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1)
- 2023(12567)
- 2022(10884)
- 2021(10511)
- 2020(8637)
- 2019(20190)
- 2018(19863)
- 2017(38290)
- 2016(20755)
- 2015(23455)
- 2014(23275)
- 2013(23241)
- 2012(21337)
- 2011(19528)
- 2010(19056)
- 2009(17341)
- 2008(16814)
- 2007(14153)
- 2006(12202)
- 2005(10816)
- 学科
- 济(88914)
- 经济(88829)
- 管理(56076)
- 业(51809)
- 企(42502)
- 企业(42502)
- 方法(41541)
- 数学(36657)
- 数学方法(36339)
- 中国(24674)
- 农(21266)
- 地方(18766)
- 财(18737)
- 贸(17833)
- 贸易(17824)
- 学(17818)
- 业经(17794)
- 易(17380)
- 农业(14176)
- 制(13955)
- 和(13851)
- 环境(13682)
- 理论(13353)
- 银(12554)
- 银行(12520)
- 融(12501)
- 金融(12499)
- 技术(12142)
- 行(12027)
- 划(11628)
- 机构
- 大学(296512)
- 学院(292198)
- 济(123776)
- 经济(121412)
- 管理(117131)
- 研究(102880)
- 理学(102275)
- 理学院(101118)
- 管理学(99562)
- 管理学院(99048)
- 中国(77526)
- 京(63720)
- 科学(62745)
- 财(52653)
- 所(51185)
- 研究所(47168)
- 中心(45264)
- 财经(43497)
- 农(43451)
- 业大(41819)
- 北京(40847)
- 经(39884)
- 范(39124)
- 江(39001)
- 师范(38820)
- 经济学(38186)
- 院(37371)
- 经济学院(34548)
- 农业(34143)
- 财经大学(32709)
- 基金
- 项目(205614)
- 科学(162616)
- 基金(151479)
- 研究(150841)
- 家(132144)
- 国家(131129)
- 科学基金(112373)
- 社会(96470)
- 社会科(91482)
- 社会科学(91459)
- 基金项目(80472)
- 省(76776)
- 自然(72529)
- 自然科(70852)
- 自然科学(70837)
- 自然科学基金(69569)
- 教育(68443)
- 划(65983)
- 资助(62834)
- 编号(60261)
- 成果(48775)
- 部(46646)
- 重点(46035)
- 发(44018)
- 创(42282)
- 课题(41331)
- 国家社会(40301)
- 教育部(40098)
- 创新(39527)
- 科研(39218)
- 期刊
- 济(128235)
- 经济(128235)
- 研究(88371)
- 中国(51358)
- 学报(45038)
- 科学(43231)
- 管理(41703)
- 农(38782)
- 财(36864)
- 大学(34024)
- 学学(31896)
- 教育(30762)
- 农业(27907)
- 融(25336)
- 金融(25336)
- 技术(23876)
- 经济研究(21699)
- 财经(21021)
- 业经(19001)
- 经(17990)
- 问题(16828)
- 图书(15396)
- 业(14954)
- 贸(14661)
- 理论(14545)
- 技术经济(14059)
- 科技(13916)
- 资源(13826)
- 世界(13558)
- 实践(13121)
共检索到418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丹
与通货膨胀相比,核心通货膨胀对衡量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加有效。本文采用DFI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的核心通货膨胀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将形成区域差异的因素分解来源于国家层面的共同因子和受各区域自身影响的区域因子,并利用ARDL-VECM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影响共同因子和区域因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共同因子和区域因子对核心通货膨胀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接近,共同因子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货币供给增长率均正相关,而消费结构的差异是形成区域因子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减少核心通货膨胀区域差异,促进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秀丽 王莹
基于中国价格变动特征,在分析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及效果评价原理基础上,从多角度构建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从均值比与方差比、无偏性、相关性、趋势追踪能力和预测未来能力五个方面评价了其度量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绝对最优的度量方法是不存在的,相对而言,SVAR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是较为优良的度量方法。这一结论对核心通货膨胀研究和货币政策执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度量 效果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 康以同
中央银行真正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的未来趋势变化,因此,剔出了某些短期内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商品如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更适合充当央行货币决策的"操作指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春艳 文新雷
本文在对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分为实际经济冲击、货币冲击、需求冲击和汇率冲击,并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4个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分离出四种冲击对通货膨胀作用的结果,并根据定义估算出了我国1995-2012年季度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序列。结果显示,各种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符合经济理论的假设,且所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序列符合预期的特征,具有长期稳定性,并能够服务于货币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成因 SVAR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成琪 刘佳璐 毕扬 谢启晗
本文从持续性通货膨胀和普遍性通货膨胀等核心通货膨胀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评价核心通货膨胀的关键之处在于检验一个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能否有效、彻底地剔除标题通货膨胀中由暂时性冲击或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进而提出从基本统计性质、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膨胀的吸引子、标题通货膨胀不是核心通货膨胀的吸引子等三个角度评价核心通货膨胀。本文采用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其八大分类价格指数的历史数据对十二种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发现SVAR方法和加权中位数法是比较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其原因在于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哪些价格变化应该引起货币政策的反应、哪些价格变化不应该引起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光辉 汤贵明
文章对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做了分类,并采用8大类价格指数数据构建DFI模型,测度了近12年来的中国核心通货膨胀,并通过ARMA模型分析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惯性。结果表明:2001年1月以来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波动幅度小于CPI,核心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有更高的相关性,核心通货膨胀惯性小于通货膨胀惯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简泽
准确地测度通货膨胀是认识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状况和制定反通货膨胀政策措施的基础。然而,现在被广泛用来测度通货膨胀的RPI或CPI及其对它的改进与通货膨胀的经济内容不一致。这就使得在这些方法下测度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实际通货膨胀的状况。于是,本文依据货币数量论提出了一种利用长期识别限制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测度核心通货膨胀的新方法。在这个方法里,核心通货膨胀被定义为货币冲击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从向量自回归模型中识别出来的货币冲击和一般价格水平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函数被用来构造RPI或CPI变化率由货币冲击引起的成分,这样测度的核心通货膨胀与货币主义理论下通货膨胀的经济内容完全一致。用这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汪小丁 张倩
核心通货膨胀测度的难点是从多个变量序列中同时时变提取共同因子、时变滤除噪音和时变识别异常因子。为此,文章沿用趋势定义,选取中国2001年1月至2020年4月的总体和八类CPI,构建加入异常值调整的多变量不可观测成分随机波动(MUCSVO)模型,将其长期趋势与暂时冲击项的因子载荷、波动率和异常因子,使用基于MCMC的Gibbs抽样法进行估计,测度中国总体和分类核心通货膨胀,并从统计性质分析、因果关系检验、预测能力检验和跨期相关性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使用MUCSVO模型测度的中国总体和分类核心通货膨胀,能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验证了使用MUCSVO模型测度中国总体和分类通货膨胀的合理有效性;中国通货膨胀的因子载荷、波动率和异常因子具有均值和分布差异明显的时变特征,较好地刻画了核心通货膨胀的多维动态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陈全会
文章对Blanchard and Quah趋势分解(BQ分解)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其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BQ分解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发展而来的,主要用于对多维变量的趋势分解。研究表明,两维var模型的BQ分解通常是充分可解的。但是多维BQ分解由于自身的结构性原因,并不能保证一定可解出有意义的实数解。文章也证明了文献中所提出为了解决该问题的Cholesky分解,其与BQ分解相互矛盾而不可采用,所以文章推荐采用校准的方法。实证表明,由校准BQ分解所得到的核心通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陈全会
文章以新凯恩斯粘性价格理论为基础,采用DSGE模型,为我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核算构建了微观基础,并因此获得了各部门价格指数的最优权重。分析认为:最优的权重受部门价格粘性、随机冲击以及部门产出缺口的价格弹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随着部门的价格粘性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随机冲击方差的减少而增加,又随着部门产出缺口的价格弹性的增加而增加。与CPI指数相比,由最优权重所核算出来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更加的平滑稳定,没有剧烈的波动,基本上反映了CPI指数的核心趋势。并且文章的研究结论与侯成琪等(2011)的研究也相一致。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龙革生 曾令华 黄山
本文对比研究了5种度量方法下的核心通货膨胀序列,发现不对称截尾法、中位数法得出的序列受食品类权重过大的影响,不适合作为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对不对称截尾法、剔除法、共同趋势法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法产生的序列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们都与CPI序列一样是一阶平稳的,虽然它们与CPI的相关系数很大,除了30%比率截尾平均法外,与CPI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果检验表明,除共同趋势法的序列是CPI的原因外,其余序列的因果关系不是很明确,但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PI。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燕 胡海鸥
核心通货膨胀反映了一国经济中通货膨胀长期潜在的变化趋势,各国政府统计机构和央行研究机构提出了多种衡量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较为常用的衡量方法的计算原理,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其主要特点和实际运用情况。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旭兰 李洋 张欣欣
理论上有效的货币政策应使得全国各区域间不存在或只存在较小的通货膨胀差异,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存在较大的通货膨胀区域差异。本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将通货膨胀区域差异分解为受全国影响的共同因子和受各自区域影响的区域因子,并利用ARDL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共同因子和区域因子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区域差异主要由共同因子所主导,并且会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减小的趋势,但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成正相关;消费结构部门差异是区域因子产生的重要原因。文章提出可选用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能有效缩小区域收入和消费差距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策略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区域差异 动态因子模型 政策协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昕东
核心通货膨胀是观测到的通货膨胀中长期的、持续的成分。核心通货膨胀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中我们扩展了Quah和Vahey的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建立了包括消费价格指数、食品价格指数与产出的三变量SVAR模型,并且通过对变量施加基于经济理论的长期约束估计了1986-2007年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结果显示,所估计的核心通货膨胀能够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的趋势性变化。最后得出结论:2007年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略低于3%的警戒线水平,但是有快速上涨的趋势。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SVAR模型 食品价格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阳玉香 莫旋 唐成千
借鉴Quah和Vahey两变量SVAR模型,细化需求冲击,构建食品价格、通货膨胀和产出的三变量SVAR模型,基于宏观经济理论施加三个长期限制条件,度量中国核心通货膨胀,并从波动性、趋势追踪能力、相关性和预测能力四个维度评价核心通货膨胀的效果。研究表明SVAR方法是度量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优良方法,对货币当局的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SVAR模型 度量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