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1)
2023(4702)
2022(3877)
2021(3845)
2020(3149)
2019(7437)
2018(7320)
2017(13657)
2016(7209)
2015(8473)
2014(8087)
2013(8437)
2012(8037)
2011(7463)
2010(7144)
2009(6815)
2008(6637)
2007(5634)
2006(5047)
2005(4685)
作者
(20348)
(17079)
(17025)
(16287)
(10993)
(8068)
(7603)
(6711)
(6674)
(6061)
(5926)
(5668)
(5609)
(5452)
(5451)
(5367)
(5187)
(4920)
(4874)
(4528)
(4427)
(4145)
(4118)
(3871)
(3858)
(3797)
(3734)
(3490)
(3432)
(3430)
学科
(35190)
经济(35155)
管理(17010)
方法(16441)
数学(15481)
数学方法(15416)
(14937)
中国(13210)
(10785)
企业(10785)
(9779)
贸易(9769)
(9677)
(8340)
(6924)
(6898)
(6170)
金融(6170)
(6149)
银行(6141)
(6021)
关系(5702)
(5407)
业经(5339)
(5168)
(4926)
农业(4833)
(4569)
环境(4518)
(4481)
机构
大学(109440)
学院(105195)
(55252)
经济(54629)
研究(43773)
管理(36489)
中国(36421)
理学(31245)
理学院(30882)
管理学(30498)
管理学院(30308)
(24016)
科学(23548)
(23322)
(22313)
研究所(20334)
经济学(19526)
财经(19184)
中心(18981)
(17949)
经济学院(17587)
(16796)
北京(16065)
(15308)
财经大学(14656)
科学院(14122)
(13464)
业大(13314)
农业(13286)
研究中心(12706)
基金
项目(69205)
科学(55246)
基金(54279)
研究(49909)
(48463)
国家(48169)
科学基金(39998)
社会(35010)
社会科(33356)
社会科学(33347)
基金项目(27270)
自然(24214)
自然科(23700)
自然科学(23692)
资助(23330)
自然科学基金(23328)
教育(22109)
(21436)
(20117)
中国(18093)
(17716)
编号(17387)
国家社会(16541)
重点(15813)
教育部(15445)
成果(15029)
(14559)
人文(13910)
大学(13804)
(13676)
期刊
(56686)
经济(56686)
研究(35568)
中国(23504)
学报(17413)
科学(16540)
(16446)
(15768)
管理(14239)
大学(13643)
学学(12895)
(12343)
金融(12343)
农业(11073)
经济研究(10993)
财经(10668)
(9729)
(9335)
世界(9107)
国际(9020)
问题(8019)
教育(7650)
(7124)
技术(7068)
业经(6216)
统计(5414)
技术经济(5183)
资源(4827)
经济问题(4662)
理论(4631)
共检索到165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曙东  
长期以来 ,我国棉花的生产和流通一直处在波动之中 ,棉花价格忽升忽降 ,卖棉难和买棉难交替出现 ,棉花生产大起大伏。棉花价格、产量、供求关系的巨大波动 ,显然不利于我国棉花和纺织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 999年的棉改并没有解决供求波动的问题。本文将着重研究我国棉花供求波动的周期性规律、后果 ,探讨产生周期性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为政策研究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兴微  
本文对不久前发生的"弃猪"事件背后的经济学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生猪养殖成本增加条件下,猪肉价格下行周期是导致"弃猪"现象的经济学原因之一;非规模化经营和养猪收益下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实证分析猪肉价格波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平稳猪肉价格的相关建议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霞  
近年来,麦粉市场上出现的"麦强粉弱"现象,对制粉企业冲击较大,加大了麦粉市场风险,为我国麦粉市场的宏观调控带来压力。本文分析了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7日麦粉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并构建DCC-GARCH模型,分析麦粉市场价格波动的动态关联性。研究结果发现,"麦强粉弱"的现象具有长期性,麦粉市场间的低关联性所造成的市场分割是"麦强粉弱"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提出促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中超  刁军  
一、国有企业改制不到位。国有企业选择海外上市,改制就成为上市前提和必然。一个好的经营管理机制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不分,运行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萍  师范铮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成为两国经贸关系中各种摩擦的一个主要根源,也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大焦点。从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的系统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外商对华FDI、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以及中美消费投资结构差异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应从扩大内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协调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发展等方面应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昌兵  张台秋  
中国民族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深受模仿过度、精品缺失、产业链不完整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因素困扰。文章指出,需要切实采取加强版权保护、实施精品工程和重视民族动漫典型形象塑造等措施,以振兴国内民族动漫产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加怡  
韩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分析其金融危机的原因不能把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割裂开来,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恰恰在于其产业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协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文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诸多根本性变化,但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三大需求占GDP增量的比重,总体上处于失衡状态,消费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的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九根  刘辉  
本文认为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深层次原因在于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性制度变化的迟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性制度建构的不完整 ,所导致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与公司治理制度基础的不匹配。因此 ,在今后的改革中 ,不仅要研究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更要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市场化制度基础的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少岩  穆玉堂  
一、经济增长速度滞后于债务成本提高的速度。"欧洲五国"加入欧元区后,由于欧元强势、市场利率低、债务约束较弱等因素,使他们基本上都依赖于借新债还旧债,导致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最终无力偿还。债务成本提高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使"欧洲五国"债台不断高筑,最后不得不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因素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率下降也有较大影响,城市化率提高是我国消费率变动的唯一正向促进因素。因此,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两个比重,调整三大结构,深化四项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祥锋  蔡青青  
本文结合美国及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从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脆弱性的角度分析了本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构建动态模型阐释了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的外部冲击及金融内在脆弱性对美国资产的价格和风险水平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长江  
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体验式培训,通过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具体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无论是在学习管理知识、体会管理艺术方面,还是在培养团队精神、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它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分析了体验式培训及其兴起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豪皞  
日本为何迟迟走不出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政府各项刺激经济的财政措施为何不见成效?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看来有深层次的原因:曾给日本经济带来过辉煌的公司治理模式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却成了绊脚石。这些制度扭曲市场,限制自由竞争,导致国内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使综合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从根本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了解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处经济过渡期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邹新  李露  王小娥  
产能过剩(Overcapacity或Excess Capacity)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通常的理解是,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低于成本最低产量或最佳产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是产品的供给或潜在供给能力大于实际需求。欧美等国家通常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介于79%~83%之间,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但是,由于各行业技术特点和需求情况千差万别,不同行业的最佳产能利用率也不尽相同,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