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0)
2023(11521)
2022(10050)
2021(9750)
2020(8123)
2019(19074)
2018(18846)
2017(35888)
2016(19483)
2015(22189)
2014(21898)
2013(21938)
2012(20169)
2011(18294)
2010(17934)
2009(16412)
2008(15755)
2007(13337)
2006(11496)
2005(10084)
作者
(56391)
(46972)
(46497)
(44369)
(29918)
(22413)
(21099)
(18635)
(17976)
(16477)
(16009)
(15997)
(14835)
(14750)
(14544)
(14385)
(13973)
(13872)
(13398)
(13266)
(11739)
(11586)
(11177)
(10623)
(10444)
(10374)
(10308)
(10189)
(9449)
(9243)
学科
(79244)
经济(79161)
管理(51674)
(48413)
(39635)
企业(39635)
方法(37652)
数学(33015)
数学方法(32698)
中国(22565)
(20432)
(19653)
(17260)
(16232)
贸易(16223)
业经(15977)
(15846)
地方(13739)
农业(12980)
(12808)
(12794)
理论(12511)
环境(12489)
技术(11585)
(11202)
银行(11157)
教育(10769)
(10707)
金融(10704)
(10700)
机构
大学(281334)
学院(275460)
(113488)
经济(111308)
管理(109266)
研究(97973)
理学(95338)
理学院(94253)
管理学(92744)
管理学院(92251)
中国(71725)
科学(61758)
(60876)
(49428)
(48059)
研究所(45789)
(45289)
业大(42719)
中心(42624)
财经(39795)
北京(39005)
(36716)
(36593)
(36532)
师范(36234)
农业(35736)
(35459)
经济学(34965)
经济学院(31482)
(29993)
基金
项目(194899)
科学(152428)
基金(142718)
研究(140866)
(125872)
国家(124909)
科学基金(105800)
社会(88377)
社会科(83703)
社会科学(83680)
基金项目(75907)
(72944)
自然(69379)
自然科(67754)
自然科学(67736)
自然科学基金(66522)
教育(63853)
(62971)
资助(59256)
编号(55976)
成果(45842)
重点(43762)
(43748)
(41291)
(40231)
课题(38459)
创新(37617)
科研(37584)
教育部(37352)
大学(36805)
期刊
(117892)
经济(117892)
研究(81921)
中国(48221)
学报(47623)
科学(43438)
(40719)
管理(38845)
大学(35376)
(33763)
学学(33184)
教育(29443)
农业(29231)
技术(22040)
(19913)
金融(19913)
经济研究(19717)
财经(19180)
业经(17227)
(16356)
(15803)
图书(15795)
问题(15565)
科技(13922)
理论(13627)
(13147)
技术经济(13040)
世界(12778)
(12482)
实践(12315)
共检索到39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大乱  张翠疃  苏海峰  徐国良  
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sis在冀中南梨区一年发生6~7代,6~7月份为猖獗发生期。确定了各代各虫态历期和各龄历期。若虫开始产生分泌物时间为3~7天,4~20天粘液将若虫包埋.分泌物主要成分是含=CH_2、-OH、-NH_2、-C≡N和=C=O基的高分子有机物。若虫在梨园和树冠的空间分布均属于聚集型。确定了危害部位和造成早期落叶的最低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4头,叶片上为12头。成虫主要越冬场所在落叶枯草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大乱  张翠疃  苏海峰  徐国良  
中国梨木虱喜在隐蔽处危害,造成梨树早期落叶。单叶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3头,叶片上10头。以不使全园出现早期落叶树为前提,梨木虱的防治虫口指标为全园平均每叶0.4头若虫。“严冬浇冻水、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和以若虫虫口指标确定防治时期”是目前防治梨木虱经济、高效的防治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翠疃  徐国良  王鹏  郑晓莲  张军娥  张迎然  
经多年研究 ,已明确中国梨木虱对梨树的为害分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 ,后者远远大于前者。梨木虱分泌物是链格孢菌和枝孢菌等霉菌的很好的培养基质 ,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6 0 %以上时 ,霉菌就在存有分泌物及其残留物的叶片、枝条或果实上附生 ,生长发育 ,并产生AA毒素 ,在霉菌及其毒素的共同作用下 ,造成梨木虱对梨树的间接危害 ,使梨叶形成被害斑 ,进而造成早期落叶 ,果实形成病斑 ,进而腐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景涛  孙立祎  于利国  刘铁铮  李瑞平  鄢新民  陈江玉  
对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详尽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入袋的始、盛、末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套袋的与不套袋的相比,入袋上果时间提前10~19 d;虫量平均增加13倍;由为害叶片变成为害套袋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增加了间接为害途径,且为害症状有显著变化。提出了防治适期和物理、农业、化学的防治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翠疃  徐国良  李大乱  
综述了梨木虱及其分泌物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中国梨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分泌物的性质、组成,产生霉变的条件、霉菌种类及其综合系统防治等,为彻底控制梨木虱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津瑜  周玲  张青文  徐环李  
通过鉴定中国梨木虱性信息素的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其性引诱剂提供基础资料。本试验利用正己烷分别提取梨木虱冬型雌、雄成虫体表浸提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浸提物对中国梨木虱冬型雌和雄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浸提物进行了分析和鉴定。雌虫浸提物对雄性梨木虱有较强的引诱作用,雄虫浸提物对雄木虱,雌、雄浸提物对雌木虱均无引诱作用,说明雌虫浸提物中含有雌木虱释放的性信息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雌虫浸提物中13-甲基二十七烷和2-甲基二十七烷的含量多于雄虫浸提物中的含量。在保留时间为23.136min时,雌虫浸提物出现色谱峰,而雄虫浸提物没有出峰。这3种化合物可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尽晖  周朴华  杨英书  周红灿  彭小英  
为开发新植物资源,选育优质芽变种,将檵木新芽变体与母本檵木、红檵木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发现檵木新芽变不仅叶色变化明显,而且其叶绿体超微结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其质体的叶绿素含量约为母本的1/10,类胡萝卜素含量约为母本的1/4;花色素苷含量高于母本,约为母本的2倍;其过氧化物同工酶和红檵木相似,都具有母本的3条酶带,但是又各有1条明显的特征谱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安  
本研究选择湖北孝感地区为试验基地,采用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长绿飞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在防治技术上作了初步探讨。长绿飞虱是危害茭白的重要害虫,在湖北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茭白叶鞘里越冬,每年7~8月间的2、3代危害最重;成、若虫栖息于茭白叶片上,用口器刺吸汁液和产卵器产卵为害,有趋嫩绿性和群集性,卵主要产在叶背中肋组织内;农业防治是减轻危害的重要措施;药剂防治以2%叶蝉散粉杀虫效果最好;天敌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  刘虹伶  雷应华  李超  刘月悦  
本试验对柑桔粉虱进行了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柑桔粉虱在四川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主要以大龄若虫和蛹在秋稍叶背越冬,其成虫和幼虫全年在四川有4个消长高峰期,其中4月中、下旬发生数量最多和危害最重,是控制柑桔粉虱的关键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路常宽  许志春  张连生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cm左右,蛹期31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d,雌虫寿命3~8d。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李博强  许远  时越  谷祖敏  陈捷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时产孢量最大。TR-8菌株在pH值2~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烟酸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有利于孢子产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关天舒  蔡大旺  蔡忠杰  
木霉菌T41菌株是一株分离于土壤中的具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株,为进一步研究菌株的发酵培养及田间应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室内菌丝生长、产孢测定方法研究了T41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T41菌株在PDA、PSA、PMA、NA、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菌落直径达到81mm,产孢量达到2.6×1010个;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在10~40℃范围能够生长产孢,以30℃时菌丝生长最快,培养2d后菌落直径达到93mm,并且产孢量也高于其他培养温度;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光照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木糖、果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天森  王浩杰  徐企尧  华正媛  林长春  
竹蝉在浙江省为 6a1代 ,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 ,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 6月底、7月初到 9月上中旬 ,刺吸竹、树枝汁液为补充营养 ,有扑灯、鸣叫习性 ;7~ 8月在竹上已死 2~ 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 ,每产卵孔中有卵 12~ 2 1粒 ,卵于下年 7月上旬孵化。若虫 5龄 ,生活于土下 5~ 4 0 cm深的竹鞭两侧 ,每穴 1虫 ,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 ;若虫性好斗 ,两虫相遇 ,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 ,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 ,3 8.3 %~ 4 1.4 %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 ,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 2~ 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张建明  胡明强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本文总结报道了雷竹形态特征、出土生长、秆形生长、枝叶生长、花的生长发育、结实和种实的特性,并根据雷竹生物学特性,相应提出雷竹的培育管理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西午  
柠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物候期、根系、枝条和叶的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种子特征,环境对柠条生长的影响,以及抗旱性,抗热性及抗寒性。其生物学特性与生境关系密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