后,以成本构成理论为依据,根据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中国森林生态产品补偿标准发展的5个阶段(现行标准、管护成本标准、简单再生产标准、全额生产经营成本标准、效益补偿标准),以便进一步完善中国森林生态产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家来  章建斌  戴均华  李玲  孟洁  崔鸿侠  
建立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标准体系,主体标准随客体标准而定。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理论补偿标准为682.80元.hm-2,不同资源类型补偿标准有较大差异,从79.20到2226.90元.hm-2不等,林业苗圃最小,四旁林最大;根据不同地区资源质量、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特定地区的执行标准;部分补偿是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补偿的普遍形式,确定部分补偿标准计算方法,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是实现资源价值补偿的有效途径;国家补偿和地方补偿标准是二者之间补偿比例问题,在湖北省国家补偿标准应在22.75%~69.67%之间,地方补偿标准应在30.33%~77.25%之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强  张合平  
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能够实现以生态补偿带动精准扶贫,将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恶化的困局兼而治之。目前,对森林补偿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局地层面,国家尺度补偿标准体系研究尚不多见。将经济水平、营林成本、生态区位和林分质量等因素引入补偿标准模型,应用森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和31省森林经营成本等基础数据,构建效益法和成本法的补偿标准区间体系,结合皮尔(R.Pearl)生长曲线模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设计我国适度补偿标准体系。结果表明:效益法补偿标准均值是1 605.90元/(hm2·a),成本法补偿标准均值是61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顺龙  李华  
森林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探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生态效益补偿公平性,进而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及农民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补偿费用、收入来源、林业总收入,生活水平变化等是影响补偿标准的制定及农民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了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补偿、增加当地科研及教育方面的投入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炜  王玉芳  刘晓光  
通过对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依据的比较分析,认为生态补偿应以成本补偿为主,并考虑森林生态区位的重要性,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分、林龄等自然属性来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区位和森林生态效益调整系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计算模型,并对伊春林管局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芬  李文华  甄霖  黄河清  魏云洁  杨莉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寻求适宜的补偿标准的方法,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首先运用生态区位商的方法将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一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二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和潜在生态系统服务三类。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游憩和环境净化等划分为一级主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养分循环和水源涵养划为二级主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气候调节、土壤保育、制氧以及林副、木产品为潜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结果在现实中符合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特征情况。其次,运用恩格尔系数与皮尔生长曲线模型相结合的补偿系数法计算生态补偿系数,结果为0.170。该数据说明现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刚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于森林生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强  张合平  
探索森林生态服务、生态补偿和生态经营的协同关系与耦合机制,能够实现以生态补偿带动精准扶贫,将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恶化的困局兼而治之。运用森林外业调查、内业实验等方法,对南方红壤丘陵山地4种森林类型进行研究,测算结果表明:阔叶纯林在水源涵养和固土保肥功能方面优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纯林;针叶纯林的土壤碳储量最高;针阔混交林的植被固碳、生物多样性和综合效益均优于其他三种森林类型。提出成本法和效益法补偿标准的思路,并测算出4种森林的成本法补偿标准分布区间为638.25679.50元/hm2,成本法能够反映社会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娇  李智勇  胡丹  
按照《造林技术规程》《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的规范程序,运用经济学、林学原理对辽宁省内5个代表性自然造林区5个典型县进行样地调查,对全省森林成本补偿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平均造林成本为14240.2元/hm2,其中造林整地费4182元/hm2,苗木费3180元/hm2,栽植费2790元/hm2,抚育管护费3100元/hm2,材料费256元/hm2,交通运输费54.1元/hm2,勘察设计费135.6元/hm2,辅助设施费542.5元/hm2;同时研究显示,全省林木平均存在年限为50年,由此得到全省造林成本年度分摊值为284.8元/hm2·年;以全省当前公益林管理费用标准60元/hm2·...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婉莹  
现阶段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存在补偿额度过低、补偿范围不明确、土地新增收益的归属不清晰等问题。文章以土地二元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与地价理论及科斯定理,旨在提出自己关于征地补偿价格标准改善的可行性建议。该文将不动产估价中的市场比较法与收益法引入征地补偿机制中,提出以下建议:(1)集体与失地农民分开补偿,对于有相关权益的土地的损失也应纳入补偿的范围。(2)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进行补偿,其中政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补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集体的补偿以当前市价为基准进行补偿,可由市场比较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借鉴不动产估价的收益法,通过其净收益除于以当期活期存款利率为基础而确定的资本化率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明明  卢群群  杨纪超  
通过分析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森林资源产权和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对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补偿支付主体单一、补偿对象及范围界定不明、补偿模式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以及缺乏多元化补偿资金来源;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经验主要有生态补偿的法制化程度高、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注重私有林的补偿、补偿标准公平合理、补偿资金来源多元化。因此,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应当从补偿支付主体的多元化、明确界定补偿范围及对象、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努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新章  周海林  张新民  
社会需求、经济允许、科技支撑、法律保障是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四要素,缺一不可。当前,我国已经具有了对生态补偿的强烈社会需求,但是,由于经济形势严峻、相关科技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以及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使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条件。根据过去20年我国在探索生态补偿方面的实践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本文认为,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需要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即大致需要经过初步探索、试点示范和全面完善3个阶段。目前,我国已经走过了初步探索阶段,正处于试点示范阶段的关键时期。文章进一步对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以及进入全面完善阶段后应采取的发展思路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红红  杨加猛  万紫璇  
【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应对环境恶化、平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厘清生态补偿标准是实施森林横向生态补偿的基础。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转理论,基于森林生态受益方向,从水源涵养生态服务视角开展森林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完善跨省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汀江(韩江)流域为例,综合运用当量因子法、水足迹法和引力模型,研究案例流域森林水源涵养服务溢出价值及其空间转移,确定受益主体与受偿主体相匹配的森林水源涵养效益补偿标准。【结果】1)汀江(韩江)流域上游地区龙岩市、漳州市和三明市的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外溢价值分别为80 448.89万元、5 857.33万元和13 038.28万元,广东省拟应向福建省合计支付水源涵养生态补偿资金99 344.50万元;2)三明市、漳州市和龙岩市提供的森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辐射面积最广的地区均是梅州市,梅州市应承担主要的生态补偿资金;3)龙岩市可获得的水源涵养横向生态补偿资金最多,占补偿资金总额的80.98%,梅州市拟应支付的森林水源涵养生态补偿金额最多,占生态补偿总额的88.89%。【结论】流域上游存在森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外溢,对下游具有不同的辐射范围和辐射量。本研究核算的案例流域下游受益地区应支付的水源涵养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均未超过当地GDP的1%,在补偿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为流域的森林横向生态补偿标准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国志  
森林生态产品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使全社会受益,但保护森林的成本主要由农户承担,因此必须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结论。从森林生态补偿含义、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补偿意愿和补偿效应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在研究内容上尚存在很多盲点和不足之处。第一是差异化补偿标准测算问题,对不同地域、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方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缺乏比较研究;第二是生态补偿资金的分摊问题,对森林生态补偿资金在不同补偿主体之间的分摊比例研究不够;第三是不同补偿模式耦合的临界点问题,对市场补偿和政府补偿的边界,以及两种补偿模式的交易成本测度等问题缺乏研究;第四是森林生态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问题,对不同补偿模式的激励相容效果和激励相容度测算等问题关注不够。基于上述结论,对森林生态补偿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波  支玲  刑红  
概述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体状况,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媛  支玲  
森林生态补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梳理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现实环境和实践需要,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向动态化运作、整体化推进和高效化执行的方向优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