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6)
2023(4134)
2022(3402)
2021(3471)
2020(2815)
2019(6746)
2018(6477)
2017(12101)
2016(6053)
2015(7203)
2014(6815)
2013(6966)
2012(6551)
2011(6204)
2010(5815)
2009(5453)
2008(5324)
2007(4403)
2006(3902)
2005(3766)
作者
(16619)
(14024)
(13925)
(13344)
(8843)
(6580)
(6249)
(5507)
(5364)
(4954)
(4657)
(4572)
(4537)
(4411)
(4377)
(4368)
(4281)
(4076)
(3987)
(3639)
(3594)
(3271)
(3196)
(3172)
(3104)
(3083)
(2926)
(2810)
(2769)
(2756)
学科
(30712)
经济(30682)
管理(14544)
方法(14253)
(13257)
数学(13137)
数学方法(13087)
中国(11744)
(9942)
企业(9942)
(9811)
贸易(9805)
(9708)
(6613)
关系(5547)
(5479)
业经(5295)
(5161)
(5016)
(4946)
银行(4946)
(4867)
(4591)
金融(4590)
(4544)
(4425)
环境(4272)
出口(4242)
出口贸易(4242)
(4242)
机构
大学(95429)
学院(90533)
(49369)
经济(48842)
研究(37203)
管理(34500)
理学(29780)
中国(29643)
理学院(29434)
管理学(29169)
管理学院(28985)
(20928)
(19775)
科学(19069)
(17775)
经济学(17318)
财经(16484)
研究所(16387)
中心(15786)
经济学院(15623)
(15474)
北京(14076)
(12993)
财经大学(12648)
(11886)
师范(11827)
科学院(11548)
研究中心(11320)
(11086)
社会(10593)
基金
项目(60976)
科学(50229)
基金(49245)
研究(45163)
(43266)
国家(43046)
科学基金(36950)
社会(32809)
社会科(31271)
社会科学(31267)
基金项目(24952)
自然(22081)
自然科(21670)
自然科学(21665)
自然科学基金(21342)
资助(20673)
教育(20146)
(18239)
(17183)
中国(16625)
(15923)
编号(15807)
国家社会(15680)
教育部(14244)
重点(13764)
成果(13434)
(13030)
人文(12883)
(12566)
大学(12366)
期刊
(49202)
经济(49202)
研究(31116)
中国(18174)
(13225)
管理(13147)
科学(13122)
学报(12406)
大学(9940)
经济研究(9908)
(9865)
学学(9100)
财经(8869)
(8669)
(8374)
金融(8374)
世界(8228)
国际(7921)
(7813)
教育(7583)
农业(7289)
问题(6885)
技术(6359)
业经(5428)
(5000)
图书(4998)
技术经济(4810)
统计(4477)
(3975)
贸易(3975)
共检索到137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瑞峰  
时至今日,"中国梦"早已超越了概念阐发的阶段,而成为一种凝聚民心、振奋斗志的全新理念和民族复兴大业必将告成的坚定信念。但畅谈"中国梦"的国人未必都了解,"中国梦"其来有自,并非凭空产生。唯其如此,梳理一下其历史脉络、考察一下其前世今生,似乎既不无学术价值,亦富于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推动了中国生态经济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可以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态平衡理论阶段(1981—1983年)、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1992—2000年)以及绿色发展理论阶段(2001年至今)。同时,在对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展望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推动了中国生态经济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可以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态平衡理论阶段(1981—1983年)、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1992—2000年)以及绿色发展理论阶段(2001年至今)。同时,在对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展望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端于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是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引。置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基本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金华  
经过70年的奋斗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早期,工业产品种类不多,生产能力也不强。经过多个五年计(规)划的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体系逐步建成和完善,工业产品的生产种类不断增多,许多工业产品生产量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中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改革开放后是中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未来中国工业的发展,既要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张,又要注重生产结构的调整;既要注重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又要及时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既要注重产品的数量种类,又要注重技术的引进研发;既要注重产业集聚区的培育建设,又要注重产业的转移布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振中  刘瑾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在性质、功能、总量、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开创巩固、曲折发展、摸索重构、裂变细分、脱实向虚和促实防险六个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探索了有益经验,对我国经济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大支撑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遵循其历史演进路径,未来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将持续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金融风险防范还将进一步加强。围绕新时期金融发展方向,还应该积极应对,顺势而为,持续保障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书彦  谭晶荣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形态,也是最早开展跨境投资的领域。从历史渊源看,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以种植园为载体的农业境外园区就遍布全球,成为当时农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二战后,跨国公司主导的农业海外投资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农业境外园区趋于多元化;21世纪以来,在全球粮价危机、"海外囤田"不断冲击全球农业治理秩序的背景下,中国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农业境外园区建设,为全球农业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梳理农业境外园区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从国际治理、国际投资和政治地理学等理论视角,系统阐述中国推进农业境外园区建设的理论逻辑。进一步剖析农业境外园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与农业"走出去"战略实现了良性互动、"有为政府"不断提供制度供给、形成了以市场化运营为基础的多尺度协调机制。最后,结合中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进一步推动农业境外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明  陈文博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从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现实之基是立足本国发展实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要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领导、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以共同富裕引领社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增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水莲  
孵化器是制度的产物,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发展都有着浓厚的情境性。文章分析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中从1988年到2014年的数据,对中国孵化器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孵化器研究在孵化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深入,经历了概念引入、概念重构、系统分析和回归本位四个阶段,指出了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和主要论点。对比Hackett and Dilts(2004)和吴文清(2014)的研究,确定我国孵化器研究的六个主要方面--以在孵企业为中心的研究、孵化器组织研究、孵化器绩效研究、区域孵化系统研究、孵化网络研究和孵化器科技服务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世玮  
从宗教民族文化视角探讨回族崇商思想的内涵、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对于回族学和中国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传统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政府合法统治的重要基础。传统国家乡村治理以乡里制度为载体,历经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的乡官制时期、隋唐的轮差制转折时期以及两宋到清朝的职役制时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和普通村民作为乡村治理的四大主体,并非静态的命令服从关系,而是上下互动博弈与合作配合的关系,其中,士绅精英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科举制度、宗族制度和乡规民约共同编织成制度网络,贯穿于传统乡村社会治理过程始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学德  
一个时代的大众之于大学的感受和心态既是大学发展状况的记录,也是全面理解大学及大学问题的重要依据。作为这一认知、表象和感受的结果的大学信任,对其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纵向思考,对于理解大学形象和大学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大学信任既源于儒家思想中的教育传统和延续数千年的科举制度以及传统民族国家下的大学意象,也体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因计划经济盛行而出现的以单位制和再分配为核心建构起来的集体情感,同时也是伴随市场化发展而产生的以理性计算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形象认知。明晰大学信任资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优先发展教育"潜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思想基础可溯源至传统儒家教育价值取向和近代"教育救国"实践,而真正形成战略决策则始于"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的理论建构。经过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持续倡导,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已深入民心。如何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创构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的推进策略,无疑是当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变革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整体是非对抗性的,但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议的局部对抗性矛盾依然存在。如今,日方拒不承认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和曾经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而企图以军事实力、日美同盟制约中国。这就使钓鱼岛这一局部争议,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全局。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抚今思昔,对钓鱼岛问题追根溯源,了解这一领土争议的来龙去脉,从日本对华战略演变角度分析中日钓鱼岛之争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自亚当.斯密以来,财政学理论随着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研究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日渐丰富,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现代财政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对近期财政学发展的成果进行综述,就中国当前财政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未来中国财政在税收政策、政府预算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与财政分权、财政风险以及公共财政建设的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