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0)
2023(11294)
2022(9894)
2021(9561)
2020(7930)
2019(18736)
2018(18554)
2017(35698)
2016(19251)
2015(21948)
2014(21677)
2013(21655)
2012(19911)
2011(18100)
2010(17624)
2009(16072)
2008(15416)
2007(13026)
2006(11206)
2005(9727)
作者
(54932)
(45557)
(44993)
(43015)
(28952)
(21656)
(20501)
(18101)
(17332)
(16002)
(15607)
(15496)
(14420)
(14204)
(14061)
(13947)
(13502)
(13321)
(12974)
(12775)
(11236)
(11166)
(10762)
(10215)
(10137)
(10015)
(9922)
(9820)
(9067)
(8936)
学科
(78778)
经济(78694)
管理(52207)
(48337)
(39429)
企业(39429)
方法(37927)
数学(33515)
数学方法(33204)
中国(22433)
(19739)
(17778)
(17234)
(16244)
贸易(16236)
(15874)
业经(15857)
地方(14095)
农业(13011)
环境(12796)
(12764)
(12633)
理论(11574)
技术(11452)
(11058)
银行(11024)
(10594)
(10582)
金融(10581)
(10567)
机构
大学(274463)
学院(269288)
(113276)
经济(111128)
管理(109753)
理学(95757)
研究(95183)
理学院(94713)
管理学(93282)
管理学院(92809)
中国(70837)
(59966)
科学(58634)
(47517)
(47292)
研究所(43704)
中心(41736)
(41595)
业大(40965)
财经(39317)
北京(38820)
(36137)
(35601)
(35347)
(35318)
师范(35079)
经济学(34342)
农业(32326)
经济学院(31031)
财经大学(29631)
基金
项目(191549)
科学(150687)
基金(140910)
研究(139901)
(123592)
国家(122666)
科学基金(104623)
社会(88320)
社会科(83747)
社会科学(83725)
基金项目(75229)
(70965)
自然(68227)
自然科(66627)
自然科学(66613)
自然科学基金(65420)
教育(62949)
(61246)
资助(58483)
编号(55714)
成果(44827)
(43288)
重点(42532)
(40487)
(39256)
课题(37934)
教育部(37161)
科研(36905)
国家社会(36754)
创新(36697)
期刊
(117686)
经济(117686)
研究(80601)
中国(47416)
学报(43284)
科学(41434)
管理(38776)
(36736)
(32994)
大学(32934)
学学(30918)
教育(27771)
农业(26266)
技术(21921)
(19917)
金融(19917)
经济研究(19517)
财经(18630)
业经(18150)
(15877)
问题(15852)
图书(14689)
(14144)
科技(13848)
理论(13433)
林业(13201)
技术经济(13141)
(13095)
资源(12666)
世界(12656)
共检索到384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永杰  岳瑞锋  
森林能够产生包括固碳功能在内的大量生态效益,即使是用来生产木材的商用人工林,林木生长的长期性决定了其被全部采伐以前,也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基于这样的观点,本文认为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中,仅仅计算森林提供木材的直接效益,而将能够提供的化石能源用地作为0的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论文用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计算出2003年中国森林能够提供固碳作用的林地等量面积为人均0.1663 ghm2,约是同时期全部化石能源足迹的20%;中国林业固碳作用林地的供给潜力等量面积为人均为0.27 ghm2,使化石能源生态赤字可降低约33%。计算我国能源消耗和化石能源用地供给的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省份之间能源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森林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针对乡村森林经营的特点,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森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经营管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森林生态因子划分、权重确定及其适宜性分级与定量化,运用综合评价法原理提出生态适宜性指数来定量表达林分和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浙江省上虞市岭南乡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0.57,接近适宜水平,表明现实森林类型及其分布基本上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生态适宜性指数涵义明确,评价技术简便可行,结论直观且具可比较性,对乡村森林经营规划和管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铁良  董振辉  于治军  赵清山  蒋凤燕  
It is a whole newly conception and method to use the forest pest indexes of China to monitor the situa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forest pests. It's included two parts, one is the component indexes (forest pest, disease and rodents), the other is area indexes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etc.)....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雪姣  李慧  苏孝同  李文军  
文章梳理了近30年来森林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森林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森林文化的演化历程,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文化对生态文明及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认为,森林文化未来的研究要从兼收并蓄、创新方法、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引领时代等5个方面开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瑞  沈月琴  杨虹  何佳渝  
首先,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森林碳汇的相关概念、森林碳汇的计量方法、森林碳汇的效益。其次,阐述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再次,对森林碳汇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企业森林碳汇需求主要受内部特征因素、外部动力因素和市场机制三大因素影响;社会公众需求主要受个人特征因素、主观意识因素和外部条件因素三大因素影响。最后,提出要加强森林碳汇需求方面的研究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雪姣  李慧  苏孝同  李文军  
文章梳理了近30年来森林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森林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森林文化的演化历程,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文化对生态文明及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认为,森林文化未来的研究要从兼收并蓄、创新方法、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引领时代等5个方面开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周雪  覃庆锋  陈珂  
为了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碳汇市场的发展,采用国民经济核算(SNA)的方法,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2003—2008年的森林碳汇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碳汇量是增加的,二者年均增长3.55%左右。在价值核算上,2003年我国森林碳储量价值为7 291.85亿元,2008年为7 286.30亿元,年均减少约0.015%。2003、2008年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258.67亿和258.51亿元,年均减少0.034%,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碳汇价格下降引起的。另外,2003年我国森林碳汇总产值约占林业总产值的4.41%...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周光  龙飞  祁慧博  
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碳库,其碳汇能力俨然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如何准确地估算森林碳汇价格对于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森林碳汇能力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中国1990—2018年林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通过自相关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并结合岭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出森林碳汇价格的核算方程,运用此价格核算方程估算了中国1990—2018年的森林碳汇价格。研究发现:中国1990年的森林碳汇价格为8.422元,而到了2018年其价格已经上涨到387.282元,年均增长率为14.56%,年均价格为120.294元。森林碳汇价格总体上随着时间以及投入要素的变化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德仲  
介绍森林法立法目的、效力范围、基本原则等中国森林法总则的主要内容。从5个方面分析森林法总则存在的问题:总则内容指导性较弱、立法目的定位失准、林种划分方法不科学、未充分体现现代林业经营理念、与分则出现内容上的交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新设计总则内容、调整立法目的、简化林种、树立现代林业经营理念、增强对分则的统领作用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志高  
根据中国的研究现状,介绍森林认证的内涵及动力机制,论述森林认证的理论基础,分析森林认证对森林经营、各相关利益主体、林产品贸易等的影响;指出目前中国森林认证面临着市场动力不足、认证环境不优、原料来源不洁、认证过程失信等挑战;并提出建立自己的森林认证体系,实现多重国际互认,借森林认证促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世东  陈鑫峰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炳香  李增元  陈尔学  庞勇  雷渊才  
该文探讨和评价了利用星载EO-1 Hyperion高光谱遥感数据定量估测森林郁闭度的能力.高光谱数据光谱特征空间降维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光谱特征选择的波段选择法(BS),另一种是光谱特征提取的主成分变换法(PCA).从森林资源变化图上获取200个样点的实测郁闭度值,130个用于建模,70个用于验证.对应图像的取值采用单像元值(NP)和3×3窗口的平均值(W33)两种方法.两种光谱特征降维方式和两种图像取值方法构成4种估测模型(BS-NP、BS--W33、PCA-NP和PCA-W33).分析过程为:①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选出质量好的波段;②采用逐步回归技术提取与郁闭度相关性高的波段或变量;③建立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禹湘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依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在内的非化石能源,具有资源分布广、利用潜力大、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本文从非化石能源消费的目标、现状、发展前景及实现路径对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前景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枢  
论述了森林能源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的重大作用。2005年,世界薪材消耗量达15.5亿m3以上,占木材总消耗量31亿m3的50%。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约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仍依靠薪材为主要生活能源。森林能源是潜力巨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转换技术,将其转换成高热效的气体和液体燃料,是世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营造薪炭林发展森林能源,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风平  
中国森林文化与西方浓厚的树木神学色彩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人文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朴素唯物辩证法和实用价值观渗入人们的世界观,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以多种形式融进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及社会生活,以不同的精神文明体现在林业科技进步和产品革新中。中国森林文化是结构完整、发育成熟且不断再生、繁衍的森林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