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0)
- 2023(8215)
- 2022(6882)
- 2021(6703)
- 2020(5357)
- 2019(12560)
- 2018(12128)
- 2017(23323)
- 2016(12653)
- 2015(14462)
- 2014(14191)
- 2013(14164)
- 2012(13580)
- 2011(12799)
- 2010(12803)
- 2009(11885)
- 2008(12000)
- 2007(10470)
- 2006(9518)
- 2005(8819)
- 学科
- 济(56090)
- 经济(56030)
- 管理(33059)
- 业(30989)
- 方法(25106)
- 企(23906)
- 企业(23906)
- 数学(22780)
- 数学方法(22529)
- 中国(18834)
- 农(15402)
- 贸(15202)
- 贸易(15195)
- 易(14950)
- 财(12832)
- 制(11022)
- 策(10636)
- 业经(10509)
- 学(10501)
- 银(10285)
- 银行(10270)
- 行(9997)
- 融(9589)
- 金融(9588)
- 农业(9565)
- 及其(8407)
- 环境(8284)
- 地方(8107)
- 出(7725)
- 和(7423)
- 机构
- 大学(189535)
- 学院(186433)
- 济(90036)
- 经济(88572)
- 研究(73433)
- 管理(68309)
- 中国(58587)
- 理学(58057)
- 理学院(57374)
- 管理学(56465)
- 管理学院(56118)
- 财(41321)
- 京(40814)
- 科学(40535)
- 所(37261)
- 研究所(33821)
- 财经(32566)
- 中心(31798)
- 经济学(30013)
- 经(30008)
- 农(28630)
- 经济学院(27095)
- 江(26960)
- 北京(26779)
- 院(26010)
- 范(25040)
- 师范(24858)
- 财经大学(24418)
- 业大(23181)
- 农业(22409)
- 基金
- 项目(118695)
- 科学(95274)
- 基金(90042)
- 研究(88542)
- 家(78615)
- 国家(78038)
- 科学基金(65988)
- 社会(58943)
- 社会科(56047)
- 社会科学(56037)
- 基金项目(45050)
- 省(41040)
- 教育(40762)
- 自然(40637)
- 自然科(39751)
- 自然科学(39735)
- 自然科学基金(39109)
- 资助(39024)
- 划(36945)
- 编号(33878)
- 成果(29526)
- 部(29139)
- 重点(27328)
- 中国(26211)
- 发(26060)
- 国家社会(25823)
- 教育部(25290)
- 课题(24520)
- 创(24064)
- 人文(23421)
共检索到292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延群
基于包含实际总产出、货币供给M2和CPI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将CPI分解为长期变动趋势和短期波动项。将长期趋势部分定义为核心通货膨胀率。运用1994~2009年中国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核心通胀率与CPI有长期均衡关系,主导CPI的长期变动趋势,是CPI的前导变量,能够为预测CPI提供有用信息,对为中央银行判断总体通货膨胀走势、制定及时有效的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宇 李季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测度核心通货膨胀是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自回归和均值回归方法构造的持续性加权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具有低波动性特征,与总体通货膨胀的动态变化高度相关,无论对判断总体通货膨胀趋势还是对确定货币政策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还发现,CPI成分中服务类成分相对于食品的持续性高、权重偏低,短期内可能会增加CPI波动性,长期将造成CPI低估,为此应在降低食品在CPI权重的同时,逐步提高服务类的权重以充分反映我国不同部门生产率相对变化的长期效应。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持续性加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赫永达
考虑到核心通货膨胀率是CPI中各商品包含的共同变动趋势,文章基于CPI的8大类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生成了核心通货膨胀率。进而,将核心通货膨胀率作为LSTVAR模型中平滑转换函数的转换变量,利用LST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在由核心通货膨胀率确定的不同通胀状态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高通胀状态下扩张的货币政策无效,而低通胀状态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核心通货膨胀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中持久的、潜在的部分。现有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度量主要都是针对CPI进行分析的。文章利用比CPI更多的价格信息,通过动态因子模型得到核心通货膨胀率。在此基础上,检验出核心通货膨胀率具有非线性特征。基于logistic平滑转换自回归(LSTAR)模型描述了核心通货膨胀率,并对其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率 动态因子模型 LSTAR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春艳 文新雷
本文在对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分为实际经济冲击、货币冲击、需求冲击和汇率冲击,并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4个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分离出四种冲击对通货膨胀作用的结果,并根据定义估算出了我国1995-2012年季度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序列。结果显示,各种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符合经济理论的假设,且所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序列符合预期的特征,具有长期稳定性,并能够服务于货币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成因 S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霞
200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央行为稳定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名义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笼基础货币等政策。文章结合中国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在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时我国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货币政策 市场均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少平 谭本艳
本文根据中国CPI篮子由8类细项组成的统计口径,运用Gonzalo和Granger有关协整-误差修正模型的调节系数阵的正交分解技术度量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揭示其动态调整行为并基于此计算其惯性。结果表明,样本期(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和近一轮通货膨胀期(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平均水平和波动幅度均比标题通货膨胀大。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动态调整行为由ARIMA所描述,其惯性比标题通货膨胀大。鉴于核心通货膨胀的稳定和较小的波动与相对较大的惯性,在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应以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增长为重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本艳 娄箴言
牺牲率衡量了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取舍关系,对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根据整体通货膨胀指标(标题CPI)来判断通货收缩周期并估算牺牲率,但是反映通货膨胀长期趋势的指标是核心通货膨胀(核心CPI)。基于核心CPI估算了中国2000—2020年的牺牲率,对比研究发现,基于核心通货膨胀估算的牺牲率都要高于基于整体通货膨胀估算的牺牲率。这意味着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如果只关注基于标题CPI的牺牲率,可能会低估反通胀成本。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牺牲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货收缩速度、初始通货膨胀率和贸易开放度。
关键词:
牺牲率 核心通货膨胀 反通货膨胀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司颖华
现有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方法不管是统计的还是基于模型的,主要都是针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进行分析的。虽然消费者价格指数反映了通货膨胀率的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所以为了得到核心通货膨胀率需要利用比CPI更多的价格信息。文章利用动态因子模型,从我国6个综合价格指数中得到核心通货膨胀率,它反映了综合物价持久和潜在的变动,可更好地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浩然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货币政策根据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进行调整,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较大,也是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究美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在当时或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本文通过收集各国央行及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采用平稳化检验和一阶差分处理技术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和时间序列回归的方法得出变量间的相关性,比较讨论在当时和滞后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内美国货币政策对G20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G20成员通货膨胀率有一定影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调整会即时显现对后者的影响,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调整是在半年内对后者产生较为持续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成琪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来描述食品部门在需求价格弹性、价格粘性和供给冲击等方面的异质性,研究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我国食品价格的较快上涨。本文的研究表明:(1)食品价格粘性较低和食品需求缺乏弹性是导致我国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2)根据福利损失贡献加权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最优的,货币政策盯住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能够显著降低外生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3)食品价格在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为8.8%,这意味着不应该由于食品具有较大的支出权重而对食品价格上涨过度反应,也不应该由于食品价格具有较高的波动性而对食品价格上涨无动于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云 代晓静
为了消除异质性和暂时性外部冲击对物价变动的影响,核心通货膨胀率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文章基于Quah and Vahey(1995)的方法与模型,以自然率假说和货币中性理论为基础施加长期约束,使用拓展的三变量发现核心通货膨胀SV率A相R模型来估计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分析了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并对CPI有更好的长期拟合作用。SVAR
关键词:
长期约束 SVAR 核心通货膨胀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科 曾五一
针对我国CPI统计中所存在的权重偏误等问题,以自有住房支出估计和CPI分类权重测度为突破口,根据国外官方统计部门和央行机构普遍采用的剔除法和截尾平均法测算了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结果显示,测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一般价格水平的长期变化情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剔除法的测算结果整体上优于截尾平均法;在剔除法的应用中,分类项目的进一步细化有助于获得稳定性更强、"削峰平谷"效果更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序列;通过剔除法的测算结果来看,核心通货膨胀率序列较好地契合了我国货币政策窗口期。
关键词:
分类权重 自有住房 通货膨胀 剔除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兴华 罗彪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以及货币供给量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M_0、M_1、M_2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名义货币供给量与进入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差额即有效货币供给缺口较大。这三者的共同作用形成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阻塞机制,由此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出现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反常"现象。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